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性 化学实验 思维发展
“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只有以启发理想为主、培养兴趣为辅时,兴趣才能成为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因素。”毋庸置疑,培养兴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化学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实证,更以其独有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来吸引广大学生,学生喜爱化学实验,并喜爱自己动手做实验,这种兴趣无疑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动力。化学教学以实验为主要渠道,化学教学尤其离不开实验。
一、我国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过分重视结果传授,忽视了方法过程及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课堂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
实验教学的形式是以演示实验为主,约占实验总数量的80%以上。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讲清有关的新知识,然后进行实验演示,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作概括和总结。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实验步骤都有详尽的安排,学生只是在照单拿药,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由于高考条件的局限,考场上不能让考生真正完成实验,考生可以凭着几个例题的分析和死记些所谓的“规律”就能应付高考。因此,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学到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创造性,真正能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是少之又少。因此,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探究性教学,除了需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还需要关注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开展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探索进行学习,通过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开展以探究性实验教学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并写进了课程标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探索性实验具有“求真、务实、怀疑、批判、探索、尝试”等成分,其内容充满了思维性、挑战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这是验证性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化学实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列出实验步骤、独立选择实验器材、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独立设计记录表格、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第二,民主性原则。
在教学中应创设民主的环境,形成师生间平等、密切、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过程。
第三,启发性原则。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力总有一定的限度,教师应当为其设计能够启发其思路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教学策略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
应该针对每种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达到目的,而不觉得困难重重,从而失去信心。对于较为复杂的探究问题,教师应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梯度问题系列,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第二,师生积极交流、讨论。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过程需要老师的关注,这使他们更感到学习的乐趣。
在探究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应从学生实验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在某一实验探究中,自己有哪些收获?困难在哪里?自己对实验的贡献是什么?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实验活动的一次小结,也是与人交流和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和学会欣赏别人的一个过程。教给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课。
第三,应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当实施多种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之中,更反映学生的需要,更重视师生关系,更为关注人的发展。
①档案袋评价。学生的档案袋中收录了学生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数据收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内容,记录着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形成了自我反思的习惯。
②活动表现评价。就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以恰当的反馈以激励学生进步。
③纸笔测验。纸笔测验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仍是重要的评价方式,但必须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作出改进。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对于探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1、内容选择要合适。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如电子云、摩尔、原子结构等抽象知识就不宜采用探究的方法,传统的讲授法更适应这些内容的教学。
2、教学要注重公平。由于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一部分学习较弱的学生无从下手,失去了参与的机会。我们应为学生创设好多层次、多台阶,使得所有人都能参与到其中。
3、时间给予应足够。学生长期习惯于只是关注答案而懒于思考,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为了一节课的结构完整而匆匆收场,要允许把一些课堂没能完成的问题留到课后解决。
4、活跃气氛与课堂纪律。学生会因为亲自动手实验而兴奋、争辩,课堂气氛会很热烈,这需要教师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
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戟守志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美]帕迪利亚主编.科学探索者——化学反应.盛国定,马国春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探究性 化学实验 思维发展
“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只有以启发理想为主、培养兴趣为辅时,兴趣才能成为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因素。”毋庸置疑,培养兴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化学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实证,更以其独有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来吸引广大学生,学生喜爱化学实验,并喜爱自己动手做实验,这种兴趣无疑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动力。化学教学以实验为主要渠道,化学教学尤其离不开实验。
一、我国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过分重视结果传授,忽视了方法过程及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课堂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
实验教学的形式是以演示实验为主,约占实验总数量的80%以上。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讲清有关的新知识,然后进行实验演示,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作概括和总结。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实验步骤都有详尽的安排,学生只是在照单拿药,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由于高考条件的局限,考场上不能让考生真正完成实验,考生可以凭着几个例题的分析和死记些所谓的“规律”就能应付高考。因此,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学到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创造性,真正能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是少之又少。因此,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探究性教学,除了需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还需要关注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开展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探索进行学习,通过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开展以探究性实验教学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并写进了课程标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探索性实验具有“求真、务实、怀疑、批判、探索、尝试”等成分,其内容充满了思维性、挑战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这是验证性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化学实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列出实验步骤、独立选择实验器材、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独立设计记录表格、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第二,民主性原则。
在教学中应创设民主的环境,形成师生间平等、密切、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过程。
第三,启发性原则。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力总有一定的限度,教师应当为其设计能够启发其思路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教学策略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
应该针对每种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达到目的,而不觉得困难重重,从而失去信心。对于较为复杂的探究问题,教师应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梯度问题系列,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第二,师生积极交流、讨论。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过程需要老师的关注,这使他们更感到学习的乐趣。
在探究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应从学生实验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在某一实验探究中,自己有哪些收获?困难在哪里?自己对实验的贡献是什么?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实验活动的一次小结,也是与人交流和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和学会欣赏别人的一个过程。教给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课。
第三,应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当实施多种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之中,更反映学生的需要,更重视师生关系,更为关注人的发展。
①档案袋评价。学生的档案袋中收录了学生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数据收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内容,记录着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形成了自我反思的习惯。
②活动表现评价。就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以恰当的反馈以激励学生进步。
③纸笔测验。纸笔测验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仍是重要的评价方式,但必须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作出改进。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对于探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1、内容选择要合适。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如电子云、摩尔、原子结构等抽象知识就不宜采用探究的方法,传统的讲授法更适应这些内容的教学。
2、教学要注重公平。由于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一部分学习较弱的学生无从下手,失去了参与的机会。我们应为学生创设好多层次、多台阶,使得所有人都能参与到其中。
3、时间给予应足够。学生长期习惯于只是关注答案而懒于思考,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为了一节课的结构完整而匆匆收场,要允许把一些课堂没能完成的问题留到课后解决。
4、活跃气氛与课堂纪律。学生会因为亲自动手实验而兴奋、争辩,课堂气氛会很热烈,这需要教师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
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戟守志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美]帕迪利亚主编.科学探索者——化学反应.盛国定,马国春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