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研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iem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生活垃圾现状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背景,在研究生活垃圾现状的基础上,寻求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源,并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生态途径。
  【关键词】邢台市;生态文明;农村生活垃圾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进程,已不适应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因此,如何妥善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研究高水平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无疑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综合十七大和十八大的成果,生态文明是指为了保护和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在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取得的成果总和。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引导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的重点是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强调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自觉、自律地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开发行为。
  2.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和存在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是指村民在日常生活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在农村垃圾中所占的比重居于首位,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自2012年以来,邢台市借鉴多地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使得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2.1生活垃圾产生量庞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为0.86kg/人,其中随意堆放量为0.32kg/人[1,2]。按照邢台市农村人口654万人计算,一年内产生生活垃圾200多万t,其中约80万t垃圾属于随意堆放。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堆放方式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直接因素,可见,如果没有合适规范的堆放场所,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大,其随意堆放量所占的比例越大,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越严重。
  2.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系统不完善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尚处于分类收集的初级阶段,村民只是把能变卖的废弃物收集起来。据调查,邢台市农村有65.3%的村民能把生活垃圾堆放到固定垃圾池,17.1%的村民选择随意丢弃,而进行分类集中后处理的只占到17.6%。可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不完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
  2.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农村生活垃圾的年增长率日趋升高,但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却不及增长速度,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为焚烧、高温堆肥和卫生填埋,农村生活垃圾还没有达到城市规范处理生活垃圾的能力。邢台市处理农村垃圾的主要形式是填埋和焚烧,垃圾的贮存场或填埋场大部分选用村庄废弃的坑塘或洼地,不符合垃圾填埋场科学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属于简单填埋。垃圾焚烧也只是采取简单的方式,易造成二次污染。
  2.4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日趋复杂,造成新的污染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农村的生活垃圾的成分日趋多样化,其特性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调查,同以前的以厨余垃圾为主相比,邢台市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中具有毒害性的垃圾比例在增大,比如金属、电子废物、塑料等废弃物的产生量约占生活垃圾产生量的30%。
  3.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源分析
  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大大超过产生量,此文明状态下,村民人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显然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其根源主要是:
  3.1农村居住方式分散,垃圾集中处理的成本高
  农村地区的人口居住较分散,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这种分散居住的方式决定生活垃圾设施购置和系统运行的成本高。垃圾桶、中转站、运输车辆等环卫设施的人员配置数量大,垃圾收集、运输路程远,交通成本高,环卫人员数量多,劳动力成本也高。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了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
  3.2村镇经济承受能力弱,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投入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正常运行取决于经济承受能力的高低。虽然农村经济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大部分农村没有专门治理生活垃圾的资金和上级政府的财政扶持。近3年来,邢台市加大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但无法全面、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城市,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治理负担加重。
  3.3缺少成熟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目前,成熟且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且利弊各异。卫生填埋法虽部分地解决了简单填埋法造成的二次污染,但存在投资大、占地多的缺点。高温堆肥法需要有完整的处理设施,规模大,建设和运行的成本也高。焚烧技术要求垃圾的平均低位热值不小于5000KJ/kg,因投资建造的费用很大,目前只在极少数城市规范采用。因此,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没有有效、适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供农村地区选择。
  3.4环境教育缺失,村民环保和消费知识欠缺
  近年来,虽然农民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环境教育的相对缺失和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农民在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方面的意识仍相对淡薄,同时思想观念的更新也难以追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程度,农村居民为了方便,追求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有许多做法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村民并不理解消费领域的“意义”消费,在认识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多变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增加,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4.生态文明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途径探讨
  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困局有其产生的根源,生活垃圾的现状不符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管理、技术、经济手段等方面多层次寻找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4.1完善法规和技术标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标准,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法规体系,依据地方需要,丰富细化国家有关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实施细则,加强在农村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其次,针对农村小型的垃圾贮存场和填埋场,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满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需要;最后,注重长远和实效,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成立专业化环卫机构,强化生活垃圾的监督管理,对乡镇进行公开考核,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4.2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乡镇领导干部和村民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体,其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意识的强弱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体系成败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目标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而和谐统一的关键在于人类环境意识的主动性。这就需要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有关环保机构和新闻媒体等单位下基层,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政府机构需要积极组织多种环保知识培训班,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4.3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垃圾资源化的关键,是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重点,也是难点。建议根据当地条件,在农村配备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的设施,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村民进行教育和引导。另外,乡镇的环保机构要进一步宣传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引导村民从自身的垃圾分类做起,积极投身农村环境的提升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通过农村的告示栏、橱窗、与村民面对面沟通等形式向村民传播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推广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的活动信息,促使生态文明理念付诸日常生活实践。
  4.4转变消费方式,适应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
  农民生活的方式和消费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生活垃圾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村民节约保护资源、环境友好地消费。首先树立村民的节约意识。在农村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广泛动员和宣传,开展节能减排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节能减排意识,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其次要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为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保持农村环境的整洁,需要农村居民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追求消费品的高效用和高质量,自觉注重消费品的环保性能,同时还要通过政府的宣传和引导,农民对可持续消费方式的良好互动,培养可持续消费的市场。
  4.5探索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处理生活垃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生活垃圾处理带来的二次污染,这需要从多方面探索垃圾处理技术。一是汲取国内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经验,鼓励和促进生活垃圾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提高垃圾资源化处理率,减少土地填埋量。二是结合国情,因地制宜,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高新技术。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技术监测和评价体系,填补农村生活垃圾监测的空白,制定科学系统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和技术体系,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石鑫.浅析农村地区垃圾管理处理工作及其未来发展[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S1):60-61.
  [2]郑好,梁成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0(19):223-226.
其他文献
【摘 要】旅游设施项目质量控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旅游设施项目实践也迫切地呼吁我们对旅游设施项目质量控制过程进行系统地研究,理清旅游设施项目不同阶段质量控制的难点和重点,采取各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去高效成功地完成各种项目。  【关键词】旅游设施;项目质量;控制  1.旅游设施项目质量控制现状  1.1存在问题  中西部地区经济上不发达,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而且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各种文化设施硬件的重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原始性创新技法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在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194位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技法与原始性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最后结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事例具体说明。  【关键词】创新技法;原始性创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  0.前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每年要流失大量外汇去引进相应的技术以及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设计中对跨度及层高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怎样达到使构件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和所占的有效建筑面积尽可能少是现行建筑结构待需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得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近十年来在我国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了型钢、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的工作使钢-混凝土结构具备了比单一使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承载力大、刚度大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期刊
【摘 要】通过德育案例指出教师在教育中要放慢步伐,理解尊重学生,从心引导学生走出青春期的岔路口。同时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的旧思想,放下身姿,勇于承认教育工作中的错误,使学生心灵屏障土崩瓦解,畅通交流渠道,易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放慢教育步伐;疏与堵;向学生认错  1.案例背景  班上女生小童自恃貌美与数个男生在同学面前搂搂抱抱,行为举止放肆,影响恶劣。在多次家校共同教育下,效果微弱。为了阻
期刊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一般社会意识形态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了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规律,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形态应该就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得出来的,也正是马
期刊
【摘 要】工程管理专业是要培养即具备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又具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实践能力强、管理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课程设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教学管理的角度,通过课堂管理、成绩管理、课程安排等方面,采用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经验总结等方式,分析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旨在使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突出其实用性,
期刊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Kate Chopin and his famous work The Story of an Hour[1].By analyzing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 of the protagonist Mrs. Mallard and her reactions to he
期刊
【Abstract】The paper analysizes dilemma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covering justification, legitimacy, hegemony politics and unilateral intervention; the sovereignty and human rights o
期刊
【摘 要】乡村旅游在我国已出现近20年了,在市场的推动下,它已成为旅游活动的新宠,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制度、政府管理水平、农户的参与意识等种种原因,导致乡村旅游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存在问题及开发措施,最后分析了嵩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开发;嵩县旅游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开始出现各种城市综合症,旅游动机表
期刊
【摘 要】提高农牧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能否持续、健康、快速的提高农牧民收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本文就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农牧民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和概括,并阐明了相关对策及建议,希望对加依勒玛乡农牧民增收及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加依勒玛乡;农牧民收入;对策建议  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