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我国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而人均寿命不断增加。这就给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其中基本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尤为严重,如果不能拿出有效的对策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从而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会就我国当前养老金的缺口形成的原因展开讨论。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缺口;原因
一我国养老金的现状
对本文所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概念的范畴先做一个界定。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由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而成),但是因二者属于两个独立的制度,并且后者是新近实施的,虽然后者参保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的50%以上,但是基金收入占比却不到10%。此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主体而存在的时间远远超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此本文中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指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而不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第一,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沉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产生了巨大的转制成本,个人账户有名无实,導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仍然是现收现付制而非部分积累制。第二,基金筹资渠道单一,缴费基数不实。第三,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
二、当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形成的原因
(一)个人账户空账运转和转制成本
要彻底知道这个问题的来源需从我国的养老制度改革说起。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国家和企业包干阶段,即1983年城镇集体经济组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的时期,这一阶段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阶段是社会统筹改革阶段,从1984年开始至1997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展开,把原来本质上由国家单独负担的职工养老改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开始逐步积累养老基金,但这一时期还没有建立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混在一起,并且缴费仍然是以企业为主,个人缴费比例仍然偏低。
第三阶段是统账结合阶段,按照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养老保险统帐结合的原则,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26号文件《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38号文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基本确立了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按工资总额的20%缴纳计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按工资总额的8%缴纳计入个人账户。
我国在1997年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模式改革之前,已退休的老人,他们没有个人账户,改革前参加工作而改革后退休的中人,他们的个人账户建账时间短,所有的老人和改革前的中人企业都未曾给职工缴纳社保,个人也没有基金积累,政策规定这些人的社保视同缴费,其养老金由统筹账户进行支付,由于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养老制度之前缺乏基金积累,导致社会统筹账户收不抵支,于是开始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以弥补社会统筹账户资金缺口,致使个人账户沦为名义账户,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由于养老制度转轨时视同缴费的数额十分巨大,留下了巨大的空帐,从而导致养老金出现了支付缺口,这部分缺口实质上是转制带来的转制成本。
由于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被挪用去发放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一直处于空账运行的状态。因此,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年轻人养老人的现收现付制度,也就是说,所有参保者缴纳的资金在当期就已经全部花光,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对于参保者来说,其个人账户上所显示的金额只是一个数字,实际上并不存在。
(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由于人口老龄化引起在职者数量相对减少,养老金缴费总量相对减少,而养老金领取总量相对增多,于是出现支付危机。1990年18个中国人养一个老人,2000年10个养一个,现在3个养一个,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负担会越来越沉重。
如今实际上的现收现付制度在赡养比稳定时还可以勉强维持,赡养比是指20到64岁劳动年龄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值,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内赡养比稳定在3:1,即三个年轻人抚养一个老年人。而一旦出现老龄化趋势加速,现有的平衡关系必然会被打破。有专家认为,所谓的社会保险其实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即下家交了钱给上家用,必须要找到更多的下家,整套系统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崩溃。但现在的问题是,交钱下家越来越少,而用钱的上家却越来越多。
(三)相对平均寿命较低的退休年龄
2012年发布的《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人口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6.1岁,其中男性平均退休年龄为58.3岁,女性为52.4岁,这样的退休年龄远低于国际水平:美国的退休年龄已提高到65至67岁,德国的退休年龄是女性65岁,男性67岁,加拿大政府将领取养老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目前为74岁,在世界上已处于中高水平,与此不相称的退休年龄客观上也加大了养老金缺口。
(四)双轨制的缺口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基础是社会平均工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新人”为例,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这也加大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1999—2009年,各年机关和事业单位平均工资都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就养老金替代率而言,据郑秉文测算,1997年中国企业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替代率达76.3%,以后逐年下降,到2008年只有47.7%。说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的速度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而与机关事业单位比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一半多。
众所周知,我国城镇职工实行了不同的养老制度设计,企业单位职工需要个人缴费,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个人不需缴费,人们称之为养老双轨制但未缴费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却是缴费的企业单位职工的2-3倍,其公正性暂且不论,这笔庞大的养老金开支也是导致养老金缺口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认为,从短期来看,我国养老金缺口主要源自转制缺口,但从中长期来看,老龄化缺口,将成为更为主要的因素,而双轨制缺口将成为延迟退休等制度改革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梅琼.《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及对策分析》,2010年(09)
[2]张芳.我国养老金的缺口有多大[J].社会, 2011(5)
[3]顾锦林.我国养老金缺口原因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12)
[4]汤晓燕.养老金缺口问题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1(20)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缺口;原因
一我国养老金的现状
对本文所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概念的范畴先做一个界定。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由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而成),但是因二者属于两个独立的制度,并且后者是新近实施的,虽然后者参保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的50%以上,但是基金收入占比却不到10%。此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主体而存在的时间远远超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此本文中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指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而不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第一,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沉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产生了巨大的转制成本,个人账户有名无实,導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仍然是现收现付制而非部分积累制。第二,基金筹资渠道单一,缴费基数不实。第三,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
二、当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形成的原因
(一)个人账户空账运转和转制成本
要彻底知道这个问题的来源需从我国的养老制度改革说起。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国家和企业包干阶段,即1983年城镇集体经济组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的时期,这一阶段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阶段是社会统筹改革阶段,从1984年开始至1997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展开,把原来本质上由国家单独负担的职工养老改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开始逐步积累养老基金,但这一时期还没有建立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混在一起,并且缴费仍然是以企业为主,个人缴费比例仍然偏低。
第三阶段是统账结合阶段,按照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养老保险统帐结合的原则,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26号文件《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38号文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基本确立了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按工资总额的20%缴纳计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按工资总额的8%缴纳计入个人账户。
我国在1997年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模式改革之前,已退休的老人,他们没有个人账户,改革前参加工作而改革后退休的中人,他们的个人账户建账时间短,所有的老人和改革前的中人企业都未曾给职工缴纳社保,个人也没有基金积累,政策规定这些人的社保视同缴费,其养老金由统筹账户进行支付,由于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养老制度之前缺乏基金积累,导致社会统筹账户收不抵支,于是开始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以弥补社会统筹账户资金缺口,致使个人账户沦为名义账户,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由于养老制度转轨时视同缴费的数额十分巨大,留下了巨大的空帐,从而导致养老金出现了支付缺口,这部分缺口实质上是转制带来的转制成本。
由于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被挪用去发放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一直处于空账运行的状态。因此,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年轻人养老人的现收现付制度,也就是说,所有参保者缴纳的资金在当期就已经全部花光,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对于参保者来说,其个人账户上所显示的金额只是一个数字,实际上并不存在。
(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由于人口老龄化引起在职者数量相对减少,养老金缴费总量相对减少,而养老金领取总量相对增多,于是出现支付危机。1990年18个中国人养一个老人,2000年10个养一个,现在3个养一个,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负担会越来越沉重。
如今实际上的现收现付制度在赡养比稳定时还可以勉强维持,赡养比是指20到64岁劳动年龄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值,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内赡养比稳定在3:1,即三个年轻人抚养一个老年人。而一旦出现老龄化趋势加速,现有的平衡关系必然会被打破。有专家认为,所谓的社会保险其实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即下家交了钱给上家用,必须要找到更多的下家,整套系统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崩溃。但现在的问题是,交钱下家越来越少,而用钱的上家却越来越多。
(三)相对平均寿命较低的退休年龄
2012年发布的《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人口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6.1岁,其中男性平均退休年龄为58.3岁,女性为52.4岁,这样的退休年龄远低于国际水平:美国的退休年龄已提高到65至67岁,德国的退休年龄是女性65岁,男性67岁,加拿大政府将领取养老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目前为74岁,在世界上已处于中高水平,与此不相称的退休年龄客观上也加大了养老金缺口。
(四)双轨制的缺口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基础是社会平均工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新人”为例,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这也加大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1999—2009年,各年机关和事业单位平均工资都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就养老金替代率而言,据郑秉文测算,1997年中国企业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替代率达76.3%,以后逐年下降,到2008年只有47.7%。说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的速度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而与机关事业单位比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一半多。
众所周知,我国城镇职工实行了不同的养老制度设计,企业单位职工需要个人缴费,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个人不需缴费,人们称之为养老双轨制但未缴费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却是缴费的企业单位职工的2-3倍,其公正性暂且不论,这笔庞大的养老金开支也是导致养老金缺口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认为,从短期来看,我国养老金缺口主要源自转制缺口,但从中长期来看,老龄化缺口,将成为更为主要的因素,而双轨制缺口将成为延迟退休等制度改革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梅琼.《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及对策分析》,2010年(09)
[2]张芳.我国养老金的缺口有多大[J].社会, 2011(5)
[3]顾锦林.我国养老金缺口原因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12)
[4]汤晓燕.养老金缺口问题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