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六桥待月记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78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①数为余言:“傅金吾②园中梅,张功甫③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④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中郎全集》,世界书局1935年版)
  【注释】
  ①石篑(kul):陶望龄,明代“公安派”文人,号“石篑”。②傅金吾:姓傅的护卫官。金吾,官名,掌管京城防务。③张功甫:张铉,字功甫,南宋文人,玉照堂是其园林。④夕舂:夕阳。
  【今译】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雾缭绕的傍晚。今年的春雪很大,梅花被寒冷抑制住,后来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是难得一见的奇观。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南宋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品种,要赶紧去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西湖边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唱和吹奏的声音像风阵阵吹来,女子的粉汗似纷纷的细雨飘落,穿罗衫、纨裤的游客很多,多过堤畔的小草,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其实翠绿浸染湖光的美,山雾给山岭增色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意趣,更是别有一番趣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点评】
  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擅长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傍晚游览西湖写的游记。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用优美的文笔记叙了西湖美景和自己游西湖的感受。作者描绘西湖美景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就画出西湖的“灵性”之美。文中,作者先是不为石篑之言所动,坚持游览西湖美景;又与“杭人”喜爱的游湖时间不同,独爱“朝日始出,夕舂未下”的美景,从而表现了自己不与“俗士”苟同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安可为俗士道哉”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范仲淹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可以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岳阳楼记》,以及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对比阅读,比较它们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点。
  (导读/艺禾)
其他文献
偶看南宋笔记《容斋随笔》,里面记载有六十四种恶口,我大致还记得有粗语、软语、非时语、妄语、漏语、大语、高语等。我不解其意,问爸爸。他回答说:“这是告诉人们为人处世、说话做事要有分寸,今后你好好领悟。”  外出春游,遇到妈妈的朋友,她们好几年没见,分外兴奋。那位阿姨轻轻拍着我的肩膀,对我妈妈说:“你当初可真有眼光,孩子长得跟他爸爸一样帅气!”细想这句话,我觉得那位阿姨情商高,说话真有水平,一句话夸了
期刊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做事有分寸就是在外人面前有礼貌,不随便说话;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插嘴,更不犟嘴、无理取闹。当我渐渐长大,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逐渐明白了做事的分寸远远不止这么简单,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分寸是在他人难堪时,为他人找一个台阶下;是在他人因一件事而气急败坏时,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向他人讲明道理——这是我从一个叔叔那里学到的。  那天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买开
期刊
①我妈说:“拿到卷子第一件事,先写名字和准考证号,别忘了。”  ②我妈说:“开考前再去上个厕所。”  ③我说:“烦死了。”  ④她放下手中的小刀和2B铅笔(这是今天削的第五支),说:“不早了,去考场看看吧。”  ⑤上周我参加了江苏省的中考,明天考上海的。那些年,这样“两边考”的知青子女并不在少数。多考一次意味着多一种选择,也多一份压力。这是知青子女的特权,如果考试也算一种权利的话。  ⑥我妈等这一
期刊
有人说,读书要把书读“薄”,也要把书读“厚”。怎样把书读“薄”,又怎样把书读“厚”?  到底是应该把书读“薄”,还是应该把书读“厚”?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中学生。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一次讲话中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巾,如果你对各章节又做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添加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點
期刊
松树一天天更见清新苍翠,  森林浓密了,田野露出了绿色,  二月终于降服于潮湿的春风,  沟谷里的积雪失去了鲜明的光泽。  打谷场和花园还像冬天一样,  祖父的房子里笼罩着一片宁静;  但阴冷的、空荡荡的大厅里已有了春意,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吸引人来临。  透过门上雾气腾腾的玻璃,  我望着积雪尚未融化的阳台,  光秃秃的、潮湿的花园不再使我忧傷,  我待椴树枝头寒鸦重来。  像狱中等待渴望已久的
期刊
经常做比较的人,很容易成为极端自卑的人或极端自负的人。和自己完全一样的人,在全世界找不到一个,即使是全宇宙,也找不到一个。曾经,有位哲学家说,这个世界上新诞生的婴儿,是此前谁也没见到过的新事物,是带着独一无二性诞生的。在其出生前,没有与其相同的人;在其死后,也不会有同样的人出现在这个世上。如果出现了,那个人就没有出生的必要。那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人,他有知道这一点的权利。  我们总是容易拿别人和自己做
期刊
孙荪的散文《冬之写生》,是一篇在冬天里感悟生命的力作。  “感”和“悟”这两个字,常常连起来使用,组成“感悟”这个词。其实,“感”和“悟”是两个不同的认识过程,或者说,是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感”是感受和感知,“悟”是领悟和觉悟。“感”是“悟”的前提,“悟”是“感”的深化。只有充分地感知事物纷繁复杂的表象,才能深刻地领悟事物内部所蕴含的本质和规律。  冬天这个特定对象的关键词是“寒冷”。文章
期刊
在夏天,我们吃绿豆,  桃,樱桃和甜瓜。  在各种意义上都漫长且愉快  日子发生声响。  列车经过乡下,  旗帜飘动在屋顶上。  在船上多么惬意  周围是渐涨的水面。  山顶上覆盖着雪,  花散发香味。在湖上  你可以花所有时间  享受唱歌的乐趣。  我不知道什么使我满足,  你躺在草地上看书  听到你的四周是  无力的蚊蝇嗡嗡着。  (选自《月亮是夜晚的伤口》,江鑫鑫/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
期刊
问 1 want to be anctor.中为什么要用be呢?
期刊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他论诗标举“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受到历代很多名人的敬重,比如唐代杜甫曾称赞他“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也说过“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金代元好问赞其“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元代方回尊其是“唐之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