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如今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图片正成为了重要的信息载体,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地理知识的最直观表达。“左图右书”说的就是地理离不开地理图像,地理图像蕴含了高度浓缩的知识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地理素养的形成也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关键所在,而读图能力是为地理素养形成的最充足保障。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重要且关键的,笔者就自身三年来的教育经历提出几点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地理图像;读图能力
图像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知识的学习仅靠文字系统是肯定不行,还得靠图像来完成,甚至可以说,图像与文字同样重要。且地理学科中很多抽象的知识需要教师讲解分析,不利于学生主动掌握,而直观的图像使得里面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方便理解记忆。因此学生具备的读图能力直接影响着地理学科的成绩好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培养读图能力。对此,笔者认为因从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动手绘图,图文结合四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首先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高中学生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教师更需要加强对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各种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尤其是笔者教授的学生中女生偏多,而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加感性,因此让女生识图过程中,精心地挑选出一些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地理图像帮助女同学丰富思维认知,例如讲述喀斯特地貌时,采用阿尔卑斯山的优美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入学习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填鸭教育。教师还要结合生活实例,打造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接着循序渐进,深入讲解难点。最终学生将所学能运用于生活,寓教于乐,以此产生正反馈,渴望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生看图析图习惯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功激发了兴趣之后,教师该注重的便是着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像的习惯,使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图像,从中提取到需要的信息,对解决题目提供良好的思路。教师应教导学生从总体到局部的正确顺序,以多个角度观察地图,再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地图。因此,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清除看图障碍,规范学生的读图顺序,使学生读地理图像时,能够清晰观察图中的对象,把握好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找出图像中所藏的特征信息,抓住中心重点,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通过讲解亚洲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就能够让学生轻松地自行分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形成的原因。而且学生对地图进行观察分析的过程中不但只是要获悉具体的地理位置而已,还需要了解这一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人文特点、气候特点等综合信息,使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能够在识图的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形成体系[1]。
三、训练绘图加深理解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与地理素质,仅仅依靠教师讲解去看图析图是不够的,学生在被动学习中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容易产生厌恶情绪,识图的全部内涵也不仅仅于此。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地理教师还应当在教学环节中为学生创设实践契机,在这个阶段加入绘图训练。首先,教师应当从教授学生绘制地理简图入手,使学生充分了解与掌握绘图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地理知识的综合素养[2]。在面对高一的学生时,因为高一的学生刚上高中基础偏弱,无法自行描绘地理图像,应采取描图法去提升学生的绘图能力,所以可以先让学生将绘图纸覆盖于教材的各种图表或者地图册上来进行临摹,在绘图训练中能够有效地整合了课堂上散碎的知识点,将其融合在图中,并记忆巩固。在笔者的教育经历中,很多时候学生在自己绘制地理图像时,通过绘制地理图像对地理图像中的地理区域所涉及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甚至在绘制地图中产生了错误。此时教师应该及时去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和改正错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绘制世界气候分布图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时,很多学生可以自行得出降水的地区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联系,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不仅是掌握了地理知识,更是提高了综合分析图表的能力。
四、图文结合
最后,教师需让学生回到课本教材上来,图像非常重要,文字也不能落下,要让学生能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用语言文字描述图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在讲解信息量繁杂过大的图像时,首先让学生对于图像与图例类型有了解与明确,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矿产、山峰等。将现实事物与二维地图联系起来,这是以文释图。然后,利用各类图像作为教学考试素材,去提升,考察学生对于抽象的地理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各类季风洋流,让学生记忆方向位置,十分繁杂,学生很难记忆理解这个知识点,但教师画出简易示意季风洋流图,并辅以语言描述,让学生了解形成原因与过程,更能学生方便记忆理解。总而言之教师需以直观的图像建立学生的知识框架,再用详细的语言文字去丰富知识框架的细节,最终使学生形成自己完善的知识体系。[3]
结语:
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灵魂所在,图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了图像,那么地理教学也将进行不下去,因为没有图像的地理是十分枯燥和乏味。而且高中教材中大部分的地理知识与信息都是通过地理图像所呈现出来的,通过观察分析地理图像来获取地理知识是每个高中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而绘图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手脑并用能反过来加强识图能力。因此图像教学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点,然而地理图像种类繁多,蕴含的信息也十分冗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十分困难和吃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便是教师需要努力做好的。
参考文献:
[1]杨爱明;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学生的图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 2017,a3,(1):229-229.
[2]吴婉晖;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J].考试周刊 2017,a3,(2):144-146.
[3]赵萍浅谈地理课堂图像教学[J].黑龙江教育 2017,9,(1):90-90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地理图像;读图能力
图像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知识的学习仅靠文字系统是肯定不行,还得靠图像来完成,甚至可以说,图像与文字同样重要。且地理学科中很多抽象的知识需要教师讲解分析,不利于学生主动掌握,而直观的图像使得里面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方便理解记忆。因此学生具备的读图能力直接影响着地理学科的成绩好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培养读图能力。对此,笔者认为因从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动手绘图,图文结合四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首先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高中学生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教师更需要加强对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各种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尤其是笔者教授的学生中女生偏多,而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加感性,因此让女生识图过程中,精心地挑选出一些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地理图像帮助女同学丰富思维认知,例如讲述喀斯特地貌时,采用阿尔卑斯山的优美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入学习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填鸭教育。教师还要结合生活实例,打造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接着循序渐进,深入讲解难点。最终学生将所学能运用于生活,寓教于乐,以此产生正反馈,渴望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生看图析图习惯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功激发了兴趣之后,教师该注重的便是着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像的习惯,使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图像,从中提取到需要的信息,对解决题目提供良好的思路。教师应教导学生从总体到局部的正确顺序,以多个角度观察地图,再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地图。因此,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清除看图障碍,规范学生的读图顺序,使学生读地理图像时,能够清晰观察图中的对象,把握好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找出图像中所藏的特征信息,抓住中心重点,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通过讲解亚洲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就能够让学生轻松地自行分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形成的原因。而且学生对地图进行观察分析的过程中不但只是要获悉具体的地理位置而已,还需要了解这一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人文特点、气候特点等综合信息,使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能够在识图的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形成体系[1]。
三、训练绘图加深理解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与地理素质,仅仅依靠教师讲解去看图析图是不够的,学生在被动学习中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容易产生厌恶情绪,识图的全部内涵也不仅仅于此。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地理教师还应当在教学环节中为学生创设实践契机,在这个阶段加入绘图训练。首先,教师应当从教授学生绘制地理简图入手,使学生充分了解与掌握绘图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地理知识的综合素养[2]。在面对高一的学生时,因为高一的学生刚上高中基础偏弱,无法自行描绘地理图像,应采取描图法去提升学生的绘图能力,所以可以先让学生将绘图纸覆盖于教材的各种图表或者地图册上来进行临摹,在绘图训练中能够有效地整合了课堂上散碎的知识点,将其融合在图中,并记忆巩固。在笔者的教育经历中,很多时候学生在自己绘制地理图像时,通过绘制地理图像对地理图像中的地理区域所涉及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甚至在绘制地图中产生了错误。此时教师应该及时去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和改正错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绘制世界气候分布图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时,很多学生可以自行得出降水的地区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联系,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不仅是掌握了地理知识,更是提高了综合分析图表的能力。
四、图文结合
最后,教师需让学生回到课本教材上来,图像非常重要,文字也不能落下,要让学生能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用语言文字描述图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在讲解信息量繁杂过大的图像时,首先让学生对于图像与图例类型有了解与明确,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矿产、山峰等。将现实事物与二维地图联系起来,这是以文释图。然后,利用各类图像作为教学考试素材,去提升,考察学生对于抽象的地理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各类季风洋流,让学生记忆方向位置,十分繁杂,学生很难记忆理解这个知识点,但教师画出简易示意季风洋流图,并辅以语言描述,让学生了解形成原因与过程,更能学生方便记忆理解。总而言之教师需以直观的图像建立学生的知识框架,再用详细的语言文字去丰富知识框架的细节,最终使学生形成自己完善的知识体系。[3]
结语:
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灵魂所在,图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了图像,那么地理教学也将进行不下去,因为没有图像的地理是十分枯燥和乏味。而且高中教材中大部分的地理知识与信息都是通过地理图像所呈现出来的,通过观察分析地理图像来获取地理知识是每个高中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而绘图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手脑并用能反过来加强识图能力。因此图像教学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点,然而地理图像种类繁多,蕴含的信息也十分冗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十分困难和吃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便是教师需要努力做好的。
参考文献:
[1]杨爱明;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学生的图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 2017,a3,(1):229-229.
[2]吴婉晖;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J].考试周刊 2017,a3,(2):144-146.
[3]赵萍浅谈地理课堂图像教学[J].黑龙江教育 2017,9,(1):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