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食用油料木本植物。油茶籽油(俗称山茶油)是一种天然的高级烹调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油酸达74%-84%,亚油酸达7%-14%,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含有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亚麻酸。中国油茶资源丰富,是当今世界最优质的食用油,被誉为“油之珍品”。
关键词:山茶油 溯源制度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4-0074-01
丽水作为浙江省重点油茶产区之一,虽然山茶油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瓶颈问题,主要表现为:(1)油茶产业自身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茶树品种老化,油茶品种改良技术跟不上,优良品种如浙林1号,浙林2号,大果寒露1号等推广种植率低,老品种出油率低。据调查目前丽水山茶油出油率高于每亩30公斤的比率较低,约占全市的30%左右,其他基本维持在18-20公斤左右,出油率的普遍偏低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丽水油茶种植分散,农户各自分散种植经营的现象还很普遍,规模化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行业领头雁作用不明显。同时,由于农户标准化意识观念不强,未能按标准化种植方法进行生产,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等重要因素不能很好把握,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企业管理不规范,油茶加工技术水平低。根据每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山茶油企业进行监督抽查情况来看,生产企业普遍存在未完全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原材料进货把关制度,原材料进货台帐、生产记录、销售记录,产品出厂检验等规定性制度建立不全及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导致了山茶油的产品和品质受到一定的影响。相当部分茶粕没有综合利用,直接当作燃料和肥料,资源浪费惊人。(3)标准体系不完善。目前直接针对山茶油的国家、行业标准主要有GB 11765-2003 油茶籽油、GB 7906-87 油茶丰产林、GB/T 24569-2009 地理标志产品 常山山茶油和LY/T 1328-2006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主要有DB33/T 525-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系列标准,包括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安全要求等三部分,以及DB33/T 735-2009 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气相色谱法和DB44/T 280-2005 油茶丰产技术规程等,但种苗等一些重要标准不全,标准体系不尽完善。(4)掺假现象较普遍,市场监管难度大。近年来丽水产山茶油因其优良的品质和产地的生态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山茶油与其他食用油存在较大的价格差距,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些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掺假现象,再加上一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上不到位,市场监管能力有限等因素,让不法商贩有机可乘,严重影响了整个丽水山茶油行业的声誉。(5)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空白。强调“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物链的全面控制和严格监督,是欧美发达国家多年来实现食品安全、保证市场正常运转的重要指导原则,其中实施更加严格的食物链环节溯源制度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快速的查处问题食品的来源,缩小问题食品的范围,减少损失。
丽水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最新的《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到2015年,全市油茶栽培面积达到100万亩,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30万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300元以上;到2020年,实现油茶栽培面积恢复历史最高水平,油茶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30万产区农民比2015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成为全国先进产区,丽水山茶油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食用农产品可追溯机制是一种以质量安全为目标的保障机制,当危害健康的问题发生后,可以准确追溯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一种约束机制,制约生产者及销售者对农产品的造假行为,确保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2002 年以来,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确立了食品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近年来,我国也在北京、河北、上海、天津、深圳、南京等地就蔬菜、畜禽产品安全追溯制度及系统建设方面开展了试点示范工作。
为此,根据丽水市当前油茶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要使丽水山茶油整个产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特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山茶油溯源体系建设,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实施。
1 初步建立山茶油溯源制度
山茶油溯源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相应的制度与其相协调。丽水市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山茶油溯源体系的要求,制定一系列山茶油溯源制度,确保从原料、加工至流通环节实行全程的监督和有效监控,使消费者通过扫描粘贴在商品外包装上的喷码(条形码或二维码),查到的产品相关情况准确可靠。同时要建立山茶油溯源平台的制度建设,建立平台的相关责任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日常运行维护机制,平台使用的收支机制等,以各项制度确保平台的有效运行。
2 加强宣传山茶油溯源体系及相关制度
政府相关部门对山茶油溯源体系的宣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走,一是针对山茶油生产企业进行溯源体系相关信息的宣贯,使企业主深入了解山茶油溯源体系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功能,并使各相关生产企业对山茶油溯源体系相关数据的后台录入和维护能够熟识;二是对广大消费者进行溯源相关知识的普及,使消费者对溯源能有初步的了解,并在今后购买产品时能运用扫码对产品进行溯源,以确保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3 进一步完善山茶油溯源体系信息交换平台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联同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初步建立山茶油溯源体系信息交换平台,该平台根据山茶油产品溯源管理中对各个参与相关方的溯源信息管理要求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山茶油溯源系统体系架构及检测、风险预警机制,研制业务流程合理、功能可拓展、负载分配合理的快速溯源系统,通过试点示范建立一个多信息源、多节点、分布式山茶油质量溯源与风险预警平台。通过引入分析GS1追溯认证体系,试点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ANCC追溯认证模式,促进食品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应用,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可靠、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符合有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实现追溯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保证产品质量和品质,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溯源体系的建立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既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又能确保生产者产品各类信息的溯源,确保产品的正规销售渠道。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山茶油溯源体系信息交换平台,要加强管理、维护和监督。
关键词:山茶油 溯源制度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4-0074-01
丽水作为浙江省重点油茶产区之一,虽然山茶油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瓶颈问题,主要表现为:(1)油茶产业自身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茶树品种老化,油茶品种改良技术跟不上,优良品种如浙林1号,浙林2号,大果寒露1号等推广种植率低,老品种出油率低。据调查目前丽水山茶油出油率高于每亩30公斤的比率较低,约占全市的30%左右,其他基本维持在18-20公斤左右,出油率的普遍偏低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丽水油茶种植分散,农户各自分散种植经营的现象还很普遍,规模化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行业领头雁作用不明显。同时,由于农户标准化意识观念不强,未能按标准化种植方法进行生产,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等重要因素不能很好把握,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企业管理不规范,油茶加工技术水平低。根据每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山茶油企业进行监督抽查情况来看,生产企业普遍存在未完全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原材料进货把关制度,原材料进货台帐、生产记录、销售记录,产品出厂检验等规定性制度建立不全及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导致了山茶油的产品和品质受到一定的影响。相当部分茶粕没有综合利用,直接当作燃料和肥料,资源浪费惊人。(3)标准体系不完善。目前直接针对山茶油的国家、行业标准主要有GB 11765-2003 油茶籽油、GB 7906-87 油茶丰产林、GB/T 24569-2009 地理标志产品 常山山茶油和LY/T 1328-2006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主要有DB33/T 525-2004 无公害油茶籽油 系列标准,包括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安全要求等三部分,以及DB33/T 735-2009 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气相色谱法和DB44/T 280-2005 油茶丰产技术规程等,但种苗等一些重要标准不全,标准体系不尽完善。(4)掺假现象较普遍,市场监管难度大。近年来丽水产山茶油因其优良的品质和产地的生态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山茶油与其他食用油存在较大的价格差距,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些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掺假现象,再加上一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上不到位,市场监管能力有限等因素,让不法商贩有机可乘,严重影响了整个丽水山茶油行业的声誉。(5)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空白。强调“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物链的全面控制和严格监督,是欧美发达国家多年来实现食品安全、保证市场正常运转的重要指导原则,其中实施更加严格的食物链环节溯源制度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快速的查处问题食品的来源,缩小问题食品的范围,减少损失。
丽水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最新的《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到2015年,全市油茶栽培面积达到100万亩,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30万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300元以上;到2020年,实现油茶栽培面积恢复历史最高水平,油茶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30万产区农民比2015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成为全国先进产区,丽水山茶油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食用农产品可追溯机制是一种以质量安全为目标的保障机制,当危害健康的问题发生后,可以准确追溯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一种约束机制,制约生产者及销售者对农产品的造假行为,确保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2002 年以来,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确立了食品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近年来,我国也在北京、河北、上海、天津、深圳、南京等地就蔬菜、畜禽产品安全追溯制度及系统建设方面开展了试点示范工作。
为此,根据丽水市当前油茶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要使丽水山茶油整个产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特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山茶油溯源体系建设,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实施。
1 初步建立山茶油溯源制度
山茶油溯源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相应的制度与其相协调。丽水市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山茶油溯源体系的要求,制定一系列山茶油溯源制度,确保从原料、加工至流通环节实行全程的监督和有效监控,使消费者通过扫描粘贴在商品外包装上的喷码(条形码或二维码),查到的产品相关情况准确可靠。同时要建立山茶油溯源平台的制度建设,建立平台的相关责任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日常运行维护机制,平台使用的收支机制等,以各项制度确保平台的有效运行。
2 加强宣传山茶油溯源体系及相关制度
政府相关部门对山茶油溯源体系的宣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走,一是针对山茶油生产企业进行溯源体系相关信息的宣贯,使企业主深入了解山茶油溯源体系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功能,并使各相关生产企业对山茶油溯源体系相关数据的后台录入和维护能够熟识;二是对广大消费者进行溯源相关知识的普及,使消费者对溯源能有初步的了解,并在今后购买产品时能运用扫码对产品进行溯源,以确保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3 进一步完善山茶油溯源体系信息交换平台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联同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初步建立山茶油溯源体系信息交换平台,该平台根据山茶油产品溯源管理中对各个参与相关方的溯源信息管理要求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山茶油溯源系统体系架构及检测、风险预警机制,研制业务流程合理、功能可拓展、负载分配合理的快速溯源系统,通过试点示范建立一个多信息源、多节点、分布式山茶油质量溯源与风险预警平台。通过引入分析GS1追溯认证体系,试点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ANCC追溯认证模式,促进食品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应用,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可靠、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符合有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实现追溯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保证产品质量和品质,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溯源体系的建立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既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又能确保生产者产品各类信息的溯源,确保产品的正规销售渠道。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山茶油溯源体系信息交换平台,要加强管理、维护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