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认知,用亲身经历感知、理解所学内容。在中职“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探究体验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干技术课程,由于该课程理论性高、实践性强,而中职生怕动脑、又懒动手,对学习不感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如何改变低效课堂,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体验式”教学模式适合当前中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情感体验和自主探究,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
一、创设学习情境,学生情感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创设情境很重要,比如:在学习发动机气缸的测量时,课前可播放一段长城哈弗冷启动时排气管冒蓝烟,气缸压力下降的视频,同时设置问题:“若你是一名4S店的汽车修理工,你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二、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采用“体验式”教学,教师的角色要从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以强化学生的自主体验意识。教师要为解除学生的自我封闭,强化学生的自主体验意识提供一个平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在于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分析其观点。”尤其是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枯燥、繁杂的课程教学中可根据职校学生活跃好动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实验、任务驱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带着任务,探究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跃跃欲试”之感,这样学生才能对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三、拓展探究,升华体验
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实施结束后,利用所学新知识,让学生分组设计。在新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名4S店的维修人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你应该告诉顾客如何操作可以减少对气缸的磨损?”这样进一步升华学生探究到的新知识,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组内相互讨论、交流、探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在未来岗位中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这样使得所有学生学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体验意识。
四、课外作业,延伸体验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基础,使学生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应把“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汽车维修知识,把课内体验与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去,培养思考的习惯。由于每种型号的发动机,它的维修标准不一样,维修方法也不尽相同,课后可以要求学生检测丰田5A的气缸磨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参考资料,学会查阅相关维修手册,使学生加深巩固本课程及有关课程的知识、技能。这样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这说明亲身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陶冶情操,还能锻炼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孔宪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周军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探究体验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干技术课程,由于该课程理论性高、实践性强,而中职生怕动脑、又懒动手,对学习不感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如何改变低效课堂,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体验式”教学模式适合当前中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情感体验和自主探究,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
一、创设学习情境,学生情感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创设情境很重要,比如:在学习发动机气缸的测量时,课前可播放一段长城哈弗冷启动时排气管冒蓝烟,气缸压力下降的视频,同时设置问题:“若你是一名4S店的汽车修理工,你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二、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采用“体验式”教学,教师的角色要从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以强化学生的自主体验意识。教师要为解除学生的自我封闭,强化学生的自主体验意识提供一个平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在于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分析其观点。”尤其是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枯燥、繁杂的课程教学中可根据职校学生活跃好动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实验、任务驱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带着任务,探究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跃跃欲试”之感,这样学生才能对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三、拓展探究,升华体验
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实施结束后,利用所学新知识,让学生分组设计。在新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名4S店的维修人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你应该告诉顾客如何操作可以减少对气缸的磨损?”这样进一步升华学生探究到的新知识,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组内相互讨论、交流、探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在未来岗位中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这样使得所有学生学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体验意识。
四、课外作业,延伸体验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基础,使学生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应把“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汽车维修知识,把课内体验与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去,培养思考的习惯。由于每种型号的发动机,它的维修标准不一样,维修方法也不尽相同,课后可以要求学生检测丰田5A的气缸磨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参考资料,学会查阅相关维修手册,使学生加深巩固本课程及有关课程的知识、技能。这样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这说明亲身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陶冶情操,还能锻炼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孔宪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周军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