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俗易脱俗难
每次参加婚宴,几乎都听能到人们对那套繁文缛节的议论,不少人都在一番感言后扔下“誓言”:将来我们孩子如果结婚可不要这么复杂。
但真的到了那一天,几乎所有“发过誓”的人都反了悔:哪家的仪式也不简单。相反,有的更复杂。
婚礼仪式,是时代的缩影,也是观念的展示。按说国门打开了、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人们不该更多去注重表面形式。让人纳闷的是,物质生活越好、时代发展得越进步,人们讲究排场和形式的意识似乎越重、走入低俗化的倾向越厉害。
先是场面越来越大,动辄几十桌,甚至上百桌的宴请。饭店也越来越会做生意,原本专供会议用的大厅,现在一厅多用。几百号人在大厅里欢宴,也够排场的。场所档次越来越高,五星级宾馆已成为首选目标,实在订不上才屈就于四星级、三星级宾馆。宴请标准越来越离谱,一两百元一位的标准根本拿不出手。礼金越来越沉。即便是凑份子,五百六百的也有些“掉价”。现在送上的礼金,顶过去的一两桌酒席。少了不好意思不说,去参加人家的邀请,饭店里一坐,怎么样也要对得起菜金的标准啊!
这些还算不上什么,“老太太裹脚布”式的仪式更让人脑袋发胀。遇上有新意且妙趣横生的还算是一种愉悦,要赶上主持人故弄玄虚令人生厌的、内容枯燥无味形式呆板的,那真是在活受罪了。走也不是,坐也生烦,全然没了贺喜的心情。
仪式虽长内容丰富,这无可厚非。但往往是废话连篇、生拉硬拽。不该说的也说,不该问的也问。我曾亲眼所见,主持人问新郎:“你给最心爱的人买的这枚戒指是真金的吗?”新郎回答“是”。主持人又问:“多少钱,是不是打折的?”新郎回答:“打过折还3000多呢,89折。”我看到新娘父母的脸上当时写满尴尬。
结婚原本是小两口的事,但仪式上非要双方的“老板”讲话。内容基本是定式化的,除了赞美就是夸奖,千篇一律的褒奖,等于什么没说。
双方父母代表讲话也成了必不可缺的环节。碰上口才好的还行,对不善于言辞者就难为了,不少家长头冒汗水、精神紧张,在儿女和众人面前露怯,自己心里未必愉快,别人看着也不舒服。其实当着众人说的话都是在演戏。父母对孩子的心里话,不可能让第三者听到。
最怕的是证婚人啰嗦。按说证婚是件严肃的事,言简意赅把事说清楚就可以了。但现在的证婚被演化成了調侃、玩笑、逗乐。而且证婚词又是模式化,什么“从相识到相知从相恋到相爱”,什么“婚姻有效、合法”,如此等等,对谁都是这一套。即便是有些能说会道的,翻来覆去地说,也有让人烦的时候。
好不容易进入尾声,差不多1个小时过去了。而此时部分人已先行离开。要么忙着赶第二场去了,要么去忙自己事去了。所有的婚宴几乎都是如此,很难保证客人坐到底。仪式太长是主要原因。
许多人看不惯,下决心临到自己头上要改,但真正兑现者寥寥无几。
独生子女,决定了孩子不单纯是自己父母说了算。周围的亲情“保护层”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献言献策,有时甚至施加压力、横加干涉。父母不想张扬,爷爷奶奶不一定干;孩子不想大操大办,老人不一定同意。在孩子的终身大事上,民主集中是抽象的。有一种不同声音,就很难达到共识。所以最终结果往往是妥协:别人怎么办,咱也别落后。
随俗易,脱俗难。即便是这些年很多孩子出国受到一些西方思想的影响,但在操办婚姻问题上,还是很难跳出传统的模式和圈子。
其实要改变这种状况也未必就那么难,关键看是否愿意随俗、能否扛得住闲言碎语。
婚姻说到底是自己的事,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两口子说了算。仪式不过就是种形式。在意,可以大张旗鼓,轰轰烈烈;不在意,鸦雀无声,平平淡淡,谁也不会说什么。
文明要靠良知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文明程度的高低”持这种观点:越富裕文明程度越高,越有钱素质就相对提高得越快。然而,最近遇到的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几乎颠覆了我的这一观点,甚至让我怀疑:把文明素质提高的重点寄托在有钱人身上,靠得住吗?
朋友住在号称“岛城最牛”的小区里。之所以“牛”,是因为小区的位置、环境、建筑质量堪称一流,曾获得过国家大奖,更值得夸耀的是,由于小区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管理,俄罗斯某知名城市的市长还为此专门前来观摩考察。能住在这种小区的人,肯定不缺钱。地下停车场也验证了这一点——只要马路上跑的好车、名车,这里全能看得到。按说在这种环境中居住的人,应该是比较自觉、比较有素质,也比较懂文明。然而,事实让人大跌眼镜。小区规定,居民倒垃圾要自己送到地下车库的垃圾桶里,然后由物业工作人员统一清理。从自己的住宅走出来不用几米就是电梯,电梯直通地下车库,出了电梯到垃圾桶最远的距离顶多有四五米。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既保证了自家的卫生,也保护了周边环境的整洁,这本来是举手之劳,也是居民分内之事,更是双赢的事,但是人们常常看到的是垃圾并没放进桶里,而是堆在桶外面,或者扔在离桶不远的空地上,或者地下车库电梯的门口,甚至直接放在电梯里。
朋友对这些现象深恶痛绝。说都是钱烧的,养成了坏毛病。没放进垃圾桶并不是桶里已经满了,而是有些所谓的干净人怕去开启桶盖时脏了自己的手;扔在空地上,是有些人玩“潇洒”省事;放在电梯口,是有些人懒得再走那几步;至于放在电梯里,那更令人气愤了,按下电梯按钮等电梯上来随手扔进去,再胡乱按一下楼层,管它怎样了反正自己家干净了!我曾亲眼看到朋友说到的现象。那天,我们正要上楼,恰巧看到一位30来岁的少妇拎着两袋垃圾走过来。正像朋友说的,她看都不看,随手一甩,两袋垃圾飞到了离垃圾桶还有一段距离的空地上。其中一袋碎了,垃圾散了一地,但她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径直走到一辆凌志吉普车前,很潇洒地开着走了。那架势让人感觉目空一切又毫不在乎,看了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我不知道这名少妇是何路神仙,但从她的衣着和拥有的驾座来看,肯定是个有钱的主。她一定认为,反正交了物业管理费,爱怎么办是自己的自由。这种以金钱取代文明的观念,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表现出来,结局就是不文明的行为让人惨不忍睹、不可思议。不错,交纳了物业管理费,会有专人清理卫生。那些领了工资的工人不管你把垃圾扔在何处,都会收拢在一起。但人都是有尊严的,清理垃圾的工人付出了劳动,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以金钱为秤杆,而是一种良心的认知。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剩下的便是遗憾和无奈。 贫富只能代表财富上区别,而不是衡量精神高低的标准。人的精神灵魂的提升,要有物质做支撑,但重要的是要靠良知。
世上哪有绝对的人
前些日子,一声名显赫的大家来做演讲。意想不到的是,他在演讲过程中竟然说了大白字。从表情能看出,他一点也没意识到,继续声情并茂地发表他对艺术的高见。相信许多人都听出来了,但大家没有任何惊讶或意外,仍聚精会神听演讲。事后议论起这事,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才是真实。人不可能没有弱点,念错个字太正常了。
人无完人。道理人人皆知,但真正落实到人身上就未必都清醒了。
对人的评价是世上最难的事。盖棺定论,体现了对人评价的愿望:完整的看待。许多人期盼客观公正,但能做到这点实在不易。普通百姓什么都好说,人微言轻,正如歌中所唱: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既然无人所知,有无评价也就无所谓了。但是有点社会地位的人就大不一样了,对他们的评价不仅是针对某个人,其身后往往是一连串的背景和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
有人说历史人物比现实人物更容易评价。人活着还在不断发展,是动态。而已故的人静止了,该做的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被后人们评头论足了。这又是个误区。实践证明,能准确地完整地评价好一个历史人物,并不简单。要经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无论怎样去评价,最为关键也最能令人信服的还是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4个字: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让人的形象丰满起来,展现的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怒、有功有過的一个真实的面目。这样的形象有说服力,令人信服。按照唯物主义观点,人不可能不犯错误,更不可能永远正确。有缺点错误,不但不会诋毁形象,反而更能让人觉得形象的高大。
对人物评价的变迁,是时代变迁的折射。它昭示着一个道理:时代越进步越发展,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越透彻,对科学的理解就越深刻,从而更加坚定了实事求是的决心。
这是我们最大的进步。
先要反省自己
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有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来观光旅游。每天进入我们这个城市的人用“数以万计”来表述一点也不夸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高兴归高兴,自豪归自豪。随着人流的不断涌来,许多市民发现,伴随而来的不快也不断增多。
海边,旅游景点常常停满了大型旅游车。高大的车体几乎占居了马路的1/4、1/3甚至1/2。人从此处过还遇不到什么困难,但车辆开起来就不那么顺畅了,特别是路比较窄的地方,对面迎头开过来车,麻烦就更多。有人就发牢骚:“全是外地车堵的”。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许多人有了自己的座驾。假日开着车旅游是很平常的事。于是我们会看到许多挂着外地牌照的车辆穿行在我们城市里,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旅游区。外地人毕竟不熟悉路况,更不了解应该在何处停车最方便。马路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些外地车开得磨磨蹭蹭,好像在左顾右盼,又好像在迟疑不决。结果本来就拥堵的马路变得更加不顺畅。好多有车族说怪话:外地人会不会开车啊?来旅游的什么人都有,素质高的、注意文明礼貌的、在乎小节的、自觉遵纪守法的肯定占居多数,但不拘小节的、粗鲁野蛮的、满嘴脏话的甚至拿法律法规当儿戏的也大有人在。旅游景点的清洁工人最累最苦,游客经常给他们留下是一摊摊、一堆堆垃圾。有些人丑陋的习惯很难改变,行驰在马路上的车辆冷不丁丢出一些废纸或者几片香蕉皮。仔细一看是外地的牌照。旅游车休息的宾馆招待所也是如此,当有些车辆离开时,旁边留下是乱七八糟的垃圾。许多人都说“外地人真不像话,简直是来糟蹋我们的城市。”
确实,当一座城市突然间增加了许多外来人时,这座城市不发生一些变化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像家庭来了亲戚多少也要有些变化一样。人与人之间了解需要磨合,进入一座城市也需要一种磨合。但这种磨合更多的应该是道德素质方面的。
应该承认有些外地人的做法实在让人头疼,也确实让我们的城市跟着沾了不带劲的光。但是一味地抱怨别人显然是消极、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看我们做得够不够。据了解,我们针对发生的那些不愉快不文明的行为,曾做过许多的规定。比如,乱停车问题、乱抛垃圾问题、随意堵塞交通问题等等。但是我们执行得怎样呢?是不是严格不讲情面的见一个罚一个呢?显然不是。我曾陪外地客人在木栈道上行走,见到一只只硕大的宠物狗。客人不解地问:“不是入口处有牌子告知,带狗进来要罚款吗,怎么还有这么多的狗呢?”我无言以对。
许多人到过国外,在那里毛病再多、习惯再坏也不敢造次。原因很简单,人家说做一致。比如新加坡,在公共场所吸烟罚款5000坡币,违法要蹲监还要挨鞭子,媒体上时不时报道案列,谁还敢轻易造次?
不要看着别人脸上有灰就说人家脏,给人家提供了脏的环境,板子打自己的屁股上才对。
性格也要调整
有一天到一办公室联系业务。此办公室是临时机构,人员是有关单位抽调组成的。陪我一起来的同事对此办公室人员很熟,进门后一一介绍。大家都很客气,介绍到谁都笑容满面握手问好。唯独有一位年轻人,介绍到其时,面无表情,也不热情,有些不情愿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既不握手,也不言语问好。那神色、举动跟其他人形成极大反差,让人看了心里极不舒服。甭说他给我留下了不太理想的印象。
后来我打听到,此人对谁都是如此。没有笑脸、毫无热情,那张严肃的面孔,拿俗话说好像谁欠他似的。但此人的工作又很令人称道。能吃苦不说,还非常认真。领导交代个事,不接则罢,只要接手,头拱地也要按时完成,而且完成的领导都很满意。平时同事朋友有事喊他,他从不找借口推辞,只要答应就尽力办好。
然而他的性格让人难以接受,特别是不熟悉的人,更难以接受——不会张扬热情,显得十分冷峻。
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没有性格的人也许就不被称作正常的人了。性格如同人的血液,各具特色。通常人们把性格分成两大类:急性子、慢性子,或者说外向型和内敛型。实际上人的性格远比此复杂得多,千差万别,只是没有认真去研究罢了。
性格对人极为重要。过去科学知识不普及,特别医学科学没有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人们对性格缺乏深入细致地探讨,只把性格作为一个人的脾气个性来粗浅的划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人体结构特别是神经传导系统的深化了解,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性格的剖析,意识到性格对一个人整个生命历程的重要性。
很难说什么样的性格就是好性格,什么样的性格就是差性格。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急性子往往出差错的几率要比慢性子高。一个“急”字,带来的是鲁莽、不稳重、急于求成,甚至是不计后果。
工作中这种事例太多了,表面看是大刀阔斧,很有闯劲,但三把火过后,却是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相反,慢性子就容易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因为一个“慢”字,让好多矛盾在事务发展的流程中就暴露出来了,可以及时纠正、减少损失。生活中更是如此,夫妻间动不动就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的,其中必有一方是急性子,若是一对,就更没有奇怪理由了。
性格单纯表现在生活上还不足以影响到一个人的前程,但如果放到事业上,就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性格适合度了。
一些性格,在有些事情上就不能坚持。比如商场上,由着慢性子很可能就错失商机。该断不断,这是战场上的大忌。但是遇到很棘手的谈判,快刀斩乱麻有时反而正中对方下怀,急性子就要变慢性子。再如待人接物,如果工作性质面对的是老百姓,总是一副冷面孔,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要挪位子——老百姓可不了解你是黑脸膛热心肠。
当然人不能刻意扭曲自己的性格,那样活着太累。但要活得顺心,适当调整一下性格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