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级工程不插手;集体公款不私用;吃拿卡要不准许……”“心莫贪,昧心钱;手莫伸,乱用权;纪莫违,守清廉……”在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龙居村“荷韵清风”廉洁文化长廊里,精心设立的村“两委”班子集体廉洁承诺、村规民约以及独具特色的“爱莲说”艺术墙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
距离龙居村几十公里外的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里,一株千年红豆树屹立在村子中心,巨大的树冠掩映着灰墙黛瓦的“幸福里”,三三两两的游人漫步其中,休闲惬意。
近年来,德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推行“清廉村居”建设工作,建立完善各项村(居)制度、强化基层监督、涵养政治生态,为进一步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
管好“小微权力” 和谐干群关系
两年前的红豆村,村民们祖祖辈辈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南面,距离红豆村不到一个小时车程就是繁华的成都市。“离得这么近,差距那么大。”不少红豆村村民感到巨大的落差感,村民张磊说:“就像被村头的鸭子河隔开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我们也想把日子过得再好一些。”
“自家的百姓总羡慕别人家的发展,当干部的有愧呀!”多少个夜晚,红豆村党支部书记朱兴发愁得绕着村里那株千年红豆树直转圈。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开始,村子就以“千年红豆树”为主题发展起了乡村休闲旅游,但十年过去,村民们增收却并不明显。
“症结在哪呢?”想了无数次,分析了无数遍,“心不齐”这三个字就像一个重槌敲击着朱兴发的心:“村里干群关系一般,村庄治理推进缓慢。理顺原有关系都颇费周折,更别提什么新的发展了。”
发现了问题所在,可针对问题找到准确而有效的破题口又成了难题。2018年底,什邡市为红豆村送来了“锦囊”——“清廉村居”建设。什邡市计划利用3年至5年的时间,在全市创建一批“干部清正、作风清朗、事务清爽、用权清晰、民风清淳”的村(居)。得到消息后,红豆村“两委”立即决定以清廉班子建设、清廉“三资”管理、清廉村务公开为举措打造“清廉村居”,团结全村村民搞发展。
“村里制定了13项45条‘小微权力’清单,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规范‘小微权力’運行。”朱兴发说,制度完善,干部清廉,群众才会放心,关系才会融洽,发展治理的工作也才好开展。
与什邡市相同,德阳市旌阳区也在如何规范村级权力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为规范和保障村干部权力运行,我们探索建立了村级阳光党务、阳光村(居)务、阳光财务清单及配套管理制度。”旌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区纪委监委制定出台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图手册》,明确村级决策、财务管理、招投标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事项清单、工作流程及廉政风险点,切实将“小微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区上印发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图手册》,非常简单实用,遇到什么问题,该是什么流程,都标得清清楚楚,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做。”旌阳区德新镇五星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黄艳说。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一经出台就成了戴在村干部头上的“紧箍咒”,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什邡市师古镇纪委书记蒲朝勇说:“‘小微权力’清单制定后,涉及村‘两委’办事效率的问题反映再也没有出现。”
强化基层监督 共建“清廉村居”
“村里的工程,叫自己村里人承包多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前段时间,旌阳区东湖街道(原东湖乡)大地村召开了社员会,参会人员很是积极,与乡亲们前些年因为贫穷心生抱怨不同,已经处于发展阶段的村庄正在被“成长的烦恼”困扰着。
40岁的党员曾东,长期在西藏承包工程,他对大地村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各类建设项目格外关注,在会上他一遍遍追问:“村里建设项目怎么做才叫规范,村干部用权怎么做才算透明合法?”最终,他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相应的答复,对暂未解决的问题,村“两委”也当场作出了承诺。
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打通监察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德阳市各县(区)纪委监委向各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并在村居(社区)全面推行村居(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纪检委员)兼任村(居)监委会主任制度,形成监督合力,推动监察监督直达“神经末梢”。
“在基层,村务公开质量是影响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什邡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清廉村居”建设要求,什邡市红豆村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每季度定期将村务通过公示栏进行公示,还在其他村民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了张贴。另外,对所有公示材料,村监委会成员和纪检委员都会实时监督,防止出现“假公示”问题。
“关键是做到对‘三资’的全过程管理。”蒲朝勇介绍,什邡市师古镇纪委在红豆村“清廉村居”建设启动前就已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在镇纪委推动下,村监委会认真履行职责,每季度财务结算时对每张票据进行细致审核,合格后才签字通过。
“我们这样的普通村民用身份证也可以查询村里的‘三资’情况,方便、快捷、清晰。”村民张磊说,自己每周都会在手机上使用“‘三资’公开公示平台”APP仔细查询村里的开支情况。
群众对干部不再产生猜疑,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里的各项发展治理工作中来。在“幸福里”打造前,红豆村“两委”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相继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社员会,最终形成以村“两委”牵头,村民土地入股(占股42.3%)的方式,成立什邡市风情小镇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决议。如今,在“清廉村居”建设的推动下,红豆村人均年增收600元,成功走上了增收致富路。(责编/周盼)
距离龙居村几十公里外的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里,一株千年红豆树屹立在村子中心,巨大的树冠掩映着灰墙黛瓦的“幸福里”,三三两两的游人漫步其中,休闲惬意。
近年来,德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推行“清廉村居”建设工作,建立完善各项村(居)制度、强化基层监督、涵养政治生态,为进一步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
管好“小微权力” 和谐干群关系
两年前的红豆村,村民们祖祖辈辈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南面,距离红豆村不到一个小时车程就是繁华的成都市。“离得这么近,差距那么大。”不少红豆村村民感到巨大的落差感,村民张磊说:“就像被村头的鸭子河隔开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我们也想把日子过得再好一些。”
“自家的百姓总羡慕别人家的发展,当干部的有愧呀!”多少个夜晚,红豆村党支部书记朱兴发愁得绕着村里那株千年红豆树直转圈。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开始,村子就以“千年红豆树”为主题发展起了乡村休闲旅游,但十年过去,村民们增收却并不明显。
“症结在哪呢?”想了无数次,分析了无数遍,“心不齐”这三个字就像一个重槌敲击着朱兴发的心:“村里干群关系一般,村庄治理推进缓慢。理顺原有关系都颇费周折,更别提什么新的发展了。”
发现了问题所在,可针对问题找到准确而有效的破题口又成了难题。2018年底,什邡市为红豆村送来了“锦囊”——“清廉村居”建设。什邡市计划利用3年至5年的时间,在全市创建一批“干部清正、作风清朗、事务清爽、用权清晰、民风清淳”的村(居)。得到消息后,红豆村“两委”立即决定以清廉班子建设、清廉“三资”管理、清廉村务公开为举措打造“清廉村居”,团结全村村民搞发展。
“村里制定了13项45条‘小微权力’清单,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规范‘小微权力’運行。”朱兴发说,制度完善,干部清廉,群众才会放心,关系才会融洽,发展治理的工作也才好开展。
与什邡市相同,德阳市旌阳区也在如何规范村级权力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为规范和保障村干部权力运行,我们探索建立了村级阳光党务、阳光村(居)务、阳光财务清单及配套管理制度。”旌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区纪委监委制定出台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图手册》,明确村级决策、财务管理、招投标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事项清单、工作流程及廉政风险点,切实将“小微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区上印发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图手册》,非常简单实用,遇到什么问题,该是什么流程,都标得清清楚楚,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做。”旌阳区德新镇五星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黄艳说。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一经出台就成了戴在村干部头上的“紧箍咒”,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什邡市师古镇纪委书记蒲朝勇说:“‘小微权力’清单制定后,涉及村‘两委’办事效率的问题反映再也没有出现。”
强化基层监督 共建“清廉村居”
“村里的工程,叫自己村里人承包多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前段时间,旌阳区东湖街道(原东湖乡)大地村召开了社员会,参会人员很是积极,与乡亲们前些年因为贫穷心生抱怨不同,已经处于发展阶段的村庄正在被“成长的烦恼”困扰着。
40岁的党员曾东,长期在西藏承包工程,他对大地村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各类建设项目格外关注,在会上他一遍遍追问:“村里建设项目怎么做才叫规范,村干部用权怎么做才算透明合法?”最终,他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相应的答复,对暂未解决的问题,村“两委”也当场作出了承诺。
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打通监察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德阳市各县(区)纪委监委向各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并在村居(社区)全面推行村居(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纪检委员)兼任村(居)监委会主任制度,形成监督合力,推动监察监督直达“神经末梢”。
“在基层,村务公开质量是影响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什邡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清廉村居”建设要求,什邡市红豆村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每季度定期将村务通过公示栏进行公示,还在其他村民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了张贴。另外,对所有公示材料,村监委会成员和纪检委员都会实时监督,防止出现“假公示”问题。
“关键是做到对‘三资’的全过程管理。”蒲朝勇介绍,什邡市师古镇纪委在红豆村“清廉村居”建设启动前就已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在镇纪委推动下,村监委会认真履行职责,每季度财务结算时对每张票据进行细致审核,合格后才签字通过。
“我们这样的普通村民用身份证也可以查询村里的‘三资’情况,方便、快捷、清晰。”村民张磊说,自己每周都会在手机上使用“‘三资’公开公示平台”APP仔细查询村里的开支情况。
群众对干部不再产生猜疑,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里的各项发展治理工作中来。在“幸福里”打造前,红豆村“两委”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相继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社员会,最终形成以村“两委”牵头,村民土地入股(占股42.3%)的方式,成立什邡市风情小镇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决议。如今,在“清廉村居”建设的推动下,红豆村人均年增收600元,成功走上了增收致富路。(责编/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