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促进师生共同成求,本文以农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情况为着眼点,对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农村小学及被调查学校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一、师生互动概述
(一)师生互动的涵义。师生互动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师生互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教学中,互动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均不是独立地出现在活动中,而是共同参与在互动活动中;二是师生互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往而且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师生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既有外显的行为互动如言语互动,也有内部指标的心理互动即非言语互动,如情感互动、人格互动等。本文所研究的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之间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
(二)师生互动的意义
1、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在言语方面及非言语方面与学生展开的互动,将捕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智力水平阶段易接受的形象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此外,还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感性认识,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与体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态度及学习能力。
2、对教师发展的意义。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发现或提出教师尚未考虑到的疑难问题,要求教师解答,这对教师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这样一方面能够增进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缺点与不足的认识与改进,教师可针对这些不足加强自身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建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有利于教师自我修养与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能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最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教师所讲,这样,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向提高”和“双向交流”的势态。
二、农村小学数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农村小学师生互动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师互动意识模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要有效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等的改进。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独到见解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他们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充满热情,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但与此同时,让人感到忧心的是,老师们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理解还很模糊甚至偏狭。在他们看来,课堂中师生的一问一答就是最好的互动。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活泼的特点,要做到一问一答也不是—件难事,因而教师没有思考这种简单的问答式互动对学生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部分老师甚至将热闹的课堂等同于互动,教师对师生互动的认识很模糊。
(二)师生言语互动表面化
师生之间的言语互动并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本文对师生言语互动中的提问、讨论等常用的言语互动来分析,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程序化的师生互动。这种互动是经过老师特殊“包装”过的,或者是在教师一定控制下的互动。有的老师对“师生互动”学习的实质理解不够,对互动学习的目的,动机,运用范围和过程没有认真的分析,认为一堂课中没有师生互动就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因此,随意的分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学习有互动学习之名,却无互动学习之实,显然无法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冲击,忽视了师生互动的实质,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更不用谈有效的师生互动了。
(2)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在师生提问互动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前提。学生现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不能配合教师完成互动过程,且学生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提高呈下降的趋势。教学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统一活动,离开了学生的学的教学将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三)教师利用非言语行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不足
把自己的感情总是随意流露到脸上,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中来,不太注意自己的姿态和举止。而学生则对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极为关切,学生要求教师表现恰当的非言语行为,认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促成其以相应的非言语行为进行反馈。而对于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则没认识到。
三、农村小学数学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理念。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是: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新课改的教学观,体现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过程。
(二)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信念和自我发展意识。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老师的教育信念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一方面需要教师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根据自身的专业素质结构,广泛涉猎,有针对性地插漏补缺,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努力投身教科研工作,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实践能力;自觉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素质,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鼓励学生自觉参与互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要提高认识,能够自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知识建构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于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一、师生互动概述
(一)师生互动的涵义。师生互动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师生互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教学中,互动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均不是独立地出现在活动中,而是共同参与在互动活动中;二是师生互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往而且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师生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既有外显的行为互动如言语互动,也有内部指标的心理互动即非言语互动,如情感互动、人格互动等。本文所研究的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之间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
(二)师生互动的意义
1、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在言语方面及非言语方面与学生展开的互动,将捕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智力水平阶段易接受的形象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此外,还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感性认识,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与体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态度及学习能力。
2、对教师发展的意义。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发现或提出教师尚未考虑到的疑难问题,要求教师解答,这对教师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这样一方面能够增进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缺点与不足的认识与改进,教师可针对这些不足加强自身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建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有利于教师自我修养与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能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最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教师所讲,这样,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向提高”和“双向交流”的势态。
二、农村小学数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农村小学师生互动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师互动意识模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要有效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等的改进。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独到见解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他们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充满热情,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但与此同时,让人感到忧心的是,老师们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理解还很模糊甚至偏狭。在他们看来,课堂中师生的一问一答就是最好的互动。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活泼的特点,要做到一问一答也不是—件难事,因而教师没有思考这种简单的问答式互动对学生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部分老师甚至将热闹的课堂等同于互动,教师对师生互动的认识很模糊。
(二)师生言语互动表面化
师生之间的言语互动并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本文对师生言语互动中的提问、讨论等常用的言语互动来分析,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程序化的师生互动。这种互动是经过老师特殊“包装”过的,或者是在教师一定控制下的互动。有的老师对“师生互动”学习的实质理解不够,对互动学习的目的,动机,运用范围和过程没有认真的分析,认为一堂课中没有师生互动就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因此,随意的分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学习有互动学习之名,却无互动学习之实,显然无法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冲击,忽视了师生互动的实质,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更不用谈有效的师生互动了。
(2)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在师生提问互动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前提。学生现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不能配合教师完成互动过程,且学生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提高呈下降的趋势。教学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统一活动,离开了学生的学的教学将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三)教师利用非言语行为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不足
把自己的感情总是随意流露到脸上,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中来,不太注意自己的姿态和举止。而学生则对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极为关切,学生要求教师表现恰当的非言语行为,认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促成其以相应的非言语行为进行反馈。而对于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则没认识到。
三、农村小学数学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理念。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是: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新课改的教学观,体现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过程。
(二)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信念和自我发展意识。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老师的教育信念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一方面需要教师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根据自身的专业素质结构,广泛涉猎,有针对性地插漏补缺,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努力投身教科研工作,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实践能力;自觉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素质,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鼓励学生自觉参与互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要提高认识,能够自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知识建构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于教学过程中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