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教学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创设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 地理教学
课堂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最直接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也是计算机实现辅助教学功能的主要场所。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课堂辅助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实施个别化教育,真正实现地理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利于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完成得好坏,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要使德育教育融入地理知识的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有独到之处。例如在讲到中国地理“我国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时,利用录像对比新中国前后工业生产的状况,学生很容易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旧中国工业生产落后,布局不合理;而新中国的工业生产,仅仅几十年,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通过实际材料的对比,自然产生了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特别是讲到我国治理江河、兴修水利、防风同沙、植树造林、抗震减灾、齐心协力、造福于民的事迹时,一组组动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更能产生一种震撼,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山河的壮丽,中华民族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于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也应培养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料,及地理学的发展情况,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由于使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也大大缩短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这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同。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难点常常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而多媒体则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如“影响世界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课中,“地球的运动”是难点又是重点,过去只南教师结合课本插网抽象地讲解,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接受,教师也很费力。现在使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用音乐、动画和语言显示变化的不同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一起,生动直观,学生一看就懂,且印象特别深刻。由于微机演示、动画的各个步骤是事先设计好的,所以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便于学生观察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利于图文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电教手段,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例如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特别是对一些看上去无图而又枯燥无味,需要识记的知识,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网像来帮助理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于师生间双向交流
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昕,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多媒体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对某个地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双向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六、利于学生更多地参与地理学习
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活动,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大大增加。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需要学生当堂掌握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如在讲解《海陆变迁》一课中,六大板快的空间分布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利用多媒体编制了一个练习:以世界空白示意图为底图,旁边放着顺序颠倒的要填的地理事物名称,学生要把它们分别移动到空白图的正确位置上,若移动错误,名称则会自动返回原地。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寓教于乐,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在今后将不断改进和提高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使其切实为地理教学服务,真正做到优化课堂,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地理教学
课堂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最直接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也是计算机实现辅助教学功能的主要场所。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课堂辅助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实施个别化教育,真正实现地理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利于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完成得好坏,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要使德育教育融入地理知识的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有独到之处。例如在讲到中国地理“我国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时,利用录像对比新中国前后工业生产的状况,学生很容易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旧中国工业生产落后,布局不合理;而新中国的工业生产,仅仅几十年,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通过实际材料的对比,自然产生了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特别是讲到我国治理江河、兴修水利、防风同沙、植树造林、抗震减灾、齐心协力、造福于民的事迹时,一组组动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更能产生一种震撼,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山河的壮丽,中华民族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于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也应培养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料,及地理学的发展情况,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由于使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也大大缩短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这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同。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难点常常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而多媒体则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如“影响世界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课中,“地球的运动”是难点又是重点,过去只南教师结合课本插网抽象地讲解,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接受,教师也很费力。现在使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用音乐、动画和语言显示变化的不同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一起,生动直观,学生一看就懂,且印象特别深刻。由于微机演示、动画的各个步骤是事先设计好的,所以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便于学生观察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利于图文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电教手段,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例如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特别是对一些看上去无图而又枯燥无味,需要识记的知识,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网像来帮助理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于师生间双向交流
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昕,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多媒体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对某个地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双向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六、利于学生更多地参与地理学习
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活动,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大大增加。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需要学生当堂掌握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如在讲解《海陆变迁》一课中,六大板快的空间分布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利用多媒体编制了一个练习:以世界空白示意图为底图,旁边放着顺序颠倒的要填的地理事物名称,学生要把它们分别移动到空白图的正确位置上,若移动错误,名称则会自动返回原地。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寓教于乐,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在今后将不断改进和提高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使其切实为地理教学服务,真正做到优化课堂,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