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阁为何只有明早中期官窑瓷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德镇龙珠阁即官窑博物馆以展出御窑厂遗址出土官窑瓷器而闻名于世,不过,该馆所藏瓷器却并不能全面涵盖景德镇明清官窑瓷,展品为明早期和明中期制品,明晚期直至整个清代都未列其中,究其原因,是与明清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清御窑厂对落选瓷即次色瓷的处理方式的变化。
  龙珠阁所藏官窑瓷均为明清御窑厂遗址出土后修复的器物,只有在发掘出较完整器物的情况下才可能进行粘拼修复工作。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效仿元代做法,在景德镇重设御窑,此后,一直到清末,景德镇御窑厂址就没有再发生变动,这对于了解明清御窑生产和产品状况带来了极大方便。御窑厂在烧制出产品之后,除一部分精品解运进京外,其他大部分则属于落选瓷,也即次色瓷,很多其实只有一点点瑕疵。从明早期直至明正德时期,这些次色瓷是绝不允许流人民间的,而是在御窑厂内选专门的地方,毫不留情地将其打碎,太部分挖坑掩埋,少数则堆积在一处,是一种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因此,这一时期的官窑次色瓷都可以大量出土,并得到修复。
  据《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5期),2002 2004年考古队发现的填埋落选瓷小坑共有30处,堆积13处,为明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时期器物。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是落选瓷数量较大且控制相当严格时期,龙珠阁中展出的藏瓷大多数为历年发现的这一时期制品也就毫不足奇了。另外,还有一批明洪武。正统器物。明嘉靖及以后较完整器物则不见。嘉靖时期,官窑器同样是不允许流入民间的。但此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令政府难队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这就是“官搭民烧”制度,即将一部分钦限官窑瓷硬派给民窑的“官古器”户完成,因而使官窑落选瓷有了非法流向民间的途径。据《江西大志》(万历版)卷七记载: “逐年存储器皿,堆积日多,库役皂快乘机盗窃,董事者且拣择馈送,是以公家之物,徒济贪鄙之私。隆庆五年春……”,所表述的情况发生于隆庆五年之前,因而嘉靖官窑落选瓷绝大多数很可能存储在库房,并不断地在御窑厂官员、库役混水摸鱼之下变卖流散至民间了。嘉靖年间直至隆庆四年,绝大多数落选瓷可能都被盗卖,这样,在御窑厂遗址也就很难发现嘉靖及隆庆官窑器物了。
  御窑厂可以合法变卖落选瓷的时期始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据《江西大志》(万历版)卷七记载:“隆庆五年春,蒙抚院议行,将存留器皿委官查解折俸,因验得东西库房存储各器,体质粗粝,花色暗黑,类多不堪。近年如此,遂可类推,节经建议发卖,或兑民窑,迄无成兑者,非此之故欤?然官去吏更,册籍漫然无可考。今议将烧造附余次堪器皿,攒造文册。一样三本,二本新旧,厂官交执一本,给库子查收,庶数目明而稽考严,少杜窃取移挪之弊云。”这段文字给了我们很多重要信息,首先,隆庆年落选瓷并未打碎填埋,而是存储于库房;第二,这些库房的落选瓷无册籍可考,可以推知嘉靖时期管理必当涣散;第三,实行落选瓷变卖也即次色变卖是避免营私舞弊、加强管理的重要举措。隆庆五年开启的次色变卖制度在万历时期得到继承,此时期官窑瓷需求量十分巨大,而落选瓷则更多,这些次色瓷都被允许变卖,因而御窑厂遗址发现隆庆五年至万历时期较完整器物的可能性也很小。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御窑厂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这一时期官窑器物在御窑厂遗址中也是缺失的。
  进入清代以后,整个清代官窑都没有将落选瓷打碎掩埋,大部分时期施行次色变卖制度。这一制度的正式施行是在乾隆七年(1742年),在这之前,根据乾隆八年《唐英奏折》所记,雍正六年以前的次色瓷器, “从前监造人员,以此项瓷器(指落选瓷)向无解交之例,随散贮厂署,听人匠使用,破损遗失,致烧成之器皿与原造之坯胎,所有数目俱无从查核。”从奏折中可以清楚地知道,雍正六年之前的次色瓷是可以由御窑厂人员自由使用的,因此,御窑厂遗址也就难以发现清初直至雍正六年的官窑器。不过,由于这些器物大量在御窑厂内使用,因而还是有可能找到一部分残器的。雍正七年直至乾隆七年,同样据乾隆八年《唐英奏折》所记,“于每年大运之时一并呈进,交贮内府,有可以变价者即在京变价,有可供赏赐者即留赏赐”。由于这一时期次色瓷全部解运进京,在御窑厂遗址找到此期较完整器物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乾隆七年,乾隆帝谕旨: “嗣后脚货,不必来京,即在本处变价。钦此。”御窑厂次色变价制度正式施行,并成为一种纵贯清中晚期的长期制度。加之清代地层比较浅,进入民国之后,极容易受到破坏而扰乱地层,这样,御窑厂遗址中也就难以发现较完整的清代官窑器了。
其他文献
2010年3月,由中国美术馆和朱德群工作室联合主办的《朱德群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观者可以通过五个部分了解朱德群先生不同艺术时期的作品,共计113件,包括油画、速写、水墨、陶瓷等多种艺术形式,全面地展示了朱德群先生的艺术风格及流变,作为蜚声国际的法国华裔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大家,朱德群的这次展览吸引了中法两国美术界的大批重要嘉宾。遗憾的是。已九十高龄的朱德群先生本人,没能出席这次展览。一年前,他罹
期刊
“艺术为人生”还是“为艺术而艺术”,这在半个多世纪前,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早已有过定论,新中国文艺界的批判指向也总没有离开过这个核心问题,赖少其先生的艺术自然是“为人生的艺术”,但他一生的价值所在我觉得却是“为艺术的人生”。所以“为人生的艺术”和“为艺术的人生”其实角度不同并不矛盾。  赖少其上世纪30年代初进广州美专读书,他是在鲁迅的直接指导下成长起来的艺术青年。中国现代新兴版画由于其
期刊
傅抱石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绘画、书法、篆刻作品,撰述了数百万字的美术史著作、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傅抱石一生作画创作精品约2000余幅(一说4000佘幅),印章3000余枚(一说5000枚左右),美术史专著及研究文章200余万字。他的绘画作品留存大陆部分约占三分之二左右,流散海外约占三分之一左右。现根据目前掌握的部分资料,对有关问题试作论述。    海内外公私收藏机构收藏概况    傅抱石创作的
期刊
中国的工艺美术制作技术有极强的时间性和地方色彩,并因时代、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惯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鲜明的特点。永宣时期的各种工艺技术经过逐步发展,工艺日趋成熟。不仅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大量引进多样文明的属性,从而给此时的器物造型提供了许多设计思路。匠师们通过自己的天才创新和熟练掌握后,开始用具体形象来展示自己作品的风姿神韵,并赋予器物特定的实用功能和美的价
期刊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中国西部艺术品市场下半年将迎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云南典藏2010年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本次拍卖会将于10月30日在春城昆明翠湖畔的翠湖国宾馆拉开帷幕,届时将有古董珍玩夜场。国石专场、古董珍玩精品专场、中国书画4个专场近1000件拍品呈现。相信,如此精品云集的秋拍,势必会给来自海内外的藏家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中国书画部分近400件作品亮相,林则徐行书对联、“渡海三家”之一黄君
期刊
明代前半期(从明太祖洪武到明孝宗弘治,1368~1505年,历时130多年)是继承、扬弃前代文化,逐步确立新的“朝代气象”的时期。永乐、宣德时期(1403~1435年)又只占其中不到四分之一,却可以视为那130多年的“核心期”,浓缩了明代前期文化逐渐转换、弃旧立新的过程。明成祖(永乐帝)对绘画的兴趣和干预不如其父明太祖,但他对马、夏“俯安”式构图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代院体、浙派山水画走向融合
期刊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油画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意大利人郎世宁在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成为宫廷画家,历任康、雍、乾三朝,为中国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  从民国时期才开始在美术学校始有了油画的说法,最早的画油画写生的画家是李铁夫,后来出现了许幸之等老一代的艺术家。之后的刘海粟先生,在巴黎留学,他的油画比国画好。  1949-1966年这段时间有很
期刊
中国从美国成功追回的唐代石椁正式移交文物部门    6月17日下午,陕西省公安机关将从美国追回的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被盗石椁正式移交给陕西省文物部门,专家们对石椁进行修复和复原后。将长期存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免费供人参观,至此,流失美国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石椁终于回到了中国。这是近年来陕西省公安机关从境外成功追回的重量体积最大、文物级别最高、件数较多的唐代文物珍品。  自20
期刊
9月16日,纽约佳士得受何安达(Anthony Hardy)委托,在亚洲艺术周期间隆重推出“思源堂中国古代青铜器珍藏”,上拍了其收藏的艺术品122件,估值逾1500万美元,当天共成交98件,拍出了2075.1万美元的总成交额,成为了近十年来中国青铜器成交额、成交率最高的一场专拍。  佳士得亚洲名誉主席及美洲副主席杜超惠(Theow H.Tow)表示:“何氏苦心孤诣,搜集了一批当世罕见的重量级中国古
期刊
博物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新开放  8月1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经过展陈维护,重新对外开放。  自7月29日起,该馆开始5年来的首次闭馆改造,对“伟大胜利”基本陈列进行升级维护,在保证原有展陈图片不增减不修改的前提下,撤展文物18件(套),新增文物37件(套),基本陈列文物达到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