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的悲秋名作。而关于这支散曲的意象选择、意象排列、意象内涵却一直缺乏深入有力的分析。本文通过细读曲词,发现马致远在每句的意象选择上,往往保持感情基调的一致性;而在句与句之间又形成一种“哀—乐—哀”的情感循环,从而把曲词的情感最终指向了哀,而这种哀的情感又和马致远的生平相结合,散发出元代文人阶层浓重的失意情调。
关键词:马致远 《秋思》 意象 元散曲
中国古代的诗词,历来有悲秋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到了元散曲中则焕发出一股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篇幅极为简短,仅五句: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然而这短短五句却成就了一篇为后代文人所传诵的悲秋经典。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将它誉为“秋思之祖”:到了明清时期,甚至还有不少文人模仿马致远的这篇作品重新创作,其文学影响力可见一斑。那么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到底有着怎样的艺术魅力,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呢?我们将通过对作品中的意象选择、意象排列、意象内涵的深入分析来加以说明。这支曲词虽只有五句,但从结构上来说,仍可划为两部分。前三句在语言结构上有着相同的格式,都是三种意象的拼接组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如同简笔画一般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或暗淡或明丽的画卷,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而后两句,则复归到整体的画面描写,并在前三句的基础之上抒发出作者悲戚断肠的主观感情。
仔细分析前三句中的意象,不难发现作者在意象的选取上可谓别具匠心。因为这三组景物并不是单纯的静态景物,而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这种动感,并非来源于动词,而是源自于意象本身。比如第一句中的“昏鸦”,将“枯藤”“老树”瞬间点缀成一幅活的画面;再比如第二句中的“流水”,带给整幅画面一种独特的流动感,而 “人家”也给整首曲词笼罩上了一层人间烟火,使得作品不再是一种纯粹对于自然的观照,同时带有着一份对于人世生活的关心。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马”也是颇具动态感的事物。
倘若我们分析每一句当中的三个意象,还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每一句的前两个景物往往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提及“枯藤”,我们便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老樹”;提及“小桥”我们便会联想到“流水”,而提及“古道”,我们也很容易想到 “古道西风”这样的经典搭配。而每句的最后一个意象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 “昏鸦” “人家”“瘦马”,都是一种活的、富有生气的事物,而恰恰是最后这个意象让三幅画面瞬间活了起来,摆脱了审美上的程式感与死寂感。仿佛构图一般,有了它们,整幅图便有了一个焦点和重心。
而从感情基调上来看,每一句中的三个意象,在感情基调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感。比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三个意象,都传递给读者一种破败的、暗淡的、萧瑟的感觉。而紧接着的“小桥流水人家”,又忽然换成了一种相对比较明快、明丽的色调,带给人一种古代山水田园的和谐氛围。到了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作者又让整首曲词重新回到了一种暗色调的景物当中,且在这些景物中暗暗贯通着一股历史的深邃感。“古道”,意味着这条道路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和时间的洗礼,仿佛一个穿越古今的建筑,虽然破旧,但却深沉。当读到古道的时候,我们不禁会联想起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a。这条古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到底何时诞生?何时消亡?这条古道到底来自何处,又将通往何方?无形中带给人一种古朴的悠远感、神秘感、孤独感。而“古道”又不仅是一条空间意义上的小道,它还是一条穿越古今的“时间隧道”。从古至今,它见证过将军侠客迅疾的马蹄,也承载过白发渔樵闲散的脚印,而如今那些人都已经无从寻觅了。而“西风”这个意象,不仅表明了风的方向,更暗示了曲词中的季节,那便是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木叶的摇落、万物的衰飒以及古代文人独有的伤时感逝情怀,共同构建了古典文学中深厚的悲秋传统。因此,“西风”二字一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便呼之欲出。而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意象“瘦马”,更是将前三句的抒情氛围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对古代诗文中马的文化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
马在古代诗文当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韩愈的《马说》开篇即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以千里马来比喻才华出众的人才,在对马的言说中透露出对于当时人才弃置的无限感慨。而《三国志演义》当中的赤兔马,在关羽死后也绝食而亡,从而带上了一种“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道德品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马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会被视作一种人才的象征,具备一定士人的品格,并被赋予强烈的道德内涵与感情色彩。
诗圣杜甫对马也颇多青睐,且尤爱吟咏“瘦马”“病马”。比如他的《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c再比如他的《病马》:“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d以及他的《瘦马行》:“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由以上的诗文不难看出,马致远的“瘦马”其实并不仅仅是要衬托出马的形态,而是为了和古代诗文传统当中马的文化内涵形成一种对接:马在古人的眼中,首先是一种有志的动物,它可能会陪着将军一起征战沙场,也可能陪着文人一同浪迹天涯。而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却是一匹瘦马,并且在充满寂寥的“古道西风”当中孤独落寞地踽踽而行,这不由引发我们这样一种联想:这匹瘦马到底经历过什么?它为何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并由此生发出一种独特的悲悯情怀。而在这份悲悯当中,又暗含着一种人才弃置、英雄末路的悲情色彩。故而,从这个角度来说,“瘦马”本身就是一种文人失意的象征,和“肥马轻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文人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马致远 《秋思》 意象 元散曲
中国古代的诗词,历来有悲秋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到了元散曲中则焕发出一股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篇幅极为简短,仅五句: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然而这短短五句却成就了一篇为后代文人所传诵的悲秋经典。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将它誉为“秋思之祖”:到了明清时期,甚至还有不少文人模仿马致远的这篇作品重新创作,其文学影响力可见一斑。那么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到底有着怎样的艺术魅力,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呢?我们将通过对作品中的意象选择、意象排列、意象内涵的深入分析来加以说明。这支曲词虽只有五句,但从结构上来说,仍可划为两部分。前三句在语言结构上有着相同的格式,都是三种意象的拼接组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如同简笔画一般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或暗淡或明丽的画卷,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而后两句,则复归到整体的画面描写,并在前三句的基础之上抒发出作者悲戚断肠的主观感情。
仔细分析前三句中的意象,不难发现作者在意象的选取上可谓别具匠心。因为这三组景物并不是单纯的静态景物,而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这种动感,并非来源于动词,而是源自于意象本身。比如第一句中的“昏鸦”,将“枯藤”“老树”瞬间点缀成一幅活的画面;再比如第二句中的“流水”,带给整幅画面一种独特的流动感,而 “人家”也给整首曲词笼罩上了一层人间烟火,使得作品不再是一种纯粹对于自然的观照,同时带有着一份对于人世生活的关心。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马”也是颇具动态感的事物。
倘若我们分析每一句当中的三个意象,还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每一句的前两个景物往往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提及“枯藤”,我们便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老樹”;提及“小桥”我们便会联想到“流水”,而提及“古道”,我们也很容易想到 “古道西风”这样的经典搭配。而每句的最后一个意象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 “昏鸦” “人家”“瘦马”,都是一种活的、富有生气的事物,而恰恰是最后这个意象让三幅画面瞬间活了起来,摆脱了审美上的程式感与死寂感。仿佛构图一般,有了它们,整幅图便有了一个焦点和重心。
而从感情基调上来看,每一句中的三个意象,在感情基调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感。比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三个意象,都传递给读者一种破败的、暗淡的、萧瑟的感觉。而紧接着的“小桥流水人家”,又忽然换成了一种相对比较明快、明丽的色调,带给人一种古代山水田园的和谐氛围。到了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作者又让整首曲词重新回到了一种暗色调的景物当中,且在这些景物中暗暗贯通着一股历史的深邃感。“古道”,意味着这条道路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和时间的洗礼,仿佛一个穿越古今的建筑,虽然破旧,但却深沉。当读到古道的时候,我们不禁会联想起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a。这条古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到底何时诞生?何时消亡?这条古道到底来自何处,又将通往何方?无形中带给人一种古朴的悠远感、神秘感、孤独感。而“古道”又不仅是一条空间意义上的小道,它还是一条穿越古今的“时间隧道”。从古至今,它见证过将军侠客迅疾的马蹄,也承载过白发渔樵闲散的脚印,而如今那些人都已经无从寻觅了。而“西风”这个意象,不仅表明了风的方向,更暗示了曲词中的季节,那便是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木叶的摇落、万物的衰飒以及古代文人独有的伤时感逝情怀,共同构建了古典文学中深厚的悲秋传统。因此,“西风”二字一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便呼之欲出。而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意象“瘦马”,更是将前三句的抒情氛围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对古代诗文中马的文化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
马在古代诗文当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韩愈的《马说》开篇即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以千里马来比喻才华出众的人才,在对马的言说中透露出对于当时人才弃置的无限感慨。而《三国志演义》当中的赤兔马,在关羽死后也绝食而亡,从而带上了一种“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道德品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马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会被视作一种人才的象征,具备一定士人的品格,并被赋予强烈的道德内涵与感情色彩。
诗圣杜甫对马也颇多青睐,且尤爱吟咏“瘦马”“病马”。比如他的《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c再比如他的《病马》:“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d以及他的《瘦马行》:“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由以上的诗文不难看出,马致远的“瘦马”其实并不仅仅是要衬托出马的形态,而是为了和古代诗文传统当中马的文化内涵形成一种对接:马在古人的眼中,首先是一种有志的动物,它可能会陪着将军一起征战沙场,也可能陪着文人一同浪迹天涯。而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却是一匹瘦马,并且在充满寂寥的“古道西风”当中孤独落寞地踽踽而行,这不由引发我们这样一种联想:这匹瘦马到底经历过什么?它为何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并由此生发出一种独特的悲悯情怀。而在这份悲悯当中,又暗含着一种人才弃置、英雄末路的悲情色彩。故而,从这个角度来说,“瘦马”本身就是一种文人失意的象征,和“肥马轻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文人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