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个立足点分析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师生、生生互动探究未知事物的过程,那么情境创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则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成败.高中数学学习非常注重理性思维,情境创设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文就该话题谈点笔者的看法.
  一、教学情境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起点,也是教学的中心,数学教学情境也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切忌刻意为了情境的“奢华”而制造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新课程指出教学目标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那么我们的情境必须仅仅围绕学生的原有知识,准确拿捏教材,从学生和教材的要求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的情境,是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搭建了一个平台.一个个情境犹如一个个台阶,引领学生拾级而上实现教学目标.
  二、数学情境创设必须科学、合理
  1.关注学生的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数学情境切忌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必须以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经验为立足点.教材仅仅是个例子,在教学前,教师必须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实际从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现行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分层设计问题和情境,确保所有的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均能够得到满足.情境的设置必须具有阶梯性,由易到难,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元素,增强数学的魅力和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情境创设贵“精”不贵“多”
  由于江苏高考数学权重很大,所有我们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贪多、贪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殊不知一节课45分钟学生能够消化多少,我们要强化的点在哪里,有很多时候学生感觉数学难学是因为难度大、问题繁杂干扰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学困生往往还没有思考问题,就首先被问题吓怕了.所以我们情境的设置必须“精”.
  三、情境创设应具有激励性和评价性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和空间,教师必须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这里的互动不仅仅包含知识、方法上的帮扶,还包括精神上的激励,以及对学生探究成果、过程客观的评价,通过激励性和评价性情境的设置,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够得到鼓励,维系其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积极性.
  四、教学案例——“对数函数”教学情境创设
  1.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复习导入
  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列表、描点、连线,教师接着将学生画出的图象展示,并及时予以肯定和评价.接着,要求学生就两个图象进行对比分析,思考图象上有什么差异,又有何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4,给学生提供了特殊的函数,学生动手画图,自主探究规律.从学习效果来看,有些学生从列表就可以看出单调性,其本质上用到了斜率导数变化率的数学思想,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了转化意识,提升了抽象概括能力.
  3.由特殊到一般
  问题5:从问题4中的两个函数出发,对照着图象,你认为对数函数可以分哪几类?定义域?值域?过哪个定点?单调性如何?
  “情境教学论”是时代的产物,在当代教学界具有鲜明的特征,富含浓郁的时代气息,我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受“情境教学”新思想的影响,并在课堂中有所尝试,不过由于理论学习还处于初步阶段,课堂实施还很逊色,但是我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一直努力下去教学收获是必然的.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是让学生站在理性的角度对周围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于学生以后的认知和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就是让教师注重挖掘学生性格中的优秀品质,将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质,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物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
高中化学内容中有许多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这些用语类型比较多,含义也不相同.种类繁多的化学用语,在区别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区分不清楚,在以后综合训练时,便会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规范化学用语,帮助学生明确各个化学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探索深层次的内容,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一、认准目标,合理调整  化学教学要循序渐进,合理地调整
摘要: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关化学反应的实质问题及各种不同的概念,仅从概念的定义来学习概念往往不能对概念进行应有的理解,如果能从概念的形成来建立概念则更能准确把握住概念,而化学符号的恰当运用则有利于概念的建立和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关键词:化学符号 化学教学  化学符号是化学的基本语言.笔者在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恰当地运用化学符号,不仅有利于揭示物质化学世界的奥秘,化解化学教学中
在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再纯粹是为了考入高中,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培养并升华学的应用意识.  一、以生活为基础,掌握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生活的经验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出完整的学习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案例多是以生活为基础,辅以学生的课堂知识,对于某一类型的习题将完全贯通
三阶幻方都有哪些填法呢?你认真研究过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传统物理作业的弊端  传统的物理作业虽然已形成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模式,在培养学生有效识记策略方面,功不可没.但它已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传统物理中,作业“统一”所占的比率很高.统一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难度,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这种作业方法
初中数学分式部分,是整个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等,这些知识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和方程等知识的基础.分式运算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运算能力之一.  一、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  分式的四则运算是本章的重点,它是以前所学整式内容的继续,同时是今后学习分式方程、函数等内容的基础知识.而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职业教育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教育,衡量职业学校质量的标志就是其毕业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我们要
新课程改革关注和重视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数学学科来说,情感教育能够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枯燥无味的“题海战”里解脱出来,帮助学生加强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很多数学教师都需要合理的高中数学情感目标体系来实施情感教育,这种情感目标体系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必须要与高中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实际情况相符合,
人生来从无知到有知,时时处处都充满好奇、诱惑。人的天性里并不包含“听话”的因素,因为认识和认知的每一步都需要去尝试、去冒险、去体验。而大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得细致入微,希望作为金科玉律来框定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孩子对大人的好意牵引往往很不情愿接受,甚至感觉痛苦、压抑。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会出现“卖力听话”的孩子呢?在一线教书20年,我从“听话”的孩子身上梳理了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种情况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