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是让学生站在理性的角度对周围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于学生以后的认知和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就是让教师注重挖掘学生性格中的优秀品质,将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质,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物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积极的人格,借助周围积极的环境,让学生充满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一、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不良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样积极的学习环境就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动力.在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放在主体学习的地位,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命令式的教学,要营造出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和学生是一种轻松合作的关系,这样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电阻”时,为了让学生对“影响电阻的因素”进行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有的学生提出与材料有关,有的学生提出与电阻的粗细和长短有关.学生提出这些想法后,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的猜想进行验证,学生都会聚精会神地观察.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对影响电阻的因素有所了解.
  二、挖掘积极的学习动力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许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觉得物理很难,因此每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在学之前就会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我物理成绩不好,这部分内容我肯定学不会.学生怀着这种心理暗示,还没有开始学习就已经放弃了自己,那么学习过程就会比较痛苦和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学生内心中积极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让学生内心中重新有一种“我能够学好物理”的想法,这样学生才能和教师积极配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能够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欧姆定理”时,许多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电路时被各种各样的电路连接方式弄糊涂,就会产生“电学知识好难”的不良心理暗示.实际上“欧姆定理”很简单,就是电流、电压以及电阻之间的关系式.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这部分内容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关系式.只要记住这个关系式,就能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教师要围绕欧姆定理的公式进行教学,遇到问题时,让学生从这个公式上进行思考.这样,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重新树立起来.
  三、开展积极的物理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物理实验,许多学生觉得实验比较难学.因此,教师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起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学生进步的地方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学生内心中产生进行物理实践探究的动力.在物理实验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学习,对物理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尤其是通过实验解决了自己的物理难题时,学生就会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讲“光的色彩颜色”时,教师指出:光是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在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知识点时,学生会感到疑惑,“为什么白光是由七种彩色的光组成的?肉眼看到的明明是无色的”.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棱镜来对光进行分散,这样学生就会在白色的墙壁上看到七色的光.当学生看到这个现象时,就会感到很神奇.在对物理理论知识加深印象以后,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究“为什么自然光通过棱镜以后会产生七色的光”,学生在积极的内心动力下,将折射的原理应用进来,学生能够很快掌握这部分的知识点.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养成了主动探究、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明示或者暗示,让学生能够从物理学习中获得乐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物理学习,并且将自己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传递给其他的同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究积极心理学和初中物理学习结合的方式,以便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听话”教育,往小处说,关系个人的是非评判,甚至存亡;往大处说关系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我们曾经在“听话”中获得平安,在“不听话”中获得独立,我们的学生、子女与我们一样,在经历“听话”和“不听话”的评价中成长。因此,对于“听话”教育,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不可不慎审,不可不明察。  “听话”教育的本质  “听话”教育的本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就是孩子在生活、学习、交往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更新换代很快的社会,知识的变革对于人才的塑造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化学作为高中重要的科目之一,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地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  一、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化学属于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高中作为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重
“听话”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期末复习阶段,看着孩子们下课还辛苦地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身为班主任的我略感心疼地说:“大家先下课休息一下吧!”没想到,我得到的回复居然是异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情绪,就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预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预设问题情境,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为
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在二十一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要在巩固“两基”普及成果和攻坚的前提下,继续大力
在夏日平静的海面上,有时会耸起亭台楼阁、繁华闹市等梦幻景象。沙漠地带或柏油马路上也会出现类似情形,这就是海市蜃楼现象。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特殊条件下。由于光线在折射率不均匀的空气介质中发生连续折射和全反射而弯曲。因此逆着光线观察到的“物体”偏离实物较大距离所产生的虚像。
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物理教学的基石,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物理概念的引入,既要符合知识逻辑结构体系,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目的尽快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此,教师要加强物理概念教学,把握好概念引入的时机,选择恰当的引入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概念引入时机  在引入概念时,不能一开
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大量重复的习题有一定的厌烦情绪,这些负面情绪都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恶化,初中教学教师可以使用类比法进行教学,通过类比法帮助学生寻找到习题中的异同点,有效地归纳和总结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教学思维.  一、类比法运用于数学概念教学  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相当广泛,其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
红树林是一种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淤泥质滩涂和冲积盐土上,以红树科植物为主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群落.这里的生长环境非常特殊,能够适应的植物种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活动.教师要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探究性问题的设计  数学探究性问题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设计数学问题一定要有探究学习的价值,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才能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