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的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没有哪个教师愿意做低效或者无效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主体,和谐发展”。而实施有效教学就要重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实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要求自己,而要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引导者或指导者。具体来说,这种观念的转变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关心、尊重学生
  教师要关心学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身心特点,同时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他们。只有以此为前提,师生才有可能和谐互动。
  (二)注重师生互动交流
  教育家泰德·塞泽曾说:“若我们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我们就教不好学生。”了解学生是为了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交流要以平等和谐的氛围为前提,所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即朋友式的友谊关系。所谓“良师益友”,将“良师”与“益友”并举,这正说明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而且是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发展的好朋友。在这种氛围中,师生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和谐共处,互动才会进入良性状态。
  (三)注重学生学习热情和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一个人做事,没有热情和相应的明确动机,不会做得很好,甚至会做得很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催生其积极的学习动机,尽可能让学生以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动机驱动自身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与学生多进行心理沟通,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要鼓励他们不断前进。
  (四)重视反思性实践活动的价值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很少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新课程对此有所要求。实际上,教学反思对于改进教学意义重大。它通过教师的内省,对过去的一堂课或一系列课进行反思总结,分析得失,从中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信息,从而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这是教师促进自身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策略。
  二、加强课堂管理与组织
  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对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与组织要尽可能做到专业,得心应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发挥主体作用。为此,要尽量避免用生硬的班级纪律、课堂规则之类的缺乏人情味的制度约束学生,而要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活动。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营造和谐上进的氛围。
  三、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学发展的风向标,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情况,又要考虑其情感价值观发展情况。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另一方面要重视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方面要有定性的评价,另一方面要有定量的分析。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具体来说,高中数学教学评价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生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其学习过程更重要。所以教学评价时,不能只盯着学生最终的结果——考试分数,而要重视其学习的过程,看其是否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思考和分析,是否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双基
  双基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此两项是评价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也是一直以来教学的基本要求。两方面都应当予以重视,一方面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概念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看学生是否学会了用所学的概念知识体系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三)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学生能力的提高应当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这与他们是否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有密切关系,具体涉及的能力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控制和学习能力等。
  (四)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不可再如以前那样以相同的标准评价学生,而要根据实际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这样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1998(5).
  [2]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其他文献
新课改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面的实施能力。但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笔者根据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对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实施能力的难点及方法突破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  一、提高教师实施能力的难点  (一)目前学校非人性化的制度及评价体制的制约。  1.非人性化的制度约束。  目前学校教学常规中都有细化
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素质,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生生、师生互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学法指导。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观念 应试素质 学习方法  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的学习又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的,因此教是外因。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为了研究中药方剂甘莲玉屏风散(黄芪、防风、白术、甘草、穿心莲)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选336只一日龄健康雏鸡,正常饲养至45日龄,随机分成8组,Ⅰ~Ⅲ组在传
摘 要: 数学教学语言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强化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在于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语言 艺术性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作为教师工作的基本工具,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取代的。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语言的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
铬(Cr)作为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在蛋白质合成、糖类代谢和脂类代谢等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三价铬离子(Cr3+)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活性成分,它协同GTF增加胰岛素的活性进而参与
摘 要: 中职数学课程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脱离了学生生活和专业学习,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课的学习。数学活动课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方法,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数学活动课 教育观念 实施 评价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数学课程基本上都是以知
摘 要: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综合了创新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策略 案例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及其效果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问题是数学研究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增强学生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所致的奶牛热应激导致全球乳产业重大损失从而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为了解决夏季降低热应激带来的奶损失问题,本研究采用第一胎次(n=5,体重559.6±3.6kg
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 KHVD)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 KHV)感染引起的鲤鱼及锦鲤的一种传染性和急性病毒血症。该病的爆发给锦鲤养殖业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