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风窗》:现代性写作是一种个人选择的策略,还是具有某种必然性?包括中国当代,很多作家哪怕用传统方式写作,不受现代派影响的也非常少。
奥利维耶·罗兰:现代性和当代还是有很大区别。我所说的现代性和当下的很多写作很不一样。当下的很多写作是当代写作,小说语言接近广告语言,叙事速度很快,句子很扁平。我不认为很多人在进行现代性写作,包括在西方。我也不认为现代性写作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更多是我自己的选择。比方说我在讲座中提到,新小说最好的代言人、诺贝尔奖得奖者克劳德·西蒙(Claude Simon),他的文字、风格、色彩和速度,都远胜于他所讲的故事。很多人其实仍然在用传统的方式讲故事,把故事讲得越漂亮越好,如果一个人能把故事讲得很好很优美,这当然非常好,但对我来说这不是现代性,现代性追求的是语言和风格,现在的作家在这方面追求的非常少。我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南风窗》:那么,什么样的现代小说才是好的?
奥利维耶·罗兰:怎么说呢,不好的小说,你会觉得它是假的,不真,雕琢的技巧多。但是在做讲座的时候,我没有想去学术性地评判和鉴定什么,比如有多少人是这样写的,或在一部作品里多少个百分比是什么成分。在小说的问题上我想需要更切实地去考虑,不是像人们买汽车一样,这是六缸,这是四缸,这是多少马力的区别。一般哪怕是很好的小说也有高高低低,它有最精彩的地方,但不一定都能保持这么精彩,它会有个曲折高低和节奏。这是一个整体,很难说把某一部分区隔出来,如果一本书让我感动,我就觉得很好。而且一个小说里面是夹杂着传统的写法的。
写得不好,除了技巧堆砌,纯粹玩技巧之外,也有一种可能。在你读到最后的时候,没有得出一个印象很深的画面,一个场景,一个远方的东西,一个灿烂的东西。比如我很喜欢的克劳德·西蒙,新小说里面最好的作家,也并不是每一本小说都那么成功。
法国的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eline)是一个很好的作家,虽然他的人格我不喜欢。他有一句名言:“语言要走出一个老套套。”很多作家都想走出这个老套套。有的人你打开书的第一页就发现他走出来了;有的人走是走出来了,但走的是旁门左道或者是走偏了,不一定每一次都让你感觉他达到那个水准了。
《南风窗》:所以感觉真正能描述现代小说的文学批评是很重要的。比如很多读者,也容易被一种形式化的现代技巧所误导,以为那就是现代小说。
奥利维耶·罗兰:中国的文学批评里面,你可以读读李敬泽,他写得好。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有的人读了一本小说之后说,从来没有读过这样的语言,看不懂,怎么写得这么烂,那就是你的尝试失败了。但有的人看到一本小说,怎么这个小说的语言这么新,但是又可以这么好,完全征服了我,很震撼,那就是你成功了。实际上在文学批评上,法国的文学界也会有种倾向说,如果一个小说描写巴黎郊区年轻人的奋斗,那么它就是好的,但对我来说不是那样。小说的语言怎样,才是重要的,也是我追求和期待的。比方说有的人写郊区的生活,如果照搬郊区年轻人的俚语土语,那没有多大意思,那是当代写作。但比方说塞利纳的《茫茫黑夜行》,他也是写郊区的年轻人,也是用民间的俚语去写作,但他把语言提升了,音响、节奏、色彩有很大的创造在里面。
《南风窗》:对于年轻的写作者,你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奥利维耶·罗兰:勤奋地写,勤奋地尝试。要做到福楼拜所讲的,“没有人能作任何改动”,只有这句话是最好的。如果一句话能被另一句话代替,那不是最好的句子。有时候喝点酒或者有帮助,但是酒劲过去千花怒放的劲就过去了。还是要很刻苦地去做,去雕刻。而且我刚才说的那些是一种理想和追求,我自己还距离这种理想很远。
(孟湄女士为访谈提供翻译,特此鸣谢。)
奥利维耶·罗兰:现代性和当代还是有很大区别。我所说的现代性和当下的很多写作很不一样。当下的很多写作是当代写作,小说语言接近广告语言,叙事速度很快,句子很扁平。我不认为很多人在进行现代性写作,包括在西方。我也不认为现代性写作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更多是我自己的选择。比方说我在讲座中提到,新小说最好的代言人、诺贝尔奖得奖者克劳德·西蒙(Claude Simon),他的文字、风格、色彩和速度,都远胜于他所讲的故事。很多人其实仍然在用传统的方式讲故事,把故事讲得越漂亮越好,如果一个人能把故事讲得很好很优美,这当然非常好,但对我来说这不是现代性,现代性追求的是语言和风格,现在的作家在这方面追求的非常少。我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南风窗》:那么,什么样的现代小说才是好的?
奥利维耶·罗兰:怎么说呢,不好的小说,你会觉得它是假的,不真,雕琢的技巧多。但是在做讲座的时候,我没有想去学术性地评判和鉴定什么,比如有多少人是这样写的,或在一部作品里多少个百分比是什么成分。在小说的问题上我想需要更切实地去考虑,不是像人们买汽车一样,这是六缸,这是四缸,这是多少马力的区别。一般哪怕是很好的小说也有高高低低,它有最精彩的地方,但不一定都能保持这么精彩,它会有个曲折高低和节奏。这是一个整体,很难说把某一部分区隔出来,如果一本书让我感动,我就觉得很好。而且一个小说里面是夹杂着传统的写法的。
写得不好,除了技巧堆砌,纯粹玩技巧之外,也有一种可能。在你读到最后的时候,没有得出一个印象很深的画面,一个场景,一个远方的东西,一个灿烂的东西。比如我很喜欢的克劳德·西蒙,新小说里面最好的作家,也并不是每一本小说都那么成功。
法国的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eline)是一个很好的作家,虽然他的人格我不喜欢。他有一句名言:“语言要走出一个老套套。”很多作家都想走出这个老套套。有的人你打开书的第一页就发现他走出来了;有的人走是走出来了,但走的是旁门左道或者是走偏了,不一定每一次都让你感觉他达到那个水准了。
《南风窗》:所以感觉真正能描述现代小说的文学批评是很重要的。比如很多读者,也容易被一种形式化的现代技巧所误导,以为那就是现代小说。
奥利维耶·罗兰:中国的文学批评里面,你可以读读李敬泽,他写得好。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有的人读了一本小说之后说,从来没有读过这样的语言,看不懂,怎么写得这么烂,那就是你的尝试失败了。但有的人看到一本小说,怎么这个小说的语言这么新,但是又可以这么好,完全征服了我,很震撼,那就是你成功了。实际上在文学批评上,法国的文学界也会有种倾向说,如果一个小说描写巴黎郊区年轻人的奋斗,那么它就是好的,但对我来说不是那样。小说的语言怎样,才是重要的,也是我追求和期待的。比方说有的人写郊区的生活,如果照搬郊区年轻人的俚语土语,那没有多大意思,那是当代写作。但比方说塞利纳的《茫茫黑夜行》,他也是写郊区的年轻人,也是用民间的俚语去写作,但他把语言提升了,音响、节奏、色彩有很大的创造在里面。
《南风窗》:对于年轻的写作者,你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奥利维耶·罗兰:勤奋地写,勤奋地尝试。要做到福楼拜所讲的,“没有人能作任何改动”,只有这句话是最好的。如果一句话能被另一句话代替,那不是最好的句子。有时候喝点酒或者有帮助,但是酒劲过去千花怒放的劲就过去了。还是要很刻苦地去做,去雕刻。而且我刚才说的那些是一种理想和追求,我自己还距离这种理想很远。
(孟湄女士为访谈提供翻译,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