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边缘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每个城市,几乎都有这样的建筑工地在运转,但并不是每天都有一段传奇,会在现代化的声浪中,悄然出现。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沉沉的黑暗,照亮这深埋于地下的古墓,南越国,一个2000年前,由中原将领在秦汉帝国的边缘建立起来的王国,岭南第一个封建制国家,显露真容。
  南越国从创立到灭亡,历时93年。这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在岭南地区的历史上,却是最重要的一环,过去,历史学家对南越国的认识,很多是来自于文献中的只字片言。随着古墓被发现,这一段历史终于变得清晰起来。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顾问麦英豪说:
  那是一个很偶然的发现,因为这里建公寓,推土推了3年,把这个山岗削平,削掉了将近1米,等于6层楼那个高度,刚好就在墓室这个地方挖基地。一挖基地,还不到1米深,就发现了很多大石头。这里基建处的邓科长真好,他知道很可能是一个古墓,马上就打电话到当时的广州市文管会来告诉我们,我们最先来的是小黄。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淼章说:
  这是16年前了,193年6月份的事,6月9号,那时我们发现古墓是白天。
  麦英豪接着说:
  在那个洞里边人太多了,后来呢,晚上我们再来,刚好有个裂缝,30来厘米,勉强可以下1个人。他(黄淼章)当时最瘦,比现在还瘦,我说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你冒险下去一下,拿个竹竿这么下去。他就是第一个去探险的人。
  黄淼章又接着说:
  他们在上面很高,看不到我,老麦他就很着急了,他说,喂,小黄!有什么东西你说话呀!当时我心里很兴奋。我一看见那些东西摆得非常整齐,(就知道)这是一个没有被盗的很完整的墓,而且有编钟、编磬,那些那么大的铜器,一定是一个规格很高、起码是一个皇帝类的墓。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我越不说上面就越急,怕我出事。老麦说:你说话呀!有什么东西呀!我激动地说,有很多宝贝!我只能这样,我已经激动得叫不出(文物)名称来了。
  在国内已发掘的汉墓中,南越王墓是比较罕见的没有被破坏的王陵。它的发现引起考古界的轰动,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由此设立,博物馆就建在古墓原址之上。
  公元前218年,吞并六国后的秦始皇发兵50万,开始了统一岭南的战争。这50万大军中,有一个来自河北的小小尉官,在几十年间,由始皇帝征服天下的一颗棋子成为封疆大吏、一国之主。他,就是南越国的开国君主--赵佗。
  


  


  


  上图: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入口外景。
  中图:南越王墓出土文物展出馆入口外景。
  下图:“番禺”铜鼎。南越王墓出土汉式铜鼎共1件,其中9件器身有“番禺”或“番”的铭文。铜鼎说明广州建城已有221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广州城市建设史的重要物证。
  经过4年杀伐,秦朝统一了岭南地区。赵佗在南海郡的龙川县当了县令。
  当时,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任器很器重赵佗,视他为心腹。任器很早就有据守一方的想法。秦朝末年,中原烽烟四起,终于等来机会的任器却重病缠身。病危之际,他把自己的心愿和职务一起留给了赵佗。
  公元前204年,正值楚汉之争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南越国建立了,定都番禺,也就是现在的广州。
  麦英豪说:
  墓主人是《史记》、《汉书》有传的。到目前为止,中国挖汉墓恐怕有二三十个了吧!哪有几个在《史记》、《汉书》上对得上号的呢?所以这个墓,墓主人清楚,历史事件、史实清楚,年代准确。任何一件东西出来,都可以作为一个年代的标记。你没有年代,就拿来量一量吧。它的价值就这么一比喻,你就明白它的重要价值了。
  中原的战火,使远在岭南的南越国在立国以后平静了几十年。赵佗的继位者赵眛似乎缺少用武之地,只好将心思花在自己死后的安身之所上。这座陵墓虽然只有100多平方米,却摆进了上千件器具: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一一铺成开来,巨细无遗地展示着帝王的起居。
  除了物质上的丰富,文帝赵眛在墓中还安排了15个陪葬的人,有守卫保驾的、伺候起居的、烧饭做菜的、歌舞助兴的,他们在这幽暗的古墓里,扮演着的有序和死的无常。
  和这些乐器一同陪葬的,是一个宫廷乐师。有人据此推测,文帝赵眛生前很喜欢音乐。所以,专门开辟一件墓室来摆放乐器。陵墓外边,敲响丧钟的人已经在等待新王的盛宴了。麦英豪说:
  南越王就是那个秦汉时期在祖国南方的一个体现,一个历史见证。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广州就有那个时候的历史见证。
  赵眛在位期间,中原的汉朝正处在立国之初,百业待兴,还不怎么顾得上偏安一隅的南越国。南越国国力日盛,文帝赵眛也就能花费相当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建造自己的陵墓。
  陵墓营造的工程十分巨大,先是从越秀山的山顶深挖20多米,凿出墓室。再从20里外的采石场靠人力开采,运来700多块巨石,紧密地堆砌而成。
  细心的赵眛,没忘记带上表明身份的玺印,好像在为2000年后的这次遭遇,自报家门。
  他还挑选中意的嫔妃陪伴左右,并且在酒缸里装满美酒,在铜烤炉里摆满野味。甚至没有落下生前吃的药,还有那长生不死的五石散。
  接替赵眛王位的,是他的儿子赵婴齐--南越明王。这位南越国第三代王曾经由父亲指派,作为人质入侍汉朝首都长安。赵婴齐在长安娶邯郸樛氏为妻,并且生了个儿子,叫赵兴。在南越国,还有他和原配越族夫人生的长子,叫赵建德。为讨好汉朝,这位新君绕开长子和原配,立次子赵兴为太子,樛氏为王后。
  此番舍长立幼,废嫡立庶的举动,为十多年后南越国的灭亡埋下了一个祸根。   十几年前埋下的祸根,终于在南越第三代王死后爆发了。王位的争夺,招来了汉天子的10万大军。已是风雨飘摇的南越国凭借天险与汉军周旋了一年,最终城破国灭。南越国最后一个君主赵建德,也成了汉军的俘虏。
  被史书称为“一代雄主”的赵佗,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国家衰落得这样快。赵佗生前是骁勇善战的大将,治理国家的高手,他的生命力也非常旺盛,在位67年。他的儿子当了一辈子太子,也没有等到称王的一天。王位直接传给了孙子赵眛。
  汉代以后,越族人在番禺城北的越秀山上修建了赵佗的灵庙,庙侧的慰佗楼里安放着他的牌位。生前的国军,死后成了神。来凭吊的人念念不忘的,还是故国之思。
  赵眛的石墓完整地保存了2000多年,其中奢华的陪葬品装满了一座博物馆。那么开国君主赵佗的陵墓在哪里,会是什么样子,至今还是个谜。传说赵佗出殡的时候,由东南西北4个城门里,同时驶出一样装扮的车马,向4个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当时就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长眠之地。
  南越国存在了93年,这个岭南的小国家,虽然一直处在秦汉帝国的威胁之下,但2000年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是帝王的排场。
  --选自余秋雨主编的《藏着的中国》
  


  


  月光宝盒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因其四四方方的造型有着“月光宝盒”的美称。它与海心沙只隔着一条临江大道,坐东朝西,前面就是珠江新城南端的广州文化艺术广场。
  走进博物馆,现代化的悬吊式桁架钢结构,仿佛使得“盒面”就像悬挂在半空中,开阔、透亮,117米长的大厅内居然看不到一根柱子。
  陈列馆主要设在三、四层,分为历史、艺术和自然三大展馆,其中艺术馆又分为潮州木雕、端砚、陶瓷和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展四个部分,突出的自然是岭南文化为主的藏品了。
  博物馆的底层设有许多现代化的库房,书画库、陶瓷库、铜器库、钱币库、木雕库、玉器杂项库、出土文物库、近现代文物库、民俗文物库、石刻库、矿物化石库、自然标本库,以及寄存文物库房和临时周转库房等等。
  中庭上空还横跨着一条天桥般的空中走廊,两侧与回廊之间半透明的网状墙,既起到隔离分层,又有种通透感,而银灰色和黑红交织的色调,则充满一种含蓄的现代加神秘的感觉,似乎在诱惑着你“打开”这透雕般的“宝盒”。
  


  


  

其他文献
人类通过艺术感知世界的历史长河,通过自身的体验创造艺术。艺术塑造并阐释着人类过去的生活,博物馆承载并浓缩着艺术的创造。我们穿越历史长河,一起去寻觅绘画艺术的渊源。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像艺术一样,如此彻底地主宰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一种事物犹如艺术一般,蕴涵着如此别具一格的吸引力。然而你是否注意到,这些艺术作品中,竟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它让我们感到美好,它让我们感到恐惧,同时又以某种方式安慰我们,
期刊
海滨先锋之城广州,竟有如此古色古香的经典书院--陈家祠。  初春,白玉兰花开季,我专程寻它而去。去陈家祠路线,是我十几年闺中密友康静(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副社长)专门为我划定的。真不愧是地图专家,按她所示,我从深圳的家,坐和谐号列车到广州火车东站,转乘地铁1号线直达陈家祠。未走一点点弯路,全程一个半小时,快且舒适。  心中还印有一张清光绪14年时编制的广州城全图(陈氏书院地图),寻觅这地图上去陈家祠的
期刊
每年一届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如期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国际馆馆外,人较少,风比较大。我收紧了下衣领,南国的冬天还是有点冷,风吹得整个人直哆嗦。而馆内,却与外面大不一样,里面人潮涌动,在各家画展的走廊道里穿梭,感觉气候温暖如春。    第十六届艺博会以“拥抱世界的色彩”为主题,来参加的老牌国外展商不少,如俄罗斯嘉兰德画廊、俄罗斯华胜艺术、维亚欧佛莉亚、加拿大万石堂、法国维多利亚画廊等,这
期刊
左图:莎士比亚故居。图中正在演出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的一幕。莎士比亚于1564年在亨利街的一座房子中出生。  欧洲文化大师中,出生的屋子最狭小的,一是贝多芬,二是莎士比亚。好像上帝故意要把房间、楼梯、门窗一一缩小、压低,然后让未来的大师哗啦一声破墙而出,腾身而去。两人是在同样的年岁离去的:52岁。  贝多芬的出生地在波恩,前西德首都,一座不小的城市,当然不可能太隆重地来供奉这所老房子,只
期刊
以色列的博物馆传承和展现了犹太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以色列的每个城镇几乎都有自己的地方考古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更不用提耶路撒冷城内的博物馆了。  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历代是全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城内遍布与该城历史相关的艺术博物馆和考古博物馆。喜欢户外展览更甚于室内展览的人会惊喜地发现,耶路撒冷也在她独特美丽的大街小巷中时时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如在犹太法中说的一样:“天赋予世界
期刊
19世纪初的欧洲风景画坛是属于英国的,在这里一时出现了两位世界级重量的画家--康斯泰布尔和透纳。前者是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妙手,而后者却在表现瑰玮宏奇的自然威力面前发散了他无与伦比的创作才能。在他悠长的一生里,不断地在英伦三岛和欧洲漫游,进行观察和写生;无论高山《远景》和大海《暴风雨》、村落和城市《雾中的伦敦》、古堡《港湾》和废墟《燃烧的古堡》的风光,都携取来作为创作的素材。  美
期刊
五羊石像是广州的标志。  石像建于1960年4月,由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作。雕像高11米,用130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以4只形态各异的小羊簇着1只口衔稻穗的高大母羊流连造型,再现了羊化为石、把稻穗赠给广州人民的传说。  走进越秀公园,登上木壳岗,便可看到作为羊城城徽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作品--五羊石像。自石像落成后,就被视为广州的城标,石像所在之处成为一个著名的游览景点。1999年7月,被公布
期刊
最近看到陈丹青的《退步集》,提到国内美术馆与西方美术馆的差距,说得我心有戚戚然。从英国回来虽然已经一年多了,但对于那里的美术馆和曾经经历过的个人艺术体验,仍然念兹在兹。在英国,凡是艺术品的展所均称为美术馆gallery,有时也会有雕像、摄影、装置等等;而由私人收藏性质的美术馆也会称为collection;当然,藏品丰富、归类困难如大英博物馆者,那种museum里也有相当多的艺术品。  伦敦:古典之
期刊
今天,我如愿来到了耶稣的出生地与他的魂归之所--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在城内外四下转一圈,随时都能感到厚重的历史气息迎面扑来;或宽或窄的巷子,石块垒砌成的房子,你触摸其中一块石砖,一不小心就能碰到一段古老的宗教故事。  我的耶路撒冷之行起于伯利恒城。伯利恒距离耶路撒冷老城大约十多公里,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所在地。在伯利恒城,有着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教堂--圣诞教堂,也就是
期刊
毕加索艺术作品的主要特点是“新奇”。在我这些年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也是这一点。我像很多同龄人一样,从小就被灌输了毕加索是20世纪里最了不起、最举世瞩目、最新颖独创、最多才多艺、最有影响力、最吸引人,当然也是最偶像化的艺术家。1980年格兰宫的毕加索巡回展之后的一天,我在巴黎的街道上四处漫游,仿佛这样才能汲取画展上近千幅作品中的能量,这些作品中既有油画,也有素描,既有雕塑,也有版画和陶艺。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