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交流、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而青少年廉洁教育是构建廉洁社会的基础和希望之所在。本文旨在以新媒体为背景,以青少年廉洁教育为核心,并尝试阐述新媒体、新媒体社会、青少年廉洁教育等概念,分析青少年群体特征及青少年廉洁教育的特殊性。最后,综合分析青少年对新媒体功能的运用、新媒体行为特征及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好青少年廉洁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廉洁教育
2005年7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了在青少年中开展廉洁教育的通知;2005年7月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2007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很显然,由局部试点到全面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已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青少年廉洁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尤其在新媒体的发展和影响下,有关新媒体与青少年廉洁教育的交叉问题亟待梳理研究,以应对社会变迁、适应环境变化、提升教育效果。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以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为渠道,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同步发展,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为载体,向用户提供文字、语音、视频等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主要表现形式为:QQ、MSN、微信、飞信、微博、博客、维客、播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手机短信、手机彩信等。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互性强,速度快。一旦信息通过发布者公开传播,接收或浏览到相关信息的主体便可立即浏览到信息并可通过数秒时间进行反馈,发布者也能在数秒之间获知反馈,传播←→接收←→反馈时间差可以秒计。甚至一位发布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与多位围观者展开互动,完全不受时空、地域乃至国界的限制。
第二,彰显个性化。一方面,信息发布者既可以发布自己原创信息,也可转发已有信息;既可以专门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人,也可以面向所有人;既可以是文字、声音,也可以是视频。另一方面,个体也可利用各种搜索引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触手可及的新媒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滤除多余信息。
第三,低成本,高回报。只需拥有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并支付数额不高的话费或网费,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个人即可在全球范围内发布、接收、查询相关信息,随心所欲,应有尽有。
第四,受众广,影响大。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自媒体时代正在形成:新媒体个体数量在增加;关注问题面在扩大,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利用新媒体的频率在提高;发布和接收信息的数量在增加、形式更丰富,一句话或一段话、一段录音或一段视频都有可能在社会舆论中引发轩然大波,引起广泛关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所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所述,新媒体是最为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型。
(二)新媒体社会
随着新媒体日趋发展壮大,传统媒体原有地位日益受到挑战,新媒体多渠道、个性化、高产量、高效率的信息传播,使传统媒体影响力受到冲击,迫使其主动寻找与新媒体的结合点,加速自身传播方式的变革,满足受众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当下,新媒体作为信息互动的重要桥梁,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收集、传递、交换信息,正在打破信息鸿沟、消除信息孤岛、改善信息不对称、以舆论压力监督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在发展中改变着社会生活。也正是在新媒体社会中,人们可以接收到海量信息,信息资源中有事件真相,也有捏造谣言;有信息财富,也有信息陷阱、信息垃圾,甚至是信息犯罪行为。
总之,作为社会中媒介形式之一的新媒体正在全力塑造一个全新的新媒体社会。
(三)新媒体环境对人的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都变成了真正的“千里眼”、“顺风耳”,信息的获取已远远超出了视力、听力范围,所需信息应有尽有,应接不暇,因此,娱乐化、趣味化等极具吸引力和诱惑力的信息更容易吸人眼球,受人期待,受人青睐。
在这样的时代下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交汇甚至混合传播,尤其是人们可以对流通中的信息进行修改后再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因此,一旦信息从信息源发出,在传递过程中人们会让信息根据自己喜好传播出去,这就使得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产生,以至于真假难别、不易区分,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威胁,甚至滋生出谣言,产生误认视听、欺人耳目的局面。
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报道者,既在消费信息,也在制造信息。于是人们的媒体消费习惯、交流方式改变了,被动变为主动,单向变为双向,个体在关注社会的同时同样受到社会的关注,个人影响力在增强,自我地位在提高,既改变着社会也被社会改变着。
二、青少年廉洁教育概述
(一)廉洁与青少年廉洁教育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认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即为廉洁。在现代社会,廉洁的本质也未有明显变化,是指在组织当中,组织成员不可以利用职务之便随意收受别人馈赠的任何东西,同时面对身边不良风气的干扰和影响,要能做到出而不染,濯而不妖,坚持原则,恪守准则,洁身自好,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
青少年廉洁教育是指家长、监护人或教师利用简洁、实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丰富、具体的廉洁素材深入浅出的将廉洁文化思想浅显易懂的教授给青少年,使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树立起廉洁意识,倡导廉洁行为,形成廉洁习惯,以廉洁为荣,以贪腐为耻,最终形成倡廉反腐、廉洁自律的社会风气。
(二)青少年群体特征分析
青少年一般指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人群,就年龄而言,普遍认为青少年年龄大于或等于13周岁而又不满18周岁;就学习阶段而言,是处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中学生。由于处于告别儿童向成人过渡阶段,青少年身体发育较快且日渐趋近成人;而心理发育相对较慢,正处于“断乳期”;智力方面也趋向成熟。 具体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因此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塑造显得极为重要;有一定的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但辨别能力仍不成熟;自尊心较强,但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求知欲强,喜欢了解新颖的东西,追求潮流,追赶时髦,但也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处于叛逆期,渴望摆脱监护人的监护,但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对感兴趣的事物入迷甚至沉迷其中而不可自拔,进而忽略了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患上网瘾、迷恋小说等,最终陷入虚拟世界中,忽略了朋友、家人的存在,放下了应该重视的学习任务,忽视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青少年廉洁教育的特殊性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未成熟时期,心智发展易于塑造、思想引导易于成型、教育效果易于见效,需适时适当、及时有效的将主流廉洁思想文化传递给青少年,做到先入为主,以免歪风邪气乘虚而入,从而能抢占思想阵地,赢得宣传门径,为廉洁社会构建取得好的开头,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打下好的基础。
现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将长大成人并分布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正走向未来,未来将属于他们。他们现在的状态将影响社会未来的走向,现在廉洁教育效果将直接影响着社会未来的风气。拥有了他们,就拥有了未来。有了今天有效的青少年廉洁教育,就有了明天清正廉洁的社会。现在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教育就是在社会中构建拒腐防变防线,为可能发生的贪污腐化注射疫苗,使廉洁成为社会主流,让尚廉成为社会传统,最终让社会公民为保全名节,能守住廉洁,能保住净土。
三、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廉洁教育综合分析
(一)新媒体的功能与青少年学生的运用
新媒体紧随科技进步而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与移动通讯设备的不断交融,新媒体内涵越来越丰富,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正在成为青少年学习、交友、娱乐的主要工具,越来越受青少年喜欢。
信息以新媒体为载体通过多种渠道可面向受众实现全天候传播,同时新媒体可以对传播中的信息进行整合,于是青少年作为受众群体会充分借助新媒体整合所需信息并展开广泛传播,信息便在青少年之间相互传递,彼此分享,实现共享。
新媒体为青少年构建了广阔交流平台,提供了平等交流机会,使得青少年能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可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同时还可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相互交换意见、表达观点,使得青少年受到影响或受到启发,也使得青少年以新媒体为手段以充分实现自己的言论自由,同时受到影响、受到改变,并在不断深入的交流中不断调试自我,以获得发展、获得成长。
(二)青少年学生的新媒体行为特征
新媒体俨然成为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必需载体,学习疑问、困惑可借助新媒体获得解答,借助新媒体还可获取各种娱乐项目以达消遣放松目的。同时,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化、大众化,青少年也成为新媒体的主体人群,其新媒体行为特征也较为显著:
使用频繁。新媒体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量信息,青少年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随时随地随意获得。同时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成本低廉,使得没有经济收入的青少年能够负担,于是青少年使用新媒体的时间变长了、频率变高了,新媒体甚至变得不可或缺。
盲目性。由于传播主体的匿名性,信息提供者容易忽略信息传播后果对自身的影响,导致了信源的不可靠性产生,再加上传播主体繁多,于是新媒体带给青少年的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纷繁冗杂,虚假垃圾信息淹没真实有用信息。面对如此环境,青少年难以辨认真假,易于被假象迷惑、误导,从而误信、误传。
(三)新媒体背景下的青少年廉洁教育
一要注重知识熏陶,培养廉洁意识。让青少年熟知古今中外廉洁教育主题的名言警句,让廉洁教育的精简论述在青少年中尽人皆知。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事业观等与所收集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廉洁主题的正反两方面的廉洁事例相融合,让青少年明白廉洁的益处、腐朽的恶果。还可让青少年了解法律对腐败行为的惩处措施和力度,从而认识到腐败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如此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对廉洁文化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就可避免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良现象的干扰。
二要注重结合实践,促成廉洁行动。结合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与廉洁建立联系的事例,按照廉洁内涵,建立标准和要求,让青少年在参与事例过程中受到约束、受到监督,保证每一事项都符合廉洁标准,都做到透明、公开、公正。比如班干部竞选过程中,报名、审核、竞选、最终确认等每一环节都公开、民主,学生间、师生间有关竞选的事项都受到审核,是否做到廉洁;一起监督每次活动相关财务支出是否符合廉洁要求,是否做到公私分明;若不廉洁行为发生,该如何处置等都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并持续进行,那么青少年廉洁行动便可长期有效推进,保证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廉洁意识。
三要注重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廉洁教育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教育活动,但实际教育的趣味性如何往往影响着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因此教育主体有必要利用新媒体丰富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使其受青少年欢迎乃至认可。如:廉洁教育演讲比赛、动画制作比赛、游戏制作比赛、网站设计比赛等,亦可建立廉洁教育贴吧用于集体讨论廉洁教育问题。让青少年在演讲中、动画中、游戏中、设计中充分学习掌握廉洁文化知识,树立廉洁文化意识,增强青少年接受廉洁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廉洁教育效果。
四要构建意见领袖网络平台,排除青少年困惑疑虑。在新媒体的辅助下青少年在虚无缥缈的虚拟世界中逗留的时间较长,活动范围广,受不良因素干扰的概率高,面对很多有关廉洁主题的个案或报道,青少年往往难辨真假,更难辨别孰是孰非,面对困惑或疑问急需寻求专业或专门的权威解答,但就目前而言类似的解答机制或形式尚未成型乃至成熟。因此,针对新媒体的复杂性和廉洁教育的紧迫性,急需在新媒体平台上,构建以廉洁教育为核心的意见领袖平台,告诉青少年何谓廉洁,何谓不廉洁;帮助青少年过滤干扰信息,采撷有效信息;对于有关廉洁主题的疑虑,及时给予权威、专业解答,避免曲解、误解甚至被误导。
[参考文献]
[1]张春晓.中学生廉洁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宋爽.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3]赵敏.新媒体视闽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廉洁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推进青少年廉洁教育座谈会发言摘要[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34—36.
[5]骆惠珍.青少年廉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世纪桥,2007,11:112—113.
[6]王芳.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网络财富,2009,18:12—13.
[7]程文浩.对我国青少年廉洁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德育,2010,08:26—28.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廉洁教育
2005年7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了在青少年中开展廉洁教育的通知;2005年7月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2007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很显然,由局部试点到全面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已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青少年廉洁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尤其在新媒体的发展和影响下,有关新媒体与青少年廉洁教育的交叉问题亟待梳理研究,以应对社会变迁、适应环境变化、提升教育效果。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以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为渠道,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同步发展,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为载体,向用户提供文字、语音、视频等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主要表现形式为:QQ、MSN、微信、飞信、微博、博客、维客、播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手机短信、手机彩信等。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互性强,速度快。一旦信息通过发布者公开传播,接收或浏览到相关信息的主体便可立即浏览到信息并可通过数秒时间进行反馈,发布者也能在数秒之间获知反馈,传播←→接收←→反馈时间差可以秒计。甚至一位发布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与多位围观者展开互动,完全不受时空、地域乃至国界的限制。
第二,彰显个性化。一方面,信息发布者既可以发布自己原创信息,也可转发已有信息;既可以专门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人,也可以面向所有人;既可以是文字、声音,也可以是视频。另一方面,个体也可利用各种搜索引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触手可及的新媒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滤除多余信息。
第三,低成本,高回报。只需拥有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并支付数额不高的话费或网费,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个人即可在全球范围内发布、接收、查询相关信息,随心所欲,应有尽有。
第四,受众广,影响大。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自媒体时代正在形成:新媒体个体数量在增加;关注问题面在扩大,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利用新媒体的频率在提高;发布和接收信息的数量在增加、形式更丰富,一句话或一段话、一段录音或一段视频都有可能在社会舆论中引发轩然大波,引起广泛关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所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所述,新媒体是最为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型。
(二)新媒体社会
随着新媒体日趋发展壮大,传统媒体原有地位日益受到挑战,新媒体多渠道、个性化、高产量、高效率的信息传播,使传统媒体影响力受到冲击,迫使其主动寻找与新媒体的结合点,加速自身传播方式的变革,满足受众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当下,新媒体作为信息互动的重要桥梁,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收集、传递、交换信息,正在打破信息鸿沟、消除信息孤岛、改善信息不对称、以舆论压力监督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在发展中改变着社会生活。也正是在新媒体社会中,人们可以接收到海量信息,信息资源中有事件真相,也有捏造谣言;有信息财富,也有信息陷阱、信息垃圾,甚至是信息犯罪行为。
总之,作为社会中媒介形式之一的新媒体正在全力塑造一个全新的新媒体社会。
(三)新媒体环境对人的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都变成了真正的“千里眼”、“顺风耳”,信息的获取已远远超出了视力、听力范围,所需信息应有尽有,应接不暇,因此,娱乐化、趣味化等极具吸引力和诱惑力的信息更容易吸人眼球,受人期待,受人青睐。
在这样的时代下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交汇甚至混合传播,尤其是人们可以对流通中的信息进行修改后再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因此,一旦信息从信息源发出,在传递过程中人们会让信息根据自己喜好传播出去,这就使得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产生,以至于真假难别、不易区分,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威胁,甚至滋生出谣言,产生误认视听、欺人耳目的局面。
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报道者,既在消费信息,也在制造信息。于是人们的媒体消费习惯、交流方式改变了,被动变为主动,单向变为双向,个体在关注社会的同时同样受到社会的关注,个人影响力在增强,自我地位在提高,既改变着社会也被社会改变着。
二、青少年廉洁教育概述
(一)廉洁与青少年廉洁教育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认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即为廉洁。在现代社会,廉洁的本质也未有明显变化,是指在组织当中,组织成员不可以利用职务之便随意收受别人馈赠的任何东西,同时面对身边不良风气的干扰和影响,要能做到出而不染,濯而不妖,坚持原则,恪守准则,洁身自好,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
青少年廉洁教育是指家长、监护人或教师利用简洁、实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丰富、具体的廉洁素材深入浅出的将廉洁文化思想浅显易懂的教授给青少年,使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树立起廉洁意识,倡导廉洁行为,形成廉洁习惯,以廉洁为荣,以贪腐为耻,最终形成倡廉反腐、廉洁自律的社会风气。
(二)青少年群体特征分析
青少年一般指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人群,就年龄而言,普遍认为青少年年龄大于或等于13周岁而又不满18周岁;就学习阶段而言,是处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中学生。由于处于告别儿童向成人过渡阶段,青少年身体发育较快且日渐趋近成人;而心理发育相对较慢,正处于“断乳期”;智力方面也趋向成熟。 具体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因此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塑造显得极为重要;有一定的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但辨别能力仍不成熟;自尊心较强,但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求知欲强,喜欢了解新颖的东西,追求潮流,追赶时髦,但也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处于叛逆期,渴望摆脱监护人的监护,但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对感兴趣的事物入迷甚至沉迷其中而不可自拔,进而忽略了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患上网瘾、迷恋小说等,最终陷入虚拟世界中,忽略了朋友、家人的存在,放下了应该重视的学习任务,忽视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青少年廉洁教育的特殊性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未成熟时期,心智发展易于塑造、思想引导易于成型、教育效果易于见效,需适时适当、及时有效的将主流廉洁思想文化传递给青少年,做到先入为主,以免歪风邪气乘虚而入,从而能抢占思想阵地,赢得宣传门径,为廉洁社会构建取得好的开头,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打下好的基础。
现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将长大成人并分布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正走向未来,未来将属于他们。他们现在的状态将影响社会未来的走向,现在廉洁教育效果将直接影响着社会未来的风气。拥有了他们,就拥有了未来。有了今天有效的青少年廉洁教育,就有了明天清正廉洁的社会。现在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教育就是在社会中构建拒腐防变防线,为可能发生的贪污腐化注射疫苗,使廉洁成为社会主流,让尚廉成为社会传统,最终让社会公民为保全名节,能守住廉洁,能保住净土。
三、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廉洁教育综合分析
(一)新媒体的功能与青少年学生的运用
新媒体紧随科技进步而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与移动通讯设备的不断交融,新媒体内涵越来越丰富,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正在成为青少年学习、交友、娱乐的主要工具,越来越受青少年喜欢。
信息以新媒体为载体通过多种渠道可面向受众实现全天候传播,同时新媒体可以对传播中的信息进行整合,于是青少年作为受众群体会充分借助新媒体整合所需信息并展开广泛传播,信息便在青少年之间相互传递,彼此分享,实现共享。
新媒体为青少年构建了广阔交流平台,提供了平等交流机会,使得青少年能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可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同时还可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相互交换意见、表达观点,使得青少年受到影响或受到启发,也使得青少年以新媒体为手段以充分实现自己的言论自由,同时受到影响、受到改变,并在不断深入的交流中不断调试自我,以获得发展、获得成长。
(二)青少年学生的新媒体行为特征
新媒体俨然成为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必需载体,学习疑问、困惑可借助新媒体获得解答,借助新媒体还可获取各种娱乐项目以达消遣放松目的。同时,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化、大众化,青少年也成为新媒体的主体人群,其新媒体行为特征也较为显著:
使用频繁。新媒体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量信息,青少年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随时随地随意获得。同时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成本低廉,使得没有经济收入的青少年能够负担,于是青少年使用新媒体的时间变长了、频率变高了,新媒体甚至变得不可或缺。
盲目性。由于传播主体的匿名性,信息提供者容易忽略信息传播后果对自身的影响,导致了信源的不可靠性产生,再加上传播主体繁多,于是新媒体带给青少年的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纷繁冗杂,虚假垃圾信息淹没真实有用信息。面对如此环境,青少年难以辨认真假,易于被假象迷惑、误导,从而误信、误传。
(三)新媒体背景下的青少年廉洁教育
一要注重知识熏陶,培养廉洁意识。让青少年熟知古今中外廉洁教育主题的名言警句,让廉洁教育的精简论述在青少年中尽人皆知。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事业观等与所收集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廉洁主题的正反两方面的廉洁事例相融合,让青少年明白廉洁的益处、腐朽的恶果。还可让青少年了解法律对腐败行为的惩处措施和力度,从而认识到腐败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如此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对廉洁文化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就可避免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良现象的干扰。
二要注重结合实践,促成廉洁行动。结合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与廉洁建立联系的事例,按照廉洁内涵,建立标准和要求,让青少年在参与事例过程中受到约束、受到监督,保证每一事项都符合廉洁标准,都做到透明、公开、公正。比如班干部竞选过程中,报名、审核、竞选、最终确认等每一环节都公开、民主,学生间、师生间有关竞选的事项都受到审核,是否做到廉洁;一起监督每次活动相关财务支出是否符合廉洁要求,是否做到公私分明;若不廉洁行为发生,该如何处置等都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并持续进行,那么青少年廉洁行动便可长期有效推进,保证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廉洁意识。
三要注重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廉洁教育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教育活动,但实际教育的趣味性如何往往影响着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因此教育主体有必要利用新媒体丰富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使其受青少年欢迎乃至认可。如:廉洁教育演讲比赛、动画制作比赛、游戏制作比赛、网站设计比赛等,亦可建立廉洁教育贴吧用于集体讨论廉洁教育问题。让青少年在演讲中、动画中、游戏中、设计中充分学习掌握廉洁文化知识,树立廉洁文化意识,增强青少年接受廉洁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廉洁教育效果。
四要构建意见领袖网络平台,排除青少年困惑疑虑。在新媒体的辅助下青少年在虚无缥缈的虚拟世界中逗留的时间较长,活动范围广,受不良因素干扰的概率高,面对很多有关廉洁主题的个案或报道,青少年往往难辨真假,更难辨别孰是孰非,面对困惑或疑问急需寻求专业或专门的权威解答,但就目前而言类似的解答机制或形式尚未成型乃至成熟。因此,针对新媒体的复杂性和廉洁教育的紧迫性,急需在新媒体平台上,构建以廉洁教育为核心的意见领袖平台,告诉青少年何谓廉洁,何谓不廉洁;帮助青少年过滤干扰信息,采撷有效信息;对于有关廉洁主题的疑虑,及时给予权威、专业解答,避免曲解、误解甚至被误导。
[参考文献]
[1]张春晓.中学生廉洁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宋爽.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3]赵敏.新媒体视闽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廉洁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推进青少年廉洁教育座谈会发言摘要[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34—36.
[5]骆惠珍.青少年廉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世纪桥,2007,11:112—113.
[6]王芳.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网络财富,2009,18:12—13.
[7]程文浩.对我国青少年廉洁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德育,2010,08: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