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内部发展与各民族传统武术有极深的历史渊源,各民族传统武术显现出独特的技术风格与文化特质,探析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的历史成因,对各族传统武术及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历史成因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众多的流派体系。少数民族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少数民族的生产劳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武术活动是其中之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武术活动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它已不仅仅只是一个体育项目,而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结构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①云南地处我国边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特有少数民族有15个,其中,人口较少民族就有7个,他们是指全国总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我省7个民族,即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
1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基本情况
1.1各民族分布状况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是在云南省古老的土著民族,各族人口数量不一。布朗族人口最多,大约11万,而独龙族人口最少,仅有不到7千人,其他民族人口约在2-4万人。他们居住在河谷两岸的山区和半山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刀耕火种,同时保留渔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各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基本可分为南亚语系和汉藏语系两大语系,由于居住环境不同,相同语系民族之间在语音、语汇上差异较大,语言上的互通较困难。这7个少数民族基本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有的只是简单的记事符号和刻画符号,这样给自己民族的武术文化传承带来了局限性。各民族在传统武术文化活动传承中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传统武术文化延续下来,而语言则是这一传承活动的重要载体。
1.2各民族宗教信仰情况
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在无从理解与控制自然现象时,只有把满足人类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寄托在神的身上。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又表现人对自己创造的价值——神的双重态度,即“希望与恐惧交织的双重态度”。②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即对自然、祖先的崇拜。由于各个民族居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所以受杂居民族的影响,还有其他宗教类型的存在,如布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居住地区受傣族宗教的影响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而普米族、怒族、独龙族则受喇嘛教的影响信奉藏传佛教。
2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的种类调查
《辞源》对武术的解释是:“强身、自卫等技击之术”;武艺解释为:“骑、射、击、刺等军事技术。”
2.1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的分类
在原始社会时期,各族先民通常把用于生产、生活、狩猎、战争的射艺和摔跤都归纳到武术的范畴中,后来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弓弩和摔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逐渐脱离了武术的领域,形成自己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③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武术根据各族所生存的地域环境、宗教文化的不同,传统武术项目也有所区别,主要以套路演练、民族式摔跤、射弩、射箭等为主。
2.1.1表演类
套路演练是中华武术的一种特有的表演性运动形式,同时也是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内容之一。它把具有攻防含义的单个动作,结合刚柔虚实、攻防进退、动静徐疾等规律变化的方法,将动作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适合人们练习的成套动作。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中只有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有套路运动形式,且这3个民族的套路有所不同。
布朗族武术的基本功叫“真三孔”,又称三洞跳,方法是在地上挖一大两小三个洞,练功时来回在三个洞里跳,练习步法,同时也练拳法。拳术以冲拳、摔砍、抡劈、砍掌、砸拳、压肘为主,发力短促,变化灵活,多用肘法。刀术较简单,以挑、劈、架、推、挂、藏、舞花组成套路,重复较多,攻防意识较强的套路;阿昌族喜爱武术,男子从小练武,不少人都会刀术,棍术和拳术。过去阿昌族的土司都是武官出身,擅长武术。一般阿昌族男子练就一身武艺,曾抗击过英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击退过侵入滇西的日寇;德昂族拳手擅用左拳,多以凶猛刁钻的左拳为绝招,故德昂人有以左拳定输赢之说。
2.1.2射击类
射击是流行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主要内容,更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少数民族进行狩猎、战争等活动的重要武器。生活在云南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大多都檀长使用弓、弩、弹弓等弹射类工具进行狩猎生产活动。特别是射箭、射弩的技巧,更为人们所重视。生活在怒江峡谷崇山峻岭中的怒族人民,与弩结下了不解之缘。《百夷传》中所记载的 “怒人”或 “弩人”主要指怒江上游以西的怒族。 在他们当中,不只男子弩弓不离身,就是妇女也檀射弩。待孩子长到十多岁时,父母就会给他们做正规的弩了。拉弩射箭是独龙族群众广泛开展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独龙族中有 “家家备鱼网,户户有弩弓的说法”,男孩七八岁就开始学习拉弩射箭,每逢年节,青年们常常聚在一起进行射弩比赛。④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几乎都拥有这一历史悠久的技艺。
射箭主要有弓、弦、箭所组成,是利用弓弦的弹性将箭发射到远处目标的一种武器。据调查,基诺族和普米族善于使用这一传统技艺。
而弩的大小形状与弓相似,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弩生于弓……,举弩望敌,翕心咽咽,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雌雄?此正射弩之道也。”但弓和弩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简单说就是“竖为弓,横为弩”。
2.1.3对抗类
摔跤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角抵、角力、相朴、武戏、争跤、掼跤、撩跤、摔跤等。早在远古时期摔跤就用于狩猎或部落之间的斗争。摔跤是适应社会生活而产生。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人就把摔跤用来狩猎和防御野兽的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摔跤就成为生存和自卫的手段,而后又用在军事上。深受各族同胞的喜爱,就成为少数民族体育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怒族的踢脚是用脚互踢对方腰腹部以下部位,以能将对方踢倒者为胜。该比赛可进行双人对抗,也可进行多人对抗,一般在男子中开展。 2.2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生机制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云南多崇山峻岭、河谷盆地,布朗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阿昌族、德昂族、独龙族这7个人口较少民族生活在这片以大山为主的土地上,由于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武术的形成必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族群冲突等文化因子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2.2.1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生存武术
生产劳动是原始人类第一位的社会生活内容。面对森林茂密,猛兽出没的云南山区,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与殊死的搏斗,狩猎和自卫是当时的第一需要,在抵御和捕杀野兽的过程中,形成了拳打脚踢、跳跃滚翻等一些武术的基本要素,逐步获得了徒手格斗和搏击的技能,并且逐渐掌握了使用天然工具的技能和方法,狩猎工具的创造与发明,如弩箭、网石、弹弓的发明,使人类的手臂得到了延伸,并找到了制服凶猛野兽的巧妙方法。因此出现了射箭、射弩、弹弓、摔跤等少数民族武术活动。这些技能虽然低级,但却成为少数民族武术形成的最初雏形。
由此可见,原始社会的劳作形态,为少数民族原始武术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采集、游猎、农耕的生产形态为少数民族武术的创建留下了特有的动作原型,以采集、狩猎为主要形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少数民族原始武术萌发的早期素材。
2.2.2战争冲突中提炼的技击武术
武术是战争创造出来的体育精华,在古代战争中,敌我双方面对面撕杀时,除体力而外,格斗技巧也是一个重要的胜负因素。⑤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奴隶社会以来,激烈而残酷的战争使得弓、弩、大刀、剑、棍等兵器的使用和拳术、摔跤等徒手格斗的技能在战争中得到强化,并发展成为提高部落战斗力的搏杀手段。为了能在频繁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民族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展开了一连串的军事战争。史料记载,唐末时期,德昂族的先民在滇西建立了自己的地方政权,元代史书称为“金齿国”,据:《元史·地理志》载,他拥有今日保山大部,德宏、临沧、西双版纳全部及缅北、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等广大地区。《马可波罗游记》载:金齿“其俗男子尽武士,除战争、游猎、养鸟之外,不做他事,……辅以战争所获的俘奴而已。”从而造就了德昂族人民对武术的崇尚与热爱。⑥阿昌族喜爱武术,男子从小练武,过去阿昌族的土司都是武官出身,擅长武术。一般阿昌族男子练就一身武艺,曾抗击过英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击退过侵入滇西的日寇。
军事战争加速了武术在各少数民族社会中的发展,成了少数民族武术形成、发展、提升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保障少数民族社会生存权利与生活空间的重要手段。
2.2.3祭祀活动中萌生的表演武术
远古时期,少数民族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无法控制自然灾害,人们便将天灾疾病归因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于是便产生了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先民对祖先、神物的崇拜是原始信仰的核心对象,宗教祭祀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武术活动,将武术活动中表现出的动作姿态引为祭祀仪式里的基本招式。其本质并非是追求强身健体或军事格斗,往往是作为一种巫术礼仪的形式而存在,目的是为了愉悦神灵,驱撵鬼魂,以得到神灵的庇佑。如独龙族年节“卡雀哇”上最隆重的仪式——剽牛,独特的祭山神活动——射弩;普米族每年正月初一要举行“转山会”的活动,内容有弩弓射击,摔跤等武术活动;阿昌族在“阿露窝罗”节上的武术表演;基诺族的“特懋克”节要进行射箭打靶。云南少数民族武术的健身性、娱乐性多在大型的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等活动中得以体现。各民族的崇拜信仰对象、诉求意愿的不同,在祭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武术活动内容和使用的武术器具也不同。如独龙族在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巫器主要有长刀、竹竿等;怒族有长刀等;布朗族有长刀、铁斧、火枪等;德昂族有刀、长矛、火枪等。这些活动是希望通过一些武术器械的劈、砍、挂、刺等动作扫清祖先亡灵回归极乐世界道路上的障碍。
3结语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是有着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动作结构、复杂多重的功能和作用、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资源,是研究和了解各民族历史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活化石”,作为少数民族武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是人类不同时期特殊的体育历史文化遗存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世代相传,形成民族生存发展的支撑和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3]张延庆,王玉斌,王晓芳.从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管窥其内在特点和形式体现[J].山西体育科技,2006,26(1):38.
[2] [5]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云南省编委.云南省志﹒民族志[G].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2.第764页。
[6]云南省编委.云南省志﹒民族志[G].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2.第687页.
[7]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96-108页.
[8]郭玉成.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搏击·武术科学,2009,6(3):1-3.
[9]屈植斌.人文地理视野下水族武术的成因探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6:23-26.
[10] 姜娟,王岗.武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11)武术文化研究进展[J].中华武术·研究,2012,1(4):5.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历史成因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众多的流派体系。少数民族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少数民族的生产劳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武术活动是其中之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武术活动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它已不仅仅只是一个体育项目,而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结构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①云南地处我国边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特有少数民族有15个,其中,人口较少民族就有7个,他们是指全国总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我省7个民族,即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
1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基本情况
1.1各民族分布状况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是在云南省古老的土著民族,各族人口数量不一。布朗族人口最多,大约11万,而独龙族人口最少,仅有不到7千人,其他民族人口约在2-4万人。他们居住在河谷两岸的山区和半山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刀耕火种,同时保留渔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各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基本可分为南亚语系和汉藏语系两大语系,由于居住环境不同,相同语系民族之间在语音、语汇上差异较大,语言上的互通较困难。这7个少数民族基本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有的只是简单的记事符号和刻画符号,这样给自己民族的武术文化传承带来了局限性。各民族在传统武术文化活动传承中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传统武术文化延续下来,而语言则是这一传承活动的重要载体。
1.2各民族宗教信仰情况
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在无从理解与控制自然现象时,只有把满足人类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寄托在神的身上。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又表现人对自己创造的价值——神的双重态度,即“希望与恐惧交织的双重态度”。②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即对自然、祖先的崇拜。由于各个民族居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所以受杂居民族的影响,还有其他宗教类型的存在,如布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居住地区受傣族宗教的影响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而普米族、怒族、独龙族则受喇嘛教的影响信奉藏传佛教。
2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的种类调查
《辞源》对武术的解释是:“强身、自卫等技击之术”;武艺解释为:“骑、射、击、刺等军事技术。”
2.1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的分类
在原始社会时期,各族先民通常把用于生产、生活、狩猎、战争的射艺和摔跤都归纳到武术的范畴中,后来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弓弩和摔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逐渐脱离了武术的领域,形成自己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③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武术根据各族所生存的地域环境、宗教文化的不同,传统武术项目也有所区别,主要以套路演练、民族式摔跤、射弩、射箭等为主。
2.1.1表演类
套路演练是中华武术的一种特有的表演性运动形式,同时也是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内容之一。它把具有攻防含义的单个动作,结合刚柔虚实、攻防进退、动静徐疾等规律变化的方法,将动作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适合人们练习的成套动作。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中只有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有套路运动形式,且这3个民族的套路有所不同。
布朗族武术的基本功叫“真三孔”,又称三洞跳,方法是在地上挖一大两小三个洞,练功时来回在三个洞里跳,练习步法,同时也练拳法。拳术以冲拳、摔砍、抡劈、砍掌、砸拳、压肘为主,发力短促,变化灵活,多用肘法。刀术较简单,以挑、劈、架、推、挂、藏、舞花组成套路,重复较多,攻防意识较强的套路;阿昌族喜爱武术,男子从小练武,不少人都会刀术,棍术和拳术。过去阿昌族的土司都是武官出身,擅长武术。一般阿昌族男子练就一身武艺,曾抗击过英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击退过侵入滇西的日寇;德昂族拳手擅用左拳,多以凶猛刁钻的左拳为绝招,故德昂人有以左拳定输赢之说。
2.1.2射击类
射击是流行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主要内容,更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少数民族进行狩猎、战争等活动的重要武器。生活在云南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大多都檀长使用弓、弩、弹弓等弹射类工具进行狩猎生产活动。特别是射箭、射弩的技巧,更为人们所重视。生活在怒江峡谷崇山峻岭中的怒族人民,与弩结下了不解之缘。《百夷传》中所记载的 “怒人”或 “弩人”主要指怒江上游以西的怒族。 在他们当中,不只男子弩弓不离身,就是妇女也檀射弩。待孩子长到十多岁时,父母就会给他们做正规的弩了。拉弩射箭是独龙族群众广泛开展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独龙族中有 “家家备鱼网,户户有弩弓的说法”,男孩七八岁就开始学习拉弩射箭,每逢年节,青年们常常聚在一起进行射弩比赛。④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几乎都拥有这一历史悠久的技艺。
射箭主要有弓、弦、箭所组成,是利用弓弦的弹性将箭发射到远处目标的一种武器。据调查,基诺族和普米族善于使用这一传统技艺。
而弩的大小形状与弓相似,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弩生于弓……,举弩望敌,翕心咽咽,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雌雄?此正射弩之道也。”但弓和弩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简单说就是“竖为弓,横为弩”。
2.1.3对抗类
摔跤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角抵、角力、相朴、武戏、争跤、掼跤、撩跤、摔跤等。早在远古时期摔跤就用于狩猎或部落之间的斗争。摔跤是适应社会生活而产生。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人就把摔跤用来狩猎和防御野兽的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摔跤就成为生存和自卫的手段,而后又用在军事上。深受各族同胞的喜爱,就成为少数民族体育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怒族的踢脚是用脚互踢对方腰腹部以下部位,以能将对方踢倒者为胜。该比赛可进行双人对抗,也可进行多人对抗,一般在男子中开展。 2.2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生机制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云南多崇山峻岭、河谷盆地,布朗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阿昌族、德昂族、独龙族这7个人口较少民族生活在这片以大山为主的土地上,由于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武术的形成必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族群冲突等文化因子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2.2.1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生存武术
生产劳动是原始人类第一位的社会生活内容。面对森林茂密,猛兽出没的云南山区,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与殊死的搏斗,狩猎和自卫是当时的第一需要,在抵御和捕杀野兽的过程中,形成了拳打脚踢、跳跃滚翻等一些武术的基本要素,逐步获得了徒手格斗和搏击的技能,并且逐渐掌握了使用天然工具的技能和方法,狩猎工具的创造与发明,如弩箭、网石、弹弓的发明,使人类的手臂得到了延伸,并找到了制服凶猛野兽的巧妙方法。因此出现了射箭、射弩、弹弓、摔跤等少数民族武术活动。这些技能虽然低级,但却成为少数民族武术形成的最初雏形。
由此可见,原始社会的劳作形态,为少数民族原始武术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采集、游猎、农耕的生产形态为少数民族武术的创建留下了特有的动作原型,以采集、狩猎为主要形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少数民族原始武术萌发的早期素材。
2.2.2战争冲突中提炼的技击武术
武术是战争创造出来的体育精华,在古代战争中,敌我双方面对面撕杀时,除体力而外,格斗技巧也是一个重要的胜负因素。⑤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奴隶社会以来,激烈而残酷的战争使得弓、弩、大刀、剑、棍等兵器的使用和拳术、摔跤等徒手格斗的技能在战争中得到强化,并发展成为提高部落战斗力的搏杀手段。为了能在频繁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民族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展开了一连串的军事战争。史料记载,唐末时期,德昂族的先民在滇西建立了自己的地方政权,元代史书称为“金齿国”,据:《元史·地理志》载,他拥有今日保山大部,德宏、临沧、西双版纳全部及缅北、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等广大地区。《马可波罗游记》载:金齿“其俗男子尽武士,除战争、游猎、养鸟之外,不做他事,……辅以战争所获的俘奴而已。”从而造就了德昂族人民对武术的崇尚与热爱。⑥阿昌族喜爱武术,男子从小练武,过去阿昌族的土司都是武官出身,擅长武术。一般阿昌族男子练就一身武艺,曾抗击过英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击退过侵入滇西的日寇。
军事战争加速了武术在各少数民族社会中的发展,成了少数民族武术形成、发展、提升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保障少数民族社会生存权利与生活空间的重要手段。
2.2.3祭祀活动中萌生的表演武术
远古时期,少数民族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无法控制自然灾害,人们便将天灾疾病归因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于是便产生了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先民对祖先、神物的崇拜是原始信仰的核心对象,宗教祭祀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武术活动,将武术活动中表现出的动作姿态引为祭祀仪式里的基本招式。其本质并非是追求强身健体或军事格斗,往往是作为一种巫术礼仪的形式而存在,目的是为了愉悦神灵,驱撵鬼魂,以得到神灵的庇佑。如独龙族年节“卡雀哇”上最隆重的仪式——剽牛,独特的祭山神活动——射弩;普米族每年正月初一要举行“转山会”的活动,内容有弩弓射击,摔跤等武术活动;阿昌族在“阿露窝罗”节上的武术表演;基诺族的“特懋克”节要进行射箭打靶。云南少数民族武术的健身性、娱乐性多在大型的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等活动中得以体现。各民族的崇拜信仰对象、诉求意愿的不同,在祭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武术活动内容和使用的武术器具也不同。如独龙族在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巫器主要有长刀、竹竿等;怒族有长刀等;布朗族有长刀、铁斧、火枪等;德昂族有刀、长矛、火枪等。这些活动是希望通过一些武术器械的劈、砍、挂、刺等动作扫清祖先亡灵回归极乐世界道路上的障碍。
3结语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武术是有着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动作结构、复杂多重的功能和作用、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资源,是研究和了解各民族历史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活化石”,作为少数民族武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是人类不同时期特殊的体育历史文化遗存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世代相传,形成民族生存发展的支撑和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3]张延庆,王玉斌,王晓芳.从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管窥其内在特点和形式体现[J].山西体育科技,2006,26(1):38.
[2] [5]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云南省编委.云南省志﹒民族志[G].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2.第764页。
[6]云南省编委.云南省志﹒民族志[G].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2.第687页.
[7]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96-108页.
[8]郭玉成.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搏击·武术科学,2009,6(3):1-3.
[9]屈植斌.人文地理视野下水族武术的成因探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6:23-26.
[10] 姜娟,王岗.武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11)武术文化研究进展[J].中华武术·研究,2012,1(4):5.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