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结果11月13日在上海揭晓,这些获奖图书将代表中国参加201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评委会表示,“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审标准,既要与“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要求相接轨,又应反映出中华文化的特质和精髓。评选坚持将书籍设计的整体性摆在首位,同時坚持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书籍设计对于书籍本身功能的提升、设计风格与适宜手感的和谐统一,以及作为设计重要元素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结果11月13日在上海揭晓,这些获奖图书将代表中国参加201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评委会表示,“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审标准,既要与“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要求相接轨,又应反映出中华文化的特质和精髓。评选坚持将书籍设计的整体性摆在首位,同時坚持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书籍设计对于书籍本身功能的提升、设计风格与适宜手感的和谐统一,以及作为设计重要元素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经全体评委三轮投票评选,《姑苏繁华录——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特展作品集》《茶典》等25种图书获评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
(中国新闻网)
其他文献
开放,有着无限的可能性;现实,也极富戏剧性。开放叙事,向一切可能开放。《北京折叠》是2015年《小说月报》第四期“开放叙事”专栏收录的一篇科幻性质的小说,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折叠》进行深度剖析,找到开放叙事中开放与现实的联系。 郝景芳通过《北京折叠》充满隐喻性地表现现实生活的阶层问题、教育问题、婚恋问题,而且关注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可以说,这篇小说是“开放叙事”向一切叙事的可能性开放的很好诠释,
高明的《琵琶记》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风行海内,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其中人物个性鲜明,一直以来人们就热衷分析评点。长期以来,在《琵琶记》的研究中,蔡伯喈是人们谈论的中心。但是,这里不评说蔡伯喈如何“全忠全孝”,只尝试分析作为邻居的一个大龄老者——张公。笔者从文本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五常”分析其中不可或缺的小人物——张公,以揭示其在文中的人物形象。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关于哈代的宗教思想,学术界颇有争议。哈代青少年时期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接触进化论后,哈代开始反思宗教,并不断批判僵化的教会、教义。本文以哈代小说作品《还乡》为研究对象,以基督教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的糅合为视角,通过对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克林、尤苔莎、维恩)的分析,展现对哈代宗教思想的新认识、对哈代作品的新解读。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后期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和诗人,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中国这个巨人,正在雄起 他以觉醒的姿态 从立到富,现在开始变强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在经历了成长的阵痛之后 那些在春天里滋生的病毒与细菌 正在被强力地清除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因为它凝聚了民心 每一颗幼小的种子都在欢呼 因为它们迎来了健康成长的土壤 是啊,一个民族在经历了艰难的旅程后 开始从疲惫中恢复 是啊,一个国家在涅火中重生 展示出
中篇小说《海边的光景》创作完成于1959年,在安冈章太郎的创作生涯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以该作品为转折点,安冈的创作风格开始发生转变。本文从该角度出发,主要从时间和空间叙事、作品的主题以及新颖的文体等方面讨论《海边的风景》于安冈文学中的重要性。 《海边的光景》于1959年11月和12月连载于期刊《群像》,同年,单行本由讲谈社出版发行。该作品被收录于《安冈章太郎集》和《安冈章太郎全集》等作品集中。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其描绘了主人公马丁·伊登极具戏剧冲突的一生,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阶级、理想、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显性生理成长和隐性心理成长两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小说《马丁·伊登》中主人公的成长表现;其后,从社会因素、爱情因素两个角度,研究了《马丁·伊登》中影响主人公成长的主要因素。 《马丁·伊登》被文学界公认是杰克·伦敦结合自身生活经
知道邹相是常常在各种报刊看到他的诗歌,精短,有神儿。真正见了面后不久,便收到他的两尺行书诗作《甲午年诗赠奚同发仁兄》:“未曾相识慕君名,一见如故诉衷情。此生与兄结厚谊,觥筹交错杯莫停。”欣赏着书法墨迹,体会着诗意浓郁,你说这位诗人的才华和激情怎么就掩盖不住呢? 邹相的第四本著作、诗集《拈花微笑》送来时,我也微笑了。 微信朋友圈看到最多的,是他在公交车上文思泉涌。他对文学的痴迷和执著,大有二祖慧
大雾弥漫,女人广场 盛大的开业典礼还没有散去。 C市某区妇联办公室卷宗里的女人们 都被招了进来。女士A 凭借心里养的老虎和身体上的蜜 坐上了头把交椅。其余的,暂住户 还是暂住户,清洁工还是清洁工。 问题剧已经撤离家庭的舞台,各种 被无业、被家暴、被孤独、被精神病以及 被抛弃的症候快速完成变脸。 她们经营时装、口红、性用具…… 爱情穿着大红旗袍,婚姻穿着紫色大衣, 收银台的小
叶晓燕发表在《牡丹》杂志2017年1期上的散文《柴大》,用纪实的感性笔触将草芥人物的命运真相和盘托出。关注底层、缅怀逝者、同情弱者的悲悯情愫与仁厚之爱,仿佛一曲凡尘清唱,深深感动了我。这篇散文反复读了几遍之后,我相信正是生活的艰难与辛酸,才像白杨树忠贞不渝无怨无悔的秉性那样,构成了柴大抵御逆境憧憬未来的精神支柱。 “柴大的孙子出事那天早上,屋前那棵老白杨叶子掉光了。”问题的开始,就是生活这幕戏剧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11月29日至30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主题是“开创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新时代”。 论坛由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和中波经济文化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国、波兰、德国、俄罗斯、斯洛伐克、匈牙利等8国的文化活动家、艺术家、博物馆及剧院运营专家和有关学者等百余人参加。 中國丝绸之路基金会秘书长张杏兰对新华社记者说,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相比前两届更加务实,力图促成中国和中东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