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漫游,双重成长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其描绘了主人公马丁·伊登极具戏剧冲突的一生,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阶级、理想、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显性生理成长和隐性心理成长两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小说《马丁·伊登》中主人公的成长表现;其后,从社会因素、爱情因素两个角度,研究了《马丁·伊登》中影响主人公成长的主要因素。
  《马丁·伊登》被文学界公认是杰克·伦敦结合自身生活经历、社会见解和文学信仰所写的“心理自传”小说。从这部小说中,人们可以多角度地感受到杰克·伦敦对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英雄道德观、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社会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独特见解。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杰克·伦敦及其作品《马丁·伊登》,有必要对《马丁·伊登》中影响主人公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一、小说《马丁·伊登》中主人公的成长表现
  简单来讲,成长即一个人从稚嫩走向成熟、由简单走向复杂的发展过程。一篇传记体小说,必须要反映出主人公在经历各类事件后逐渐产生的情感变化、世界观变化和特点变化,从而产生出一定的文化隐喻性和社会映射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可将小说《马丁·伊登》中主人公马丁的发展分成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来看。
  (一)生理方面的显性成长
  一个人的显性成长,主要表现在其生理年龄的逐渐增大,以及随之产生的阅历丰富、知识积累、家庭结构变化和社会角色转变。二十岁时,马丁还是一名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水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富家小姐罗丝邂逅,使马丁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上层人的生活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马丁提升社会地位、实现自我成长的欲望和追求。就这样,在爱情的支持下,马丁开始勤奋地学习、写作,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和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丁逐渐发现,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蹲守于社会底层、羞愧于自身工人阶级出身的穷小子,而是变成了一个身居高位、受人奉承的名人作家。在小说中,主人公马丁最终虽然没有与罗丝修成正果,但其在社会地位、知识积累、见识眼界方面的显性成长,与罗丝的上层人形象是分
  不开的。
  (二)心理方面的隐性成长
  随着主人公马丁跌宕起伏、充满变化的成长历程,其在各种经历中所形成的心理变化也是复杂多样的。在成长的初期,马丁是感性、冲动且自信的,“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正是这一阶段主人公的心理特点写照。此时,马丁为了弥补与罗丝小姐间社会阶级、出身地位上的差距而拼命努力,学语法、读文学,猛烈地挖掘、激发着自己的写作潜能和创作欲望,并在这种情感力量的支持下,以每日只睡五小时左右的非正常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和写作中。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代表资产阶级的出版界一次次地向他泼冷水、退稿件,马丁仍然坚持并勇敢地捍卫着自己的作品与爱情。
  在成长的中期,马丁逐渐变得理性。基于对自己现状及未来的冷静思考和分析,马丁在坚持自己理想的同时,逐渐将行为、观念向现实生活靠拢,心甘情愿地写一些“游戏文章”赚取稿费,以此支撑愈发不济的生活。与此同时,理性的思维方式也使他开始正视与罗丝小姐之间的差异,马丁开始在意二人世界观、生活模式之间的差异。即便如此,此时的马丁对爱情还是自信且坚持的。
  在成长的后期,马丁的人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名誉和地位并没有为他带来更多的快乐,罗丝的残酷决裂与主动接近、亲戚与“上层人”的谄媚奉承,都使风浪中心的马丁极度迷茫和反感。怀着“马丁·伊登一点儿也没有变,为什么大家都来奉承了呢?”的疑问,马丁逐渐看清了这些人的丑陋嘴脸,并因此陷入了理想与现实反差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之中。这时,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交织,引导着马丁冷静而失望地意识到,在其所處的时代背景下,真诚而高贵的人文理想是无法得到满足的。至此,他终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了结自己悲哀而无依的一生。
  二、《马丁·伊登》中影响主人公成长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主人公成长的社会因素
  在《马丁·伊登》这部小说中,家庭出身、社交环境、阶级差异等社会因素对主人公马丁成长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首先,马丁出身于穷困混乱的无产阶级,这使得其童年生活过得十分不堪。从十岁开始,马丁就必须在充斥着打架和饥饿环境中学会独立和谋生。此时,为了守住珍贵的卖报工作,马丁必须要与比他年长且强壮的孩子争抢打架,他的朋友也是一群无所事事、只会打架的社会闲散游民。在这样的环境和社交中,马丁幼稚地逐渐认为,无知、粗俗和劳作便是生活应有的模样。而后,随着与罗丝小姐及其家人的相识相知,在见识到上层人家中优雅华丽的陈设和装饰后,马丁保有二十年的世界观轰然倒塌,并在这片底层社会的思想废墟之间,建立起了渴望知识、渴望地位与认可的新理想。之后,这一理想如导火索一样贯穿小说始终,引燃了马丁不同成长时期对现实、理想与爱情的认知之火。
  另外,社会地位变化后其他人的语言行为转变,也是造成主人公马丁成长变化的重要原因。在马丁成为一名当红作家后,往日对其冷嘲热讽的姐夫、妹夫等亲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态度变化,以与马丁共同用餐为荣,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亲戚并不能看懂马丁的文学作品,而只是想从马丁身上获取更多的金钱,去扩大自己的生意。同样,往日对马丁嗤之以鼻的出版商也陆续找上门来,争抢着要发表已被退稿数次的作品。这些人的态度直接导致了马丁对现实社会理想信念的怀疑和动摇,甚至可以说是其投海自杀的直接原因。
  (二)影响主人公成长的爱情因素
  爱情是影响小说主人公成长的最根本因素,也是整个悲剧故事的起点。如果没有遇到富家小姐罗丝,人们几乎可以预见,马丁会以一种低俗、自尊而“平稳”的状态度过一生,与其童年伙伴一样工作、喝酒、打架,并保持着平庸、平淡且一致的人生态度。而在邂逅罗丝后,马丁越来越感受到自身出身的卑微与低劣,并由此产生了成为一名绅士、一名作家、一名上层人的理想,以此拉近自己与罗丝小姐之间的距离,为自己伟大的爱情计划创造条件。人们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理想造就了马丁的成长,使其从底层社会中逐渐抽身脱离出来,成为一位受人关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但随着这种成长一起到来的,也有马丁对社会、对世界、对人性的感受与经历,并催生了马丁心底对人们狰狞面目的悲观与绝望。
  当马丁受到报纸渲染抨击,陷入舆论中心时,其珍视的爱情并未有所支持,罗丝小姐选择主动与其决裂,对马丁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而当马丁名利双全之后,罗丝小姐竟然主动找上门来,甚至委身与马丁同居。但此时的马丁已经不再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穷小子,他渐渐认识到自己耗尽大量希望、时间和精力所追求的爱情,不过是蒙上了理想主义面纱的幻影。
  三、结语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马丁的悲剧式成长历程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受到罗丝小姐的影响,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长期处在最底层无产阶级与上层资产阶级的边缘夹缝中。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马丁·伊登在心理、生理上的耐性和承受力逐渐被一系列残酷的社会现实消磨殆尽,最终落得个自杀解脱的无奈结局。从小说的角度讲,马丁的悲惨结局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仍可从中获取一定的启示和教训,即要理性、变通地看待成长中的各类影响因素,只有保持自信与自我,坚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生命中的经历与波折。
其他文献
《我为什么喜欢经典》是“我为什么喜欢……”系列读书笔谈之一(该系列包括《我为什么喜欢经典》《我为什么喜欢唐诗》《我为什么喜欢宋词》三篇文章)。本文主要根据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经典之说,结合现实中人们的各种社会心态,从个人独特的视野和角度来阐述人们应该如何适应社会,怎样对待生活;如何做人,怎样处事的道理、方法和途径。其中既有前贤的经典说教,又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和独特感悟,特别是回答了在现实生活中读经
期刊
唐代长沙窑开辟了釉下彩绘的先河,又将诗文、书法和绘画装饰运用到器物上,为以后陶瓷装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陶瓷装饰的纹样种类繁多,人物装饰是其中的一大类。扒村窑属于磁州窑系,是宋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民窑之一。它的人物装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采用白地黑花的装饰工艺,粗犷豪放的表现手法,酣畅自如的线条,将造型与装饰融为一体,完美结合;装饰内容多取材于人们日常生活,是当时社会情景的写照,是历史文化、政治
期刊
进关以后,受汉文化的影响,在头饰方面,满族妇女也反映了汉族妇女头饰的因素,对于簪环首饰来说,宫廷贵族越来越重视。清代后妃的簪环饰品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发簪是后妃们金银、珠宝首饰中的佼佼者,于是,清朝后妃的发簪多用质地细腻的珠宝为材质,作工相当讲究。发簪不但可以美饰发鬓,构成发簪的材质以及花样等,又可传达人们情思,寄托了人们内心的追求。清代后妃发簪“童子如意平安”是后妃发簪中少有的珍品,研究它的寓意
期刊
剪纸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体现。将剪纸艺术与动画结合起来,能够打造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观众带去强烈视觉冲击,不仅动画得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得到弘扬。本文主要对动画中运用剪纸艺术特征进行概述,继而阐述剪纸艺术在动画中运用。  剪纸艺术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具有一定的表现性与可塑性。在动画制作中融入剪纸艺术,使动画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
期刊
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是村上春树;我最喜欢的村上作品是《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没有之一。我承认,我极其偏爱村上的这部只写自己的作品,以至于读完它之后我连续几次都套用这个书名做文章标题。是的,这次我依然用这个句式,是因为我还是希望谈出自己理解中的守望,并以此敬献于自己志识未定的成长。  ——题记  谈谈“守望”这个词  “守望”一词,很轻易就能扣动我的心弦,且读之铿然,有金石之声,让我感觉它很踏实,
期刊
开放,有着无限的可能性;现实,也极富戏剧性。开放叙事,向一切可能开放。《北京折叠》是2015年《小说月报》第四期“开放叙事”专栏收录的一篇科幻性质的小说,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折叠》进行深度剖析,找到开放叙事中开放与现实的联系。  郝景芳通过《北京折叠》充满隐喻性地表现现实生活的阶层问题、教育问题、婚恋问题,而且关注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可以说,这篇小说是“开放叙事”向一切叙事的可能性开放的很好诠释,
期刊
高明的《琵琶记》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风行海内,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其中人物个性鲜明,一直以来人们就热衷分析评点。长期以来,在《琵琶记》的研究中,蔡伯喈是人们谈论的中心。但是,这里不评说蔡伯喈如何“全忠全孝”,只尝试分析作为邻居的一个大龄老者——张公。笔者从文本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五常”分析其中不可或缺的小人物——张公,以揭示其在文中的人物形象。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期刊
关于哈代的宗教思想,学术界颇有争议。哈代青少年时期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接触进化论后,哈代开始反思宗教,并不断批判僵化的教会、教义。本文以哈代小说作品《还乡》为研究对象,以基督教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的糅合为视角,通过对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克林、尤苔莎、维恩)的分析,展现对哈代宗教思想的新认识、对哈代作品的新解读。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后期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和诗人,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
期刊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中国这个巨人,正在雄起  他以觉醒的姿态  从立到富,现在开始变强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在经历了成长的阵痛之后  那些在春天里滋生的病毒与细菌  正在被强力地清除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因为它凝聚了民心  每一颗幼小的种子都在欢呼  因为它们迎来了健康成长的土壤  是啊,一个民族在经历了艰难的旅程后  开始从疲惫中恢复  是啊,一个国家在涅火中重生  展示出
期刊
中篇小说《海边的光景》创作完成于1959年,在安冈章太郎的创作生涯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以该作品为转折点,安冈的创作风格开始发生转变。本文从该角度出发,主要从时间和空间叙事、作品的主题以及新颖的文体等方面讨论《海边的风景》于安冈文学中的重要性。  《海边的光景》于1959年11月和12月连载于期刊《群像》,同年,单行本由讲谈社出版发行。该作品被收录于《安冈章太郎集》和《安冈章太郎全集》等作品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