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课堂教学活动一直深受主客二元论的影响,成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单边活动,教育主体停留在单子化的状态,抑制了人的主体性及创造力,而主体间性的提出恰恰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将对课堂教学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
对主体间性的阐释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叫主体际性、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
要概念。它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Hussel)针对人们对他的现象学的批评,同时也为了消解所谓“人的主体性悖论”而提出的,胡塞尔认为,为了使先验现象学摆脱“自我论”的危机,现象学必须从“ 自我”走向“ 他人”,从单数的“ 我”走向复数的“ 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平等、民主、互爱的基础上,通过交往与合作生成主体之间的开放性、关联性和统一性。可以看出,主体间性的提出是对绝对主客体二元论的批判、修正与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的世界观,主体间性理论具有普遍意义,对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更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在主体间性的视野下,教师与学生都具有主体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主体——客体”与“主体——中介——主体”的绝对依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合作、平等、交流的关系。
主客体论影响下的课题教学困境分析
“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因为归根到底,教育必须培养人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1而教学作为教育主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然而近代以来,教学活动一直深受主客二元论的影响,它往往成为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灌输知识的单边活动,教育主体即停留在单子化的状态,学生体会不到作人的自由与快乐,教师失去了育人的愉悦情怀。有人曾这样抽象地描述课堂教学:那儿放着(或叫坐着)几十个接受知识的容器,相当于碗,有一个装着很多知识的工作人员,相当于拎着一“桶”知识,凌空往“碗”里倒。然而这些“容器”有的接得主动,有的接得被动,有的接得多,有的接得少。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需要、没有思想、没有感情,学生被当作客体来看待,近似于物,教学严重剥夺、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的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对外部客观世界进行积极干预所需要的主体性和批判意识。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对这种教学作了如下生动的描绘:①教师教,学生被教;②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③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④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⑤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⑥教师作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惟命是从;⑦教师作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⑧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人征求其意见)适应学习内容;⑨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⑩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2主客体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如同机械大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无视学生之间在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体验和感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试图以一种“大一统”的课堂教学来
塑造和培养统一的“标准件”。
主体间性课堂教学:对以往教学活动的超越
(一)在理论上的超越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近代工业社会,产生了与之相匹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高度“主体性”,人们重视自我存在,挖掘自身价值,个人的主体性得到确立。然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强调的是对客体的认知、征服和占有,最终将导致的是人成为了被一切人用来实现一切的工具,人的主体性被异化。而主体间性的出现恰恰为解救这种危机提供了思路,它要把“单子式生存状态”下的人们拉向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关系,主体间性的提出是对绝对主客体二元论的批判、修正与发展,是对与近代工业化时代相匹配的主体性的超越。
主体间性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和谐一致的课堂交往,它以交往和对话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最终达成共同意义的创生。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追求师生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它既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避免了“单一主体观”,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平等交互关系,是对主客二元论下的课堂教学的超越。
(二)在实践上的超越
在传统观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以知识的接受为中介而连接起来的一种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完成知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甚至惟一任务,在这种课堂教学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学生处于被动、压抑的状况中,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被漠视。而主体间性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担任教学的主体,师生共同选择最佳的课堂组织形式、发掘自身潜能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民主的交往成为了师生间自然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课堂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教师也会在其中体会到教学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
实现主体间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民主与平等的意识.课堂教学中的平等包括教学主体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还包括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平等享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双方应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和爱好,尤其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感情世界。另外,每个教育主体都有参与和继续交往的均等机会,都有表达意愿和情感的均等机会。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恰到好处的运用微笑、点头、激励、心理换位等弱控制手段,使学生消除防御甚至敌对的心理,让学生通过点点细节获得主体平等和民主氛围的心理感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二)建立“我”——“你”式的师生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前提,建立“我”——“你”式的师生关系是主体间性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定。它要求课堂中的各种关系是“我——你”式的在场的相遇,而不是“我——他”式的在场但不相遇。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使得师生心情愉悦、心理兼容,同时也培养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奋发向上的生机,从而让知识的吸收成为了愉悦体验的过程。
(三)相互了解与真诚沟通.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双向的、直接的、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学生也要了解教师,教师要清楚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学生也应认识教师的教学风格、知识背景等。教学过程不可能是教师把他所理解的“文本”“注入”学生的头脑中,而是经过学生自主选择后接受的。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交流,真诚的沟通,实现双方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价值。
(四)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交往
1、创建教学行为公约,建立交往规则.根据主体间性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学活动应朝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修订课堂教学行为公约来促进积极的课堂参与。这个公约可以规定教学主体在教学情境中需要做出的行为方式和应遵守的规范,它既可以是教师与全体学生的约定、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约定,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约定。而约定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约定。建立公约是为了走向“无公约”的自由的主体间性教学,当良好的教学交往习惯成为自然,也便完成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2、开展多维度交往活动.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往往把师生交往视为教学中唯一重要的交往关系,而生生交往始终未受到重视,甚至还认为生生交往只会给课堂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课堂进程,其实,生生交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其间也并不是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而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而存在。在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多采用组内讨论、组际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3、关注学生需要,实现真实交往.课堂教学是实施之间知、情、意等方面进行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由于交往主体是在各自的生活世界的范围内进行理解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注意到与学生生活世界上的差异并予以关注,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成长阶段和思维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生命活力与教师的生命活力实现良好的对接,使教学活动灵动自如甚至获得意外的丰收。
对主体间性的阐释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叫主体际性、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
要概念。它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Hussel)针对人们对他的现象学的批评,同时也为了消解所谓“人的主体性悖论”而提出的,胡塞尔认为,为了使先验现象学摆脱“自我论”的危机,现象学必须从“ 自我”走向“ 他人”,从单数的“ 我”走向复数的“ 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平等、民主、互爱的基础上,通过交往与合作生成主体之间的开放性、关联性和统一性。可以看出,主体间性的提出是对绝对主客体二元论的批判、修正与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的世界观,主体间性理论具有普遍意义,对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更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在主体间性的视野下,教师与学生都具有主体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主体——客体”与“主体——中介——主体”的绝对依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合作、平等、交流的关系。
主客体论影响下的课题教学困境分析
“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因为归根到底,教育必须培养人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1而教学作为教育主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然而近代以来,教学活动一直深受主客二元论的影响,它往往成为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灌输知识的单边活动,教育主体即停留在单子化的状态,学生体会不到作人的自由与快乐,教师失去了育人的愉悦情怀。有人曾这样抽象地描述课堂教学:那儿放着(或叫坐着)几十个接受知识的容器,相当于碗,有一个装着很多知识的工作人员,相当于拎着一“桶”知识,凌空往“碗”里倒。然而这些“容器”有的接得主动,有的接得被动,有的接得多,有的接得少。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需要、没有思想、没有感情,学生被当作客体来看待,近似于物,教学严重剥夺、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的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对外部客观世界进行积极干预所需要的主体性和批判意识。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对这种教学作了如下生动的描绘:①教师教,学生被教;②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③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④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⑤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⑥教师作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惟命是从;⑦教师作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⑧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人征求其意见)适应学习内容;⑨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⑩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2主客体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如同机械大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无视学生之间在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体验和感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试图以一种“大一统”的课堂教学来
塑造和培养统一的“标准件”。
主体间性课堂教学:对以往教学活动的超越
(一)在理论上的超越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近代工业社会,产生了与之相匹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高度“主体性”,人们重视自我存在,挖掘自身价值,个人的主体性得到确立。然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强调的是对客体的认知、征服和占有,最终将导致的是人成为了被一切人用来实现一切的工具,人的主体性被异化。而主体间性的出现恰恰为解救这种危机提供了思路,它要把“单子式生存状态”下的人们拉向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关系,主体间性的提出是对绝对主客体二元论的批判、修正与发展,是对与近代工业化时代相匹配的主体性的超越。
主体间性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和谐一致的课堂交往,它以交往和对话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最终达成共同意义的创生。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追求师生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它既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避免了“单一主体观”,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平等交互关系,是对主客二元论下的课堂教学的超越。
(二)在实践上的超越
在传统观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以知识的接受为中介而连接起来的一种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完成知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甚至惟一任务,在这种课堂教学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学生处于被动、压抑的状况中,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被漠视。而主体间性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担任教学的主体,师生共同选择最佳的课堂组织形式、发掘自身潜能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民主的交往成为了师生间自然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课堂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教师也会在其中体会到教学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
实现主体间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民主与平等的意识.课堂教学中的平等包括教学主体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还包括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平等享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双方应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和爱好,尤其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感情世界。另外,每个教育主体都有参与和继续交往的均等机会,都有表达意愿和情感的均等机会。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恰到好处的运用微笑、点头、激励、心理换位等弱控制手段,使学生消除防御甚至敌对的心理,让学生通过点点细节获得主体平等和民主氛围的心理感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二)建立“我”——“你”式的师生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前提,建立“我”——“你”式的师生关系是主体间性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定。它要求课堂中的各种关系是“我——你”式的在场的相遇,而不是“我——他”式的在场但不相遇。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使得师生心情愉悦、心理兼容,同时也培养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奋发向上的生机,从而让知识的吸收成为了愉悦体验的过程。
(三)相互了解与真诚沟通.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双向的、直接的、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学生也要了解教师,教师要清楚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学生也应认识教师的教学风格、知识背景等。教学过程不可能是教师把他所理解的“文本”“注入”学生的头脑中,而是经过学生自主选择后接受的。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交流,真诚的沟通,实现双方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价值。
(四)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交往
1、创建教学行为公约,建立交往规则.根据主体间性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学活动应朝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修订课堂教学行为公约来促进积极的课堂参与。这个公约可以规定教学主体在教学情境中需要做出的行为方式和应遵守的规范,它既可以是教师与全体学生的约定、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约定,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约定。而约定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约定。建立公约是为了走向“无公约”的自由的主体间性教学,当良好的教学交往习惯成为自然,也便完成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2、开展多维度交往活动.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往往把师生交往视为教学中唯一重要的交往关系,而生生交往始终未受到重视,甚至还认为生生交往只会给课堂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课堂进程,其实,生生交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其间也并不是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而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而存在。在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多采用组内讨论、组际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3、关注学生需要,实现真实交往.课堂教学是实施之间知、情、意等方面进行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由于交往主体是在各自的生活世界的范围内进行理解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注意到与学生生活世界上的差异并予以关注,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成长阶段和思维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生命活力与教师的生命活力实现良好的对接,使教学活动灵动自如甚至获得意外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