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应用与实施,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策略,做好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应用,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应用研究
一、问题导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渐进性原则
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应遵循渐进性原则,提出的导学问题应具有层次性,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通过问题引导不断增加学生问题思考的深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深入性原则
从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得出最终结论的过程。并且,在当下的高中数学教材编写过程中,通常对于数学知识结论的得出过程进行了简化,鲜有涉及到前人如何看待数学问题,如何运用数学思维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对数学结论有一个深刻地理解,不会应用数学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基于此,需要教师在开展问题导学的过程中,遵循深入性原则,应用一些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运用前人的数学思维来实现问题的顺利解决。
(三)发展性原则
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这些数学思想均是高中数学中比较典型的思想,同时也是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应用到的方法。例如,一些数学规律是从研究一些特殊的问题开始的,从而总结这些问题所具备的特殊现象的特征,发现普遍具备的规律,推出一般的结论。因此,优秀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能够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有效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基于此,在实际开展问题导学的过程中,同样也要遵循发展性原则,通过改变问题条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问题导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问题导学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问题导学要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为有效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在开展问题导学时结合生活实际不失为一项有效办法。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提问问题的“温度”,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一改以往对数学的刻板认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在开展《平面向量》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假期出游如何选择交通工具作為问题导学的切入点,首先向学生提问:“被外国人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是什么?”学生很快回答:“网络购物、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随后教师接着提问:“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确实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假如在假期我们需要从南宁去福建福州旅游,但查询发现没有直达的高铁,我们应该怎么做?”随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该区域的地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我们可以乘动车先从南宁到深圳,然后从深圳再到福州,也可以选择坐飞机从南宁直接飞往飞福州。”接着教师继续进行引导:“学生提出的方案都比较可行,虽然两个方案的路径不同,但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仔细观察方案路线,从物理视角来看,哪个量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学生很快回答:“矢量中的位移。”接着教师继续提问:“矢量有哪些特点?如果将矢量迁移到数学上形成一种新的量,我们能否给它取一个名字?”从而顺利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教学主题——向量的教学。
(二)问题导学应突显实践性
部分教师对于问题导学有误解,即问题导学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下面进行思考即可,但这一思考的过程实际上非常丰富,不仅动脑是一种思考,动手实践也是思考的一部分,还能够验证学生问题思考的准确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问题导学,教师可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例如,可以在问题导学中穿插一些具有实践特点的小游戏,让学生一边动手实践,一边进行深度思考,还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在旧知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具备结构性、系统性的特点,很多知识之间均有着紧密地联系,通常需要在原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学习。因此,在实际开展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旧知,从中寻找发现新的知识点,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例如,在开展《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学时,针对点在不同的维度空间的不同表示方式,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点在一维直线、二维平面以及三维空间中,如何分别准确描述点的位置?”通过这一问题设计,包含了对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考查,例如,在数轴上,一维直线上的点与实数集里的数一一对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与二维有序实数对(x,y)一一对应,而在三维空间中,点需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才能找出与其对应的有序实数组(x,y,z)。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获得对新的知识点的认知,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对空间直角坐标系概念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应用问题导学法,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巧妙地进行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按图索骥,动脑思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实际思考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更好地跟上教学节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剑.浅谈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3):35-36.
[2]郜鹏.浅析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家长,2021(01):125-126.
[3]缪鹏.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1(01):21-22.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应用研究
一、问题导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渐进性原则
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应遵循渐进性原则,提出的导学问题应具有层次性,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通过问题引导不断增加学生问题思考的深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深入性原则
从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得出最终结论的过程。并且,在当下的高中数学教材编写过程中,通常对于数学知识结论的得出过程进行了简化,鲜有涉及到前人如何看待数学问题,如何运用数学思维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对数学结论有一个深刻地理解,不会应用数学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基于此,需要教师在开展问题导学的过程中,遵循深入性原则,应用一些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运用前人的数学思维来实现问题的顺利解决。
(三)发展性原则
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这些数学思想均是高中数学中比较典型的思想,同时也是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应用到的方法。例如,一些数学规律是从研究一些特殊的问题开始的,从而总结这些问题所具备的特殊现象的特征,发现普遍具备的规律,推出一般的结论。因此,优秀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能够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有效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基于此,在实际开展问题导学的过程中,同样也要遵循发展性原则,通过改变问题条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问题导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问题导学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问题导学要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为有效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在开展问题导学时结合生活实际不失为一项有效办法。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提问问题的“温度”,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一改以往对数学的刻板认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在开展《平面向量》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假期出游如何选择交通工具作為问题导学的切入点,首先向学生提问:“被外国人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是什么?”学生很快回答:“网络购物、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随后教师接着提问:“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确实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假如在假期我们需要从南宁去福建福州旅游,但查询发现没有直达的高铁,我们应该怎么做?”随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该区域的地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我们可以乘动车先从南宁到深圳,然后从深圳再到福州,也可以选择坐飞机从南宁直接飞往飞福州。”接着教师继续进行引导:“学生提出的方案都比较可行,虽然两个方案的路径不同,但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仔细观察方案路线,从物理视角来看,哪个量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学生很快回答:“矢量中的位移。”接着教师继续提问:“矢量有哪些特点?如果将矢量迁移到数学上形成一种新的量,我们能否给它取一个名字?”从而顺利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教学主题——向量的教学。
(二)问题导学应突显实践性
部分教师对于问题导学有误解,即问题导学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下面进行思考即可,但这一思考的过程实际上非常丰富,不仅动脑是一种思考,动手实践也是思考的一部分,还能够验证学生问题思考的准确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问题导学,教师可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例如,可以在问题导学中穿插一些具有实践特点的小游戏,让学生一边动手实践,一边进行深度思考,还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在旧知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具备结构性、系统性的特点,很多知识之间均有着紧密地联系,通常需要在原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学习。因此,在实际开展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旧知,从中寻找发现新的知识点,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例如,在开展《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学时,针对点在不同的维度空间的不同表示方式,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点在一维直线、二维平面以及三维空间中,如何分别准确描述点的位置?”通过这一问题设计,包含了对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考查,例如,在数轴上,一维直线上的点与实数集里的数一一对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与二维有序实数对(x,y)一一对应,而在三维空间中,点需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才能找出与其对应的有序实数组(x,y,z)。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获得对新的知识点的认知,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对空间直角坐标系概念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应用问题导学法,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巧妙地进行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按图索骥,动脑思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实际思考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更好地跟上教学节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剑.浅谈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3):35-36.
[2]郜鹏.浅析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家长,2021(01):125-126.
[3]缪鹏.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1(0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