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旅游文化的定位。天成弥勒大佛的发现给千山旅游文化重新定位带来了契机。形成大弥勒文化格局,打造千山为弥勒道场名山是提升千山文化内涵和影响力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大弥勒文化格局的建议,旨在为解决千山的“特色不特,游而不热”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考。
【关键词】弥勒文化;旅游文化定位;大弥勒文化
千山以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被推为东北诸山之冠,有“天成弥勒地,关东第一山”的美誉。1993年4月,天成弥勒大佛被发现以来,轰动了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亲笔题词,凸显了弥勒文化在千山佛文化的核心地位。为千山旅游文化的定位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一、弥勒文化在佛教的历史地位
(一)未来佛的特殊地位
弥勒,全译梅达丽(maitreya),义译为慈。弥勒是姓,名阿逸多,义译无能胜。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佛同时。弥勒出家后,不与小乘比丘为伍、生活或修学。而与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大菩萨同事,所以在大乘法会上,弥勒都占有重要的席位。
释迦牟尼佛在众多弟子中选择弥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记,次当作佛。释迦牟尼佛说:“十二年后,弥勒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本所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显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密,字义炳然。时诸天人,寻即位起众宝妙塔,供养舍利。时兜率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狮子床坐,忽然化生,于莲花上,结跏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按:“由旬”为古印度计量单位。1由旬相当于今7.3公里左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不停地转大法轮,度诸天子。”弥勒精神体现菩萨在艰苦条件下,行菩萨道,着重利他。于利他中实现自利。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当下生于阎浮提,证得佛果。所以,弥勒菩萨是下一尊未来佛。其地位在佛教乃至在众菩萨中可想而知。
(二)中国化的弥勒菩萨——布袋和尚
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内,不动本际,应现十方,若凡若圣,不可限量。传我国五代梁唐时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布袋,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奉化县人,自称契此。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示寂于岳林寺庑下磬石上。留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皆不识。”至是乃知和尚为弥勒也。布袋和尚笑容满面,心量广大,给人们一种皆大欢喜的享受。自此中国佛教弥勒菩萨塑像多以布袋和尚为蓝本。俗称“弥勒佛”。千百年来,布袋和尚的弥勒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合而为一根深蒂固。
二、弥勒文化赋予千山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千山弥勒文化是古文化的延续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皇帝李世民征东途中驻跸千山大安寺,时有浙江灵隐寺高僧悟觉法师云游到此。悟觉法师与唐王军师登高观景,发现一尊弥勒大佛,面西,高21丈,五官端正,左手五指分开,自然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悟觉法师等请唐王开凿拜佛台和观音洞,又在弥勒大佛右手处凿刻一幅八卦图。
历史湮隔,大佛隐身,1993年4月,考古学者发现拜佛台遗址并供碟、香炉及香灰。至此,天成弥勒大佛重新出世。此事在中国佛教界产生重大影响。
(二)天成弥勒道场是千山佛文化的升华
弥勒大佛重新出世后,以弥勒文化为指导在大佛景区陆续增加了系列仿古建筑群,如大佛寺、弥勒千佛宝殿、龙华法堂、释迦如来舍利塔等,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绀彩鎏金、红墙碧瓦,使得大佛景区增添了庄严、凝重、祥和的氛围。
2001年修建的大佛广场成为每年千山大佛节,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讲经弘法的集会场所。广场上的主体建筑之一龙华堂的墙体上镌刻着六个金黄色大字——天成弥勒道场,是由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释觉光法师题写的。千山成为弥勒道场是机缘和合的结果,天意所成,天成弥勒大佛的应显真身就是最好的表征。千山弥勒道场也是诸方佛国净土应显在这个世界的一块净土。
(三)弥勒大佛是历史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千山弥勒大佛完全自然形成,未经丝毫人工雕琢。据地质专家鉴定,大佛形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古冰川时期,五官、四肢、体态是经岩石风化而成。整个大佛由一座山峰构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坐东面西,体态端庄,五官清晰,四肢比例匀称;头顶光滑;眼睛的位置恰到好处;左手五指清晰,自然放在左膝上,右手握拳,压在右膝上;大佛肩背布袋,胸前天然形成一串佛珠;腹部中央还有一个长2米,宽1.2米的佛脐,大佛的底部可见两只巨足。我国的卧佛并不少见,在千山景区也能找到不少,而天然巨型坐佛,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仅此一尊。原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闻讯并观看大佛照片后,非常高兴,他认为千山大佛的出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宗教界的一大幸事,并欣然题下“千山弥勒大佛”。
三、大弥勒文化与千山旅游文化定位
千山虽被誉为“东北明珠”,且在旅游界内声誉日隆。但是,应当看到千山与国内著名的名山大川相比,在文化品位和知名度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千山的文化底蕴有待发掘,千山的文化含量有待提高。千山的发展和建设,必须做到“围绕精品亮点,提高文化品位;打造特色旅游文化”。
(一)大弥勒文化应该成为千山旅游文化的着眼点
大弥勒文化应该成为千山文化的核心和千山旅游文化的发展着眼点。弥勒文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未来千山旅游自我定位和宣传的方向。多而杂的定位宣传不但冲击了自身特色,而且削弱了千山文化的魅力。若能以弥勒文化为核心,重新规划整合佛文化建筑群,完善佛文化人文景观,使弥勒文化的特色得以凸显,千山就具备了和国内其他佛教名山媲美的实力,成为独树一帜历久弥新的旅游文化品牌。
(二)重新梳理并形成弥勒文化宗教建筑群
大弥勒文化需要全方位的设计和布局。千山宗教文化建筑由于战乱和年久失修等原因,现存庙宇仅20余座。重新定位后,佛文化建筑群要集中体现弥勒文化的主题地位,使它们成为弥勒道场名山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完美和谐的整体。
(三)完善充实弥勒文化,打造宗教旅游精品
继续发掘千山文化內涵使之成为大弥勒文化的有益补充。本着规划高起点,建设出精品的原则,应该重点开发建设大佛景区,既选择其内在“含义”,又予以宗教形象表达,形成中华古典建筑与北方地域文化结合的经典的古建筑群,成为远近闻名的宗教旅游精品。同时对千山历史人文资源继续深入进行发掘、整理、开发,保护珍贵的名胜古迹,传承历史文化。对千山文化的构建和发展,要做到分门别类,传承创新。对具有影响力的古建筑赋予弥勒文化的概念。对新建设的文化景观进行合理布局,如建设千山碑林的文化着眼点更应突出弥勒文化的主题地位。
【参考文献】
[1]释明旸,弥勒菩萨与中国佛教,人间弥勒,2010
[2]李洪娜,尹晓帆,鞍山宗教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城市建设,2009年总第16期
[3]于桐,浅议鞍山宗教旅游的发展,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总第6期
【关键词】弥勒文化;旅游文化定位;大弥勒文化
千山以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被推为东北诸山之冠,有“天成弥勒地,关东第一山”的美誉。1993年4月,天成弥勒大佛被发现以来,轰动了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亲笔题词,凸显了弥勒文化在千山佛文化的核心地位。为千山旅游文化的定位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一、弥勒文化在佛教的历史地位
(一)未来佛的特殊地位
弥勒,全译梅达丽(maitreya),义译为慈。弥勒是姓,名阿逸多,义译无能胜。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佛同时。弥勒出家后,不与小乘比丘为伍、生活或修学。而与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大菩萨同事,所以在大乘法会上,弥勒都占有重要的席位。
释迦牟尼佛在众多弟子中选择弥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记,次当作佛。释迦牟尼佛说:“十二年后,弥勒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本所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显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密,字义炳然。时诸天人,寻即位起众宝妙塔,供养舍利。时兜率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狮子床坐,忽然化生,于莲花上,结跏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按:“由旬”为古印度计量单位。1由旬相当于今7.3公里左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不停地转大法轮,度诸天子。”弥勒精神体现菩萨在艰苦条件下,行菩萨道,着重利他。于利他中实现自利。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当下生于阎浮提,证得佛果。所以,弥勒菩萨是下一尊未来佛。其地位在佛教乃至在众菩萨中可想而知。
(二)中国化的弥勒菩萨——布袋和尚
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内,不动本际,应现十方,若凡若圣,不可限量。传我国五代梁唐时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布袋,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奉化县人,自称契此。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示寂于岳林寺庑下磬石上。留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皆不识。”至是乃知和尚为弥勒也。布袋和尚笑容满面,心量广大,给人们一种皆大欢喜的享受。自此中国佛教弥勒菩萨塑像多以布袋和尚为蓝本。俗称“弥勒佛”。千百年来,布袋和尚的弥勒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合而为一根深蒂固。
二、弥勒文化赋予千山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千山弥勒文化是古文化的延续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皇帝李世民征东途中驻跸千山大安寺,时有浙江灵隐寺高僧悟觉法师云游到此。悟觉法师与唐王军师登高观景,发现一尊弥勒大佛,面西,高21丈,五官端正,左手五指分开,自然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悟觉法师等请唐王开凿拜佛台和观音洞,又在弥勒大佛右手处凿刻一幅八卦图。
历史湮隔,大佛隐身,1993年4月,考古学者发现拜佛台遗址并供碟、香炉及香灰。至此,天成弥勒大佛重新出世。此事在中国佛教界产生重大影响。
(二)天成弥勒道场是千山佛文化的升华
弥勒大佛重新出世后,以弥勒文化为指导在大佛景区陆续增加了系列仿古建筑群,如大佛寺、弥勒千佛宝殿、龙华法堂、释迦如来舍利塔等,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绀彩鎏金、红墙碧瓦,使得大佛景区增添了庄严、凝重、祥和的氛围。
2001年修建的大佛广场成为每年千山大佛节,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讲经弘法的集会场所。广场上的主体建筑之一龙华堂的墙体上镌刻着六个金黄色大字——天成弥勒道场,是由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释觉光法师题写的。千山成为弥勒道场是机缘和合的结果,天意所成,天成弥勒大佛的应显真身就是最好的表征。千山弥勒道场也是诸方佛国净土应显在这个世界的一块净土。
(三)弥勒大佛是历史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千山弥勒大佛完全自然形成,未经丝毫人工雕琢。据地质专家鉴定,大佛形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古冰川时期,五官、四肢、体态是经岩石风化而成。整个大佛由一座山峰构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坐东面西,体态端庄,五官清晰,四肢比例匀称;头顶光滑;眼睛的位置恰到好处;左手五指清晰,自然放在左膝上,右手握拳,压在右膝上;大佛肩背布袋,胸前天然形成一串佛珠;腹部中央还有一个长2米,宽1.2米的佛脐,大佛的底部可见两只巨足。我国的卧佛并不少见,在千山景区也能找到不少,而天然巨型坐佛,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仅此一尊。原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闻讯并观看大佛照片后,非常高兴,他认为千山大佛的出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宗教界的一大幸事,并欣然题下“千山弥勒大佛”。
三、大弥勒文化与千山旅游文化定位
千山虽被誉为“东北明珠”,且在旅游界内声誉日隆。但是,应当看到千山与国内著名的名山大川相比,在文化品位和知名度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千山的文化底蕴有待发掘,千山的文化含量有待提高。千山的发展和建设,必须做到“围绕精品亮点,提高文化品位;打造特色旅游文化”。
(一)大弥勒文化应该成为千山旅游文化的着眼点
大弥勒文化应该成为千山文化的核心和千山旅游文化的发展着眼点。弥勒文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未来千山旅游自我定位和宣传的方向。多而杂的定位宣传不但冲击了自身特色,而且削弱了千山文化的魅力。若能以弥勒文化为核心,重新规划整合佛文化建筑群,完善佛文化人文景观,使弥勒文化的特色得以凸显,千山就具备了和国内其他佛教名山媲美的实力,成为独树一帜历久弥新的旅游文化品牌。
(二)重新梳理并形成弥勒文化宗教建筑群
大弥勒文化需要全方位的设计和布局。千山宗教文化建筑由于战乱和年久失修等原因,现存庙宇仅20余座。重新定位后,佛文化建筑群要集中体现弥勒文化的主题地位,使它们成为弥勒道场名山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完美和谐的整体。
(三)完善充实弥勒文化,打造宗教旅游精品
继续发掘千山文化內涵使之成为大弥勒文化的有益补充。本着规划高起点,建设出精品的原则,应该重点开发建设大佛景区,既选择其内在“含义”,又予以宗教形象表达,形成中华古典建筑与北方地域文化结合的经典的古建筑群,成为远近闻名的宗教旅游精品。同时对千山历史人文资源继续深入进行发掘、整理、开发,保护珍贵的名胜古迹,传承历史文化。对千山文化的构建和发展,要做到分门别类,传承创新。对具有影响力的古建筑赋予弥勒文化的概念。对新建设的文化景观进行合理布局,如建设千山碑林的文化着眼点更应突出弥勒文化的主题地位。
【参考文献】
[1]释明旸,弥勒菩萨与中国佛教,人间弥勒,2010
[2]李洪娜,尹晓帆,鞍山宗教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城市建设,2009年总第16期
[3]于桐,浅议鞍山宗教旅游的发展,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总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