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几年来的一线教学经历与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针对我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理论课时缩短的情况,着重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授课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思考与总结,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结构力学;授课方法;短课时
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国内各高校对实践教学日渐重视,增加实践、减少理论学时和精简内容势在必行,在这一背景下,理论学时的减少和内容的精简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根据自己对结构力学的授课经验,重点在授课方法与手段上,对如何提高授课成效进行了思考与总结,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课程内容和体系
结构力学在授课内容上大致分三块:经典结构力学、程序结构力学、定性结构力学[1],经典结构力学是所有结构力学课程精简改造而成,包含最基础的部分,故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仍把重点放在经典结构力学的讲授上。近十年来,在力学教学领域获得较多探讨和实践;不同高校对其处理方式不同,有单独筹建开课,亦有将其穿插于经典结构力学授课之中的,有高校对定性结构力学授课效果的调查问卷[2]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定性结构力学有必要开设、收获较大,近三成学生认可其作为独立内容单独授课,近半数学生认为定性分析应融合在经典结构力学课程各个知识点中。结构力学是工科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若涵盖上述三块内容,理论学时设置较少时,注重基础培养的同时又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教学内容深度应适当降低。
2 授课方法与手段
通过几年来的一线教学经历与实践,笔者将授课方法与手段总结如图2所示,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2.1 讲好绪论,提高结构力学趣味性
由于结构力学学分与内容相对其他课程较多,作业多需花费大量精力,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繁杂无头绪,逐渐丧失兴趣和信心,个人认为,绪论作为结构力学的开场白,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宏观了解这门学科、理清头绪的关键一步。近年来,随着课时压缩,不少教师都是三言两语就打发了绪论;也有部分教师认为绪论没什么内容,忽视它,这其实都是非常错误的。初学者对所学内容都有一定求知欲和好奇心,到底这门课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本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知识链中的位置,其来龙去脉,起源与发展等等这些宏观认识都需要绪论来传达,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绪论上的好不好直接反应一位老师的水平与专业阅历,对于能否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发学生好奇心,有关键性作用。
2.2 引入工程或生活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思维
在结构力学授课过程中,应引入相关工程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设身处地关注工程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的同时,掌握结构力学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其实就是属于近年来提倡的定性结构力学范畴,不但培养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让其感受到求知的必要与乐趣,也可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活跃。从实用性角度讲,让学生了解结构力学在工程与生产实例中的应用,使他们明白知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在将来能直接或间接指导他们实践与创新,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实际或工程问题对本门课程的初学者冲击性比较大,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例如,为什么拱坝一般建在山区,两侧拱肩处基岩风化或者有软弱夹层会怎样,拱坝是凸向上游还是下游?这都是由拱形结构的内力特点决定的,其弯矩内力比同跨度的梁小很多,一部分荷载通过轴力的方式传递给了拱肩,拱肩处的支座反力比较大,在垂直向荷载作用下拱肩也会产生水平反力,因此,拱肩处对基岩质量要求高,不能有软弱夹层,拱坝一般比较适合山区河流;至于拱坝的方向,凸向上游时沿着坝轴线方向轴力均为压力,反之则为拉力,而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远远大于抗拉强度,所以很显然,凸向上游才合理。
2.3 引入科技前沿成果,增强学生研究探究能力
钱伟长院士曾说过:“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也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本人应该站在学科前沿,做科研的同时,将其引入教学;其实教与研是相长的,教學的同时,也是再学习与深入思考的过程。不过,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给学生介绍本学科前沿知识时,应视学生能力而定,尽量结合已学知识,深入浅出,简要讲清本质,不但让他们觉得有能力进一步研究与引用该成果,还引起学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加入到该项研究中去,进而提高学生应用科研成果的创业创新能力。
2.4 合理设计实验,用以验证理论知识
力学实验是基础力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方面能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基础力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结构力学是纯课堂授课方式,多的加以结构力学求解器上机操作,很少有进行实验教学的,为了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操作能力、科学素养以及独立思维能力,有必要通过理论讲解结合实验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目前,力学一般还是通过验证型实验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为保证其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保证实验效果,我校结构力学实验在授课安排上,采用理论课教师承担实验课教学、实验员从旁辅助的模式;实验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需指导学生为实验目标进行大量实验前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原理学习、了解相关设备、耗材的使用方法。
3 结语
上述内容为笔者在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浅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根据工科相关专业建设与课程培养计划的调整、完善,教师们应不断改进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业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驷.一个基础,两座大厦——《结构力学》课程的改革思路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1998,20:56-58.
[2]陈玉骥.“定性结构力学”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建设教育,2011,3(5-6):18-20
[3]廖瑛.工科结构力学学习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2(4):29-30
关键词:结构力学;授课方法;短课时
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国内各高校对实践教学日渐重视,增加实践、减少理论学时和精简内容势在必行,在这一背景下,理论学时的减少和内容的精简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根据自己对结构力学的授课经验,重点在授课方法与手段上,对如何提高授课成效进行了思考与总结,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课程内容和体系
结构力学在授课内容上大致分三块:经典结构力学、程序结构力学、定性结构力学[1],经典结构力学是所有结构力学课程精简改造而成,包含最基础的部分,故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仍把重点放在经典结构力学的讲授上。近十年来,在力学教学领域获得较多探讨和实践;不同高校对其处理方式不同,有单独筹建开课,亦有将其穿插于经典结构力学授课之中的,有高校对定性结构力学授课效果的调查问卷[2]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定性结构力学有必要开设、收获较大,近三成学生认可其作为独立内容单独授课,近半数学生认为定性分析应融合在经典结构力学课程各个知识点中。结构力学是工科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若涵盖上述三块内容,理论学时设置较少时,注重基础培养的同时又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教学内容深度应适当降低。
2 授课方法与手段
通过几年来的一线教学经历与实践,笔者将授课方法与手段总结如图2所示,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2.1 讲好绪论,提高结构力学趣味性
由于结构力学学分与内容相对其他课程较多,作业多需花费大量精力,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繁杂无头绪,逐渐丧失兴趣和信心,个人认为,绪论作为结构力学的开场白,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宏观了解这门学科、理清头绪的关键一步。近年来,随着课时压缩,不少教师都是三言两语就打发了绪论;也有部分教师认为绪论没什么内容,忽视它,这其实都是非常错误的。初学者对所学内容都有一定求知欲和好奇心,到底这门课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本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知识链中的位置,其来龙去脉,起源与发展等等这些宏观认识都需要绪论来传达,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绪论上的好不好直接反应一位老师的水平与专业阅历,对于能否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发学生好奇心,有关键性作用。
2.2 引入工程或生活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思维
在结构力学授课过程中,应引入相关工程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设身处地关注工程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的同时,掌握结构力学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其实就是属于近年来提倡的定性结构力学范畴,不但培养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让其感受到求知的必要与乐趣,也可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活跃。从实用性角度讲,让学生了解结构力学在工程与生产实例中的应用,使他们明白知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在将来能直接或间接指导他们实践与创新,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实际或工程问题对本门课程的初学者冲击性比较大,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例如,为什么拱坝一般建在山区,两侧拱肩处基岩风化或者有软弱夹层会怎样,拱坝是凸向上游还是下游?这都是由拱形结构的内力特点决定的,其弯矩内力比同跨度的梁小很多,一部分荷载通过轴力的方式传递给了拱肩,拱肩处的支座反力比较大,在垂直向荷载作用下拱肩也会产生水平反力,因此,拱肩处对基岩质量要求高,不能有软弱夹层,拱坝一般比较适合山区河流;至于拱坝的方向,凸向上游时沿着坝轴线方向轴力均为压力,反之则为拉力,而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远远大于抗拉强度,所以很显然,凸向上游才合理。
2.3 引入科技前沿成果,增强学生研究探究能力
钱伟长院士曾说过:“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也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本人应该站在学科前沿,做科研的同时,将其引入教学;其实教与研是相长的,教學的同时,也是再学习与深入思考的过程。不过,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给学生介绍本学科前沿知识时,应视学生能力而定,尽量结合已学知识,深入浅出,简要讲清本质,不但让他们觉得有能力进一步研究与引用该成果,还引起学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加入到该项研究中去,进而提高学生应用科研成果的创业创新能力。
2.4 合理设计实验,用以验证理论知识
力学实验是基础力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方面能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基础力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结构力学是纯课堂授课方式,多的加以结构力学求解器上机操作,很少有进行实验教学的,为了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操作能力、科学素养以及独立思维能力,有必要通过理论讲解结合实验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目前,力学一般还是通过验证型实验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为保证其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保证实验效果,我校结构力学实验在授课安排上,采用理论课教师承担实验课教学、实验员从旁辅助的模式;实验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需指导学生为实验目标进行大量实验前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原理学习、了解相关设备、耗材的使用方法。
3 结语
上述内容为笔者在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浅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根据工科相关专业建设与课程培养计划的调整、完善,教师们应不断改进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业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驷.一个基础,两座大厦——《结构力学》课程的改革思路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1998,20:56-58.
[2]陈玉骥.“定性结构力学”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建设教育,2011,3(5-6):18-20
[3]廖瑛.工科结构力学学习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2(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