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科特点 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动手实践比较强的新兴学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当别的学科都在处心积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时候,信息技术教师或许正为教这门课而沾沾自喜。但是当一张学生课堂精力流失率的调查统计表展现在眼前的时候,难以相信的一组数据及往日的课堂表现让人切实感觉到信息课已经失去她原有的魅力。怎么办?只有进行改革一条路。
  邹城市第二中学提出和实施创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指明方向,点亮希望,提出要求。要想吸引学生,唤醒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必须实行高效课堂,转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学习。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与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 信息技术学科在实施高效课堂方面具有的独特
  优势
  1.1 学科内容方面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具学科,学习的内容都是些大众化的,而且在操作方面都是窗口式操作,结果的预见性较强,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因此比较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开展。尤其是在信息、科技、网络比较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赖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在学习方面,学好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必要手段。
  1.2 学生方面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自身的接受能力和初中学校信息技术课开设的情况不同,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差异比较大。一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比较高,操作技能技巧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师的得力帮手,为高效课堂的实施起到很好促进作用。而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基础较差,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电脑,且信息技术在高考中占的比例不大,但由于相对于其他学科更易于赶上,学习没有压力,因而他们热情高涨,要求进步的愿望非常强烈。通过他们之间的传帮带和相互帮助,为创新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1.3 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时差异很大,所以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是信息技术课中一贯采用的教学模式,而在创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倡导的学生主要的学习模式就是问题探究式分组合作学习。当别的学科还在对这种学习方式进行探讨学习时,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是这种模式的领头人,节省了更多的时间来备课、处理导学案等。
  1.4 展示平台
  由于其他学科内容、特点及场所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展示只能通过黑板以说、讲的形式进行,课堂评价也只能针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或题目解答的对错进行定性的评价。而信息技术则不同,可借助多媒体机房,通过电子课堂、网络来展示,除了展示学习成果以外,更利于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可以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借以激发和鼓励学生。除了能对学生的操作、作品进行评价以外,还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观、网络道德等方面进行指导,这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 具体做法
  2.1 编辑单元式导学案
  信息技术的各章节连贯性不大,教学内容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独立,采用课时导学案容易分裂知识,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编辑单元导学案,能让相同的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学生对相同部分或相近部分的内容作对比学习,构建整体知识网络,形成整体意识,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信息技术必修课第二章“因特网信息获取”部分,如果编辑课时导学案,就会将文件类型、因特网搜索、文件下载、下载效率等分开来讲;但如果设置单元导学案,完全可以打破课时和教材内容安排的限制,将这一部分内容连贯起来:因特网资源搜索——资源的下载(下载方法、下载途径、下载效率)——资源的利用(文件型、网络道德)。这样既能将知识串起来,又避免学生在学习理论中的枯燥。
  2.2 课堂三段式
  学校的创新高效课堂模式采取课前、课上、课后三段式教学,但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是不现实的,很少有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学习信息技术,也没有一位领导或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等“小小科”上花费太多时间,那唯一可利用的就是课上45分钟。针对这种情况,创造自己的“三段式”,即上课5分钟、30分钟、10分钟。上课的前5分钟向学生展示本节学习目标、内容,同时让学生快速浏览本节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达到预习的目的;中间30分钟是学生参照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组内学生可相互讨论,组长可个别辅导,组间可相互帮助,教师巡视进行引导;后10分钟是课堂最活跃的时间,各组相互展示并评价,教师通过展示过程发现问题并做适当点评与点拨,并引导学生做课堂小结,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2.3 分组、分层学习模式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题。其实只要在教学中善于因势利导,将差异转化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分组分层的学习方式,就能使所有学生得到均衡的发展。
  1)学习目标的多级多元化:根据学生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水平要求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计算机动画初步制作”一课中,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求能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会做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对水平一般的学生要求学会制作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并比较二者的异同;对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则要求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试着做引导层动画或遮罩动画。这样既解决了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的问题,又兼顾了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同时在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分层导学还应当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发展自己。
  2)分小组互助学习。高一新生入校,先对其进行信息素养、技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强弱搭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同时考虑到男女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上的差异,在机房座次安排表中将男女生岔开,采用一帮一的方式让他们在互帮互学中共同进步。让那些学有所长的学生充当同学的“小老师”,既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又大大减轻教师的课堂辅导工作。这样,人人学有价值,有所发展。
  3 小结
  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创新高效课堂的摸索中走过一学期,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改变,但期间也遇到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课堂成了少数人活跃的场地,加大了两极分化的程度,没有达到高效;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不够深,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任务的设置不能吸引学生;展示平台不够,课堂评价没有落到实处;等等。这一都需要进一步摸索、研究。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学生的才是高效的。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笔者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将会继续探究,更多地思考、更多地关注,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高效,让学生学得更高兴。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前列腺炎并列前腺增生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BP-BPH组和BPH组,分析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临床特点。结果:BP-BPH组
太原理工大学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是我们太原理工大学成立后,召开的最大的、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是我们实施实质性合并办学的又一重要标志。说这是最大的一次会议
弹性力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在理工科院校许多专业开设,我校矿业工程类的采矿工程、地下工程结构、工程地质等专业也都很重视这门课的教学。但是,由于该课程内容上存在一定难度,学生
文章分析了未来英语教学的趋势,认为利用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是高校英语教改的必经之路,探讨了多媒体英语教学可利用的几种模式及其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相比所呈现的优势,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教学服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强化师爱,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都渴求教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学生往往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教的学科,在课堂上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把真诚的话语、信任的目光、和蔼的微笑送给全体学生,用真爱来赢得学
随着计算机硬件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的规模与复杂度不断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语言、工具与环境也在不断更新。在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领域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iec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不少地区经过广大普教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取得诸多可喜的成果。但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如何进行改革,目前在我国教育界还存在争论,且研究相对滞后。本文拟从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入手,剖析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涵,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策略构想。  1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有责任强化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素质
通过对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生毕业就业岗位的分析,确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服务面向等,以培养更多合格的IT服务与管理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休伯曼的教师职业周期模式将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归纳为5个时期: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平静和保守期、退出教职期。入职期是指教师入职的第1~3年,是“求生和发现期”。新教师面对新的工作一方面表现出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胜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种种困惑。下面笔者从3个方面谈谈新教师应如何解决困惑顺利渡过入职期。    1 应对角色转换    从学生到教师,不仅是由被教者向教人者的转
初中数学难题,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实践证明,构模法是解决初中数学难题的最好办法。构模法就是根据题里的一个概念、一个名词、一条线、一个图形、一个问题等马上联想到学过的概念、定理、公式、例题、习题、涉及知识、条件、联的线、用什么方法解的,从而确定这道难题解题的方向、思路、辅助线的联法,进一步找到解难题的方法。通过构模法训练学生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能迅速找到解难题思路,从而具有解难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