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无所恋 故向死而生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读海子诗歌,那些极具主观性的语言实乃诗人自我生命、情感和精神的表现,这些隐喻性的语言蓄积着诗人生命的张力,只有读其诗,方能识其人,明其意,感其情,悟其思,达到与诗人的生命相通,灵魂相融,进而实现诗词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九月》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一、意象语言中隐喻的生命张力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诗人通过意象将隐喻着诗人自我形象的众神所处的悲剧化生存背景交代出来。然而众神超越了生存和死亡的存在,又何谈生死?意象的隐喻暗示了诗人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思考。“神”的意象语言是“永生”,但诗人却说“众神死亡”。这种断裂的意象蕴藏着怎样的生命体验?事实上,“众神死亡”意味着人的精神信仰的消亡,隐喻着精神信仰在生命中的隐遁、退场。诗人面对的生存环境笼罩着一片死亡阴云,人类精神的草原逐渐枯萎,灵魂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人也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迫切的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存在。“众神死亡”也预示着一个更远的远方的到达,但死亡毕竟是一个悲剧性的结果,所以诗人用一大片耀眼的“野花”意象来衬托众神离去的悲哀,以弥补这种空虚和绝望。
  “野花”的出现象征着最后的希望,诗人将诗歌语言置于生命视角之下来表达内心对生的渴望,对进取精神的渴求。在海子的诗歌里,野花是常用的意象,在死地却鲜花常开,其隐喻的不是繁茂,而是绵延不断的寂寞。但此时的“生命”不是生长在一片绝望的草原上,而是通向新生的“远方”。远方即众神的居所,“目击众神死亡”,显示了诗人追求远方的一次升华。远方隐喻彼岸,而到达彼岸唯有死亡。因此在诗人看来,死是艺术的极致和通达彼岸的有效途径。这是诗人从绝望深处进发出来的最强烈的生的力量,也是对生命最后的希望。透视这些隐喻的意象语言,我们才能触摸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看到了诗人作为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和见证者,目击人类生存中失落的精神世界的绝望状态,目击最后一点希望如此孱弱,但生命张力却似野火,顽强地挣扎着,他的内心隐忍着巨大的伤痛和悲哀。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割裂的意象隐喻的是诗人生命中的“孤独和期望”。面对“众神死亡”的孤独的草原,琴声有谁听?这种源于生命深处的孤独和压抑,隐喻在变形的意象之中,如琴声般“如泣如诉”。孤独是人类的宿命但并不是归宿。如果理解了琴对诗人的意义,也就找到了理解海子生命张力的封印。诗人寻找生命中知己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也唯有如此强烈,才更加反衬出海子生命中孤独的深度。
  二、时空语言中隐喻的生命张力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风”是海子喜欢歌咏的事物,在海子眼里,“风”总是亲切而贴近的。“风”是什么——是希望,或是梦想,还是另有期待?诗人生命因何会感受“风”远在远方时,会比远方更远?诗中的“远方”不是一个纯实在的概念,而是虚实相间,是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隧道;也不是一个纯空间的指向,而是时空并织的力场。诚如诗人所述“远方除了远一无所有”。远方的风是从远方的远方而来的,这预示着“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时间和空间都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所以常令现实生存中的人们感到怅然。作为远方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事物,“风”的存在更令人难以捉摸。风的漂浮不定、来去无踪,都增加了远方的空间之空洞感和时间之虚无感。远方的风因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外,感觉之外,所以显得比远方更远,显得希望是如此渺茫。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作为形而上的“远方的存在”也是面向死亡的存在,而作为远方在死亡中凝聚的生命形态——“野花”不只是第一节中那个存在于现实中的具体物象——此在,更多地呈现着象征意味。野花的馥郁馨香与勃勃生机是由死亡赋予的,也只能绽放在远方。读到此处,“野花”在诗人时空交错的生命体验中由物质积聚为一种精神,隐喻着一种信仰,这就是“生无可恋,向死而生”生命力量。这不死的野花隐喻着草原文化、草原精神,而这正是诗人的生命所向,这也是最深刻、最无奈的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理解。海子正是用自己的死亡凝聚出了一片最美丽的“野花”。
  三、语体语言中隐喻的生命张力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独特的语体语言隐喻的正是诗人有感于人类绝望的生存状态而发自心底的绝望。且不说“琴”与“情”相谐双关的惯常表达策略,单这琴声的“呜咽”就足以让人心动不已。“琴声呜咽”,将琴声人格化,人格化了的“琴声”倾诉着人的情感。从词义上分析,“呜咽”是低低的哭泣,较之“放声号啕”,它更言说内心的痛楚以及对这种痛楚的隐忍。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这个“把”字句用得绝妙,却又引发了又一个疑问:远方的远本就没有达到,又怎么谈得上归还呢?如果读这首诗的人有这种经验的话,就可以理解这句诗了。当我们在追求某种事物,明知它不可企及却无法放弃的时候,我们会说,我不要了,我给你了。其实,还是不能放下。海子的远方是他毕生的追求,又怎么可能轻言放下呢?此时,我们分明读出了他发自生命深处的那种“矛盾和绝望”,而且他对生命的绝望已经到了无法抑制的地步。于是,诗人作为一个孤独的先知,却只能成为一个世人眼中的异端。诗人只好又一次重复地表白“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四、意境语言中隐喻的生命张力
  “只身打马过草原”。历来诗评家皆谓此句“实属神来之笔”。“只身”一叹语重千鈞,“打马而过”却是如此豪气。诗歌至此已意境深远,诗人身过草原,却埋魂于此,他用透视生命的语言营造了一种时空无垠和人生渺然的境界,其中隐喻的便是世间蕴藏的宗教意味的高远和哲理玄思的深邃,面对这一切,他想说什么呢?他又能说什么呢?也许一个存在主义者面对世界最基本态度就是聆听,因为“本真的言说首先是聆听”,而且“唯有所领会者能聆听”,在聆听和领会之后,诗人才发出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深切喟叹。
  海子在草原之上寄寓的他对邈远时间与旷阔空间的无限感慨,沉思凝想之际,我们的灵魂也仿佛跟着诗人“只身打马过草原”,发出“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的低吟。在这一刻,海子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岁月,走向远方。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子诗歌及其隐喻的诗思才是真正意义的“存在”。意境语言的隐喻性融通了诗人生与死的生理阻隔,何尝不是他生命的又一次涅槃呢?
  “因生无所恋,故向死而生”。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创作。而这些语言正是诗人生命的脉动,海子选择了死亡,可是他的诗歌让我们明白怎么活,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读出这些语言中隐喻的生命意识,但他的诗歌的确是要用生命去品读的杰作。
  ★作者单位:浙江临海市大田中学。
其他文献
一、“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内涵解析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原本出自《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先生认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对诗人创作的基本要求。我认为,读者品诗也理应秉承这一原则。具体说来就是:诗歌学习,需要还原到诗人的经历及个性中去,即“入乎其内”;同时还要需
“下水”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后,先于学生,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命题,进行构思、立意,从而写出作文。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教师如能先于学生在水中游弋,摸清情况、探得冷暖、知晓深浅,把自己的真切体会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无疑会让作文的讲解更透彻,指导会更切实。  一、“江枫渔火对愁眠”  可事实常常让我们难堪,当下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视写作为难事,没有写作能力,更有甚者教了一辈子的书,
翻轉课堂可以真正地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对于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环节。  一、给“磁力”诱导亢奋情感  诱导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产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新课标认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传统教学过于强调
不久前,笔者在南京聆听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的《葡萄月令》教学示范课,至今意犹未尽。整堂课完全践行了其本色理论主张,值得一线教师学习深思的地方不胜枚举。笔者试举三例进行分析,以不负黄老师授课中的真情、真意、真境。  一、基于学习过程的灵动对话  基于学生学情、基于学习起点、基于课堂反应进行授课,是语文人共同的认知,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却少之又少,黄厚江老师真正做到了,而且做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用的是平实的语言,但作者笔下的老王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老王一辈子孤苦伶仃,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他心地善良、讲感情,知恩图报,即使在“文革”那样的年代里,精神上也没有受到任何污染,能同情尊重遭遇不幸的作者夫妇。同样,不幸的他也得到了作者及家人的同情与帮助。在他的弥留之际,他竭平生之积蓄,给作者一家送来了香油和鸡蛋,为的是报恩。老王走了,作者每想起老王,
第四届全国师范类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在浙江师大如期落下帷幕。从开始准备到最后走上参赛的讲台,每一步我都很用心地在走。虽然最后因为过于紧张没有发挥好,但是这一过程中的收获是不能单单用名次来衡量的,参加这次比赛带给我太多的感动和收获。  本次比赛参赛选手375名,其中语文学科65名。比赛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即席讲演和模拟授课,都为现场抽题,准备时间共两个半小时。就课文写一份电子版的教学设计,并对模拟
语句补写题是高考新课标卷较具特色的语言表达题型。这一新题型,属于语言文字运用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这一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此题型自2012年全国卷出现后,连续五年的高考都得以延续,颇受命题者青睐。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虽说是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实质上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  随意补写,似顺而不通,缺贴切欠连贯,是学生做此题常见的失误。对
没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被无知所左右;受过教育的人,又常常被知识所裹挟。  一、概念化主题:那些年我们学到的“语文知识”  不久前,再度执教鲁迅的《祝福》,郁结于心中多年的困惑又凸显出来,它与我对“阅读”的认知连成一片,促使我不得不去反思语文教学一些本质化的问题。  阅读《祝福》到最后,总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谁戕害了祥林嫂”,老师组织学生们讨论,从鲁四老爷、鲁四婶、祥林嫂的婆婆到柳妈、卫老婆子,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蕴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古诗词就像是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绚丽多彩、耀眼夺目的明珠。新的《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那么,在鉴赏古诗词时从哪些角度入手呢?该如何鉴赏呢?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举例作扼要分析说明。  一、捕捉意象  古代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象,就是客观物象;意,就是主观情感。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大
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了一本书《帕金森定律》(也称《官场病》),深刻揭露了平庸者得势的原因。作者将incompetence(无能)与iealousy(嫉妒)综合为一,加以医学疾病名词的词尾,创造了injelitis这个词。他创造出的这个新的英文病名“因嫉怠等死症”,意即无能与嫉妒的综合症。他指出:如果一个单位的領导层里有一个人染上了这种病,他总是排斥一切能力比他强的人,也总是反对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