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借助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倾听
倾听是阅读教学的精魂,学会了倾听,就是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精魂。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课堂上师生倾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多种对话的情境,要开展多形式的对话训练,让学生在对话中养成倾听习惯,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
听答训练 所谓听答就是听了发言后能回答发言者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回答是什么、是非的阐述、解释分析、补充说明等等。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培养倾听能力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平等中的首席”位置,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把阅读教学中的知识的权威转入对话的情景中,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创设出一种平等的听答交流空间。在语文课堂上,这种听答时刻在发生。例如《雨点儿》一课学习生字“数不清”时,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数不清的“清”字?生1:我在《数星星的孩子》这课里见过。生2:我在数学书里见过。师:数学书的“数”与数不清的“数”是同一个字,但你仔细听,能发现什么?生2:它们是字同音不同。师:看这个“清”,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生回答略。以上教学片段,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上经常见到,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中实现听与答的训练过程。学生为答而听,为听而答。
听问训练 所谓听问就是听了发言(或学习材料)以后能针对发言(或学习材料)提出问题。这种训练在低年级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有创造性的设计,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小熊住山洞》这课时,教师边点播课件边用生动的语言介绍说:“你们看,这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青青的草地,美丽的野花,清澈的湖水,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今天,老师还要带大家去小熊家做客呢!你们想去吗?别急,我们先随着声音到小熊家去参观吧!”教师放课文朗读。听了朗读后教师提问:“听了小熊家的介绍,大家有不理解的问题想问小熊吗?”生1:小熊家条件这么差,为什么不建一所新房子啊?生2:小熊,你住在这样的山洞里多冷啊,还是换一换地方吧……教师:是啊,小熊为什么要住在这么差的环境中呢?还是让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后,替小熊给大家回答原因吧。于是学生就兴致勃勃地开始读课文了。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课文阅读材料创设一个听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为深入阅读课文打下基础。而随后安排的学生质疑问难,既为学生思考提供了指向性思路,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的阅读期待。学习过程成了听、思、说的过程。
听辩训练 从平时的教学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以话题作牵引,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兴趣就浓,课堂的气氛就热烈,思维也就更活跃。同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来与文本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听的专注性与准确性,从而促进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如学习了《狐狸与乌鸦》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听问训练:“刚才有同学说这只乌鸦可怜,也有同学说要批评这只乌鸦,那到底是该可怜她呢还是要批评她,现在我们分两个辩论小组,一个是同情组一个是批评组,请你们自由选择,准备五分钟后我们两组开一场辩论会。”辩论会上同学根据对方的观点进行反击,他们既在唇枪舌战也在侧耳倾听,因为没有听清对方的观点怎么能反驳对方呢?
二、在写话教学中培养倾听
为记而听 记忆是获取知识的前提,也是积累知识的保证,在写话教学中,为了降低起始难度,教师往往为学生读下水作文或者提出课文提供的例文和精彩语段,让学生背诵。学生在听中积累语言,在听中掌握语言形式,在听中学会了迁移运用。
为想而听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 学生听、欣赏、想象,从而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与倾听能力。请看吴伟芳老师设计的《学会使用象声词描写》习作指导课,就是一次很好的听说训练的过程。请看片段:(1)教师创设情境。“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聪慧的耳朵。有了耳朵,我们能聆听到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有了耳朵,我们能领略到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接下来老师要考考谁的耳朵最灵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听着这些声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滴答滴答”的水声(2)学生交流。生1:一个早晨,晶莹的露珠在绿绿的树叶上滚来滚去,还滴答滴答地往下掉,真有趣。生2:“滴答滴答”是哪里的水声,哎呀!是谁忘了关掉水龙头?浪费水多可惜呀!生3:滴答!滴答!下雨啦!雨水落在池塘里,落在大树上,还落到我们的房顶上呢!(3)教师再创情境。“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听得仔细,而且想象力丰富。老师再为大家播放一种声音,听到这种声音,你又联想到了什么?”教师播放婴儿“哇哇”的哭声。(4)学生交流。(5)教师总结。以上教学片段,教师两次提供了声音素材,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再描述故事,为“写什么”打开了素材,为“怎样写”打开了思路,同时也使得倾听变得有趣且有意义。
为评而听 在写话教学中,修改文章的指导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修改写话内容,是提高写话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写话修改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应越俎代庖。设计“朗读评改法”是提高学生修改能力的一种方法。如三年级“语文园地八”中《我变成了……》在讲评的时候,可以先让同学把自己作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小组同学先自己听,听后给予评价,最后小组推荐精彩的部分到班上交流。这样的教学设计,给每个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同时一人读,人人听,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的过程。互评又使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呈现了一种“动态”。
三、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
新课程实施以后,语文课堂新增了一项专项能力培养,那就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顺畅地进行人际交流。口语交际对学生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它同时生发出的资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闪现出新的亮点。 先倾听后转述 人教版使用的这套教材安排了许多口语交际活动,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先听同伴或者老师发言,学生倾听,再设计活泼有趣的转述的情境开展互动活动。如杭州特级教师蒋晓红在执教《气球》时,设计了一次训练倾听的口语交际课。蒋老师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1)小朋友,刚才你们认识了哪些气球娃娃,你是怎样跟气球娃娃一起玩的?你能去告诉你的好朋友吗?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哦,你的朋友会告诉你什么。(2)刚才你的好朋友告诉了你什么?你对他的什么话印象最深?能大声地说给全班同学听吗?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情境性的倾听训练与表达训练,在富有童趣的转述中,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再如《打电话》中有这样的环节安排:(1)教师创设情境,告诉中午班级同学要参加活动,就餐可能推迟十分钟。(2)情景模拟,请学生给食堂李师傅打电话。(3)评价同学在电话中是否讲清了主要内容,是否符合打电话的礼仪。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耳脑并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先倾听后辨别 在口语课中有很多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开展讨论的,这些机会是开展倾听训练的好机会。平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听到的新闻、故事、报告等作出评判,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判断力和辨别力。如在学习听说训练《自我介绍》时,可以安排这样一个问题:“听了刚才××同学的自我介绍,你觉得他介绍得怎么样?你觉得他什么地方介绍得好?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再如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中就是进行倾听后辨别的训练。先安排学生听故事《骑驴》,然后根据故事中的内容展开讨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意见呢?为什么?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这种听辨结合的训练既能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训练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猫捉老鼠”的游戏。如让同学读绕口令,其他同学扮猫听,如果能听出错误,就是抓到了老鼠。这种游戏,学生兴趣很浓。
先倾听后感言 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现,因此在口语课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个性想法与独特体验。例如让同学听广播新闻或者故事,听后根据所听的内容谈谈或者写写自己的感想,这样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综合运用。
当代学界对学生听力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英语学科,语文学科中涉及听力研究的也大多以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但一线教师坚信,在班级授课制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倾听意识,养成倾听习惯,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养成的实施策略,必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我们任重而道远。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倾听
倾听是阅读教学的精魂,学会了倾听,就是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精魂。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课堂上师生倾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多种对话的情境,要开展多形式的对话训练,让学生在对话中养成倾听习惯,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
听答训练 所谓听答就是听了发言后能回答发言者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回答是什么、是非的阐述、解释分析、补充说明等等。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培养倾听能力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平等中的首席”位置,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把阅读教学中的知识的权威转入对话的情景中,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创设出一种平等的听答交流空间。在语文课堂上,这种听答时刻在发生。例如《雨点儿》一课学习生字“数不清”时,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数不清的“清”字?生1:我在《数星星的孩子》这课里见过。生2:我在数学书里见过。师:数学书的“数”与数不清的“数”是同一个字,但你仔细听,能发现什么?生2:它们是字同音不同。师:看这个“清”,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生回答略。以上教学片段,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上经常见到,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中实现听与答的训练过程。学生为答而听,为听而答。
听问训练 所谓听问就是听了发言(或学习材料)以后能针对发言(或学习材料)提出问题。这种训练在低年级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有创造性的设计,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小熊住山洞》这课时,教师边点播课件边用生动的语言介绍说:“你们看,这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青青的草地,美丽的野花,清澈的湖水,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今天,老师还要带大家去小熊家做客呢!你们想去吗?别急,我们先随着声音到小熊家去参观吧!”教师放课文朗读。听了朗读后教师提问:“听了小熊家的介绍,大家有不理解的问题想问小熊吗?”生1:小熊家条件这么差,为什么不建一所新房子啊?生2:小熊,你住在这样的山洞里多冷啊,还是换一换地方吧……教师:是啊,小熊为什么要住在这么差的环境中呢?还是让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后,替小熊给大家回答原因吧。于是学生就兴致勃勃地开始读课文了。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课文阅读材料创设一个听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为深入阅读课文打下基础。而随后安排的学生质疑问难,既为学生思考提供了指向性思路,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的阅读期待。学习过程成了听、思、说的过程。
听辩训练 从平时的教学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以话题作牵引,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兴趣就浓,课堂的气氛就热烈,思维也就更活跃。同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来与文本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听的专注性与准确性,从而促进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如学习了《狐狸与乌鸦》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听问训练:“刚才有同学说这只乌鸦可怜,也有同学说要批评这只乌鸦,那到底是该可怜她呢还是要批评她,现在我们分两个辩论小组,一个是同情组一个是批评组,请你们自由选择,准备五分钟后我们两组开一场辩论会。”辩论会上同学根据对方的观点进行反击,他们既在唇枪舌战也在侧耳倾听,因为没有听清对方的观点怎么能反驳对方呢?
二、在写话教学中培养倾听
为记而听 记忆是获取知识的前提,也是积累知识的保证,在写话教学中,为了降低起始难度,教师往往为学生读下水作文或者提出课文提供的例文和精彩语段,让学生背诵。学生在听中积累语言,在听中掌握语言形式,在听中学会了迁移运用。
为想而听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 学生听、欣赏、想象,从而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与倾听能力。请看吴伟芳老师设计的《学会使用象声词描写》习作指导课,就是一次很好的听说训练的过程。请看片段:(1)教师创设情境。“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聪慧的耳朵。有了耳朵,我们能聆听到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有了耳朵,我们能领略到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接下来老师要考考谁的耳朵最灵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听着这些声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滴答滴答”的水声(2)学生交流。生1:一个早晨,晶莹的露珠在绿绿的树叶上滚来滚去,还滴答滴答地往下掉,真有趣。生2:“滴答滴答”是哪里的水声,哎呀!是谁忘了关掉水龙头?浪费水多可惜呀!生3:滴答!滴答!下雨啦!雨水落在池塘里,落在大树上,还落到我们的房顶上呢!(3)教师再创情境。“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听得仔细,而且想象力丰富。老师再为大家播放一种声音,听到这种声音,你又联想到了什么?”教师播放婴儿“哇哇”的哭声。(4)学生交流。(5)教师总结。以上教学片段,教师两次提供了声音素材,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再描述故事,为“写什么”打开了素材,为“怎样写”打开了思路,同时也使得倾听变得有趣且有意义。
为评而听 在写话教学中,修改文章的指导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修改写话内容,是提高写话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写话修改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应越俎代庖。设计“朗读评改法”是提高学生修改能力的一种方法。如三年级“语文园地八”中《我变成了……》在讲评的时候,可以先让同学把自己作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小组同学先自己听,听后给予评价,最后小组推荐精彩的部分到班上交流。这样的教学设计,给每个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同时一人读,人人听,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的过程。互评又使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呈现了一种“动态”。
三、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
新课程实施以后,语文课堂新增了一项专项能力培养,那就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顺畅地进行人际交流。口语交际对学生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它同时生发出的资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闪现出新的亮点。 先倾听后转述 人教版使用的这套教材安排了许多口语交际活动,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先听同伴或者老师发言,学生倾听,再设计活泼有趣的转述的情境开展互动活动。如杭州特级教师蒋晓红在执教《气球》时,设计了一次训练倾听的口语交际课。蒋老师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1)小朋友,刚才你们认识了哪些气球娃娃,你是怎样跟气球娃娃一起玩的?你能去告诉你的好朋友吗?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哦,你的朋友会告诉你什么。(2)刚才你的好朋友告诉了你什么?你对他的什么话印象最深?能大声地说给全班同学听吗?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情境性的倾听训练与表达训练,在富有童趣的转述中,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再如《打电话》中有这样的环节安排:(1)教师创设情境,告诉中午班级同学要参加活动,就餐可能推迟十分钟。(2)情景模拟,请学生给食堂李师傅打电话。(3)评价同学在电话中是否讲清了主要内容,是否符合打电话的礼仪。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耳脑并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先倾听后辨别 在口语课中有很多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开展讨论的,这些机会是开展倾听训练的好机会。平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听到的新闻、故事、报告等作出评判,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倾听的注意力、判断力和辨别力。如在学习听说训练《自我介绍》时,可以安排这样一个问题:“听了刚才××同学的自我介绍,你觉得他介绍得怎么样?你觉得他什么地方介绍得好?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再如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中就是进行倾听后辨别的训练。先安排学生听故事《骑驴》,然后根据故事中的内容展开讨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意见呢?为什么?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这种听辨结合的训练既能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训练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猫捉老鼠”的游戏。如让同学读绕口令,其他同学扮猫听,如果能听出错误,就是抓到了老鼠。这种游戏,学生兴趣很浓。
先倾听后感言 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现,因此在口语课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个性想法与独特体验。例如让同学听广播新闻或者故事,听后根据所听的内容谈谈或者写写自己的感想,这样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综合运用。
当代学界对学生听力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英语学科,语文学科中涉及听力研究的也大多以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但一线教师坚信,在班级授课制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倾听意识,养成倾听习惯,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养成的实施策略,必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