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以为看西洋歌剧是附庸风雅,即便真是这样,我觉得也有例外,比如《卡门》,就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作品。听说中央歌剧院又要在北京公演《卡门》,我一下想起许多与之相关的往事,试做对比,也算是份备忘录吧。
18年前,中央歌剧院首次在北京公演《卡门》,一时盛况空前,说“盛况”,绝没有丝毫夸张,一连几十场的演出记录可以作证。那年的《卡门》是在天桥剧场演出,这个剧场早已拆除,不知那块地方现阶段做何用。耳闻歌剧院的新剧场近期将要开工,这剧场早在前三任文化部长任职期间就举行过隆重的奠基仪式,后来盖成了办公大楼,但愿这次好事成真,让北京出现一个真正的歌剧剧场。
《卡门》是我看过场次最多的一部歌剧,它使我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歌剧“铁杆”观众。看着《音乐周报》上列出的那份出走海外的“卡门”名单,她们各自的特征顿时一一浮现在眼前:苗青块头大,音量大,粗放中稍缺细腻;王惠英秀丽,也细腻,但有点弱不禁风;张丽朴实,谈不上出色;梁宁和詹曼华是在国际声乐比赛获奖后应邀与歌剧院合作,两人同台,各演半场,声音真好,小巧的詹曼华给我印象更深;杨洁和刘珊都是刚出校门,杨洁还不像现在这么胖,刘珊倒更接近角色。没想到多年后梁宁大有长进,她去年在北京饰演的卡门真让观众刮目相看。记得1989年秋,《卡门》赴天津演出,我随团采访。剧场休息时,天津音乐学院的石惟正、李寿曾第师都说那天饰演斗牛士的贺磊明不错,我跟他们争执,偏说章亚伦更棒!那晚天津下雨,却难挡观众的热情,有感于斯,归来后我 写了题为《小雨来得正是时候》的报道。
说《卡门》时,卡的发音大家普遍都念ka,门读轻声,透着半点洋味儿,可喝过几年墨水的余隆却不这么念,他总是按汉字的标准发音说,让我觉得他像是在说另一个戏名,或是像外地人在模仿说北京话。1997年,我去上海看过余隆指挥的《卡门》,结论是在交响乐和歌剧两者中他更适合指挥后者。那台《卡门》的主角是来自德国的海尔米那,年轻,漂亮,有波西米亚血统,唱舞俱佳,而且边舞边唱的那段效果最好。两年后,已出任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的余隆又把《卡门》搬上了首都舞台,中外演员同台,上海、广州、北京的演员联手,两组主演,颇有打擂台的架势。这时的观众已趋于理智,也懂得一些欣赏技巧了,对戏的评论也进入了艺术层次了。18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卡门》的演出曾招来几乎灭顶的围攻,说女主角淫荡,说这戏赞扬了走私,还对中央歌剧总演外国歌剧表示质疑。现在还会有这种议论吗?不敢断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想批判它的人也要自己买票去看戏,看白戏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喽。18年前,《音乐周报》还未改名,叫《北京音乐报》,旗帜鲜明地支持《卡门》的人中,有一位长者曾在这份报上发表了肯定《卡门》的文章,他就是我们尊敬的李德伦先生。后来,我在另一家报社做编辑时,曾编发过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茅于润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认为《卡门》被卡是一种闭关自守的封建观念在作祟,他为此造了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字:门中加个卡,他说可以读作ken。那时还未时兴电脑,在报上拼这个字颇费了点劲呢。再后来是门终于不再是关卡,中央歌剧院带着《卡门》去芬兰,参加萨沃林那歌剧节,我再次摇动笔杆,写了《送<卡门>远行》……
18年后,又见又听中央歌剧院的《卡门》,真是不易。当年首演的法国导演泰拉松还要来亲自指导,多让人感动!当年首演的指挥皮里松,新加坡多次来京与歌剧院合作,乐队的小伙子们都尊称他“皮大爷”,可惜,年迈的皮大爷已不能登台、不能在北京再挥《卡门》了。曾漂泊海外的刘珊和饰演米开拉的季小琴,都已回到剧院,章亚伦也专程回来参加演出。种种迹象说明了什么?如果复排《卡门》真的是中央歌剧院在歌剧演出上的的复位,此举将是这个老资格的国家级剧院走进新时代的重要一代!
18年前,中央歌剧院首次在北京公演《卡门》,一时盛况空前,说“盛况”,绝没有丝毫夸张,一连几十场的演出记录可以作证。那年的《卡门》是在天桥剧场演出,这个剧场早已拆除,不知那块地方现阶段做何用。耳闻歌剧院的新剧场近期将要开工,这剧场早在前三任文化部长任职期间就举行过隆重的奠基仪式,后来盖成了办公大楼,但愿这次好事成真,让北京出现一个真正的歌剧剧场。
《卡门》是我看过场次最多的一部歌剧,它使我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歌剧“铁杆”观众。看着《音乐周报》上列出的那份出走海外的“卡门”名单,她们各自的特征顿时一一浮现在眼前:苗青块头大,音量大,粗放中稍缺细腻;王惠英秀丽,也细腻,但有点弱不禁风;张丽朴实,谈不上出色;梁宁和詹曼华是在国际声乐比赛获奖后应邀与歌剧院合作,两人同台,各演半场,声音真好,小巧的詹曼华给我印象更深;杨洁和刘珊都是刚出校门,杨洁还不像现在这么胖,刘珊倒更接近角色。没想到多年后梁宁大有长进,她去年在北京饰演的卡门真让观众刮目相看。记得1989年秋,《卡门》赴天津演出,我随团采访。剧场休息时,天津音乐学院的石惟正、李寿曾第师都说那天饰演斗牛士的贺磊明不错,我跟他们争执,偏说章亚伦更棒!那晚天津下雨,却难挡观众的热情,有感于斯,归来后我 写了题为《小雨来得正是时候》的报道。
说《卡门》时,卡的发音大家普遍都念ka,门读轻声,透着半点洋味儿,可喝过几年墨水的余隆却不这么念,他总是按汉字的标准发音说,让我觉得他像是在说另一个戏名,或是像外地人在模仿说北京话。1997年,我去上海看过余隆指挥的《卡门》,结论是在交响乐和歌剧两者中他更适合指挥后者。那台《卡门》的主角是来自德国的海尔米那,年轻,漂亮,有波西米亚血统,唱舞俱佳,而且边舞边唱的那段效果最好。两年后,已出任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的余隆又把《卡门》搬上了首都舞台,中外演员同台,上海、广州、北京的演员联手,两组主演,颇有打擂台的架势。这时的观众已趋于理智,也懂得一些欣赏技巧了,对戏的评论也进入了艺术层次了。18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卡门》的演出曾招来几乎灭顶的围攻,说女主角淫荡,说这戏赞扬了走私,还对中央歌剧总演外国歌剧表示质疑。现在还会有这种议论吗?不敢断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想批判它的人也要自己买票去看戏,看白戏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喽。18年前,《音乐周报》还未改名,叫《北京音乐报》,旗帜鲜明地支持《卡门》的人中,有一位长者曾在这份报上发表了肯定《卡门》的文章,他就是我们尊敬的李德伦先生。后来,我在另一家报社做编辑时,曾编发过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茅于润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认为《卡门》被卡是一种闭关自守的封建观念在作祟,他为此造了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字:门中加个卡,他说可以读作ken。那时还未时兴电脑,在报上拼这个字颇费了点劲呢。再后来是门终于不再是关卡,中央歌剧院带着《卡门》去芬兰,参加萨沃林那歌剧节,我再次摇动笔杆,写了《送<卡门>远行》……
18年后,又见又听中央歌剧院的《卡门》,真是不易。当年首演的法国导演泰拉松还要来亲自指导,多让人感动!当年首演的指挥皮里松,新加坡多次来京与歌剧院合作,乐队的小伙子们都尊称他“皮大爷”,可惜,年迈的皮大爷已不能登台、不能在北京再挥《卡门》了。曾漂泊海外的刘珊和饰演米开拉的季小琴,都已回到剧院,章亚伦也专程回来参加演出。种种迹象说明了什么?如果复排《卡门》真的是中央歌剧院在歌剧演出上的的复位,此举将是这个老资格的国家级剧院走进新时代的重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