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信息技术让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信息化对人才能力需求、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了新要求。这对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工作者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笔者认为,要准确把脉教与学关系,全力以赴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转型升级和加速应用的进程。
关键词:“教”与“学”;教育信息化;平台转型
教育信息化符合新时代的教育需要,符合新时代教学实践,使教育能够对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环境转型升级。一句话,教育信息化使教学规律有了新的变化,使“教”到“学”有了新的好的传递方式,使“教”更容易落实到“学”上,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下“教”与“学”的关系,能很好地推进教学成果优质快速转型升级。
一、新时代教育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就成为了解决教育主要矛盾重要手段
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代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即传统教育模式与新时代教育信息化之间的矛盾。传统教育使学生定时定点接受应试学习、知识传授、教育供给内容和方式等与学生和家长所期望优质的、高效的、灵活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均衡教育发生了矛盾。而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教育环境和新的教学矛盾,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就要运用教育信息化探索新环境下教育教学新规律,解决新时代教育矛盾新变化,搭建教与学更便捷的桥梁、开拓更多元的教学途径。
二、积极探索和正确揭示信息化条件下教育发展的内在新规律
教育信息化是我们认识教育教学规律的重要技术手段。我们改变传统教育中应试思维、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就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精准地揭示新时代“教”与“学”内在的不断发展的新规律。
“互联网+教育”,大量教和学的行为,产生了教育大数据,用大数据认识教育规律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就要探索知识生成的规律、知识供求的规律、知识传递的规律、知识应用的规律。尤其教育信息化在知识传递的规律显得更为突出更为迫切。知识生成规律是基础,知识传递规律是途径和手段,知识应用规律是目的。利用好互联网,运用知识生成、传递和应用规律(含发展规律和实验规律),更快捷更深刻地想通弄懂会用所学应学知识。
大数据将为人类揭示不同类型学生(学习者)学习规律。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关系、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分析学生学习轨迹,研判学生接受知识的轨迹。这一切都使教育研究进入了新阶段。互联网各种各样的“慕课”,就是运用教和学相互作用,用大数据的方法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揭示“教”传递于“学”的规律,揭示复杂的学习过程的规律。这都是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生动实践。
三、准确把脉“教”与“学”的关系,把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教”与“学”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讲台“教”是第一位的,在书桌上“学”是第一位的,没有“教”决定“学”或“学”决定“教”的关系。“教”与“学”在不同环境下发挥着它第一性和第二性的作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和“学”上建立起全新的渠道,最终把“学”落实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是教学手段,鉴于“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目的还是要落实到教学效果上。如,教师授课,是一个“教”的过程,教师把10个知识点定时传授给学生,如同把10个不同的优质的“球”定时抛给每一个能力各有差异的“接球者”学生(每位学生在40-45分钟里连续完成10个接球任务)。教育信息化通过智能手段或传送平台改变传递时间、途径和手段,先让“球”在空中飞一会和不停地飞,适应每个学生接“球”特点,把在空中飞着的“球”按每一位“接球者”“接球”时间地点方式技巧和特性一一接住、抓实并能运“球”。这就实现了教学的目的,最?把“教”落实到“学”上,而且教育信息化还丰富了学生信息素养,把那些没有“教”过的飞着的有兴趣的“球”也纳入嚢中。把普遍的教学规律转变成学生个人的学习规律,个人的学习规律又不断丰富发展整体的教学规律。教育信息化手段,使“学”变得更容易更灵活更有趣,这会极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本人把它定义为“十球理论”)。
四、加快教育信息化供给侧改革,推进“供货方”与“接货方”的有效衔接
新时代、新阶段,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在教育改革发展上,教学内容供给、教学资源供给、教育服务供给等,都应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改革。教学是一个“抛球”“接球”的过程,也是“供货”与“接货”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教”与“学”的“交易”,是“供货”与“接货”的“交易”。
教学资源供给的方式是共建共享,包括教师资源、名课资源、实验资源、数字资源、方式方法资源共享。要利用共享平台利用名课名师平台让师生对这些资源弄懂貫通会用教学大纲内或特定的应学知识,这是用共享共建的方式抛“球”与有效接“球”收“球”运“球”的过程,这是优质“交易”的过程。
教育服务供给呈多元化趋势,优质服务供给提供给学生资源和资源选项下的知识,教育服务供给是一个组合或打包式服务模式。服务供给就是为接“球”用“球”提供优质服务,是优质“交易”和成功“交易”的服务。
盖言之,教育供给测改革,接下来就是需求侧改革,实际上就是改革“教”方,也称为改革“供货方”(供给方),使“学”方更优质完成“学”的任务。教育信息化就是“供货方”和“接货方”的多线多元“交易”渠道,改革供货的质量、改进接货效果都由“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来完成多路径“交易”,“交易”的质量和水平就是教学的效果。因此,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能量(本人把它定义为“教学供需交易理论”)。
参考文献
[1] 王益华,周顺.依托区域教育平台构建智慧教育体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7).
[2] 张金明.信息化环境下新型教与学的方法[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3,000(007):71.
关键词:“教”与“学”;教育信息化;平台转型
教育信息化符合新时代的教育需要,符合新时代教学实践,使教育能够对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环境转型升级。一句话,教育信息化使教学规律有了新的变化,使“教”到“学”有了新的好的传递方式,使“教”更容易落实到“学”上,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下“教”与“学”的关系,能很好地推进教学成果优质快速转型升级。
一、新时代教育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就成为了解决教育主要矛盾重要手段
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代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即传统教育模式与新时代教育信息化之间的矛盾。传统教育使学生定时定点接受应试学习、知识传授、教育供给内容和方式等与学生和家长所期望优质的、高效的、灵活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均衡教育发生了矛盾。而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教育环境和新的教学矛盾,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就要运用教育信息化探索新环境下教育教学新规律,解决新时代教育矛盾新变化,搭建教与学更便捷的桥梁、开拓更多元的教学途径。
二、积极探索和正确揭示信息化条件下教育发展的内在新规律
教育信息化是我们认识教育教学规律的重要技术手段。我们改变传统教育中应试思维、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就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精准地揭示新时代“教”与“学”内在的不断发展的新规律。
“互联网+教育”,大量教和学的行为,产生了教育大数据,用大数据认识教育规律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就要探索知识生成的规律、知识供求的规律、知识传递的规律、知识应用的规律。尤其教育信息化在知识传递的规律显得更为突出更为迫切。知识生成规律是基础,知识传递规律是途径和手段,知识应用规律是目的。利用好互联网,运用知识生成、传递和应用规律(含发展规律和实验规律),更快捷更深刻地想通弄懂会用所学应学知识。
大数据将为人类揭示不同类型学生(学习者)学习规律。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关系、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分析学生学习轨迹,研判学生接受知识的轨迹。这一切都使教育研究进入了新阶段。互联网各种各样的“慕课”,就是运用教和学相互作用,用大数据的方法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揭示“教”传递于“学”的规律,揭示复杂的学习过程的规律。这都是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生动实践。
三、准确把脉“教”与“学”的关系,把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教”与“学”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讲台“教”是第一位的,在书桌上“学”是第一位的,没有“教”决定“学”或“学”决定“教”的关系。“教”与“学”在不同环境下发挥着它第一性和第二性的作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和“学”上建立起全新的渠道,最终把“学”落实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是教学手段,鉴于“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目的还是要落实到教学效果上。如,教师授课,是一个“教”的过程,教师把10个知识点定时传授给学生,如同把10个不同的优质的“球”定时抛给每一个能力各有差异的“接球者”学生(每位学生在40-45分钟里连续完成10个接球任务)。教育信息化通过智能手段或传送平台改变传递时间、途径和手段,先让“球”在空中飞一会和不停地飞,适应每个学生接“球”特点,把在空中飞着的“球”按每一位“接球者”“接球”时间地点方式技巧和特性一一接住、抓实并能运“球”。这就实现了教学的目的,最?把“教”落实到“学”上,而且教育信息化还丰富了学生信息素养,把那些没有“教”过的飞着的有兴趣的“球”也纳入嚢中。把普遍的教学规律转变成学生个人的学习规律,个人的学习规律又不断丰富发展整体的教学规律。教育信息化手段,使“学”变得更容易更灵活更有趣,这会极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本人把它定义为“十球理论”)。
四、加快教育信息化供给侧改革,推进“供货方”与“接货方”的有效衔接
新时代、新阶段,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在教育改革发展上,教学内容供给、教学资源供给、教育服务供给等,都应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改革。教学是一个“抛球”“接球”的过程,也是“供货”与“接货”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教”与“学”的“交易”,是“供货”与“接货”的“交易”。
教学资源供给的方式是共建共享,包括教师资源、名课资源、实验资源、数字资源、方式方法资源共享。要利用共享平台利用名课名师平台让师生对这些资源弄懂貫通会用教学大纲内或特定的应学知识,这是用共享共建的方式抛“球”与有效接“球”收“球”运“球”的过程,这是优质“交易”的过程。
教育服务供给呈多元化趋势,优质服务供给提供给学生资源和资源选项下的知识,教育服务供给是一个组合或打包式服务模式。服务供给就是为接“球”用“球”提供优质服务,是优质“交易”和成功“交易”的服务。
盖言之,教育供给测改革,接下来就是需求侧改革,实际上就是改革“教”方,也称为改革“供货方”(供给方),使“学”方更优质完成“学”的任务。教育信息化就是“供货方”和“接货方”的多线多元“交易”渠道,改革供货的质量、改进接货效果都由“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来完成多路径“交易”,“交易”的质量和水平就是教学的效果。因此,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能量(本人把它定义为“教学供需交易理论”)。
参考文献
[1] 王益华,周顺.依托区域教育平台构建智慧教育体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7).
[2] 张金明.信息化环境下新型教与学的方法[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3,000(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