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的概念和原则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nian3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我们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组织了九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咬文嚼字”专题研讨,在一次次活动中,我们对“咬文嚼字”这个专题有了更新、更全的认识。
  一、 概念认识
  何谓“咬文嚼字”?《辞海》曰:“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又则道俺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也用来讽刺死扣字眼或卖弄文字知识。它是生活俗语——生活中的“咬文嚼字”,一般多指死抠字眼,斤斤计较生活现象,含有迂腐之意味,贬义之色彩。现也指深入仔细理解或解释字、词含义,如编写工具书就必须咬文嚼字,对字词的释义要准确、到位。”
  今天,我们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视角来审视之——“咬文嚼字”,顿感别有一番新意——一是“咬”——咬住什么,咬出什么;二是“嚼”——嚼住什么,嚼出什么。这里“咬”“嚼”就是计较、品析、体悟、鉴赏等意思;“文”指文章、文段、文节、文句、文词、文法、文路、文本结构,还有文体等,“字”就是指构成文本的一个个文字(含标点)。这里“文”“字”就是构成文本的一切元素(字词句段等)、形式(结构与表达方式)与意义(意义与价值,内容与蕴含等)之所在。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语文教学的视野里,“咬文嚼字”就是指对构成文本的一切元素、形式与意义之所在的读解、品析、体悟、鉴赏的一种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从这一意义而言,它含有了一种教学术语的意味,赋予了一种新的解读,即教学的含义,它不仅仅是我们读解文本的一种方法、策略、技能、习惯,也成为了具有浓郁教学意味的一种教学方法、策略、技能、习惯。
  “咬文嚼字”,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它对于阅读而言,则是精读、品读、赏读的一种常用方式;是真正引领我们读解文本、走进文本的一种常用手段;是感悟、理解文本中遣词造句,文本构思的常用方法;也是推敲文本字词句的运用、斟酌文本表达方式的常用策略。鉴于此,“咬文嚼字”应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开掘文本和利用文本的一种基本方式方法(策略)、技能和习惯。也正是从这一意义而言,“咬文嚼字”,就是一朵教学艺术之花,它盛开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艺术苑地里,芬芳魅丽,永不凋谢!
  二、 实践原则
  “咬文嚼字”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讲究并遵循“旨、独、潜、悟”四字原则。
  1. 旨。文本的每一个标点、字词、语句、段落乃至整个文本都有一定的明确的意义指向,这就是“旨”。它们以其自身所独有的内涵共同构成了整个文本的价值资源,并且众星拱月般地形成了文本的主题思想。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咬文嚼字”,挖掘和使用文本资源的过程中,心中始终要铭记这个“旨”,有了它才不会散,才有主题性;有了它才不会乱,才有系统性。因此,要遵循着这样两种思路——一是由感悟和理解文本微观的构文要素进而指向文本的主题要旨;二是从感悟和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走向对文本微观的构文要素的咬嚼品析。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这两种方法往往是交互使用,共同实现着对文本资源的挖掘和使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例如苏教版四下《燕子》一课第3自然段“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有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可以有以下两个咬嚼品析的教学预设:
  预设一:读一读,想一想:① 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什么特点?(轻快或轻盈快捷之意)②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圈画有关词语)
  预设二:自读并思考:作者在这里是怎样写燕子的飞行的?(圈画有关词句,边读边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 独。这里的“独”,有两层含义:一是“独自学习”,即学习者个体的带有个性化行为的语文学习;二是“独特收获”,即学习者获得的独特的感悟、理解,或许是感受、或许是知识、或许是经验等等。在“咬文嚼字”的学习过程中,“独”,它应该是进行其他一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们进行“咬文嚼字”教学,只有坚守着这个“独自学习”的方式,才会有“独特收获”的结果。而“独特收获”又会深深地影响着并促进着学习者的“独自学习”。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燕子》一文时的片段:
  师:默读课文,说一说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第1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外形;第2自然段写了燕子在烂漫的春光中飞回来了;第3自然段写了燕子的飞行;第4自然段写了燕子在电线上休息。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真好!这么快!
  生:老师,很简单的呀!你看,书角落上的插图不很清楚地画着吗?
  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位学生在自读文本的过程中,有了独特的收获:关注到了编者对教材的设计——插图这一文本资源,更关注到了教材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插图之间的联系。
  3. 潜。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现在的教材绝大多数是白话文,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滑’过去和‘犁’过去,是两种功夫、两种境界,最后的收获也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一段表述,就是说明了“潜”“犁”的价值之所在。它就是指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走进文本,领悟文本,从而准确地感悟、理解和把握文本。学习者“潜”的思维通道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关注文本理解的层面潜入,可以从关注文本的表达层面进入,也可以从文本的构文要素、问题策略走进……面对文本,我们“咬文嚼字”就是要具备“潜”的本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燕子》一课时,课堂上关于“小圆晕”有这么一个精致的教学细节:
  师:同学们,这里的“小圆晕”,你们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就是河里水面上的一个个小圆圈。
  生:不仅仅是小圆圈,应该是有点儿闪光的小圆圈呢!
  师:你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吗?
  生:有时轻一点儿的小东西掉到水里就会有这样的小圆晕。
  生:这里的小圆晕就是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才有的。
  师:从这里的“沾”和“小圆晕”,我们读出了什么呢?(此时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用粉笔非常生动而形象地画着那一圈一圈荡漾开去的小圆晕,并在这动态的过程中,很到位地引导着学生一起咬嚼品析了“一圈一圈”与“一圈圈”,“荡漾”与“扩散”的微妙区别)
  生:我读出了燕子的轻巧。
  生:我读出了燕子的活泼机灵。
  生:我读出了燕子的轻快敏捷。
  4. 悟。即感悟。“咬文嚼字”须重视感悟——它不仅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还是重要的结果;它是学习的核心部分,只能由学习者自己获得,这是任何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有所收获的一条必经之“路”;它犹如人体吸收的食物最终转化成身体中的物质一样——只有后者才是主体自身的东西。不通过感悟,外界的东西对主体来说,始终是没有意义的,而“咬文嚼字”则可以使被感悟物(感悟基、感悟源)——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乃至一个字词、标点所蕴含的意义的“深渊”,构成的意义的“迷宫”,消化成为学习者主体的某些观点、认识与思想。感悟,它或是举一反三,或是深入浅出,或是愤悱状态,它总是在人的认识的前沿发生。只有悟到了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收获。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燕子》第3自然段时运用了这样一则板书:
  飞行[斜掠天空_________;横掠湖面]
  师:请大家看板书(此时教师手指向其中的标点符号“;”),完成两个作业:① 说说这一段讲了哪两层意思。② 背诵这一自然段。
  板书中的分号以及此时教师的手指指向,这一精致的教学细节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很快、很轻松地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就是教师有效地引导着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同步感悟着分号的意义与用法。
  (注:本文为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FFB108165)
  (作者单位: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
其他文献
一、 谈话调查  师:我想了解一下大家真实的心声,你们喜欢写作吗?  生:怕,虽然我也读了不少作文选,学了好多范文,但到自己写时,却不知道怎么写了。  师:你说出了心里话,不过不要紧,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再也不怕写作文了。  生:不怕,我在爸爸的安排下,看了《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三国演义》等好多书,而且我从二年级起就开始写日记,到现在已经写了10多本呢!我对作文很感兴趣。  师:难怪你
期刊
一、 童诗的诵读之美  [设计意图] 儿童诗的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儿童诗教学中,如果教师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学生便可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  1. 诗配画,读出诗的画面美  《青蛙音乐会》 ? 陈镒康  小莲蓬/小话筒/竖在清清湖水中/圆荷叶/绿舞台/ 请来演员叮叮咚/小青蛙/登台了/挂起月亮大灯笼/咕儿咚/咕儿咚/一直唱得太阳红  这首诗多么富有诗
期刊
作业,作为学习的“必修课”一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保留着一席之地,它既起到巩固已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作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然而一成不变的训练模式,使得语文作业显得单调枯燥,缺乏创意,过于偏重书本,不注意联系生活和学生实际。  一、 基础性作业,扎实有效  小学语文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在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事实上
期刊
幸福,每当看到这个词,我心中就涌起一股暖流,这个温馨、美好的词语多么让人向往呀!我们的学生也在追求着它,向往着它,他们希望在课堂上发现它,在作业中发现它,在课间活动中发现它……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置身于幸福的课堂,让幸福与学生的学习相伴。  一、 感知幸福  现在,有的教师为了使教学更“有效”,搞得自己累,学生累,学习目标看似达到了,测评成绩很不错,作文也不错,但总觉得
期刊
世间最美的善举是什么?是教育;教育之善之美在何处?上善若水。  如水的教育之善,即是师者的宽厚仁爱之心,一如老子所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一位优秀的教师,就该善于发现教育契机,不苛责、不强制、不灌输,以师者的谦谦风范、如水之爱,顺势而为,呵护纯真,激荡学生心智,温润学生心灵,让其在真善美的觉醒中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贞立人格。  如水的教育之美,还在于教师的睿智灵动之心,妙语解疑之策,体现在善于等
期刊
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作为配套教材在小学写字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让其有效服务于写字教学呢?  一、 正视硬笔习字册封面插图,形成正确写姿意识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一种良好的书写习惯,要靠长期的坚持和训练才能养成。我们的习字册封面,编者都刻意安排了一位小学生的写字姿势图。在现实的写字指导中,有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在写字课上,我让学生观察习字册封面,看看封面人物的姿势,从形象上感受
期刊
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篇,要用上语文的手段听、说、读、写,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而多读是学习语文之根本。那么,怎样做才能把多读、读好落到实处呢?笔者谈一点看法。  一、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要切实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课标”规定的各学段首要的阅读
期刊
如何在小学阶段普及毛笔字的教学呢?笔者觉得毛笔字范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四步入手:  一、 观察  1. 看结构。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方位关系,汉字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独体字结构、多体结构。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比例。  (1) 左右结构。分为左右基本相等,如“打”;左宽右窄,如“刚、部”;
期刊
所谓多元解读,就是同样的文学作品作用于不同的学生身上或同一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读同一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感悟,不同的心灵震撼,不同的联想和想象。多元解读能彰显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 多元解读应尊重文本主旨  语文教学对文本的学习既需要体现读者个性的“多元解读”,也需要尊重和还原作者的创作主旨的“一元解读”。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有多种因素介入的、
期刊
在苏州市“名师高徒”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张家港塘桥中心小学顾洁老师准确捕捉课文中语言训练、情感体验的节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展开想象,领悟内容,体验情感,并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积极模仿运用,通过多种阅读教学方法,有效达成了学习目标。  一、言语实践活动整体有“线”  这节课,顾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以“美的语言”为主线,让“美的语言”和“真的情感”贯穿教学全过程,从整体出发,再回归整体,给大家留下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