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出古诗词的“经典味”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汉文苑中的奇葩,古诗词教学如何上出 “经典味”,使学生从小便受到经典的润泽?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分“导入设计”“诗句赏析”“情感共鸣”三部分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旨在探寻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炼字 意象 知人论世
  
  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说过:“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古诗词是汉文苑中的奇葩,面对天生好奇活泼的小学生,如何上出古诗词的“经典味”,使他们幼小的心田受到经典的润泽,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导入设计——未成曲调先有情
  大凡古诗词,总让老师们觉得“不好教”,在诸类比赛场合,总也难见拿着古诗词来赛课的。大概学生能否感兴趣是其一,对老师的文本细读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古诗以锤炼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以独特的情韵流芳百世,所以哲人说过“读诗使人灵秀”。教师如果能够解开其中的心灵密码,让学生在学之初便能初步感知经典的芬芳与光泽,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很难拒绝的。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的时候,我就以这样的开头来吸引学生:“在钢筋铁骨构建的城市中呆久了,不知不觉人就变得疲惫,变得紧张。今天就让我们偷得浮生半日闲,到田间地头去走一走,让清新的空气舒张我们的肺叶,让清澈的溪水洗濯我们的心灵。采一把野花,唱一支小曲,走, 我们去乡间。”同时,一段江西婺源村居的影像在屏幕上缓缓地舒展开来,伴随着高山流水的悠扬高古,学生们发出了啊啊的赞叹声。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轻松间我便俘获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在一些大师的课堂里,他们设计的导入往往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承,更关注人的素养的发展。以名师王玲湘所教的《望天门山》为例,她采用“据形索义,识字解题”法,通过甲骨文“天”“门”“山”的依次出示,使学生想象到了天门山的高大,地形的雄奇。更让人称奇的是“望”字的甲骨文,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睁大眼睛抬头向远处看。学生惊讶之余,感受到了“望”的辽远壮阔,读题时意蕴悠长,很有味道。看,王老师就是用汉字的美丽诠释了文化的神奇,课堂里有形象,有情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
  当然,导入是为后面的学习服务,不能在此浪费太多时间,要做到“当讲则讲”。
  二、诗句赏析——精华欲掩料应难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是一个才情很高的女子。关于写诗,她有许多心得,这在教香菱如何写诗的章回中有具体的展现。她特别指出锤炼语言是一个合格诗人必备的功夫,因此,针对香菱的诗作,她非常用心地在怎样炼字上做点拨。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读诗就是感受诗人写诗的过程,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他是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读诗的享受就是读者凭借文本细读的能力找到诗中精华所在。
  思考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我认为教者解读一首古诗词,首先要准确地理解诗意,虽说“诗无达诂”,但一定要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诗意;接下来才是咬文嚼字,揣摩写法,领悟神韵。
  直面小学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我们更关注的是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这是对的。但是当前最常见的理解方式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根据字义采取“扩展、增补、调换、连缀”等办法连句理解,并辅以同学交流和教师点拨,这种按部就班的做法给学生的印象是呆板的,课堂是费时低效的。在低中年级的诗词教学中,这种情况尤甚。针对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教学,有位老师甚至用了30分钟的时间请每个学生来说诗意。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呆板凝滞的。教者如果能变换教学的方式,用“填关键字法”来丰富学生对画面的体验——效果又该如何呢?“黄鹂”“白鹭”可爱纯洁,而“鸣”“上”则为老杜所独有,通过对这两字的填空,在反复的对比揣摩中,学生充分进行个性体验,既醉心于“鸣”字传递出的婉转流动的妙音,又惊讶于“上”字表现出的扶摇直上的气势,画面怎能不灵动起来呢?其实这就是师生在共同“炼字”的过程,师在“活”的氛围中用经典的闪光处引领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所以说,“炼字”在诗词教学中高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选择精当的教学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好读”的诗作并不好教,师者一定要潜心涵咏,发掘诗句感悟和赏析的切入点。我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引导学生特别关注开头的“毕竟”两字,前两句不见西湖景,只闻诗人的评述,笔力至此可谓奇峰突起,大有睥睨它时西湖景的气势;后两句“碧”“红”相映成辉,将色之旖旎与情之恳切联系起来,似言有尽而意无穷。“毕竟”两字,定下了整首诗的基调,随着西湖盛景画卷的铺展作者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也在铺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诗苑中采撷,哪怕是一首小诗其精华处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目不暇接。要能在一堂课上一以贯之,让学生充分品味经典,考量的是老师的智慧。据此,名师薛法根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用“还原法”来教授古诗,他以深厚的功力引导学生将一首小诗《夜雪》演绎得妙趣横生,充满了情趣和理趣。其间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充分品味诗人炼字的高妙,这样的课堂令人心神往之。我们更要认识到课堂的精彩源于教者文本细读的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真正让诗词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
  三、情感共鸣——心有灵犀一点通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他认为“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往今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经典诗词总是附丽了作者精心选取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诗词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思想,也以情感为中介熏陶和滋润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情感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而引导学生体悟诗歌的情感也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就诗歌的内容而言,学生如何体会诗情,教师又如何进行指导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抓住意象。在充分吟诵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感知诗人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格调和境界。如《寻隐者不遇》中呈现的“青松”“采药”“白云”正是隐者高尚情操的写照,表达了诗人钦慕隐者的为人,向往淳朴高洁的世外生活的情感。“意象”的象征意义在咏物诗中表现尤为突出,如《石灰吟》,《墨梅》等,抓住意象,就是掌握了学习这类诗的方法。
  二是知人论世。诗人的遣怀往往是对一种生活的感慨,是对一段历史的追忆。走近诗歌的同时我们还要走近作者,对诗人和文本进行链接。在教学《江雪》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诗情的:先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给他们带来“陌生化”感觉的字词,触摸字词的冷暖并充分进行个性体验。接下来在思维的交锋处进行质疑“此时的你有什么问题再问渔翁吗?”学生纷纷提出疑问“渔翁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垂钓?”“他冷吗?”“他孤独吗?”此时,再出示柳宗元的生平背景“结合当时的情景,再读读这首诗,看看这个渔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恍然大悟——渔翁就是柳宗元。紧接着让学生为柳宗元代言“在这样一个茫茫冰雪覆盖的世界里,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结合柳宗元的际遇坦陈心迹,走近了人物的内心。最后,提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渔翁在冬天垂钓,此时也还是柳宗元人生的冬季,在瑟瑟的江边,柳宗元在垂钓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垂钓希望”“垂钓百姓的幸福”“垂钓春天”!至此,学生对于这首诗情感的把握可谓水到渠成了。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古诗词教学中的“知人论世”,要把握好人物与文本链接的契机,这样才能要言不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在对诗歌情感的体验中不仅要重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还要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其中的诵读法,堪称经典。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诵读不能跟着感觉随意走,而是要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这其间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同时还要注意背诵的时机,在对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理解的完成后,优秀的古诗词自然熟读成诵,了然于胸。
  诗歌教学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欣赏诗歌的品位提升,从长远上看,也是为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花园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指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的体现。如热爱、愉快、憎恶、仇恨等。歌曲的情感必须通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得以再现,演唱者只有通过表情将自己心灵的感受,用具有丰富色彩和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把作品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并且动人心弦,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揭示歌曲旋律丰富、深刻的内涵,将它的音乐美完全艺术地表现出来,就必须对歌曲音乐内容进行
期刊
[摘要]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一定要讲究策略。首先,批评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在爱的前提下,给学生应有的自尊,给学生平等的人格。当然,批评不能脏话连篇,粗语乱飞,一定要语言适度,掌握好分寸。另外,批评要注重场合,有针对性,要给学生面子,给学生台阶。不能漫无目的,不可全盘否定。批评不能小题大做,要点到为止,富有引导性,让学生有方向感,有目标可攀。只有这样,批评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
期刊
[摘要]音乐技能课在职高教学中是一门主要的学科。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适合社会的人才,是当代教育的一个中心任务。既要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还要把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使学生能把所学的技能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 创新能力    近几年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水平。文章试从分析高职学生社团独特的社会群体的特殊地位、功能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探讨了学生社团建设及管理模式问题,引导社团积极健康发展,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思路,规范管理,才能更为有效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高职特色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高职学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阐述了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愿意提问、善于提问,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民主平等 问题情境 兴趣 激励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吾师,不耻下问。”提问是思维火花的迸发,是创新的基础。如何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至关重要。只有发现、提出问题,才有可能分析、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
期刊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是历经千年的不朽名篇,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可传统的古诗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模式过于一致,方法单调、呆板,优美的意境、生动的形象被分解得支离破碎。鲁迅先生说过:“情感是诗的灵魂,而诗是情感的载体。”如何诠释诗的情感内涵?只有深入诗中去
期刊
目前农村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随着社会上失业率的提高,农村学生的升学压力远没有城市学生的大,很多同学都是留守学生,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低是“能学则学,不能学也不强求,会认字会算帐就行”。作为农村教师,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认真备课,创造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课堂学习活动。备课不光是备大纲备教材,更重
期刊
[摘要]将数学史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案例、积极开展随机试验以及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等,有助于改进概率论教学方法,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 概率论 教学探究    1.将数学史融入教学课堂在概率论教学过程当中,介绍相关的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概率论不仅是“阳春白雪”,而且还是一门应用背景很强的学科。这一概念:设Ω为样本空间,若Ω 的一些子集所组成的集合? 满足
期刊
[摘要]在课程学习中敢于质疑至关重要,课堂学习如果不质疑,就像没有水和氧的生命一样,不可能有勃勃生机,而且迟早会枯竭死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质疑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见,在课程学习中敢于质疑至关重要,学习如果不质疑,就像没有水和氧的生命一样,不可能有勃勃生机, 而且迟早会枯竭死亡的。因此,教
期刊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和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功能认识不到位,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学校领导对政治课教学重视不够等导致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好。本文介绍了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学效果 教学功能    一、职业高中政治课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