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汉文苑中的奇葩,古诗词教学如何上出 “经典味”,使学生从小便受到经典的润泽?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分“导入设计”“诗句赏析”“情感共鸣”三部分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旨在探寻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炼字 意象 知人论世
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说过:“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古诗词是汉文苑中的奇葩,面对天生好奇活泼的小学生,如何上出古诗词的“经典味”,使他们幼小的心田受到经典的润泽,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导入设计——未成曲调先有情
大凡古诗词,总让老师们觉得“不好教”,在诸类比赛场合,总也难见拿着古诗词来赛课的。大概学生能否感兴趣是其一,对老师的文本细读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古诗以锤炼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以独特的情韵流芳百世,所以哲人说过“读诗使人灵秀”。教师如果能够解开其中的心灵密码,让学生在学之初便能初步感知经典的芬芳与光泽,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很难拒绝的。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的时候,我就以这样的开头来吸引学生:“在钢筋铁骨构建的城市中呆久了,不知不觉人就变得疲惫,变得紧张。今天就让我们偷得浮生半日闲,到田间地头去走一走,让清新的空气舒张我们的肺叶,让清澈的溪水洗濯我们的心灵。采一把野花,唱一支小曲,走, 我们去乡间。”同时,一段江西婺源村居的影像在屏幕上缓缓地舒展开来,伴随着高山流水的悠扬高古,学生们发出了啊啊的赞叹声。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轻松间我便俘获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在一些大师的课堂里,他们设计的导入往往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承,更关注人的素养的发展。以名师王玲湘所教的《望天门山》为例,她采用“据形索义,识字解题”法,通过甲骨文“天”“门”“山”的依次出示,使学生想象到了天门山的高大,地形的雄奇。更让人称奇的是“望”字的甲骨文,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睁大眼睛抬头向远处看。学生惊讶之余,感受到了“望”的辽远壮阔,读题时意蕴悠长,很有味道。看,王老师就是用汉字的美丽诠释了文化的神奇,课堂里有形象,有情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
当然,导入是为后面的学习服务,不能在此浪费太多时间,要做到“当讲则讲”。
二、诗句赏析——精华欲掩料应难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是一个才情很高的女子。关于写诗,她有许多心得,这在教香菱如何写诗的章回中有具体的展现。她特别指出锤炼语言是一个合格诗人必备的功夫,因此,针对香菱的诗作,她非常用心地在怎样炼字上做点拨。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读诗就是感受诗人写诗的过程,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他是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读诗的享受就是读者凭借文本细读的能力找到诗中精华所在。
思考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我认为教者解读一首古诗词,首先要准确地理解诗意,虽说“诗无达诂”,但一定要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诗意;接下来才是咬文嚼字,揣摩写法,领悟神韵。
直面小学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我们更关注的是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这是对的。但是当前最常见的理解方式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根据字义采取“扩展、增补、调换、连缀”等办法连句理解,并辅以同学交流和教师点拨,这种按部就班的做法给学生的印象是呆板的,课堂是费时低效的。在低中年级的诗词教学中,这种情况尤甚。针对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教学,有位老师甚至用了30分钟的时间请每个学生来说诗意。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呆板凝滞的。教者如果能变换教学的方式,用“填关键字法”来丰富学生对画面的体验——效果又该如何呢?“黄鹂”“白鹭”可爱纯洁,而“鸣”“上”则为老杜所独有,通过对这两字的填空,在反复的对比揣摩中,学生充分进行个性体验,既醉心于“鸣”字传递出的婉转流动的妙音,又惊讶于“上”字表现出的扶摇直上的气势,画面怎能不灵动起来呢?其实这就是师生在共同“炼字”的过程,师在“活”的氛围中用经典的闪光处引领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所以说,“炼字”在诗词教学中高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选择精当的教学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好读”的诗作并不好教,师者一定要潜心涵咏,发掘诗句感悟和赏析的切入点。我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引导学生特别关注开头的“毕竟”两字,前两句不见西湖景,只闻诗人的评述,笔力至此可谓奇峰突起,大有睥睨它时西湖景的气势;后两句“碧”“红”相映成辉,将色之旖旎与情之恳切联系起来,似言有尽而意无穷。“毕竟”两字,定下了整首诗的基调,随着西湖盛景画卷的铺展作者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也在铺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诗苑中采撷,哪怕是一首小诗其精华处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目不暇接。要能在一堂课上一以贯之,让学生充分品味经典,考量的是老师的智慧。据此,名师薛法根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用“还原法”来教授古诗,他以深厚的功力引导学生将一首小诗《夜雪》演绎得妙趣横生,充满了情趣和理趣。其间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充分品味诗人炼字的高妙,这样的课堂令人心神往之。我们更要认识到课堂的精彩源于教者文本细读的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真正让诗词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
三、情感共鸣——心有灵犀一点通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他认为“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往今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经典诗词总是附丽了作者精心选取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诗词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思想,也以情感为中介熏陶和滋润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情感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而引导学生体悟诗歌的情感也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就诗歌的内容而言,学生如何体会诗情,教师又如何进行指导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抓住意象。在充分吟诵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感知诗人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格调和境界。如《寻隐者不遇》中呈现的“青松”“采药”“白云”正是隐者高尚情操的写照,表达了诗人钦慕隐者的为人,向往淳朴高洁的世外生活的情感。“意象”的象征意义在咏物诗中表现尤为突出,如《石灰吟》,《墨梅》等,抓住意象,就是掌握了学习这类诗的方法。
二是知人论世。诗人的遣怀往往是对一种生活的感慨,是对一段历史的追忆。走近诗歌的同时我们还要走近作者,对诗人和文本进行链接。在教学《江雪》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诗情的:先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给他们带来“陌生化”感觉的字词,触摸字词的冷暖并充分进行个性体验。接下来在思维的交锋处进行质疑“此时的你有什么问题再问渔翁吗?”学生纷纷提出疑问“渔翁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垂钓?”“他冷吗?”“他孤独吗?”此时,再出示柳宗元的生平背景“结合当时的情景,再读读这首诗,看看这个渔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恍然大悟——渔翁就是柳宗元。紧接着让学生为柳宗元代言“在这样一个茫茫冰雪覆盖的世界里,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结合柳宗元的际遇坦陈心迹,走近了人物的内心。最后,提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渔翁在冬天垂钓,此时也还是柳宗元人生的冬季,在瑟瑟的江边,柳宗元在垂钓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垂钓希望”“垂钓百姓的幸福”“垂钓春天”!至此,学生对于这首诗情感的把握可谓水到渠成了。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古诗词教学中的“知人论世”,要把握好人物与文本链接的契机,这样才能要言不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在对诗歌情感的体验中不仅要重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还要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其中的诵读法,堪称经典。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诵读不能跟着感觉随意走,而是要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这其间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同时还要注意背诵的时机,在对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理解的完成后,优秀的古诗词自然熟读成诵,了然于胸。
诗歌教学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欣赏诗歌的品位提升,从长远上看,也是为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花园小学)
[关键词]炼字 意象 知人论世
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说过:“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古诗词是汉文苑中的奇葩,面对天生好奇活泼的小学生,如何上出古诗词的“经典味”,使他们幼小的心田受到经典的润泽,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导入设计——未成曲调先有情
大凡古诗词,总让老师们觉得“不好教”,在诸类比赛场合,总也难见拿着古诗词来赛课的。大概学生能否感兴趣是其一,对老师的文本细读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古诗以锤炼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以独特的情韵流芳百世,所以哲人说过“读诗使人灵秀”。教师如果能够解开其中的心灵密码,让学生在学之初便能初步感知经典的芬芳与光泽,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很难拒绝的。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的时候,我就以这样的开头来吸引学生:“在钢筋铁骨构建的城市中呆久了,不知不觉人就变得疲惫,变得紧张。今天就让我们偷得浮生半日闲,到田间地头去走一走,让清新的空气舒张我们的肺叶,让清澈的溪水洗濯我们的心灵。采一把野花,唱一支小曲,走, 我们去乡间。”同时,一段江西婺源村居的影像在屏幕上缓缓地舒展开来,伴随着高山流水的悠扬高古,学生们发出了啊啊的赞叹声。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轻松间我便俘获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在一些大师的课堂里,他们设计的导入往往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承,更关注人的素养的发展。以名师王玲湘所教的《望天门山》为例,她采用“据形索义,识字解题”法,通过甲骨文“天”“门”“山”的依次出示,使学生想象到了天门山的高大,地形的雄奇。更让人称奇的是“望”字的甲骨文,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睁大眼睛抬头向远处看。学生惊讶之余,感受到了“望”的辽远壮阔,读题时意蕴悠长,很有味道。看,王老师就是用汉字的美丽诠释了文化的神奇,课堂里有形象,有情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
当然,导入是为后面的学习服务,不能在此浪费太多时间,要做到“当讲则讲”。
二、诗句赏析——精华欲掩料应难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是一个才情很高的女子。关于写诗,她有许多心得,这在教香菱如何写诗的章回中有具体的展现。她特别指出锤炼语言是一个合格诗人必备的功夫,因此,针对香菱的诗作,她非常用心地在怎样炼字上做点拨。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读诗就是感受诗人写诗的过程,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他是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读诗的享受就是读者凭借文本细读的能力找到诗中精华所在。
思考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我认为教者解读一首古诗词,首先要准确地理解诗意,虽说“诗无达诂”,但一定要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诗意;接下来才是咬文嚼字,揣摩写法,领悟神韵。
直面小学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我们更关注的是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这是对的。但是当前最常见的理解方式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根据字义采取“扩展、增补、调换、连缀”等办法连句理解,并辅以同学交流和教师点拨,这种按部就班的做法给学生的印象是呆板的,课堂是费时低效的。在低中年级的诗词教学中,这种情况尤甚。针对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教学,有位老师甚至用了30分钟的时间请每个学生来说诗意。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呆板凝滞的。教者如果能变换教学的方式,用“填关键字法”来丰富学生对画面的体验——效果又该如何呢?“黄鹂”“白鹭”可爱纯洁,而“鸣”“上”则为老杜所独有,通过对这两字的填空,在反复的对比揣摩中,学生充分进行个性体验,既醉心于“鸣”字传递出的婉转流动的妙音,又惊讶于“上”字表现出的扶摇直上的气势,画面怎能不灵动起来呢?其实这就是师生在共同“炼字”的过程,师在“活”的氛围中用经典的闪光处引领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所以说,“炼字”在诗词教学中高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选择精当的教学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好读”的诗作并不好教,师者一定要潜心涵咏,发掘诗句感悟和赏析的切入点。我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引导学生特别关注开头的“毕竟”两字,前两句不见西湖景,只闻诗人的评述,笔力至此可谓奇峰突起,大有睥睨它时西湖景的气势;后两句“碧”“红”相映成辉,将色之旖旎与情之恳切联系起来,似言有尽而意无穷。“毕竟”两字,定下了整首诗的基调,随着西湖盛景画卷的铺展作者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也在铺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诗苑中采撷,哪怕是一首小诗其精华处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目不暇接。要能在一堂课上一以贯之,让学生充分品味经典,考量的是老师的智慧。据此,名师薛法根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用“还原法”来教授古诗,他以深厚的功力引导学生将一首小诗《夜雪》演绎得妙趣横生,充满了情趣和理趣。其间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充分品味诗人炼字的高妙,这样的课堂令人心神往之。我们更要认识到课堂的精彩源于教者文本细读的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真正让诗词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
三、情感共鸣——心有灵犀一点通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他认为“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往今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经典诗词总是附丽了作者精心选取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诗词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思想,也以情感为中介熏陶和滋润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情感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而引导学生体悟诗歌的情感也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就诗歌的内容而言,学生如何体会诗情,教师又如何进行指导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抓住意象。在充分吟诵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感知诗人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格调和境界。如《寻隐者不遇》中呈现的“青松”“采药”“白云”正是隐者高尚情操的写照,表达了诗人钦慕隐者的为人,向往淳朴高洁的世外生活的情感。“意象”的象征意义在咏物诗中表现尤为突出,如《石灰吟》,《墨梅》等,抓住意象,就是掌握了学习这类诗的方法。
二是知人论世。诗人的遣怀往往是对一种生活的感慨,是对一段历史的追忆。走近诗歌的同时我们还要走近作者,对诗人和文本进行链接。在教学《江雪》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诗情的:先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给他们带来“陌生化”感觉的字词,触摸字词的冷暖并充分进行个性体验。接下来在思维的交锋处进行质疑“此时的你有什么问题再问渔翁吗?”学生纷纷提出疑问“渔翁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垂钓?”“他冷吗?”“他孤独吗?”此时,再出示柳宗元的生平背景“结合当时的情景,再读读这首诗,看看这个渔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恍然大悟——渔翁就是柳宗元。紧接着让学生为柳宗元代言“在这样一个茫茫冰雪覆盖的世界里,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结合柳宗元的际遇坦陈心迹,走近了人物的内心。最后,提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渔翁在冬天垂钓,此时也还是柳宗元人生的冬季,在瑟瑟的江边,柳宗元在垂钓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垂钓希望”“垂钓百姓的幸福”“垂钓春天”!至此,学生对于这首诗情感的把握可谓水到渠成了。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古诗词教学中的“知人论世”,要把握好人物与文本链接的契机,这样才能要言不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在对诗歌情感的体验中不仅要重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还要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其中的诵读法,堪称经典。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诵读不能跟着感觉随意走,而是要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这其间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同时还要注意背诵的时机,在对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理解的完成后,优秀的古诗词自然熟读成诵,了然于胸。
诗歌教学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欣赏诗歌的品位提升,从长远上看,也是为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