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术是外科根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术后疼痛又给病人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持续疼痛能引起病人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严重的心理变化,与疾病的转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对198例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98例中,男123例,女75例;儿童8例,青少年132例,中老年58例。其中胸部手术17例,腹部手术181例;横切口术式35例,纵切口术式163例;浅部位手术16例,深部位手术182例:全麻者33例,硬膜外麻醉者157例,局部麻醉者8例;性格内向者47例,性格外向者151例。198例手术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①疼痛可引起患者精神情绪变化,急性疼痛引起病人精神兴奋,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甚至哭闹不安。长期慢性疼痛可使病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甚至产生绝望的意念和行为。②疼痛刺激能使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分解代谢亢进,导致高血糖症、负氮平衡、氧消耗增多。③影响呼吸运动和抑制换气。胸、腹部手术后的急性疼痛对呼吸系统影响很大,因疼痛引起的肌张力增加,使总顺应性下降;病人呼吸浅快,肺活量、潮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均降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下降,易产生低氧血症。同时病人可因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和用力咳嗽,积聚于肺泡和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不能很好地咳出,易酿成肺或肺不张,这在老年人更易发。故术后疼痛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④影响循环系统功能,剧痛可兴奋交感神经,使病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对伴有高血压,冠脉供血不足的病人极为不利。剧烈的深部疼痛有时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下降,脉率减慢,甚至发生虚脱、休克。⑤影响消化系统功能,慢性疼痛常引起食欲不振,消化功能障碍。较强的深部疼痛可引起恶心、呕吐。营养吸收障碍,影响伤口愈合。⑥影响凝血机制,如手术后急性疼痛等应激反应可改变血液黏稠度,使血小板黏附功能增强,纤溶功能降低,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甚至可酿成致命的并发症。其他,疼痛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不利于防治感染和控制肿瘤扩散。由于疼痛可引起肾血管反射性收缩,垂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尿量减少。又可因手术后切口疼痛或因体位不适应,造成排尿困难,长时间排尿不畅可引起尿路感染。疼痛影响睡眠,导致失眠、乏力等。
护 理
疼痛时护理观察要点:①疼痛时的体征。术后疼痛的患者多出现痛苦面容,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出冷汗及不安等。在术后2~6小时最剧烈,24~72小时逐渐减轻。②对疼痛的评估。术后疼痛有个体差异,由于各种状态和条件既复杂又相关,客观评估疼痛的程度较难,重要的是要有早期发现疼痛和及时收集信息的能力[2]。③术式不同,疼痛的程度不同。横切口开胸、开腹手术疼痛剧烈;浅部位手术如疝或乳腺切除术时疼痛较轻。④根据麻醉清醒程度可以预测疼痛出现的时间。完全清醒时立即诉说疼痛的较多。⑤年轻人、小儿比老年人对疼痛更敏感,特别是小儿对疼痛的耐受力差。⑥同样的疼痛程度,女性主诉比男性明显。⑦性格外向者较性格内向者更易表现对疼痛的反应。
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①做好心理护理。疼痛的彻底解决虽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疼痛阈值。患者常常因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不理解而产生紧张、恐惧,从而加重疼痛。护士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根据各类病人的不同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如对多血质的病人要以热情、亲切的语言与之交流;对胆汁质及抑郁质的病人,语言要谨慎、热情、耐心:对黏液质的病人要和蔼、耐心,切忌语言粗暴、简单。利用松弛疗法及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均可减轻疼痛,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②保持舒适的体位,病人在术后被安置在适宜的体位非常重要,不仅可缓解疼痛,而且可促进呼吸、循环,预防并发症。如胸、腹部手术,术后可取侧卧位和半坐卧位,由于重力关系,有利于引流,使感染局限化。减轻伤口缝合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半坐卧位时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可使静脉回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瘀血和心脏负担。可使膈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困难。③减少疼痛的刺激。在检查、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应准确、轻柔,避免推、拖、拉等粗暴动作,应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如更换敷料、导尿,进行各种注射、翻身、更换床单等操作而必须移动患者时,应给予支托、保护、协助,使其保持舒适,减少疼痛刺激。④创造缓解疼痛的环境,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常有剧烈疼痛,虽给予镇静药物,但周围的环境可诱发或增加疼痛。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镇痛、镇静效果,应调整和谐的病室环境以缓解疼痛。如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噪音,限制探视时间及人数;避免光线刺激,夜间尽量使用地灯,必要时可使用手电筒照明,可用窗帘遮挡日光和月光照射:调整适宜的病室温度和湿度,适时开窗通风,为病人营造整洁舒适安静入睡的环境。
总之,客观细致的护理观察,勤劳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0
2 司兰英,冯志东,李健.浅谈术后疼痛的护理.中国乡村医药,2000,7(10):32
资料与方法
198例中,男123例,女75例;儿童8例,青少年132例,中老年58例。其中胸部手术17例,腹部手术181例;横切口术式35例,纵切口术式163例;浅部位手术16例,深部位手术182例:全麻者33例,硬膜外麻醉者157例,局部麻醉者8例;性格内向者47例,性格外向者151例。198例手术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①疼痛可引起患者精神情绪变化,急性疼痛引起病人精神兴奋,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甚至哭闹不安。长期慢性疼痛可使病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甚至产生绝望的意念和行为。②疼痛刺激能使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分解代谢亢进,导致高血糖症、负氮平衡、氧消耗增多。③影响呼吸运动和抑制换气。胸、腹部手术后的急性疼痛对呼吸系统影响很大,因疼痛引起的肌张力增加,使总顺应性下降;病人呼吸浅快,肺活量、潮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均降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下降,易产生低氧血症。同时病人可因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和用力咳嗽,积聚于肺泡和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不能很好地咳出,易酿成肺或肺不张,这在老年人更易发。故术后疼痛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④影响循环系统功能,剧痛可兴奋交感神经,使病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对伴有高血压,冠脉供血不足的病人极为不利。剧烈的深部疼痛有时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下降,脉率减慢,甚至发生虚脱、休克。⑤影响消化系统功能,慢性疼痛常引起食欲不振,消化功能障碍。较强的深部疼痛可引起恶心、呕吐。营养吸收障碍,影响伤口愈合。⑥影响凝血机制,如手术后急性疼痛等应激反应可改变血液黏稠度,使血小板黏附功能增强,纤溶功能降低,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甚至可酿成致命的并发症。其他,疼痛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不利于防治感染和控制肿瘤扩散。由于疼痛可引起肾血管反射性收缩,垂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尿量减少。又可因手术后切口疼痛或因体位不适应,造成排尿困难,长时间排尿不畅可引起尿路感染。疼痛影响睡眠,导致失眠、乏力等。
护 理
疼痛时护理观察要点:①疼痛时的体征。术后疼痛的患者多出现痛苦面容,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出冷汗及不安等。在术后2~6小时最剧烈,24~72小时逐渐减轻。②对疼痛的评估。术后疼痛有个体差异,由于各种状态和条件既复杂又相关,客观评估疼痛的程度较难,重要的是要有早期发现疼痛和及时收集信息的能力[2]。③术式不同,疼痛的程度不同。横切口开胸、开腹手术疼痛剧烈;浅部位手术如疝或乳腺切除术时疼痛较轻。④根据麻醉清醒程度可以预测疼痛出现的时间。完全清醒时立即诉说疼痛的较多。⑤年轻人、小儿比老年人对疼痛更敏感,特别是小儿对疼痛的耐受力差。⑥同样的疼痛程度,女性主诉比男性明显。⑦性格外向者较性格内向者更易表现对疼痛的反应。
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①做好心理护理。疼痛的彻底解决虽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疼痛阈值。患者常常因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不理解而产生紧张、恐惧,从而加重疼痛。护士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根据各类病人的不同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如对多血质的病人要以热情、亲切的语言与之交流;对胆汁质及抑郁质的病人,语言要谨慎、热情、耐心:对黏液质的病人要和蔼、耐心,切忌语言粗暴、简单。利用松弛疗法及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均可减轻疼痛,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②保持舒适的体位,病人在术后被安置在适宜的体位非常重要,不仅可缓解疼痛,而且可促进呼吸、循环,预防并发症。如胸、腹部手术,术后可取侧卧位和半坐卧位,由于重力关系,有利于引流,使感染局限化。减轻伤口缝合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半坐卧位时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可使静脉回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瘀血和心脏负担。可使膈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困难。③减少疼痛的刺激。在检查、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应准确、轻柔,避免推、拖、拉等粗暴动作,应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如更换敷料、导尿,进行各种注射、翻身、更换床单等操作而必须移动患者时,应给予支托、保护、协助,使其保持舒适,减少疼痛刺激。④创造缓解疼痛的环境,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常有剧烈疼痛,虽给予镇静药物,但周围的环境可诱发或增加疼痛。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镇痛、镇静效果,应调整和谐的病室环境以缓解疼痛。如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噪音,限制探视时间及人数;避免光线刺激,夜间尽量使用地灯,必要时可使用手电筒照明,可用窗帘遮挡日光和月光照射:调整适宜的病室温度和湿度,适时开窗通风,为病人营造整洁舒适安静入睡的环境。
总之,客观细致的护理观察,勤劳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0
2 司兰英,冯志东,李健.浅谈术后疼痛的护理.中国乡村医药,2000,7(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