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人文关怀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各个医院都在推行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引入到手术室中去,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人性化护理。为了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室剖宫产中的应用并验证其效果,许多研究者对前后引进的剖宫产手术患者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人文关怀理念的引入,能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使产妇顺利接受手术并积极配合医生。总之,手术室人文关怀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手术室 人文关怀 剖宫产
  一、产妇术前心理分析
  产妇术前心理分析很重要,手术时的人文关怀措施要将产妇的心理充分考虑在内。综合了研究者实验组的产妇术前的心理状态,主要来自紧张恐惧和焦虑这两种心理。当产妇得知由于某种原因要剖宫产时,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尤其是首次剖宫产的产妇对手术缺乏客观的认识,害怕打麻醉针、对手术引起的疼痛和出血感到畏惧、有的甚至过于担心自己手术时出现意外或者胎儿不能顺利产出、怕手术留下后遗症以及不能生育等,从而产生手术前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而焦虑心理是由于产妇分娩中出现了紧急情况如胎儿窘迫、滞产等,因此需要做急诊手术,但是由于产妇对此缺乏思想准备,考虑到手术后尚需较长时间的修复,同时担心腹部疤痕会影响美观等,难免产生紧张情绪。
  二、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
  1.术前人文关怀
  巡回护士于手术前一天主动到病房探视产妇,了解产妇的病史、过敏史并询问有无其它疾患,通过体检和检查,分析产妇的营养状况和各重要内脏器官的功能情况。护士应重点了解手术前产妇的心理特点及对手术的顾虑和担心,向产妇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入室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手术基本流程及主刀医生的手术技巧,针对产妇提出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解释,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产妇讲解剖宫产麻醉时的感觉,消除产妇的恐惧、紧张情绪,最后告诉产妇,护士将在第一时间把新出生的婴儿抱给产妇接触,消除其对自身及婴儿的担忧,树立手术成功的信心及战胜困难的决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手术。
  此外,做好家属工作,取得家属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家属是病人的支柱与依靠,患者家属的态度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护士应向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危险性,耐心解答家属的各种疑问,通过肯定主刀医生和麻醉师等的技术从而减轻家属对手术的顾虑,取得他们的支持。
  2.术中人文关怀
  首先为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手术前可将手术室温湿度调到最舒适状态,保持整个手术间的整洁,准备好手术用品,给进入手术室的产妇一声真切的关怀和问候,使产妇保持乐观的态度和轻松的心情迎接手术。
  产妇进入手术室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动作要轻缓,避免幅度过大造成的碰撞和颠簸。尽量缩短等待手术前的时间,提供开辟专用场地作为术前心理减压区,通过多媒体宣传育儿知识等方式分散等候带来的焦虑,降低手术室环境给产妇造成的紧迫感。护士在术前心理减压区热情友善地迎接产妇,明确表示在手术过程中自己会一直陪伴在她们身边,从而缓解产妇手术前紧张和恐惧情绪,给她们以安全感。手术时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医生和护士的技术要做到一丝不苟和娴熟,让产妇体会到医生和护士对她的专一服务。
  麻醉穿刺时,要认真帮助产妇取得正确和舒适的卧位,巡回护士的动作一定要轻柔并耐心解释麻醉穿刺的重要性,协助产妇保持麻醉穿刺所需体位,在言语和行动上给予鼓励。这一过程中应尽量尊重其隐私权,减少身体不必要的暴露,让产妇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
  当产妇进入麻醉状态、手术开始时,巡回护士应轻握产妇的手,缓解产妇的紧张和疼痛,使其全身放松以配合手术,手术中要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准备应急。在医生取胎儿时,由于牵拉关系会造成产妇疼痛,护士应给予产妇有力的情感支持,告知她疼痛很快就会消失,再坚持下就可以看到可爱的胎儿了。剖宫产手术中意外情况发生,尤其要沉着应对,避免产妇出现不良情绪,如出现新生儿窒息时应有条不紊进行抢救,新生儿复苏时及时告知产妇和家属以平定他们焦虑的心情,新生儿有生理缺陷时可在产妇安然度过手术期后再告知,这些都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3.术后人文关怀
  手术后3~4天及时对产妇进行手术回访,亲切询问其手术愈合情况,了解产妇身体是否存在不适,并关心其休息、饮食、母乳喂养等基本情况等,针对产妇存在的疑虑和问题耐心给予健康指导和解决,更鼓励产妇对术中不满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认真听取,以便改进。
  三、结语
  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回访的每个细节中实行人文关怀,加深了手术室护士和产妇间的沟通与交流,改善了护患关系,能使产妇真切感受到护理人员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克服了紧张和恐惧心理,对手术充满信心,并积极配合手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在剖宫产手术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梁力.提高护士人文修养,体现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与康复,2006,5(1):3-5.
  [2]李少红.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妇的舒适护理[J].西南军医, 2008, 11(6): 202.
  [3]王群英.子宫下段剖宫产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华医学创新杂志,2005,6( 6) :52.
  [4]王丽云.人文关怀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8,4(1).
  [5]牛树平,李严.病人在手术室期间的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8): 750-752.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护理,用医院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举措,让病人及家属感受到人文关怀,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和消除病人的恐惧和不愉快感,更进一步充实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内涵。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体现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护理水平的高低,反映着医院的面貌,影响着医院的声誉。人文关怀在此更具有其重要性。两年来,我科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服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以期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采取同种手术治疗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完善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有效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效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5—6月收治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2013年5—6月收治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的合格率为75.0%,患者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合格率为60.0%,患者的满意度为82.5%,两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晚期癌症患者在死亡之前仍有一段时间的弥留期,常由于病情的折磨,身体极度虚弱,心理状态复杂多变,有时渴望生存,有时嫉妒他人,有时沉默寡言、精神抑郁,有时对生活失去信心,拒绝治疗,有时则任凭命运的摆布,患者既要忍受着身体上的煎熬,还要忍受着即将与亲人永别的痛苦。其心理因素造成的不良情绪常常加重病情恶化。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充分了解,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有效地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从而减轻患
期刊
浅谈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感染护理措施王秀娥  摘要: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常用措施,术后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意义重大。科学、规范实施相关各项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继发性感染及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感染;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为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手术,气管切开术后,往往由于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切口,引起切口处感染。根据护理工作中的经验,对防治切口感染的几点体会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护理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治愈率以及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情绪相对稳定,心理上的恐惧、紧张、抑郁等情绪明显比对照组少,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面对的各种不适都能忍耐,与对照组相比,除焦虑情绪之外,其他项目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肾绞痛患者的心理护理疗效。方法:患者绞痛剧烈时,给予关心和安慰,在心理上支持患者,分析患者心理状态,讲解患者疼痛的知识、方法。结果:增强患者信心,增强疾病治愈率。讨论:心理护理工作能够帮助肾绞痛患者缓解疼痛,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肾绞痛;患者;心理;护理  肾绞痛(renal colic),又称输尿管绞慵,是肾与输尿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较大结石延输尿管下降时,或者梗阻在输尿
期刊
【摘要】目的:对急性胃炎病患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与在常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对比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50例病患资料进行了临床护理,按照随即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每组病患各75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护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探索科学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方法:本文主要针对2007年3月到2012年1月间我院接到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工作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结果: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时活动能力与神经功能损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入院两周后,患者度过了急性的时间,通过调查发现急救组患者的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基础组,以及神经功能损害明显低于基础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引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分析其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感染与非感染组相关感染因素。结果:感染组中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7株)、葡萄球菌(11株)、大肠埃希菌(5株)最多;感染组导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未感染组;apache ii评分、glasgow评分、血蛋白水平较低;进行胃肠内营养较少,气管切开较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