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说,今天闲着,下午咱们拔柴去。
我说,这年头,哪里还有拔柴的人。家家不是用蜂窝煤炉子就是用煤气灶,要么就是用电磁炉,都啥年代了。
母亲说,烧填大过吃穿。这几年家里没种麦,没柴烧。今年雨水多,野狐沟畔有块麻椒地,长满了黄蒿,我问过了主人,人家让我们去拔。
野狐沟就在霍家坪和温家集以及我们村的交界处,沟这边正是我们村的“十字路地”,这里原先就有我们家的地。黄昏时分,我和母亲引着儿子,拿好镰刀,拉着架子车出发了。说是拔柴,其实往往要用到镰刀,因为有些柴草没有它还真的拔不了。
出了村,一条刚刚被硬化的水泥路延伸到邻村霍家坪。一路上,两边的玉米“站”在地里,骄傲地展示着自己壮实的身体。一行行的葡萄藤鼓劲攀登,吃力地拖着大串的葡萄果实。葡萄上面覆盖着白色网,让上面成群的麻雀面对着下面心爱的食物干着急,麻雀只能在上面探头探脑。庄稼地里不时地传出一两声鸟叫,偶尔有看葡萄的人为吓唬鸟儿放出的爆竹声,惊起一只野鸡,咯咯地叫着,飞窜起老高,引来庵房里老狗的汪汪声。也有三两只野兔在黄豆地里时隐时现。这些年,国家对农民的政策好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植被破坏少了,走在田野,你不得不赞叹生态的完好。
走着走着,我记起了第一次拔柴时的情景来。9岁时,一次,我和同巷道两个大我三四岁的同伴去拔柴,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来到烂山湾里,据说这里的柴草是很多的,簸箕形的山湾里还有个泉眼。结果到了这里一看,干地里,除了冰草,就是些老灰苕、沙棘,很少见到黄蒿。黄蒿是很惹人爱的,它的火烟子大。原来我们晓得的,人家早就晓得了,哪里还能等到我们来呢。半天过去,我们又饿又渴,找到泉眼旁,准备挖出水来。用镰刀挖了小半天,只见泉眼越来越湿,却并没流出一滴水。换了我正挖着,突见一个伙伴大叫一声,拿起镰刀飞跑了,另一个几乎是同时的一声惊叫,也飞跑了。我惊呆在原地,挪不动脚步,很是害怕,不知道他们是突然见到了大蛇还是传说里的抽小孩子血的人。紧接着,我看见他们奔到了同一个地方:一个高高的田埂。那里有几棵很大的黄蒿在正午的日头下耷拉着脑袋。他们几乎同时到达,然后就抢夺,接着扭打起来,然后一块儿抱着滚下了田埂。那天,我们连野生小榆钱树也拔了,都没能填满背篓。多年以后,这一幕深深刻在我的记忆深处。经历了那个年月,平添了一份执着和坚强,岁月早已磨平了当年我手上的老茧,但那种精神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强健起来。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一大块花椒地里,满地的黄蒿长得密不透风,还有水蒿、沙棘,里面夹杂着芦苇、冰草等,高过了人,把整地的麻椒给围了个严严实实,来不得半点呼吸。我想,麻椒虽然喜欢干旱,但这种让荒草吸干水分的旱法,最终会要了麻椒的命。它们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坐着聊天;也有的干脆手拉着手,连成一片,笑看着你。它们放肆地疯长,蟋蟀不间断地在里面唱歌,时不时地从中飞出。
母亲早已经拿起了镰刀,分开黄蒿割了起来,炕大点的地方,也可以割许多捆呢。我给儿子指了个玩耍的位置,然后也拿把镰刀,没割几捆,母亲嫌我慢,就让我束捆。我捡起些长黄蒿,把他们的头绾在一起,做成一捆的腰,然后抱来一捆黄蒿放在腰上,束捆。束捆了些,一边转运到路边的架子车下。麻椒地旁就是野狐沟畔,有条小路,草深得人都有些挪不开脚步,行人宁可绕行,也不去割,我建议母亲割了它们,母亲说,正割的还没割呢,割完了再说吧。
一大片地的黄蒿终于割完了,我转运到车子旁边的也够一车了。母亲说,装吧,剩在地里的明天拉,我这就去拾掇拾掇地里的。儿子抬着车杆,我装了车。一个地邻见了,打趣母亲说:“你尽给娃娃丢脸呢!你家里的光阴能成嘛!不歇着,往地里瞎跑干啥哩嘛!”母亲说:“敖就是个贱命嘛,有啥说呆!”儿子硬要自己拉车过过瘾,我从小路上拉到了水泥路上,然后把车杆交给了儿子,我和母亲帮扶着。
夕阳洒在田野,一片金黄。我给儿子说:“想听故事吗?”儿子说:“又要说爷爷了!”我说:“对了!记得你爷爷说,困难时期,缺吃少穿,没烧填的……”儿子打断说:“啥是‘困难时期’?”“就是有点粮食也没啥烧着做熟的时候嘛!人们就到距离我们村10里远的四沟里去拔柴。有次你爷和村里的伙伴去拔柴,结果半途遇到大雨,只得返回。一个人说‘回去要挨我妈的骂了’,又一个人说‘挨骂是小事,我妈为今天的拔柴给我做了干粮,白浪费了许多柴禾!’”
儿子听了,半天不吱声后说:“我爷那时咋不烧煤啊。”
母亲无语,我也无语。
儿子不明白,过去的日子比今天差远了。他还不明白,正是在艰难的劳作中,人们维系着自己贫穷的日子,维持着自己生命的最低限度,都要挣扎着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最终会明白:走入田野,一天天拔柴,总能拔出一片开阔的地来。
我说,这年头,哪里还有拔柴的人。家家不是用蜂窝煤炉子就是用煤气灶,要么就是用电磁炉,都啥年代了。
母亲说,烧填大过吃穿。这几年家里没种麦,没柴烧。今年雨水多,野狐沟畔有块麻椒地,长满了黄蒿,我问过了主人,人家让我们去拔。
野狐沟就在霍家坪和温家集以及我们村的交界处,沟这边正是我们村的“十字路地”,这里原先就有我们家的地。黄昏时分,我和母亲引着儿子,拿好镰刀,拉着架子车出发了。说是拔柴,其实往往要用到镰刀,因为有些柴草没有它还真的拔不了。
出了村,一条刚刚被硬化的水泥路延伸到邻村霍家坪。一路上,两边的玉米“站”在地里,骄傲地展示着自己壮实的身体。一行行的葡萄藤鼓劲攀登,吃力地拖着大串的葡萄果实。葡萄上面覆盖着白色网,让上面成群的麻雀面对着下面心爱的食物干着急,麻雀只能在上面探头探脑。庄稼地里不时地传出一两声鸟叫,偶尔有看葡萄的人为吓唬鸟儿放出的爆竹声,惊起一只野鸡,咯咯地叫着,飞窜起老高,引来庵房里老狗的汪汪声。也有三两只野兔在黄豆地里时隐时现。这些年,国家对农民的政策好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植被破坏少了,走在田野,你不得不赞叹生态的完好。
走着走着,我记起了第一次拔柴时的情景来。9岁时,一次,我和同巷道两个大我三四岁的同伴去拔柴,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来到烂山湾里,据说这里的柴草是很多的,簸箕形的山湾里还有个泉眼。结果到了这里一看,干地里,除了冰草,就是些老灰苕、沙棘,很少见到黄蒿。黄蒿是很惹人爱的,它的火烟子大。原来我们晓得的,人家早就晓得了,哪里还能等到我们来呢。半天过去,我们又饿又渴,找到泉眼旁,准备挖出水来。用镰刀挖了小半天,只见泉眼越来越湿,却并没流出一滴水。换了我正挖着,突见一个伙伴大叫一声,拿起镰刀飞跑了,另一个几乎是同时的一声惊叫,也飞跑了。我惊呆在原地,挪不动脚步,很是害怕,不知道他们是突然见到了大蛇还是传说里的抽小孩子血的人。紧接着,我看见他们奔到了同一个地方:一个高高的田埂。那里有几棵很大的黄蒿在正午的日头下耷拉着脑袋。他们几乎同时到达,然后就抢夺,接着扭打起来,然后一块儿抱着滚下了田埂。那天,我们连野生小榆钱树也拔了,都没能填满背篓。多年以后,这一幕深深刻在我的记忆深处。经历了那个年月,平添了一份执着和坚强,岁月早已磨平了当年我手上的老茧,但那种精神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强健起来。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一大块花椒地里,满地的黄蒿长得密不透风,还有水蒿、沙棘,里面夹杂着芦苇、冰草等,高过了人,把整地的麻椒给围了个严严实实,来不得半点呼吸。我想,麻椒虽然喜欢干旱,但这种让荒草吸干水分的旱法,最终会要了麻椒的命。它们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坐着聊天;也有的干脆手拉着手,连成一片,笑看着你。它们放肆地疯长,蟋蟀不间断地在里面唱歌,时不时地从中飞出。
母亲早已经拿起了镰刀,分开黄蒿割了起来,炕大点的地方,也可以割许多捆呢。我给儿子指了个玩耍的位置,然后也拿把镰刀,没割几捆,母亲嫌我慢,就让我束捆。我捡起些长黄蒿,把他们的头绾在一起,做成一捆的腰,然后抱来一捆黄蒿放在腰上,束捆。束捆了些,一边转运到路边的架子车下。麻椒地旁就是野狐沟畔,有条小路,草深得人都有些挪不开脚步,行人宁可绕行,也不去割,我建议母亲割了它们,母亲说,正割的还没割呢,割完了再说吧。
一大片地的黄蒿终于割完了,我转运到车子旁边的也够一车了。母亲说,装吧,剩在地里的明天拉,我这就去拾掇拾掇地里的。儿子抬着车杆,我装了车。一个地邻见了,打趣母亲说:“你尽给娃娃丢脸呢!你家里的光阴能成嘛!不歇着,往地里瞎跑干啥哩嘛!”母亲说:“敖就是个贱命嘛,有啥说呆!”儿子硬要自己拉车过过瘾,我从小路上拉到了水泥路上,然后把车杆交给了儿子,我和母亲帮扶着。
夕阳洒在田野,一片金黄。我给儿子说:“想听故事吗?”儿子说:“又要说爷爷了!”我说:“对了!记得你爷爷说,困难时期,缺吃少穿,没烧填的……”儿子打断说:“啥是‘困难时期’?”“就是有点粮食也没啥烧着做熟的时候嘛!人们就到距离我们村10里远的四沟里去拔柴。有次你爷和村里的伙伴去拔柴,结果半途遇到大雨,只得返回。一个人说‘回去要挨我妈的骂了’,又一个人说‘挨骂是小事,我妈为今天的拔柴给我做了干粮,白浪费了许多柴禾!’”
儿子听了,半天不吱声后说:“我爷那时咋不烧煤啊。”
母亲无语,我也无语。
儿子不明白,过去的日子比今天差远了。他还不明白,正是在艰难的劳作中,人们维系着自己贫穷的日子,维持着自己生命的最低限度,都要挣扎着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最终会明白:走入田野,一天天拔柴,总能拔出一片开阔的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