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听说阿里,是一批又一批陕西援藏干部的身影在那里奉献坚守;最早看到阿里,是电影里英雄的先遣连向雪域高原艰难跋涉的坚强。
作为一名陕西省第八批援藏干部,让我有幸第一次走近雪域阿里。
经过几天的培训、休整之后,我们陕西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于7月6日从拉萨出发,乘坐TV9807次航班,向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区进发。在飞机上俯瞰青藏高原,长空万里湛蓝似海,朵朵浮云犹如洁白的轻纱,漂浮在空中,高大雄壮的群山,赤袒着高大的身躯,绵延横亘,傲然而立,像是在守护这片土地。偶尔有蔚蓝的湖泊镶嵌在群山之间,犹如一颗颗蓝宝石,闪烁着光芒,与群山遥相呼应,共同绘成一幅幅壮观的雪域美景图,神奇而美丽,令人肃然,让人神往,叫人赞叹。
由于飞机晚点,我们比原计划迟到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到中午快十二点才安全抵达阿里的昆莎机场。一下飞机,忽然有了一种“天上人间”的感觉,天是那样的低,云是那样的近,山顶上皑皑白雪犹如洁白的哈达一样挂在山间。中巴车载着我们在219国道上一路向北驰骋。目力所及,连绵起伏的几乎全是裸露的山丘,凹凸有致,高低起伏。雪之白,沙之黄,土之褐,好像有一支神笔在随意地涂抹着,一幅幅古老沧桑的油画展现在我的面前,大气磅礴,雄浑有力。抬头仰望凝视,天空是那样的通透,湛蓝如洗,蓝天与远山交接处,几朵洁白的浮云在那里肆意地舒卷着,很轻很轻,若即若离,似与山后的神仙窃窃私语着什么。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入眼帘的总是不断变换的风景,远山与平川里的草地不断在变幻着颜色,一会儿明,一会儿暗,雪山草地,在大自然的纵横捭阖下,总能给人以新鲜,给人以惊喜。不由得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得令人窒息。国道两旁生长着各色小花小草,浅浅淡淡,不艳不娇,恰到好处。偶尔还能看见潺潺流水,缓缓的,清清的,静静的。一片开阔的平地上,碧绿的草地像一块绿毯一样铺展着,白色的羊群正悠闲地享受着美食,偶尔有飞鸟从草地上掠过,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同车的援友们或端出相机,或举起手机,咔咔拍照,仿佛置身另外一个世界。
下午近两点,我们来到了阿里地区狮泉河畔、滨河北路上的陕西大厦。大厦是由陕西省政府出资援建,2012年动工,2014年底投入使用,主要是为了改善援藏干部的生活条件,解决援藏干部的食宿而修建的。大厦一共五层,配套设施相对先进、完备,每个房间配备有氧气设备。望着高大的陕西大厦,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援友们纷纷在大厦前合影留念,俨然忘却了一路的辛苦劳累。
阿里地区的干部群众十分的热情、好客,地区领导为我们一一敬献了洁白的哈达,灿烂的笑容洋溢在他们黝黑的脸上。每个援藏干部的受援单位都派人来对接、看望我们。我被分到了阿里地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白玛多吉、副校长白玛桑珠等领导亲自来驻地慰问我,给我献了哈达,就像见了亲人一样,嘘寒问暖,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令人十分感动。
初来阿里的第三天,我的陕北老乡、来自延安电视台的援藏干部冯耿便带着我一起瞻仰了狮泉河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狮泉河镇北面的山坳里,四面环山,陵园正中,茂密的红柳环绕着一座小山坡,这里矗立着一座13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正前方依次安放着大理石铸造的李狄三、孔繁森两位烈士的陵墓。63名英烈长眠在纪念碑的两侧,守护着阿里高原。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微风习习吹来,红柳轻轻地摇摆着枝条,四周的群山静静地肃穆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那是1950年的一天,一支由136名勇士组成的先遣连,在李狄三的带领下,从新疆于田的普鲁山村出发,徒步跋涉数千里,一路南下,进军藏北高原。他们跨越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翻过新藏交界处海拔6700多米之界山达坂。他们饿了吃干炒面,渴了喝茶咸水,住的是地窝子(地上挖深坑,人睡坑内),穿的是骨针缝的5公斤重的麻袋衣服。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恶劣的高原气候夺去了包括李狄三在内的68名战士的生命。经过一年零三天的艰难跋涉,英雄先遣连于1951年8月3日终于来到阿里的噶大克,把一面红旗插上了阿里高原,圆满完成了“挺进藏北,解放阿里”的任务。阿里人民为了纪念这些“盖世英雄”,于1972年修建了狮泉河烈士陵园。
65年的时光匆匆过去了。在先遣英雄挥洒热血和生命的这片高天厚土上,一代又一代的阿里军民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旗帜,在“生命禁区”里续写着阿里的辉煌。其中,最为代表的是“人民的好书记”孔繁森。在进藏之前,孔繁森就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1993年春天,第二次进藏后,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曾率领相关单位,亲自去新疆西南部的塔城进行边境贸易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走近阿里,还有一个人的名字被当地干部群众反复提起,那就是“用生命书写忠诚”的陕西援藏干部张宇同志。张宇是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生前担任噶尔县委书记。2012年8月22日,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不幸因公牺牲。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他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用他的足迹丈量了噶尔的土地,用他的行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用他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诠释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应有的风采。
时光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勤值历。当我走近这座美丽而神奇的高原小城时,当年的蛮古荒原早已不见了踪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整齐而有序地排列在狮泉河两岸。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往来不断。我想,正是有了李狄三,正是有了孔繁森、张宇等一批共产党人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才使阿里地区有了今天这样祥和、繁荣的景象!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矗立在世界屋脊之巅。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援藏工作开展20多年来,许许多多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先后告别家乡、远离亲人,义无反顾地选择进藏工作,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与雪山一样高耸的“孔繁森”“张宇”式的援藏群体。他们和阿里各族同胞团结一致保安定、搞建设、促发展,使阿里地区的经济连续20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当地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如今,作为一名援藏干部走近阿里,就要循着前辈的足迹,在这雪域高原上倾注心血、奉献青春,与阿里干部群众一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阿里是一座丰碑,阿里是一种精神!阿里又是一本厚重的史书,要用心走近,细细品读!
作为一名陕西省第八批援藏干部,让我有幸第一次走近雪域阿里。
经过几天的培训、休整之后,我们陕西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于7月6日从拉萨出发,乘坐TV9807次航班,向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区进发。在飞机上俯瞰青藏高原,长空万里湛蓝似海,朵朵浮云犹如洁白的轻纱,漂浮在空中,高大雄壮的群山,赤袒着高大的身躯,绵延横亘,傲然而立,像是在守护这片土地。偶尔有蔚蓝的湖泊镶嵌在群山之间,犹如一颗颗蓝宝石,闪烁着光芒,与群山遥相呼应,共同绘成一幅幅壮观的雪域美景图,神奇而美丽,令人肃然,让人神往,叫人赞叹。
由于飞机晚点,我们比原计划迟到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到中午快十二点才安全抵达阿里的昆莎机场。一下飞机,忽然有了一种“天上人间”的感觉,天是那样的低,云是那样的近,山顶上皑皑白雪犹如洁白的哈达一样挂在山间。中巴车载着我们在219国道上一路向北驰骋。目力所及,连绵起伏的几乎全是裸露的山丘,凹凸有致,高低起伏。雪之白,沙之黄,土之褐,好像有一支神笔在随意地涂抹着,一幅幅古老沧桑的油画展现在我的面前,大气磅礴,雄浑有力。抬头仰望凝视,天空是那样的通透,湛蓝如洗,蓝天与远山交接处,几朵洁白的浮云在那里肆意地舒卷着,很轻很轻,若即若离,似与山后的神仙窃窃私语着什么。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入眼帘的总是不断变换的风景,远山与平川里的草地不断在变幻着颜色,一会儿明,一会儿暗,雪山草地,在大自然的纵横捭阖下,总能给人以新鲜,给人以惊喜。不由得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得令人窒息。国道两旁生长着各色小花小草,浅浅淡淡,不艳不娇,恰到好处。偶尔还能看见潺潺流水,缓缓的,清清的,静静的。一片开阔的平地上,碧绿的草地像一块绿毯一样铺展着,白色的羊群正悠闲地享受着美食,偶尔有飞鸟从草地上掠过,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同车的援友们或端出相机,或举起手机,咔咔拍照,仿佛置身另外一个世界。
下午近两点,我们来到了阿里地区狮泉河畔、滨河北路上的陕西大厦。大厦是由陕西省政府出资援建,2012年动工,2014年底投入使用,主要是为了改善援藏干部的生活条件,解决援藏干部的食宿而修建的。大厦一共五层,配套设施相对先进、完备,每个房间配备有氧气设备。望着高大的陕西大厦,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援友们纷纷在大厦前合影留念,俨然忘却了一路的辛苦劳累。
阿里地区的干部群众十分的热情、好客,地区领导为我们一一敬献了洁白的哈达,灿烂的笑容洋溢在他们黝黑的脸上。每个援藏干部的受援单位都派人来对接、看望我们。我被分到了阿里地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白玛多吉、副校长白玛桑珠等领导亲自来驻地慰问我,给我献了哈达,就像见了亲人一样,嘘寒问暖,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令人十分感动。
初来阿里的第三天,我的陕北老乡、来自延安电视台的援藏干部冯耿便带着我一起瞻仰了狮泉河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狮泉河镇北面的山坳里,四面环山,陵园正中,茂密的红柳环绕着一座小山坡,这里矗立着一座13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正前方依次安放着大理石铸造的李狄三、孔繁森两位烈士的陵墓。63名英烈长眠在纪念碑的两侧,守护着阿里高原。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微风习习吹来,红柳轻轻地摇摆着枝条,四周的群山静静地肃穆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那是1950年的一天,一支由136名勇士组成的先遣连,在李狄三的带领下,从新疆于田的普鲁山村出发,徒步跋涉数千里,一路南下,进军藏北高原。他们跨越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翻过新藏交界处海拔6700多米之界山达坂。他们饿了吃干炒面,渴了喝茶咸水,住的是地窝子(地上挖深坑,人睡坑内),穿的是骨针缝的5公斤重的麻袋衣服。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恶劣的高原气候夺去了包括李狄三在内的68名战士的生命。经过一年零三天的艰难跋涉,英雄先遣连于1951年8月3日终于来到阿里的噶大克,把一面红旗插上了阿里高原,圆满完成了“挺进藏北,解放阿里”的任务。阿里人民为了纪念这些“盖世英雄”,于1972年修建了狮泉河烈士陵园。
65年的时光匆匆过去了。在先遣英雄挥洒热血和生命的这片高天厚土上,一代又一代的阿里军民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旗帜,在“生命禁区”里续写着阿里的辉煌。其中,最为代表的是“人民的好书记”孔繁森。在进藏之前,孔繁森就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1993年春天,第二次进藏后,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曾率领相关单位,亲自去新疆西南部的塔城进行边境贸易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走近阿里,还有一个人的名字被当地干部群众反复提起,那就是“用生命书写忠诚”的陕西援藏干部张宇同志。张宇是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生前担任噶尔县委书记。2012年8月22日,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不幸因公牺牲。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他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用他的足迹丈量了噶尔的土地,用他的行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用他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诠释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应有的风采。
时光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勤值历。当我走近这座美丽而神奇的高原小城时,当年的蛮古荒原早已不见了踪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整齐而有序地排列在狮泉河两岸。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往来不断。我想,正是有了李狄三,正是有了孔繁森、张宇等一批共产党人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才使阿里地区有了今天这样祥和、繁荣的景象!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矗立在世界屋脊之巅。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援藏工作开展20多年来,许许多多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先后告别家乡、远离亲人,义无反顾地选择进藏工作,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与雪山一样高耸的“孔繁森”“张宇”式的援藏群体。他们和阿里各族同胞团结一致保安定、搞建设、促发展,使阿里地区的经济连续20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当地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如今,作为一名援藏干部走近阿里,就要循着前辈的足迹,在这雪域高原上倾注心血、奉献青春,与阿里干部群众一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阿里是一座丰碑,阿里是一种精神!阿里又是一本厚重的史书,要用心走近,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