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且覆盖面广,赋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点要高。
误区剖析
1.不辨古今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词义完全相同;二是完全不同;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11年高考江西卷第10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错因分析:“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第一个义项就是“强取”;但“夺”在句子中,是“使之改变”之意。这一古义在文言文中屡见不鲜,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所以,D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答案选D。
2.不知通假
对古代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就会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戢士 戢: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错因分析:A项中的“耸”是“悚”的通假字,意思是“惊恐、惊惧”。很多考生因为不知道它是通假字,未能按所通之字“悚”去解释,而仍按“耸”的字面义即“耸立、惊动”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B项中的“易”应是“轻视”之意。C、D选项均正确。故答案选B。
3.不明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仍按原意直接解释,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苦: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纵: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官: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抵:碰到
错因分析:A项中的“苦”是词类活用,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应解释为“以……为苦”,中学课本中“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一句中的“苦”也是这种用法。而同学们在解释“苦”时,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仍按“苦”的原意直接解释,因而导致了解释的错误。B项“纵”意思是“释放、放走”。D项“抵”意思是“到达”。故答案选C。
4.不分单双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错因分析:该句中的“本事”是两个单音词“本”和“事”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根本(的事情)”和“做(起)”,所在的句子意思是“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的事情)做起”。如果考生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本事”,就会误解为“本领、能力”之义,所在的句子意思就变成了“那么就一定要提高本领”,这就导致下文齐桓公“敢问何谓其本”的追问莫名其妙了。
考题寻源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最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试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撮举如下:
1.形训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形旁和义符为我们破解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如仍以2011年高考江西卷第10题为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该句中的“比”,是一个会意字,像两人步调一致,并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比”的本义是“并列,挨着”。A项“并排”的解释缘本义“并列”而来,“屋比延烧”的意思是“由于房屋并排而立(一间挨着一间),火势便蔓延开来”。这一解释于情理,于语境,皆合,据此可以推断出A项“并列”的解释是正确的。“比”的这一本义是比较常见的,如成语“鳞次栉比”和高中课本“因出己虫,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中的“比”,皆为此义。
2.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如中学课本中的下面两例:
(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谊《过秦论》)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1)句中,“固”与“地”处于对应位置,我们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险要的地势”。(2)句中,“忧劳”与“逸豫”处于对应位置,加之“兴国”与“亡身”语义相反,可以推断“逸豫”义应与“忧劳”相反,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
再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易:平坦
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 略:简略
该句中,“计大功”、“总略行”和“求小善”在结构上是对举的,而“不……而……”则表明了它们在语义上是相反关系。探究之,“大”和“小”可以构成相反关系,但“简略”和“小”则无法构成相反关系。据此可以推断出D项“简略”的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为“大致、大概”。
3.语法推断法
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再以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为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苦: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纵: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官: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抵:碰到
B项中,通过对“纵”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发现“纵”是谓语,后面的“之”充当“纵”的宾语。据此可以推断出,“纵”应为一个能够带上宾语的及物动词,而B项的解释“腾跃”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它不能带宾语,所以B项的解释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解释应为“释放”。
4.成语推断法
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春”。如2011年山东卷第9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成语“坚贞不渝”中的“渝”义为“改变”,用在选项B中恰好吻合。该句的意思是“舍弃生命也不改变(许下的诺言),就是守信用”;而按B项“坚持”的解释,文义就完全反了,故答案为B。
下列题目也可通过成语推断法来进行解答:
(1)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
(2)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3)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上述三例中实词的词义可分别依据成语“反躬自问”“毫发不爽”“出类拔萃”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推断而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第(1)、(2)例的解释都是正确的,第(3)例的解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超出”。
误区剖析
1.不辨古今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词义完全相同;二是完全不同;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11年高考江西卷第10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错因分析:“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第一个义项就是“强取”;但“夺”在句子中,是“使之改变”之意。这一古义在文言文中屡见不鲜,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所以,D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答案选D。
2.不知通假
对古代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就会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戢士 戢: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错因分析:A项中的“耸”是“悚”的通假字,意思是“惊恐、惊惧”。很多考生因为不知道它是通假字,未能按所通之字“悚”去解释,而仍按“耸”的字面义即“耸立、惊动”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B项中的“易”应是“轻视”之意。C、D选项均正确。故答案选B。
3.不明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仍按原意直接解释,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苦: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纵: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官: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抵:碰到
错因分析:A项中的“苦”是词类活用,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应解释为“以……为苦”,中学课本中“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一句中的“苦”也是这种用法。而同学们在解释“苦”时,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仍按“苦”的原意直接解释,因而导致了解释的错误。B项“纵”意思是“释放、放走”。D项“抵”意思是“到达”。故答案选C。
4.不分单双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错因分析:该句中的“本事”是两个单音词“本”和“事”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根本(的事情)”和“做(起)”,所在的句子意思是“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的事情)做起”。如果考生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本事”,就会误解为“本领、能力”之义,所在的句子意思就变成了“那么就一定要提高本领”,这就导致下文齐桓公“敢问何谓其本”的追问莫名其妙了。
考题寻源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最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试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撮举如下:
1.形训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形旁和义符为我们破解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如仍以2011年高考江西卷第10题为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该句中的“比”,是一个会意字,像两人步调一致,并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比”的本义是“并列,挨着”。A项“并排”的解释缘本义“并列”而来,“屋比延烧”的意思是“由于房屋并排而立(一间挨着一间),火势便蔓延开来”。这一解释于情理,于语境,皆合,据此可以推断出A项“并列”的解释是正确的。“比”的这一本义是比较常见的,如成语“鳞次栉比”和高中课本“因出己虫,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中的“比”,皆为此义。
2.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如中学课本中的下面两例:
(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谊《过秦论》)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1)句中,“固”与“地”处于对应位置,我们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险要的地势”。(2)句中,“忧劳”与“逸豫”处于对应位置,加之“兴国”与“亡身”语义相反,可以推断“逸豫”义应与“忧劳”相反,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
再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易:平坦
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 略:简略
该句中,“计大功”、“总略行”和“求小善”在结构上是对举的,而“不……而……”则表明了它们在语义上是相反关系。探究之,“大”和“小”可以构成相反关系,但“简略”和“小”则无法构成相反关系。据此可以推断出D项“简略”的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为“大致、大概”。
3.语法推断法
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再以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为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苦: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纵: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官: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抵:碰到
B项中,通过对“纵”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发现“纵”是谓语,后面的“之”充当“纵”的宾语。据此可以推断出,“纵”应为一个能够带上宾语的及物动词,而B项的解释“腾跃”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它不能带宾语,所以B项的解释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解释应为“释放”。
4.成语推断法
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春”。如2011年山东卷第9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成语“坚贞不渝”中的“渝”义为“改变”,用在选项B中恰好吻合。该句的意思是“舍弃生命也不改变(许下的诺言),就是守信用”;而按B项“坚持”的解释,文义就完全反了,故答案为B。
下列题目也可通过成语推断法来进行解答:
(1)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
(2)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3)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上述三例中实词的词义可分别依据成语“反躬自问”“毫发不爽”“出类拔萃”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推断而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第(1)、(2)例的解释都是正确的,第(3)例的解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