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城市设计方法在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的运用,并结合成都市文殊坊历史街区具体案例,对文殊坊历史街区及其环境协调区的现状进行调研。在以上基础上分析文殊坊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的社会经济价值及空间设计并提出相关建议。其中空间设计运用城市设计手法具体从功能补充的整合、肌理延续的整合、空间融合的整合、空间界面的延续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论文旨在运用整体观完整真实地保留历史遗存信息,延续历史文化和城市肌理,从而协调成都市的历史街区空间和其现代空间融合发展。
关键词:城市设计;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文殊坊
城市设计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品质为目标,在城市发展总体政策框架指导下,综合组织城市各种功能,关注城市历史空间的设计,以城市形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局部地区所进行的阶段性的整合设计[1,2]。城市设计的重要对象就是城市局部地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和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城市建设是城市设计的原动力,也是城市历史空间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契机,这就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历史街区的原因[3,4]。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现代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许多城市历史街区周边地区大多实行高密度开发,造成不同风格的建筑直接冲突或者不同尺度、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物生硬的出现在道路两侧的现象。鉴于城市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发展的断层现象,本论文选定成都文殊坊历史街区及其环境协调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文殊坊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其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促进成都市整体环境的协调融合,实现现代和历史的和谐共生,使城市相关建设“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1 文殊坊历史街区分析
1.1区位分析
文殊坊与宽窄巷子、大慈寺一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殊坊位于市中轴线人民中路旁,作为成都中央休闲旅游区,与传统城市商务中心CBD相融合。依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文殊院(5.73公顷),形成东至北大街、草市街,南至白家塘街、通顺桥街,西至人民中路,北至大安西路规模的协调区。这里交通便利,向南与成都市区中心天府广场、向北与火车北站都非常近(见图1)。
1.2 功能性质定位
作为成都市政府规划的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之一、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之一,是中房集团成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倾力打造的以佛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展示成都特质、代表成都文化的城市名片,是成都市民怀旧寻古、休闲娱乐的上尚之选,海内外游人宾客认识成都、体验成都休闲文化的重要窗口[5,6]。
1.3 文殊坊街区肌理分析
1.3.1 改造前肌理分析
道路是决定城市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改造前图底关系(见图2)可以看出,文殊坊道路格局呈“井”字型道路网布局。在城市主要道路人民中路、文武路、草市街和大安西路的围合内,街巷把片区划分成几块大小不等的地块。这种路网格局方便地处理了新城区与旧城区道路的衔接关系,有利于保护文殊坊的完整格局,为保护这个片区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创造了有利条件。传统街巷中院落与街巷相互依存,其紧密的关系使街巷与院落建筑共同构成了城市丰富紧凑的肌理效果,当这种城市肌理作为城市特色街巷空间时,街巷肌理也是体现街巷空间特征的标识之一[7,8,9]。
1.3.2 改造后肌理分析
从改造后的文殊坊街区图底关系(见图3)可以看出,整个街区肌理呈现出较为匀质的状态,院落建筑比较均匀地分布在街区用地上,整体呈现"面"的特征,而不是传统街道所体现出来的肌理那样,由街道对建筑进行组织,建筑紧密排列在街道两旁,整个街区呈现出强烈的线性状态[7]。
2 文殊坊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分析
2.1 环境协调区划定
“成都市文殊院文物保护片区改造城市设计”的“文殊院片区保护区划示意图”将文殊坊历史街区划分为文殊院保护区、建设控制区、景观协调区三个功能分区[10]。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协调区是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定的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而本文研究的环境协调区纯粹为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过渡地带,同时通过具体的实地踏勘,认为“成都市文殊院文物保护片区改造城市设计”中的建设控制区与景观协调区所起的作用均是一种协调过渡,而该地块周边也并没有需要保护的大面积的自然地形地貌环境,故本文将“成都市文殊院文物保护片区改造城市设计”中的建设控制区与景观协调区合二为一,并统称为环境协调区而作为研究对象(见图4、图5)。
2.2 环境协调区概况
文殊坊位于市中心人民中路旁,作为成都中央休闲旅游区,与传统城市商务中心CBD相融合。依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殊院,形成东至北大街、草市街,西至人民中路,南至白家塘街、通顺桥街,北至大安西路规模的协调区,总规划用地面積33.25公顷。目前环境协调区内基本上呈现出典型的城市现代街区空间。在北大街、大安西路、府河两岸上除了本历史街区的开口外,其它地区沿街建筑均为大尺度的现代建筑风格(见图6),富有传统特色的商业店铺与北大街路上现代化的建筑界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图7)。同时在人民中路周围新建的城市现代空间建筑物大多为多层,在建筑高度及形式上对比明显。
2.3 文殊坊环境协调区的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2.3.1环境协调区的经济价值分析
文殊坊街区紧邻府河,位于成都一环核心区内,与天府广场、春熙路商圈形成“三角鼎立”的区位关系(见图8)。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独一无二的街区特色促使街区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带动街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加大对街区内部土地的需求,土地价格的攀升。受经济效益的诱惑,开发商们千方百计寻找可开发机会,这就促使历史街区的保护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破坏。在环境协调区内,其用地相对而言较宽松,可以将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的一部分功能,促使经济发展的开发项目转移出去,使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得到有效的扩散,缓解核心保护区的用地矛盾。 2.3.2 环境协调区的社会价值分析
目前文殊坊内大多居民已经搬迁,但街区内仍有少数居民住在简易的居民房屋内(见图9)。由于政府在街区保护更新改造方面的经济投资有限,造成了新旧地区镶嵌交错并置,并相互割裂。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在不同的城市空间积聚,社会隔离现象在空间上不断极化,因此在环境协调区分类建设永久性住宅,在适当位置开发建设不同户型,适合不同社会层次的居民居住。对于核心区内的居民来讲,从现代化生活角度出发很多居民热切希望自己的住所生活设施现代化,想入住功能分区合理的现代生活小区,从邻里交往来说,老街巷的住户之间有着互相提供帮助的社会关系,这种因生活形成的邻里交往关系使得很多居民不舍得离去,此部分住宅距离核心区较近,即解决了住宅的设施矛盾同时又保持了故有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维持了社会空间一体化。
3 环境协调区的空间设计
3.1功能补充的整合分析
3.1.1旅游功能的补充
文殊坊作为成都市政府规划的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之一、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之一,在历史街区内感受以佛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成都特质、成都文化,是成都市民怀旧寻古、休闲娱乐的上尚之选,海内外游人宾客认识成都、体验成都休闲文化的重要窗口。
通过实际调研发现目前文殊坊环境协调区内并未有相应的旅游功能补充,因此针对文殊坊历史街区的现状资源及街区发展特色,可在环境协调区内的府河沿岸打造滨河休闲景观廊(见图10)。目前的滨河路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缺乏统一设计布局,导致沿河景观资源并没很好的利用,同时也没有与文殊坊街区相呼应。故积极发展环境协调区的相应旅游功能补充,不仅可以提高文殊坊历史街区自身的游客积聚效应,带动周边的发展,同时也能最大规模的展示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促进成都市的整体协调。
3.1.2 服务设施的补充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服务设施作为后盾支持,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有利保证。文殊坊历史街区旅游在以后的发展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方式,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控制合理的旅游容量,不破坏街区的历史风貌。把相关的服务设施安置在环境协调区,减少历史街区内的交通穿越,减少历史建筑的破坏性开发。基于城市历史空间和城市现代空间之间的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综合式用地布局,实现彼此公共利益的有机结合。在环境协调区域可以根据其特点建设停车场(见图11)、超市(见图12)、银行(见图13)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设施既可补充历史街区内部的功能缺失,又可为与之相邻的现代城市空间服务,停车场可减轻北大街、人民中路的交通压力,并可以兼为文殊坊的旅游业服务,实现功能联动。
3.1.3 文化功能的补充
文殊坊是以佛禅文化、民俗生活文化为主题展示成都特质、代表成都文化的城市名片。 针对文殊坊打造的佛禅文化可在环境协调区内设置佛禅文化陈列展示馆,用以展示佛禅文化在成都的发展渊源及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的介绍。针对其民俗文化,可根据成都特有的茶文化,在环境协调区内统一布局品茶休闲区,可结合府河沿岸景观廊设置,用以展示成都居民特有的休闲生活方式。同时可在环境协调区内打造品茶休闲所,让游客在游览之余静享成都居民的休闲放松生活,从品茶中了解老成都的居民生活、城市特征。
3.2 肌理延续的整合分析
文殊坊在靠近城市现代空间的环境协调区的地带,其空间尺度的设计应与城市现代空间相协调[11],此部分环境协调区的空间肌理设计中可以适度放大街道空间尺度比例,以使文殊坊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与周边尤其是人民中路西侧、北大街东侧的成都市现代空间相协调。在设计中应注意延续历史街区的均至的肌理模式,避免规划设计成行列式的呆板布局,以使历史空间肌理得以发展延续。由此使文殊坊历史街区的肌理模式得以比较好的保护发展,并与成都市的现代城市空间肌理有机融合,和谐系统的发展,避免城市空间肌理在北大街、人民中路等两侧分裂成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均匀的传统肌理和城市非均至的现代城市肌理并存,避免城市的发展出现断层。
3.3 空间融合的整合分析
文殊坊的历史街区空间与城市现代空间区别明显,尤其是与人民中路东侧、北大街西侧的大尺度现代城市空间界限分明,因此空间融合要素的整合分析可以从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整体原则下的融合、公共设施的互利互用三个方面考虑[12]。
3.3.1 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
本文环境协调区为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外围,是位于城市历史空间和现代空间的过渡地带,其不仅保护完整的历史街区风貌,并且与历史街区外围的城市现代空间相协调,使历史空间和现代空间有机融合,使城市空间结构循序渐进的发展,城市天际线平滑前进,防止发生突变,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故文殊坊歷史街区应保持其风貌带特有的空间形态,控制风貌带内的建筑高度和体量。由文殊坊核心保护区-环境协调区-城市现代空间的建筑控制高度逐步增大。环境协调区高度控制在21米以内,使文殊坊历史街区与人民南路东侧、北大街西侧商贸中心有机融合,城市天际轮廓线缓和升高(见图14)。
3.3.2 整体原则下的融合
历史街区的保护要从城市空间的整体出发,既要保护历史街区,又要协调与历史街区特色密切相关的外部空间。在环境协调区内应继承文殊坊历史街区的传统格局(见图15),使历史街区的路网街巷肌理得以延续发展。利用历史街区的环境协调区疏解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的中心职能,降低其人口、就业、交通压力,保留历史街区商业零售中心职能,增加敞空间和公共绿地,改善居住环境质量,恢复文殊坊历史街区传统风貌。
3.3.3 公共设施的互利互用
除了空间尺度的融合以外,在环境协调区内可以根据尺度和具体城市土地利用的需要建设停车场(见图16)、公共交通站点等,以缓解人民中路、大安西路、北大街上其他停车场的压力,解决公共交通的矛盾,减轻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3.4 空间界面的延续
3.4.1 侧界面
在文殊坊核心保护区内,建筑沿街面通常采取二层挑檐或挑廊的做法。一层廊檐结合的做法只在白云寺街的东侧一栋三层的建筑和酱园公所街北侧一处改造的七层建筑上出现。在文殊院里,廊是院落之间过渡和分隔的重要手段,在大殿之间的院落利用透视感极强的廊道进行连接,起到隔而不断的效果,并且常常在通道两边布置廊到丰富空间层次。
在环境协调区里的现代建筑空间如何与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相互协调融合?本文参考类型学的设计方法,研究总结文殊坊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研究建筑与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关系,并将其运用到在环境协调区空间侧界面设计中。使用类型学方法发现总结成都传统民居的建筑界面(见图17,图18),经过合理简化还原后提炼原型,再根据原型运用形态学进行设计。在建筑界面中加入成都传统民居的符号,注重室外公共空间、院落空间、建筑类型等形式构成上(包括细部比例、构造以及它的装饰部分等)的设计。具体体现在传统形式的屋顶梁架、开间进深、山墙、门、窗、栏杆等的细部处理上。目前在文殊坊环境协调区内的建筑设计已经开始注重通过细节处理达到呼应文殊坊传统建筑的目的
(见图19),但局限于小范围,而在整个环境协调区内建筑侧面改造还有待加强。
3.4.2 底界面
文殊坊的地面以灰色材料为主,材质上有石材和水泥制块(见图20)。白云寺街、头福街、酱园公所街和五岳宫街都划分为车行道和人行道, 其他较小的街道只设人行道。在金马寺巷,道路中间地段铺设成传统竹席的纹理,呈现出较为精细的纹理效果。在环境协调区内,街道底界面的设计仍然应注意与文殊坊街区内的底界面相互协调。协调区内可以延续文殊坊街区内部的设计方法采用传统的建材和铺地形式(见图21),从而表现成都朴实厚重、历史悠久的地区特色,产生亲切感。
4 结语
城市的和谐发展潜力在于自身的特色之处,这是城市宝贵的资源。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有内涵和底蕴。环境协调区是与其相邻的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中间地带(领域),是“历史”与“现实”之间转换的地带。我们应当正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以积极和毫不妥协的态度表达当下的时代特色[13]。环境协调区的设计仍然应该藉由现代城市设计手法营造出具有现代城市功能的物质空间,但应注意在形体与色彩上与保护区内的历史风貌进行协调,与传统产生对话。故本文通过研究文殊坊歷史街区环境协调区的空间设计,指出在设计中既应考虑到环境协调区与历史街区空间的协调,也应考虑到与城市现代空间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完整真实地保留历史遗存信息,延续历史文化和城市肌理,协调城市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循序发展,改善居住质量,激活街区活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真正走向可持续更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田丽娟.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的城市设计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
[2] 岳欢.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关键词:城市设计;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文殊坊
城市设计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品质为目标,在城市发展总体政策框架指导下,综合组织城市各种功能,关注城市历史空间的设计,以城市形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局部地区所进行的阶段性的整合设计[1,2]。城市设计的重要对象就是城市局部地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和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城市建设是城市设计的原动力,也是城市历史空间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契机,这就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历史街区的原因[3,4]。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现代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许多城市历史街区周边地区大多实行高密度开发,造成不同风格的建筑直接冲突或者不同尺度、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物生硬的出现在道路两侧的现象。鉴于城市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发展的断层现象,本论文选定成都文殊坊历史街区及其环境协调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文殊坊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其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促进成都市整体环境的协调融合,实现现代和历史的和谐共生,使城市相关建设“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1 文殊坊历史街区分析
1.1区位分析
文殊坊与宽窄巷子、大慈寺一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殊坊位于市中轴线人民中路旁,作为成都中央休闲旅游区,与传统城市商务中心CBD相融合。依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文殊院(5.73公顷),形成东至北大街、草市街,南至白家塘街、通顺桥街,西至人民中路,北至大安西路规模的协调区。这里交通便利,向南与成都市区中心天府广场、向北与火车北站都非常近(见图1)。
1.2 功能性质定位
作为成都市政府规划的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之一、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之一,是中房集团成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倾力打造的以佛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展示成都特质、代表成都文化的城市名片,是成都市民怀旧寻古、休闲娱乐的上尚之选,海内外游人宾客认识成都、体验成都休闲文化的重要窗口[5,6]。
1.3 文殊坊街区肌理分析
1.3.1 改造前肌理分析
道路是决定城市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改造前图底关系(见图2)可以看出,文殊坊道路格局呈“井”字型道路网布局。在城市主要道路人民中路、文武路、草市街和大安西路的围合内,街巷把片区划分成几块大小不等的地块。这种路网格局方便地处理了新城区与旧城区道路的衔接关系,有利于保护文殊坊的完整格局,为保护这个片区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创造了有利条件。传统街巷中院落与街巷相互依存,其紧密的关系使街巷与院落建筑共同构成了城市丰富紧凑的肌理效果,当这种城市肌理作为城市特色街巷空间时,街巷肌理也是体现街巷空间特征的标识之一[7,8,9]。
1.3.2 改造后肌理分析
从改造后的文殊坊街区图底关系(见图3)可以看出,整个街区肌理呈现出较为匀质的状态,院落建筑比较均匀地分布在街区用地上,整体呈现"面"的特征,而不是传统街道所体现出来的肌理那样,由街道对建筑进行组织,建筑紧密排列在街道两旁,整个街区呈现出强烈的线性状态[7]。
2 文殊坊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分析
2.1 环境协调区划定
“成都市文殊院文物保护片区改造城市设计”的“文殊院片区保护区划示意图”将文殊坊历史街区划分为文殊院保护区、建设控制区、景观协调区三个功能分区[10]。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协调区是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定的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而本文研究的环境协调区纯粹为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过渡地带,同时通过具体的实地踏勘,认为“成都市文殊院文物保护片区改造城市设计”中的建设控制区与景观协调区所起的作用均是一种协调过渡,而该地块周边也并没有需要保护的大面积的自然地形地貌环境,故本文将“成都市文殊院文物保护片区改造城市设计”中的建设控制区与景观协调区合二为一,并统称为环境协调区而作为研究对象(见图4、图5)。
2.2 环境协调区概况
文殊坊位于市中心人民中路旁,作为成都中央休闲旅游区,与传统城市商务中心CBD相融合。依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殊院,形成东至北大街、草市街,西至人民中路,南至白家塘街、通顺桥街,北至大安西路规模的协调区,总规划用地面積33.25公顷。目前环境协调区内基本上呈现出典型的城市现代街区空间。在北大街、大安西路、府河两岸上除了本历史街区的开口外,其它地区沿街建筑均为大尺度的现代建筑风格(见图6),富有传统特色的商业店铺与北大街路上现代化的建筑界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图7)。同时在人民中路周围新建的城市现代空间建筑物大多为多层,在建筑高度及形式上对比明显。
2.3 文殊坊环境协调区的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2.3.1环境协调区的经济价值分析
文殊坊街区紧邻府河,位于成都一环核心区内,与天府广场、春熙路商圈形成“三角鼎立”的区位关系(见图8)。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独一无二的街区特色促使街区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带动街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加大对街区内部土地的需求,土地价格的攀升。受经济效益的诱惑,开发商们千方百计寻找可开发机会,这就促使历史街区的保护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破坏。在环境协调区内,其用地相对而言较宽松,可以将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的一部分功能,促使经济发展的开发项目转移出去,使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得到有效的扩散,缓解核心保护区的用地矛盾。 2.3.2 环境协调区的社会价值分析
目前文殊坊内大多居民已经搬迁,但街区内仍有少数居民住在简易的居民房屋内(见图9)。由于政府在街区保护更新改造方面的经济投资有限,造成了新旧地区镶嵌交错并置,并相互割裂。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在不同的城市空间积聚,社会隔离现象在空间上不断极化,因此在环境协调区分类建设永久性住宅,在适当位置开发建设不同户型,适合不同社会层次的居民居住。对于核心区内的居民来讲,从现代化生活角度出发很多居民热切希望自己的住所生活设施现代化,想入住功能分区合理的现代生活小区,从邻里交往来说,老街巷的住户之间有着互相提供帮助的社会关系,这种因生活形成的邻里交往关系使得很多居民不舍得离去,此部分住宅距离核心区较近,即解决了住宅的设施矛盾同时又保持了故有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维持了社会空间一体化。
3 环境协调区的空间设计
3.1功能补充的整合分析
3.1.1旅游功能的补充
文殊坊作为成都市政府规划的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之一、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之一,在历史街区内感受以佛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成都特质、成都文化,是成都市民怀旧寻古、休闲娱乐的上尚之选,海内外游人宾客认识成都、体验成都休闲文化的重要窗口。
通过实际调研发现目前文殊坊环境协调区内并未有相应的旅游功能补充,因此针对文殊坊历史街区的现状资源及街区发展特色,可在环境协调区内的府河沿岸打造滨河休闲景观廊(见图10)。目前的滨河路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缺乏统一设计布局,导致沿河景观资源并没很好的利用,同时也没有与文殊坊街区相呼应。故积极发展环境协调区的相应旅游功能补充,不仅可以提高文殊坊历史街区自身的游客积聚效应,带动周边的发展,同时也能最大规模的展示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促进成都市的整体协调。
3.1.2 服务设施的补充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服务设施作为后盾支持,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有利保证。文殊坊历史街区旅游在以后的发展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方式,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控制合理的旅游容量,不破坏街区的历史风貌。把相关的服务设施安置在环境协调区,减少历史街区内的交通穿越,减少历史建筑的破坏性开发。基于城市历史空间和城市现代空间之间的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综合式用地布局,实现彼此公共利益的有机结合。在环境协调区域可以根据其特点建设停车场(见图11)、超市(见图12)、银行(见图13)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设施既可补充历史街区内部的功能缺失,又可为与之相邻的现代城市空间服务,停车场可减轻北大街、人民中路的交通压力,并可以兼为文殊坊的旅游业服务,实现功能联动。
3.1.3 文化功能的补充
文殊坊是以佛禅文化、民俗生活文化为主题展示成都特质、代表成都文化的城市名片。 针对文殊坊打造的佛禅文化可在环境协调区内设置佛禅文化陈列展示馆,用以展示佛禅文化在成都的发展渊源及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的介绍。针对其民俗文化,可根据成都特有的茶文化,在环境协调区内统一布局品茶休闲区,可结合府河沿岸景观廊设置,用以展示成都居民特有的休闲生活方式。同时可在环境协调区内打造品茶休闲所,让游客在游览之余静享成都居民的休闲放松生活,从品茶中了解老成都的居民生活、城市特征。
3.2 肌理延续的整合分析
文殊坊在靠近城市现代空间的环境协调区的地带,其空间尺度的设计应与城市现代空间相协调[11],此部分环境协调区的空间肌理设计中可以适度放大街道空间尺度比例,以使文殊坊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与周边尤其是人民中路西侧、北大街东侧的成都市现代空间相协调。在设计中应注意延续历史街区的均至的肌理模式,避免规划设计成行列式的呆板布局,以使历史空间肌理得以发展延续。由此使文殊坊历史街区的肌理模式得以比较好的保护发展,并与成都市的现代城市空间肌理有机融合,和谐系统的发展,避免城市空间肌理在北大街、人民中路等两侧分裂成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均匀的传统肌理和城市非均至的现代城市肌理并存,避免城市的发展出现断层。
3.3 空间融合的整合分析
文殊坊的历史街区空间与城市现代空间区别明显,尤其是与人民中路东侧、北大街西侧的大尺度现代城市空间界限分明,因此空间融合要素的整合分析可以从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整体原则下的融合、公共设施的互利互用三个方面考虑[12]。
3.3.1 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
本文环境协调区为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外围,是位于城市历史空间和现代空间的过渡地带,其不仅保护完整的历史街区风貌,并且与历史街区外围的城市现代空间相协调,使历史空间和现代空间有机融合,使城市空间结构循序渐进的发展,城市天际线平滑前进,防止发生突变,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故文殊坊歷史街区应保持其风貌带特有的空间形态,控制风貌带内的建筑高度和体量。由文殊坊核心保护区-环境协调区-城市现代空间的建筑控制高度逐步增大。环境协调区高度控制在21米以内,使文殊坊历史街区与人民南路东侧、北大街西侧商贸中心有机融合,城市天际轮廓线缓和升高(见图14)。
3.3.2 整体原则下的融合
历史街区的保护要从城市空间的整体出发,既要保护历史街区,又要协调与历史街区特色密切相关的外部空间。在环境协调区内应继承文殊坊历史街区的传统格局(见图15),使历史街区的路网街巷肌理得以延续发展。利用历史街区的环境协调区疏解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的中心职能,降低其人口、就业、交通压力,保留历史街区商业零售中心职能,增加敞空间和公共绿地,改善居住环境质量,恢复文殊坊历史街区传统风貌。
3.3.3 公共设施的互利互用
除了空间尺度的融合以外,在环境协调区内可以根据尺度和具体城市土地利用的需要建设停车场(见图16)、公共交通站点等,以缓解人民中路、大安西路、北大街上其他停车场的压力,解决公共交通的矛盾,减轻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3.4 空间界面的延续
3.4.1 侧界面
在文殊坊核心保护区内,建筑沿街面通常采取二层挑檐或挑廊的做法。一层廊檐结合的做法只在白云寺街的东侧一栋三层的建筑和酱园公所街北侧一处改造的七层建筑上出现。在文殊院里,廊是院落之间过渡和分隔的重要手段,在大殿之间的院落利用透视感极强的廊道进行连接,起到隔而不断的效果,并且常常在通道两边布置廊到丰富空间层次。
在环境协调区里的现代建筑空间如何与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相互协调融合?本文参考类型学的设计方法,研究总结文殊坊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研究建筑与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关系,并将其运用到在环境协调区空间侧界面设计中。使用类型学方法发现总结成都传统民居的建筑界面(见图17,图18),经过合理简化还原后提炼原型,再根据原型运用形态学进行设计。在建筑界面中加入成都传统民居的符号,注重室外公共空间、院落空间、建筑类型等形式构成上(包括细部比例、构造以及它的装饰部分等)的设计。具体体现在传统形式的屋顶梁架、开间进深、山墙、门、窗、栏杆等的细部处理上。目前在文殊坊环境协调区内的建筑设计已经开始注重通过细节处理达到呼应文殊坊传统建筑的目的
(见图19),但局限于小范围,而在整个环境协调区内建筑侧面改造还有待加强。
3.4.2 底界面
文殊坊的地面以灰色材料为主,材质上有石材和水泥制块(见图20)。白云寺街、头福街、酱园公所街和五岳宫街都划分为车行道和人行道, 其他较小的街道只设人行道。在金马寺巷,道路中间地段铺设成传统竹席的纹理,呈现出较为精细的纹理效果。在环境协调区内,街道底界面的设计仍然应注意与文殊坊街区内的底界面相互协调。协调区内可以延续文殊坊街区内部的设计方法采用传统的建材和铺地形式(见图21),从而表现成都朴实厚重、历史悠久的地区特色,产生亲切感。
4 结语
城市的和谐发展潜力在于自身的特色之处,这是城市宝贵的资源。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有内涵和底蕴。环境协调区是与其相邻的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中间地带(领域),是“历史”与“现实”之间转换的地带。我们应当正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以积极和毫不妥协的态度表达当下的时代特色[13]。环境协调区的设计仍然应该藉由现代城市设计手法营造出具有现代城市功能的物质空间,但应注意在形体与色彩上与保护区内的历史风貌进行协调,与传统产生对话。故本文通过研究文殊坊歷史街区环境协调区的空间设计,指出在设计中既应考虑到环境协调区与历史街区空间的协调,也应考虑到与城市现代空间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完整真实地保留历史遗存信息,延续历史文化和城市肌理,协调城市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循序发展,改善居住质量,激活街区活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真正走向可持续更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田丽娟.历史街区环境协调区的城市设计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
[2] 岳欢.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