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品诗与诗人的诗歌达到与诗人同感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
  ——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是啊,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更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
  而诗人则需要掌握其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一】
  万世先师孔子则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而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就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如此,在后世,文人们便将这两者统称为诗歌。
  今天有空,翻阅了一下《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偶有感悟。这些诗词中让我从他们简单的文字中,读到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家乡人文感情的流露,对自己爱情的释放,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这些浅显的文字更是诗人自己对情感压抑的一次释放。
  在品读这些诗时,我们不了解诗人创作这些作品时的心情和历经情况,但我们能从品读诗人的诗时从他文字中去体会诗人眼中的人情世故。
  譬如:诗人对故乡的赞美,对男女少时爱情的追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人情世故的感叹,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对当时时政的批判……
  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深刻的感悟诗中那些朴素却又精致的文字,去研讀这些看似精致却又如此接地气,如此原味,如此让人感慨万分的文字。
  【二】
  当然,从这些浅显的文字中让我感触颇深。更让我明白什么是诗歌?
  诗歌,就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所以,我们在读一部诗的时候,不仅要了解诗人的基本信息,还要了解生活的年代背景,再从诗人的文字中去感悟他所写的文章是带着怎样的境况。
  读诗,不仅能陶冶情操,增长见闻,提高个人内在修养。更能激励我们该如何学着去思考人生,去表达爱,去感受生活。
  【三】
  同时,也在教我们写诗时都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作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要:该柔情时,便要低婉吟唱;该在离别时,却让人觉得欲说还休。
  如:《乐府诗集·长歌行》中写:“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从诗句的后面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便能感悟到所谓年轻力壮的时候,如果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即使你悲伤懊恼也没用。如此简短的两句话便表现出诗人该柔情委婉的时候便低婉呤唱,却在想要讲述的时候有欲说还休,留给读者深深地回味与遐想。
  第二、作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以简单的文字,刻画不一样的情怀。(以寥寥数字,便能感动天地。)
  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诗人通过回忆母亲一段看似平常的举动。
  讲述游子临行前慈母为其缝衣的场景,以文字凸显并歌颂我们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诗句以简单的文字讲述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这些简单的文字却为我们读者刻画了一幅让人感动天地的画面,诗句中的情感是如此的真挚与自然,以致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第三、作为诗人,在创作诗的时候:尽量用简朴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哲理。
  正如:诗人贺知章所作的《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该诗含蓄简单地写出诗人久居异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流露出山河依旧,但却人事不同的现象。所以才让诗人有感而发的写道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诗人以简单朴实的言语,道出当今社会发展快速,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外出求学务工,可再回到家乡时却感到早已物是人非。诗人以简单质朴的文字给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时,觉得该诗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却在读者细品诗境时,感到别有一番天地。
  第四、作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要具有时代的感召力。
  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节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首诗中的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从诗句的排篇上,诗句的前后用七字句和中间用九字句,做到了句句蝉联而下。
  诗人在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也做了简单朴实的写法,如“广厦”、“大庇”、“天下”、“欢颜”、等字眼的雕琢,从而使读者在朗读的时候构成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
  读者在阅读该诗的时候,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展现诗人所想要表达的那种“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这种感情能使读者在歌咏时足以表达自己激奋的情感,使得能与诗人有着感同身受的感叹道:“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由此可见,作者简单的语言却表现出了深刻的哲理思想。
  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正是我们当今诗人或文人墨客们所要具备的精神。写出具有当今社会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能反映当今时代的民俗风情等事件。
  【五】
  我想,或许这就是写人人对诗歌的模样吧,不同的人读诗,因其身份,经历,环境的不同,那么对诗歌品读的模样也是多种多样,但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个“情”字。
  读诗的人,只有用“情”去读一首,那么他才感同身受的去领悟诗人的每首诗,都是在用“情”写诗,用“情”爱诗,用“情”懂诗。
其他文献
摘要:《短歌行》是文学史上影响非常大的一首拟乐府歌辞,也是曹操的代表性作品,被选入人教版、粤教版等多个语文教材版本。在《短歌行》中,我们除了感受曹操年华易逝的悲慨,求贤若渴的急切,壮志未酬的悲壮,笔者更关注诗歌背后高昂的生命主体意识,曹操“统一全国”的愿望和其壮志难以实现的冲突,以及一代枭雄曹操的悲剧性精神。  关键词:《短歌行》;曹操;生命意识;悲剧性精神  《短歌行》被选入人教版、粤教版等多个
期刊
摘要:油画作为一种造型语言表现样式,油画语言起到表述和沟通的作用。油画创作过程中能让创作者感知到与其他色彩绘画语言的异同之处,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掌握油画的语言,以及培养绘画的素养和绘画的能力。  关键词:油画创作;语言表现  油画语言,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正应从多方面,以各种不同的形态被画家充分释放与展现,其目的就是表现画家心中的“艺术品”。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画家作品的解读,笔者认为,油画艺
期刊
鲁绣是历史文献记载最早的一种刺绣之一,又称之为“衣线绣”“墨绣”,是山东一带的绣品。鲁绣史称“齐纨”、“鲁缟”,兴起于春秋时期的齐国、鲁国,发展于秦,从汉代开始已经得到相当普及,成为中国北方的刺绣代表,称之为“北绣”。多以暗花织物作底衬,以彩色强捻双股衣线为绣线[1]。针法粗狂,但粗中见精细,具有异于其他绣种的特有风格。  都被称之为刺绣的鲁绣和苏绣,他们的图案符号有的较为相同的特征,但是不同的地
期刊
谈到中国绘画,是先有人物画后有山水画。讲究的是“气”和“意”加之以“势”,这和我们的受到的思想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众百家争鸣之后到儒家大一统再到陆王心学、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上的统一、对立伴随着的是方方面面的改变,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画论的演变,为什么说演变而不是进步,这就是我們今天主要讲到的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说的“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明清之交的董其昌,借“师古”而振臂一呼提出了南北分宗论
期刊
摘要:现代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学习网球。而在运动的过程中损伤是难免的,本文对保定市网球运动的损伤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网球;运动损伤;预防  1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及类型  保定市网球练习者中,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不止一处。由于多方面不利因素易造成运动损伤,身体中的每个关节都有它自身活动的区域,对关节的保护就是使自身的活动在有限的范围内。  保定市网球运动运动损伤者的损伤部
期刊
摘要:广西石刻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其数量之多,内容涵盖之广,是广西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明代的石刻书法具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广西明代石刻书法所呈现的时代性与地域性不仅在广西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且其史料价值于书史的发展亦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西;明代;石刻书法;整理;探析  广西历史悠久,石刻文物保存较多,据不完全统计
期刊
摘要:在低年级音乐教材中,所学习的歌谣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与学生的学习、认知特性相吻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表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音乐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其想象能力和模仿能力,对于全面提升其音乐学科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表演;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热播,人们渐渐意识到古诗词在传统文化之中的重要作用。小学教学之中,教师也要意识到古诗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运用古诗词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熏陶学生民族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校园文化  一、利用古诗词来构建爱国主义校园文化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和焦点,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国家情感和民族意识,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还原原文主题意义,还要强调美学效果。近年来,小说翻译的研究和批评始终无法摆脱主观、传统的分析模式,但文学文体学为文学翻译和批评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标准。《骆驼祥子》作为老舍的代表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英译本也广为传阅。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比分析Evan King 和施耐菁的英译本,从词汇和句法的层面举例研究译文是否传达出原文的主要文体特征及意义,并分析文学文体学对小说翻
期刊
摘要:理解语篇的主旨大意是英语阅读理解的首要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呈现高考常见三类主旨大意题的提问形式及实例演绎主旨大意题的常见解题技巧,阐述如何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主旨大意;解题技巧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听、说、读、写综合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