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iang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引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先进理论。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第二部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于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
  文化观是文化理论最主要的内容,是对文化进行全面的理解并掌握,进而在文化理论中形成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所处的位置、用途与本质的最根本看法和在这些看法基础上的文化建设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它科学地诠释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入而系统的分析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且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这对揭示社会实践和发展都具有独特的意义,进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特有的文化观,其内容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它属于上层建筑之一,尤其是指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他们还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產生、存在与发展不是凭空而来,乃是源自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生活状况、社会基础和客观历史条件,也即社会存在。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重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积极与消极两个层面,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时,它就成为经济基础的障碍,成为经济基础发展的桎梏。
  (二)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虽由经济基础决定,但在现实中社会意识或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独立的特点。社会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与社会存在亦步亦趋的,有时它会先于社会存在或经济,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或经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写道:“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马克思用诙趣形象的比喻解释了这种不协调的原因。他把希腊艺术比作人类童真的显现由此写道:“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吗……”其实,这样的现象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文化发展水平出现不平衡的现象确实存在。
  (三)文化具有现实性、继承性、开放性
  首先,现实性。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其出发点是人,而且是“现实的个人”,而最终目的也是要为了实现每个人的彻底解放,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出发点是活生生的个人以及个人的活动和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是抽象的个人,也不是 “绝对精神”、“自我意识”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其次,继承性。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得以存在的基础,它决定文化的发展进程。但在文化的发展中,不仅受到经济的制约,同时它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人类的实践水平与活动方式、统治阶级意志、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等,故文化在其发展中又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开放性。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落后的地区可以向先进地区学习,而先进地区文化对落后地区开放。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开放的,开放性决定了文化会在自身的发展演变中,既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正确处理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的关系。文化要想进步需要文化具有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也就加速了文化的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发展
  紧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大地上广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并被历代领导人继承应用发展,分别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等,这一系列理论被称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历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非常显著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历代领导人相继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目标。我国历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仅认真研究学习,而且灵活运用,并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及具体国情,提出了不同的文化发展目标和路线,这对促进我国文化的前进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毛泽东文化观的时代奠基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阶段,毛泽东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文化的定义,他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定义明确地把文化看成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一种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是从狭义方面来理解文化的概念的。首先,关于文化的地位、性质与作用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正是基于这种观点,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不但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还要有新文化。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这种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相统一的文化。 其次,关于文化发展的方针原则。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繁荣的方针。”“双百”方针成为文化发展的长期指导方针。   (二)邓小平文化观的时代推进
  邓小平复出后,进行了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教育科技工作的重振,对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邓小平提出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把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概括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邓小平提出了社会效益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唯一准则,教育与法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种矛盾也蜂拥而来,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想。邓小平强调搞改革开放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邓小平进一步强调加强人民的理性信念教育和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邓小平针对两个文明建设“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建设方针。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第一次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系列问题,指明了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和方向。
  (三)江泽民文化观的时代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纲领在党的十五大得到了确立。江泽民在世纪之交多次提出和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关于“先进文化”的思想是全局性、统领时代发展的指导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被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先进文化”思想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统一起来,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特质的认识深化了。同时“先进文化”思想体现了小康社会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的新要求,突出了先进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而且“先进文化”思想与国家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相结合,突出了先进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胡锦涛文化观的时代提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決定》,该决定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结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个伟大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文化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大大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居于支配地位,它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各种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作为软实力的象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紧要课题。最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新高潮。而马克思的文化思想虽然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之下,但其对文化基本问题的分析和阐释是科学的、合理的。作为一种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理论,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价值。
  (一)文化建设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阶级只要在社会物质力量上占统治地位,那么,它在社会精神力量上也是占统治地位的。因此,当代中国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二)文化建设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文化的先进性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表征,是“活的灵魂”。文化能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只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使文化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民族进步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但是文化创新不是凭空臆造新的文化,而是在继承和借鉴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创造出能够引领时代向前发展、并且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要进行文化创新,第一,要继承和改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每一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成果的积淀,是本民族精神的象征和集中体现,它是进行文化创新的基础。因此,文化创新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而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造,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二,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文化具有一定的可传播性和交互性。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这就为各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文化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文化建设应加快实现产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不仅要解放和发展物质生产力,还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多样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真严肃地考虑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效果,在这一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马克思指出,“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消费创造着生产。因此,要加快实现文化产业化,就要不断扩大文化消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渠道,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提高消费水平。
  (四)文化建设应秉持和谐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是未来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只有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的观念表达和精神体现。马克思所畅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与体现,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愈演愈烈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是值得学术界多加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尽管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比较零散,但总体来看,它还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因此,要全面系统的认识马克思的文化思想,还需要学术界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07.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苏晓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建设之间的特定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新疆的文化发展要把握时代的潮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新疆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疆;文化建设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推动民族发展与进步的精神动力,发展
期刊
【Abstract】: All children misbehave at some time,this study is part of finding out what appropriate behavior is and where the limits ar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is article clarifies the purpose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钾肥行业档案管理效率的问题,首先介绍了提升钾肥行业档案管理效率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钾肥行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钾肥;档案;管理;效率  1、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钾肥行业档案管理越来越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其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其在钾肥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内容方式不断改
期刊
【摘要】: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动车迅速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同时,由于其驱动能源是电,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尤其在充电过程中,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有些还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本文通过介绍电动车火灾案例,并分析电动车火灾的特点以及造成电动车火灾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望提高电动车火灾的预防率,降低发生电动车火灾的现象。  【关键词】:分析;电动车;火灾;预防  电动车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就业的问题,而且还面临着更好的生存问题,这就决定了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从课堂教学、社会
期刊
【摘要】:新闻要自由还是不自由、要多大程度的自由,这经常取决于媒体对受众的价值判断。受众被当作理性受众还是乌合之众,直接影响新闻自由的实现形式。理性主义作为西方的哲学基础,深刻影响着西方的受众观和新闻自由。但理性主义是唯心史观,且在认识论和实践中都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树立正确的受众观并实现真正的新闻自由。  【关键词】:理性主义;受众观;新闻自由;马克思主义  新闻自由来源
期刊
【摘要】: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流派别之一,在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发展的几百年历程里,它一直是西方最富有传统、最有生命力、对西方执政理念和政治实践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理论。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是从西方引入的,在当时的中国发挥了它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注定了它悲剧的结局。本文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说明,进而分析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和它的最终结局。其中,以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代表
期刊
【摘要】:民主法制是当今时代的一大重要话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民主和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政权建设的重要部分,民主和法制思想可以说贯彻在他长期革命与建设工作过程中。他一贯坚持民主和专政、民主和集中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贯重视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在党内则为民主和纪律的建设;一贯把民主和法制作为调动广大党员和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既有集中又有民
期刊
【摘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人类历史记录中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长征队伍的规模之宏大、自然条件之恶劣、革命同志意志之顽强是其它革命无法比拟的。长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各族人民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长征精神的内涵出发,阐述了长征精神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激励他们在学习长征精神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对儒学经典的运用,并将其赋予新时代的中国特色,找到儒学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功能性质上和传播与普及形式上存在的可能性,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教育,扩大马克思主义的辐射面和影响度。  【关键词】:儒学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