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小学生学习的意义,结合作者的从教经历阐述了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一些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关键词】习惯 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哦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好的学习习惯是靠有意识地一次一次地自觉练习而巩固,坏的学习习惯可以在无意识地机械重复中养成。
所谓习惯就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或倾向。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它跟兴趣、气质、能力等构成了个性行为的基础,在基础上形成了性格特点。“积千累万,不如形成一个好习惯”。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行为的一种动力定向,从生理机制来说,习惯又是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学习“自动化”,从而激发兴趣,发展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巨大的作用。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1)认真读书的习惯;(2)勤动笔的习惯;(3)一边读一边记的习惯;(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5)课外阅读的习惯;(6)读书时注意卫生的习惯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一、及早培养,制定计划
要及早培养,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注意培养,否则,当坏习惯养成后再去培养好习惯就更困难,更费力了。 如:在读书、写字的习惯培养上,我首先给他们讲明要做到“三个一”在读书、写字的时候的眼与书本的距离,必须在一尺左右,胸离桌子要有一拳头,握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要有一寸,老师要做好示范并严格要求,对出现的错误姿势及时纠正,使学生从进校起就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二、阐明意义,反复教育
首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讲,比如我给学生讲述了我小时后学习的故事(我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几姊妹的学习要求很严格,每天放学回家首先必须把家庭作业做完,再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饭、摘猪草等,减轻父母的负担,晚上每天都要读最少一个多小时的课本 ,那时候要每篇课文都要背诵……课堂上要听老师的做好笔记,作业要认真等) 。正因为有了父亲的严格要求,从小养成了好习惯,我现在才当上了老师。此外,我还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细水长流,反复操练,遇到困难时候不能动摇,使之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上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很容易,但是在平常的读书,看报,遇到不懂字词,或者不理解的句子,自觉地去查阅工具书就很难做到了。这就需要教师事先教育,从学习的需求,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的角度阐明工具书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的要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乐于查阅工具书。
在课堂上,如果有些学生没用按照老师的要求(如读书的习惯)来学习,我就立刻糾正,把坏习惯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也不怕浪费上
课的那点时间,这样反反复复教育,在学生的心理形成一个定势作用,慢慢形成一个好习惯,习惯成自然。
三、点滴抓起,逐步积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点滴抓起,由点到面、由简单到系列,由局部到整体,日积月累,才能到达目的。叶圣陶说过:“习惯是从实践中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了习惯,而且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要在短时间里养成多项良好的习惯,多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何况我们要求学生养成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同时,学生要可能还要克服自己已经养成的不良的习惯,所以非下苦功夫不可。因此,必须分散难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取得实效。如,学生读书,有认真读书的习惯,有一边读一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有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还有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等等,这么多的习惯要学生一下子在同一时间里养成是不现实的。对于查阅工具书等,就必须做专项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方法,提高速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步提出要求,一点一点的养成,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四、 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逐步养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如,培养小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就是根据某一篇课文教学的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教师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白圈点画记的具体要求,并且有意识地进行分步训练,使学生掌握圈点画记的具体方法。但是不是提出一次要求,学生练习一次就能形成习惯的。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好示范,提醒学生坚持要求去读书,有意识训练,使读书时圈点画记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反复的操练中完善和巩固,真正做到自动化。养成习惯不能中途停顿,不长期坚持,稍一懈怠,懒散的不良习惯就会重新抬头,有一次例外,就会使不良的习惯获得一次强化的机会,就会给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加新的困难,甚至前功尽弃。
五、言传身教,表扬激励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不仅仅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为了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表率的作用,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练字,在教学课本上圈点画记,上课时力求做到板书工整、认真,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努力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坚持不懈,表现突出的,我也应该随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当然,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也要及时批评,帮助他们改正。
六、协同各方面,齐抓共管
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容易的,如果一松懈,坏的苗头又会重新抬头,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科任老师的全力支持,家长的大力配合。在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同时,要教育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有一个自我约束的能力,自觉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共同一致,反复实践,良好的习惯才能养成。
总之,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积极上进,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不同年级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乡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习惯 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哦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好的学习习惯是靠有意识地一次一次地自觉练习而巩固,坏的学习习惯可以在无意识地机械重复中养成。
所谓习惯就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或倾向。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它跟兴趣、气质、能力等构成了个性行为的基础,在基础上形成了性格特点。“积千累万,不如形成一个好习惯”。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行为的一种动力定向,从生理机制来说,习惯又是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学习“自动化”,从而激发兴趣,发展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巨大的作用。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1)认真读书的习惯;(2)勤动笔的习惯;(3)一边读一边记的习惯;(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5)课外阅读的习惯;(6)读书时注意卫生的习惯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一、及早培养,制定计划
要及早培养,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注意培养,否则,当坏习惯养成后再去培养好习惯就更困难,更费力了。 如:在读书、写字的习惯培养上,我首先给他们讲明要做到“三个一”在读书、写字的时候的眼与书本的距离,必须在一尺左右,胸离桌子要有一拳头,握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要有一寸,老师要做好示范并严格要求,对出现的错误姿势及时纠正,使学生从进校起就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二、阐明意义,反复教育
首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讲,比如我给学生讲述了我小时后学习的故事(我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几姊妹的学习要求很严格,每天放学回家首先必须把家庭作业做完,再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饭、摘猪草等,减轻父母的负担,晚上每天都要读最少一个多小时的课本 ,那时候要每篇课文都要背诵……课堂上要听老师的做好笔记,作业要认真等) 。正因为有了父亲的严格要求,从小养成了好习惯,我现在才当上了老师。此外,我还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细水长流,反复操练,遇到困难时候不能动摇,使之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上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很容易,但是在平常的读书,看报,遇到不懂字词,或者不理解的句子,自觉地去查阅工具书就很难做到了。这就需要教师事先教育,从学习的需求,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的角度阐明工具书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的要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乐于查阅工具书。
在课堂上,如果有些学生没用按照老师的要求(如读书的习惯)来学习,我就立刻糾正,把坏习惯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也不怕浪费上
课的那点时间,这样反反复复教育,在学生的心理形成一个定势作用,慢慢形成一个好习惯,习惯成自然。
三、点滴抓起,逐步积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点滴抓起,由点到面、由简单到系列,由局部到整体,日积月累,才能到达目的。叶圣陶说过:“习惯是从实践中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了习惯,而且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要在短时间里养成多项良好的习惯,多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何况我们要求学生养成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同时,学生要可能还要克服自己已经养成的不良的习惯,所以非下苦功夫不可。因此,必须分散难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取得实效。如,学生读书,有认真读书的习惯,有一边读一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有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还有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等等,这么多的习惯要学生一下子在同一时间里养成是不现实的。对于查阅工具书等,就必须做专项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方法,提高速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步提出要求,一点一点的养成,从易到难、逐步提高。。
四、 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逐步养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如,培养小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就是根据某一篇课文教学的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教师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白圈点画记的具体要求,并且有意识地进行分步训练,使学生掌握圈点画记的具体方法。但是不是提出一次要求,学生练习一次就能形成习惯的。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好示范,提醒学生坚持要求去读书,有意识训练,使读书时圈点画记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反复的操练中完善和巩固,真正做到自动化。养成习惯不能中途停顿,不长期坚持,稍一懈怠,懒散的不良习惯就会重新抬头,有一次例外,就会使不良的习惯获得一次强化的机会,就会给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加新的困难,甚至前功尽弃。
五、言传身教,表扬激励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不仅仅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为了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表率的作用,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练字,在教学课本上圈点画记,上课时力求做到板书工整、认真,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努力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坚持不懈,表现突出的,我也应该随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当然,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也要及时批评,帮助他们改正。
六、协同各方面,齐抓共管
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容易的,如果一松懈,坏的苗头又会重新抬头,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科任老师的全力支持,家长的大力配合。在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同时,要教育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有一个自我约束的能力,自觉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共同一致,反复实践,良好的习惯才能养成。
总之,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积极上进,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不同年级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乡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