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有人说,圆满是一种美;有人说,完整是一种美。而我在课堂上经历了一次“意外”之后,觉得遗憾之美让人回味无穷,意境深远,更能让人在遗憾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二、案例描述
酿成错误,留下遗憾。
事情发生在一次语文课上。
这节语文课,我上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因为这篇课文听名师们上了很多次,羡慕别人上得好的同时,我也想上出自己的特色。所以备课时我反复地研读了教材,觉得上好本文不成问题。于是,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
课堂上,我抓住了“了不起的父与子”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正如我预料的那样,教学进行得很顺利,课堂上学生很活跃,情感体会得也很到位。特别是在体会“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个重点句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父亲挖的时间久和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让学生体会到了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困难,从而体现父亲的了不起。原本这样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了,可是这时我灵光一闪,觉得在父亲挖掘的这38小时里,同样也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呀,想想看儿子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废墟中艰难地等了38小时,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儿子是怎样应对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体会儿子的了不起呢?
于是,我便问道:“同学们,父亲为了救儿子,在废墟上艰难地挖掘了38小时,从中我们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正像你们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然而,在这38小时当中,在漆黑的瓦砾下面,儿子阿曼达他会怎么样呢?”孩子们有的说他在安慰他的同学,有的说他不害怕。这时我请手举得最高的罗宝贵同学回答,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说:“儿子在下面38小时,没吃没喝,他饿死了。”我当时听到他这样一说,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便想也不想,加重了语气大声说:“儿子阿曼达死了吗?你是怎么读书的?”其他同学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纷纷说阿曼达没死。罗宝贵同学被同学们这样一笑,脸红红的,眼神闪烁,不知道该看哪好。本来不怎么善于说话的孩子,此时只是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后却什么也没说。看到罗宝贵那种难堪的表情,我意识到我错了,我不应该直接这样反问他,害他在同学面前难堪。但错误已经酿成,无可挽回了,我只好硬着头皮接着继续上课,但心情却再也轻松不起来了。虽然后面的教学内容都能如期完成,但却索然无味。
整整一个上午,我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罗宝贵的那句话“儿子在下面38小时,没吃没喝,他饿死了。”又在我的耳边回响。我陷入了沉思,罗宝贵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他是怎么想的呢?当时我应该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耐心地听他说一说,或者换另外的一个提问方式,可能就不会伤害到他了。然而,面对当时的情况,我应该怎样处理才好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上网搜索,寻求解决的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如何处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一文中看到了这一段话:“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该如何处理?我认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质疑的处理需因势利导。这时教师需要的不是答复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指点全班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讨过程中让问题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我反复地读着这几句话,细细品味着,思路豁然开朗起来。是呀,课堂上面对罗宝贵的质疑,我应该先问他为什么会认为阿曼达死了,是怎么想的,然后表扬他善于思考问题,再问全班同学:“同学们,你们说阿曼达死了吗?”(他们肯定会说没死)接下来再说:“是的,如果是其他的孩子,在没吃没喝的漆黑的瓦砾下面,可能早就饿死了,甚至是因害怕而死了,但儿子阿曼达为什么最后能活下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处理的话,肯定会触动孩子们的思维,也不会伤害到任何人,甚至还会成为整节课的又一个亮点。想到这,懊恼、遗憾一起充斥着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三、反思
从上面教学案例中,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面对课堂上学生的突然质疑,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经过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转变角色,平等对话
(二)充分准备,随机应变
古语有云:“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中,我的问题“在这38小时当中,在漆黑的瓦砾下面,儿子阿曼达他会怎么样呢?”是一时兴起,突然提出来的,课前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可以说针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任何的准备,所以当学生质疑时,就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能用老师的气势来掩盖自己的慌乱。有了充分的准备和前车之鉴,所以面对学生突然的质疑,我才能临危不乱,随机应变。才能通过学生的质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最终水到渠成,让这堂课的教学散发出了耀眼的光彩。
基于以上思考,我体会到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情感性朗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备好课和提高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重要性。
四、感受
月圓是画,月缺是诗。新月半弯,是一种缺憾;失败,是一种遗憾。但是,就是因为有了缺憾,才有满月之美;有了遗憾,才有成功之喜。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之前的懊恼和遗憾,哪有我现在这么深刻的思想认识。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遗憾成就美丽!
有人说,圆满是一种美;有人说,完整是一种美。而我在课堂上经历了一次“意外”之后,觉得遗憾之美让人回味无穷,意境深远,更能让人在遗憾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二、案例描述
酿成错误,留下遗憾。
事情发生在一次语文课上。
这节语文课,我上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因为这篇课文听名师们上了很多次,羡慕别人上得好的同时,我也想上出自己的特色。所以备课时我反复地研读了教材,觉得上好本文不成问题。于是,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
课堂上,我抓住了“了不起的父与子”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正如我预料的那样,教学进行得很顺利,课堂上学生很活跃,情感体会得也很到位。特别是在体会“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个重点句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父亲挖的时间久和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让学生体会到了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困难,从而体现父亲的了不起。原本这样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了,可是这时我灵光一闪,觉得在父亲挖掘的这38小时里,同样也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呀,想想看儿子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废墟中艰难地等了38小时,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儿子是怎样应对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体会儿子的了不起呢?
于是,我便问道:“同学们,父亲为了救儿子,在废墟上艰难地挖掘了38小时,从中我们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正像你们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然而,在这38小时当中,在漆黑的瓦砾下面,儿子阿曼达他会怎么样呢?”孩子们有的说他在安慰他的同学,有的说他不害怕。这时我请手举得最高的罗宝贵同学回答,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说:“儿子在下面38小时,没吃没喝,他饿死了。”我当时听到他这样一说,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便想也不想,加重了语气大声说:“儿子阿曼达死了吗?你是怎么读书的?”其他同学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纷纷说阿曼达没死。罗宝贵同学被同学们这样一笑,脸红红的,眼神闪烁,不知道该看哪好。本来不怎么善于说话的孩子,此时只是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后却什么也没说。看到罗宝贵那种难堪的表情,我意识到我错了,我不应该直接这样反问他,害他在同学面前难堪。但错误已经酿成,无可挽回了,我只好硬着头皮接着继续上课,但心情却再也轻松不起来了。虽然后面的教学内容都能如期完成,但却索然无味。
整整一个上午,我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罗宝贵的那句话“儿子在下面38小时,没吃没喝,他饿死了。”又在我的耳边回响。我陷入了沉思,罗宝贵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他是怎么想的呢?当时我应该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耐心地听他说一说,或者换另外的一个提问方式,可能就不会伤害到他了。然而,面对当时的情况,我应该怎样处理才好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上网搜索,寻求解决的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如何处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一文中看到了这一段话:“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该如何处理?我认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质疑的处理需因势利导。这时教师需要的不是答复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指点全班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讨过程中让问题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我反复地读着这几句话,细细品味着,思路豁然开朗起来。是呀,课堂上面对罗宝贵的质疑,我应该先问他为什么会认为阿曼达死了,是怎么想的,然后表扬他善于思考问题,再问全班同学:“同学们,你们说阿曼达死了吗?”(他们肯定会说没死)接下来再说:“是的,如果是其他的孩子,在没吃没喝的漆黑的瓦砾下面,可能早就饿死了,甚至是因害怕而死了,但儿子阿曼达为什么最后能活下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处理的话,肯定会触动孩子们的思维,也不会伤害到任何人,甚至还会成为整节课的又一个亮点。想到这,懊恼、遗憾一起充斥着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三、反思
从上面教学案例中,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面对课堂上学生的突然质疑,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经过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转变角色,平等对话
(二)充分准备,随机应变
古语有云:“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中,我的问题“在这38小时当中,在漆黑的瓦砾下面,儿子阿曼达他会怎么样呢?”是一时兴起,突然提出来的,课前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可以说针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任何的准备,所以当学生质疑时,就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能用老师的气势来掩盖自己的慌乱。有了充分的准备和前车之鉴,所以面对学生突然的质疑,我才能临危不乱,随机应变。才能通过学生的质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最终水到渠成,让这堂课的教学散发出了耀眼的光彩。
基于以上思考,我体会到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情感性朗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备好课和提高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重要性。
四、感受
月圓是画,月缺是诗。新月半弯,是一种缺憾;失败,是一种遗憾。但是,就是因为有了缺憾,才有满月之美;有了遗憾,才有成功之喜。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之前的懊恼和遗憾,哪有我现在这么深刻的思想认识。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遗憾成就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