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在目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人格缺失越来越凸现成为就业的心理障碍。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入手,站在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以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人格发展缺失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全面、宏观、多角度深掘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功。
关键词就业心理障碍 人格发展缺失 健全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更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加大,择业困惑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人格发展缺失越来越凸现成为就业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入手,站在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以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人格发展缺失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全面、宏观、多角度深掘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寻找——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
1.1 就业认知的失调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主体在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使其产生了减少或避免增加失调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主体在操作上的表现包括行为的改变,认知改变,以及慎重地接触新信息和新知识来达到认知上的协调。每一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认知失调理论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他们减少不协调的办法就是采取退缩的方式,使自己不思进取、与世隔绝,不断使自己在对社会的认知上产生不协调。
(1)自我评价失真。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警言警示我们每个人: 在评判社会问题时,不能把自己置身其外, 在评判他人的时候更要拒绝自己的危险性。可见自我评价多么重要。就大学生而言, 我认为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就业意识从我想干什么到我能干什么的转变。而自我评价失真是指大学生不能将职业理想与就业现实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择业定位,出现过高或过低评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自我膨胀和自我贬低两种倾向。这无疑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矛盾冲突。同时,由于招聘过程中存在的不正之风,使许多大学生出现愤世嫉俗心理,认为社会对其不公,甚至产生报复心理。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适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择业目标要求相适应。
(2)就业挫折归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提出了(挫折)归因模式,重点研究人们在成功时和失败时存在的不同归因倾向。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种因素可以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维度来划分。许多大学生虽然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幻想,但因对社会和自身认知的不足,其生涯规划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在就业碰壁后极易出现非理性的挫折归因。
(3)职业定位偏执。大学生在就业取向上存在的定位偏执,突出地表现为“非国营不去”和“非外企不干”两大倾向。一方面,许多大学生过于看重工作条件和待遇,将择业目标锁定在繁华的大都市、沿海开放城市或中小城市的重点学校,而不愿到西部偏远地区或其他薄弱学校、公司择业,从而导致多人挤聘繁华地区或外企的同一岗位,而无人问津西部偏远地区或薄弱学校的空缺岗位。另一方面,因受传统的“专业对口”思想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表现出浓重的保守思想或功利倾向,固守“非外企不干”的想法,结果错失诸多择业及发展机会。
1.2 情绪体验的困绕
(1)盲目“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指的是在社会或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在就业的问题上,有一些大学毕业生过分依赖家长,往往陷如就业从众心理的误区。目前在校的大学毕业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小受到了来自家庭的精心呵护、学校的关注和社会的爱护,缺乏独立意识,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去向的选择和就业单位的选择上的“随大流”盲目地“赶时髦”,也不管这份工作究竟适不适合白己。这往往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以及事业发展留下不良因素。
(2)自大和自卑心理。自大指的是自我评价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个人对自己评价偏低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由于用人单位择人取向上的“符号效应”(即对应聘者能力的要求不如对学历的要求)、所学专业性质、毕业学校的知名度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外部原因,致使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心存自卑和怯懦。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后期是成人心理接近成熟的时期,但部分同学不能正确面对就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缺乏正确评价自我、把握自我的能力。患这种心理障碍的同学,老认为“己不如人”,这就给择业的成功制造了心理障碍。
(3)急躁与焦虑的心理。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都希望尽早确定去向,尽快落实单位,就业中普遍表现出急躁的心理,尤其是在规定期限内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表现尤为明显,担心自己就业能否如愿以偿,在国家、个人志向、专业发展、工作环境等诸多矛盾中如何做出最佳选择,选择失误会造成“千古遗恨”如何是好等等,性子较急,加之涉世不深,经验又少,感情又较脆弱,忍耐力差,遭到挫折后,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逃避、反抗等情绪。
(4)虚荣性的攀比心理。有些毕业生虚荣心过强,不从发挥自身的优势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竞争力,甚至不考虑自己的专长爱好,在就业中往往只考虑社会知名度高,经济上实惠的就业岗位,把就业当作让人羡慕和做给别人看的一场游戏,而不是寻找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心理上常常产生人不如我盲日攀比变态心理, 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就业心态。
1.3 就业行为的偏差
(1)不同问题行为。即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毕业前一些学生因某些主体需要不能满足或有强度较大的挫折感,加之平日缺乏应有的品德与个性修养,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对抗、报复、迁怒于人、拒绝交往或进行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嗜酒等等。问题行为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顺利择业,还可能导致严重违纪与违法而受到制裁。
(2)自我放逐行为。自我放逐倾向是指某些大学生,在应聘屡屡受挫,自感求职无门、生活无着落时,产生的对择业不抱任何指望,破罐子破摔的失望颓废倾向。他们不再关注和搜集就业信息,对择业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更有甚者常以上网聊天、玩游戏、睡觉来麻醉自己,逃避择业现实。
(3)机遇依赖行为。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毕业分配都是由国家统包统分,而今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但是,一些大学生的观念仍未转过来,仍想等待国家包分配,不敢主动推销自己,消极地等待机遇的到来。机遇依赖心理只会使大学生在择业时处于被动地位,丧失许多就业机会。
2 启迪——大学生人格发展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奥尔波特在《人格:心理学的解决》中叙述了许多权威的说法,并把这些观点归纳为一句话:人格就是“真实的人”,人格是人所想的和人所做的,它存在于行动的后面,在个人的内部。大学生不健全人格则是指人格缺失发展,主要表现在过度的焦虑、自闭和自我中心,具体特征有:自卑、懒惰、拖拉、粗心、鲁莽、急躁、悲观、孤僻、多疑、抑郁、狭隘、冷漠、被动、骄傲、虚荣、焦虑、自我中心、敌对、冲动、脆弱等等,这些都是不健全的人格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因此,大学生人格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同时,大学生充分就业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人格在退化。
德智分离: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先进的社会群体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从目前大学生的人格修养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的“德”不容乐观,前景令人担忧。在大学生中流传“毕业即失业”的悲观论调。在调查中有41%的大学生“对未来的前程感到担忧”,有28.9%的大学生“还没有想过未来的规划”。据统计近几年在就业过程中,有部分毕业生面对人才市场感到困惑,对就业过程产生种种矛盾心态,感到迷茫和困惑;许多学生表现出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无庸置疑,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已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义利分离: 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人格缺失,一种情形是,迫于本科生就业的现实压力,某些大学生以考研作为回避就业的途径。殊不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同样要遭遇就业的困境,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短期内仍旧不可避免。另一种情形是,某些大学生在求职之初盲目乐观,在求职过程中一旦被招聘单位拒绝,便心灰意冷,不敢再作尝试,惟恐重蹈覆辙,产生一种恐惧和逃避行为倾向,不敢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后续求职过程。一些人追求个人利益,为了多挣钱,不惜干出图财害义的事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不能不讲利,但是又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应该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做到义利的结合。
知行分离: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平稳安定的环境中,他们将走入的却是飞跃变革的社会,因此他们基本成熟的道德品质带有鲜明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他们的观念与习惯、思想与行动常常是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有时使他们走进品德的误区。更多的问题出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悖反,言行不一,知行脱节。诚信意识较为淡薄 部分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伪造证件、改动成绩、自我吹嘘、随意毁约等。
3 反思——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3.1 健全人格——大学生人格的灵魂
健全人格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是一种理想社会人格。但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却存在自我价值迷失、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匮乏、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问题。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发挥潜力,抓住学习最佳时机,制订合乎实际的计划并付诸行动;有助于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避免自视过高导致自负自满,或估价过低带来自卑沮丧的消极情绪;有助于形成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大学生在外部环境和自我身心不断变化过程中,保持满意和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心境,表现乐观而自信的生活态度,克服内心波动,培养积极参与和协作精神;有助于更好地完善小我,改造大我,不断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完善自我,进而造福社会。
3.2 有效载体——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校的一系列教育过程具有强烈的穿透力,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个体生活情境,经过内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健全人格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还需要多方面协调配合、细致工作。只要高等学校充分关注并认真研究大学生人格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积极寻找和创设优化大学生个性的有效载体,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增强竞争能力产生深远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促使他们顺利就业,走上社会。
3.2.1 建立自我意识教育、深层结构教育与表层结构教育的人格教育体系
(1)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美国职业问题专家柏森斯说“在明智的职业选择中,有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第二,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同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和晋升的机会;第三,对以上两个因素做出明智的思考”。大学生的就业实践也一再证明,只有准确认识自我,并对自己的能力和经历保持接受态度,才能顺利、成功地择业。因此,纠正择业认知偏差,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首要途径和策略。人格的诸多成份与要素是以个人意识、态度为依据的,因此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一个人个体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自我需要、自我存在的价值,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克服自卑、羞怯心理,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进行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2)对学生进行深层结构教育。教师应引导大学生悦纳自我,即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承认自己的不足,肯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社会价值。为防止大学生产生非理性认知,教师可采取个别面谈的方式,或者组织女生围绕“自我社会价值”、“女性择业观”等主题讨论,引导女生学会肯定自己的价值,学会在机遇面前扬长避短,坚定求职必胜信念。此外,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有关气质和职业兴趣等方面的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力和职业兴趣,为科学的择业定位提供依据。再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尤其应树立立足基层意识。随着就业制度与就业环境的变化,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需要、动机、认知、情绪、意志、行业倾向等构成了人格的深层结构。因此人格深层教育首先是使学生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知、情、意等其它成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行为动机,使学生对人、对事有正确的认识,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控自己的情绪,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与抗挫折能力。
(3)对学生进行表层结构教育。表层结构教育包括对理想、信念的培养,人的价值观教育以及精神面貌的塑造。其中价值观教育是基础,价值观反映了个体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调节与支配人的决策与行为,是人的理想、道德规范的内在依据,是人的个性倾向性的核心;精神面貌是人格心理、意志、情感、能力、品质等的综合表现,因此,精神面貌的塑造是人格教育的最高目标。表层结构教育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并能按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使学生具有朝气蓬勃、不屈不挠、独立创新精神和实现自我的追求。毕业生要正确地认知自我, 还要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做比较。一是要通过与自己条 件相当、情况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二是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看看别人眼中的我是怎样的;三是要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从活动的结果分析来认识自己, 如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
人格教育应以自我教育为核心,深层结构教育为基础,表层结构教育为最高表现,协调进行,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使学生有一个健康、愉快、美好的人生。
3.2.2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心理素质是人对环境及相互关系的适应能力、自控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和素养。在大学生人格素质培养的中,心理素质培养处于重要的位置。在思想信仰、心灵维护、文化智慧三个向度中,心灵的维护处于中心环节。没有真诚的心灵,思想信仰会变成教条主义,没有心灵净化的依托,则可能产生文化智慧的诡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生面对赤祼祼的竞争与利益关系,面对个人得失、进退的取舍等诸多困惑、苦恼、压力、焦虑和担忧,不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滑坡,令人担忧。古人云:“人格之道,当治于心。”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他们进行帮助。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点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要研制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化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并为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要通过教育者与大学生、家庭的互动,使他们具备智力发育正常、稳定的情绪、能正确认识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稳定协调的个性、热爱生活的人。
3.2.3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人文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培养向度在大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包括大学生个人的社会文化修养向度,也包括对理想世界和健康、人格的执着追求。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可伦》中把美德分成了可教授的和形成的两部分,即美德的知识方面是可以教授的,而德性方面却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基于这种认识,可把道德教育模式分为三大层次:一是激发道德需要、道德情感;二是培养道德认知能力;三是德性修养。前两层属于理性认识层面,后者属于实践层面。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在向度把(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12页)握上,要改变过去强调的人对社会适应与服从社会的工具价值观,而应注重教育,促进人的潜能发展的内在价值。在这种转换与让位过程中,高校的人文素质培养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即以人为本,发掘人的潜能、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当今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只有人格健全的人,才能够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在所从事的事业中焕发灿烂的光彩,才能在毕业时成为社会抢手的人才,为用人单位所青睐。总之,健康人格的塑造,既是当代大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也关系到大学生充分就业以及当前劳动者整体素质优化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认知水平将是他们成长发展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有位大哲学家说得好,素质教育的内涵——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实在是形象而又深刻。健全的人格,使人在困苦中品出快乐,在失利时取得成功,在平凡里创造辉煌。
关键词就业心理障碍 人格发展缺失 健全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更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加大,择业困惑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人格发展缺失越来越凸现成为就业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入手,站在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以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人格发展缺失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全面、宏观、多角度深掘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寻找——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
1.1 就业认知的失调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主体在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使其产生了减少或避免增加失调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主体在操作上的表现包括行为的改变,认知改变,以及慎重地接触新信息和新知识来达到认知上的协调。每一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认知失调理论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他们减少不协调的办法就是采取退缩的方式,使自己不思进取、与世隔绝,不断使自己在对社会的认知上产生不协调。
(1)自我评价失真。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警言警示我们每个人: 在评判社会问题时,不能把自己置身其外, 在评判他人的时候更要拒绝自己的危险性。可见自我评价多么重要。就大学生而言, 我认为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就业意识从我想干什么到我能干什么的转变。而自我评价失真是指大学生不能将职业理想与就业现实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择业定位,出现过高或过低评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自我膨胀和自我贬低两种倾向。这无疑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矛盾冲突。同时,由于招聘过程中存在的不正之风,使许多大学生出现愤世嫉俗心理,认为社会对其不公,甚至产生报复心理。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适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择业目标要求相适应。
(2)就业挫折归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提出了(挫折)归因模式,重点研究人们在成功时和失败时存在的不同归因倾向。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种因素可以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维度来划分。许多大学生虽然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幻想,但因对社会和自身认知的不足,其生涯规划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在就业碰壁后极易出现非理性的挫折归因。
(3)职业定位偏执。大学生在就业取向上存在的定位偏执,突出地表现为“非国营不去”和“非外企不干”两大倾向。一方面,许多大学生过于看重工作条件和待遇,将择业目标锁定在繁华的大都市、沿海开放城市或中小城市的重点学校,而不愿到西部偏远地区或其他薄弱学校、公司择业,从而导致多人挤聘繁华地区或外企的同一岗位,而无人问津西部偏远地区或薄弱学校的空缺岗位。另一方面,因受传统的“专业对口”思想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表现出浓重的保守思想或功利倾向,固守“非外企不干”的想法,结果错失诸多择业及发展机会。
1.2 情绪体验的困绕
(1)盲目“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指的是在社会或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在就业的问题上,有一些大学毕业生过分依赖家长,往往陷如就业从众心理的误区。目前在校的大学毕业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小受到了来自家庭的精心呵护、学校的关注和社会的爱护,缺乏独立意识,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去向的选择和就业单位的选择上的“随大流”盲目地“赶时髦”,也不管这份工作究竟适不适合白己。这往往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以及事业发展留下不良因素。
(2)自大和自卑心理。自大指的是自我评价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个人对自己评价偏低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由于用人单位择人取向上的“符号效应”(即对应聘者能力的要求不如对学历的要求)、所学专业性质、毕业学校的知名度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外部原因,致使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心存自卑和怯懦。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后期是成人心理接近成熟的时期,但部分同学不能正确面对就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缺乏正确评价自我、把握自我的能力。患这种心理障碍的同学,老认为“己不如人”,这就给择业的成功制造了心理障碍。
(3)急躁与焦虑的心理。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都希望尽早确定去向,尽快落实单位,就业中普遍表现出急躁的心理,尤其是在规定期限内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表现尤为明显,担心自己就业能否如愿以偿,在国家、个人志向、专业发展、工作环境等诸多矛盾中如何做出最佳选择,选择失误会造成“千古遗恨”如何是好等等,性子较急,加之涉世不深,经验又少,感情又较脆弱,忍耐力差,遭到挫折后,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逃避、反抗等情绪。
(4)虚荣性的攀比心理。有些毕业生虚荣心过强,不从发挥自身的优势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竞争力,甚至不考虑自己的专长爱好,在就业中往往只考虑社会知名度高,经济上实惠的就业岗位,把就业当作让人羡慕和做给别人看的一场游戏,而不是寻找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心理上常常产生人不如我盲日攀比变态心理, 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就业心态。
1.3 就业行为的偏差
(1)不同问题行为。即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毕业前一些学生因某些主体需要不能满足或有强度较大的挫折感,加之平日缺乏应有的品德与个性修养,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对抗、报复、迁怒于人、拒绝交往或进行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嗜酒等等。问题行为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顺利择业,还可能导致严重违纪与违法而受到制裁。
(2)自我放逐行为。自我放逐倾向是指某些大学生,在应聘屡屡受挫,自感求职无门、生活无着落时,产生的对择业不抱任何指望,破罐子破摔的失望颓废倾向。他们不再关注和搜集就业信息,对择业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更有甚者常以上网聊天、玩游戏、睡觉来麻醉自己,逃避择业现实。
(3)机遇依赖行为。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毕业分配都是由国家统包统分,而今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但是,一些大学生的观念仍未转过来,仍想等待国家包分配,不敢主动推销自己,消极地等待机遇的到来。机遇依赖心理只会使大学生在择业时处于被动地位,丧失许多就业机会。
2 启迪——大学生人格发展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奥尔波特在《人格:心理学的解决》中叙述了许多权威的说法,并把这些观点归纳为一句话:人格就是“真实的人”,人格是人所想的和人所做的,它存在于行动的后面,在个人的内部。大学生不健全人格则是指人格缺失发展,主要表现在过度的焦虑、自闭和自我中心,具体特征有:自卑、懒惰、拖拉、粗心、鲁莽、急躁、悲观、孤僻、多疑、抑郁、狭隘、冷漠、被动、骄傲、虚荣、焦虑、自我中心、敌对、冲动、脆弱等等,这些都是不健全的人格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因此,大学生人格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同时,大学生充分就业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人格在退化。
德智分离: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先进的社会群体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从目前大学生的人格修养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的“德”不容乐观,前景令人担忧。在大学生中流传“毕业即失业”的悲观论调。在调查中有41%的大学生“对未来的前程感到担忧”,有28.9%的大学生“还没有想过未来的规划”。据统计近几年在就业过程中,有部分毕业生面对人才市场感到困惑,对就业过程产生种种矛盾心态,感到迷茫和困惑;许多学生表现出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无庸置疑,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已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义利分离: 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人格缺失,一种情形是,迫于本科生就业的现实压力,某些大学生以考研作为回避就业的途径。殊不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同样要遭遇就业的困境,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短期内仍旧不可避免。另一种情形是,某些大学生在求职之初盲目乐观,在求职过程中一旦被招聘单位拒绝,便心灰意冷,不敢再作尝试,惟恐重蹈覆辙,产生一种恐惧和逃避行为倾向,不敢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后续求职过程。一些人追求个人利益,为了多挣钱,不惜干出图财害义的事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不能不讲利,但是又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应该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做到义利的结合。
知行分离: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平稳安定的环境中,他们将走入的却是飞跃变革的社会,因此他们基本成熟的道德品质带有鲜明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他们的观念与习惯、思想与行动常常是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有时使他们走进品德的误区。更多的问题出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悖反,言行不一,知行脱节。诚信意识较为淡薄 部分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伪造证件、改动成绩、自我吹嘘、随意毁约等。
3 反思——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3.1 健全人格——大学生人格的灵魂
健全人格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是一种理想社会人格。但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却存在自我价值迷失、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匮乏、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问题。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发挥潜力,抓住学习最佳时机,制订合乎实际的计划并付诸行动;有助于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避免自视过高导致自负自满,或估价过低带来自卑沮丧的消极情绪;有助于形成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大学生在外部环境和自我身心不断变化过程中,保持满意和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心境,表现乐观而自信的生活态度,克服内心波动,培养积极参与和协作精神;有助于更好地完善小我,改造大我,不断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完善自我,进而造福社会。
3.2 有效载体——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校的一系列教育过程具有强烈的穿透力,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个体生活情境,经过内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健全人格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还需要多方面协调配合、细致工作。只要高等学校充分关注并认真研究大学生人格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积极寻找和创设优化大学生个性的有效载体,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增强竞争能力产生深远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促使他们顺利就业,走上社会。
3.2.1 建立自我意识教育、深层结构教育与表层结构教育的人格教育体系
(1)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美国职业问题专家柏森斯说“在明智的职业选择中,有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第二,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同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和晋升的机会;第三,对以上两个因素做出明智的思考”。大学生的就业实践也一再证明,只有准确认识自我,并对自己的能力和经历保持接受态度,才能顺利、成功地择业。因此,纠正择业认知偏差,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首要途径和策略。人格的诸多成份与要素是以个人意识、态度为依据的,因此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一个人个体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自我需要、自我存在的价值,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克服自卑、羞怯心理,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进行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2)对学生进行深层结构教育。教师应引导大学生悦纳自我,即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承认自己的不足,肯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社会价值。为防止大学生产生非理性认知,教师可采取个别面谈的方式,或者组织女生围绕“自我社会价值”、“女性择业观”等主题讨论,引导女生学会肯定自己的价值,学会在机遇面前扬长避短,坚定求职必胜信念。此外,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有关气质和职业兴趣等方面的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力和职业兴趣,为科学的择业定位提供依据。再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尤其应树立立足基层意识。随着就业制度与就业环境的变化,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需要、动机、认知、情绪、意志、行业倾向等构成了人格的深层结构。因此人格深层教育首先是使学生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知、情、意等其它成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行为动机,使学生对人、对事有正确的认识,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控自己的情绪,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与抗挫折能力。
(3)对学生进行表层结构教育。表层结构教育包括对理想、信念的培养,人的价值观教育以及精神面貌的塑造。其中价值观教育是基础,价值观反映了个体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调节与支配人的决策与行为,是人的理想、道德规范的内在依据,是人的个性倾向性的核心;精神面貌是人格心理、意志、情感、能力、品质等的综合表现,因此,精神面貌的塑造是人格教育的最高目标。表层结构教育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并能按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使学生具有朝气蓬勃、不屈不挠、独立创新精神和实现自我的追求。毕业生要正确地认知自我, 还要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做比较。一是要通过与自己条 件相当、情况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二是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看看别人眼中的我是怎样的;三是要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从活动的结果分析来认识自己, 如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
人格教育应以自我教育为核心,深层结构教育为基础,表层结构教育为最高表现,协调进行,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使学生有一个健康、愉快、美好的人生。
3.2.2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心理素质是人对环境及相互关系的适应能力、自控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和素养。在大学生人格素质培养的中,心理素质培养处于重要的位置。在思想信仰、心灵维护、文化智慧三个向度中,心灵的维护处于中心环节。没有真诚的心灵,思想信仰会变成教条主义,没有心灵净化的依托,则可能产生文化智慧的诡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生面对赤祼祼的竞争与利益关系,面对个人得失、进退的取舍等诸多困惑、苦恼、压力、焦虑和担忧,不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滑坡,令人担忧。古人云:“人格之道,当治于心。”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他们进行帮助。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点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要研制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化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并为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要通过教育者与大学生、家庭的互动,使他们具备智力发育正常、稳定的情绪、能正确认识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稳定协调的个性、热爱生活的人。
3.2.3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人文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培养向度在大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包括大学生个人的社会文化修养向度,也包括对理想世界和健康、人格的执着追求。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可伦》中把美德分成了可教授的和形成的两部分,即美德的知识方面是可以教授的,而德性方面却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基于这种认识,可把道德教育模式分为三大层次:一是激发道德需要、道德情感;二是培养道德认知能力;三是德性修养。前两层属于理性认识层面,后者属于实践层面。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在向度把(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12页)握上,要改变过去强调的人对社会适应与服从社会的工具价值观,而应注重教育,促进人的潜能发展的内在价值。在这种转换与让位过程中,高校的人文素质培养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即以人为本,发掘人的潜能、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当今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只有人格健全的人,才能够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在所从事的事业中焕发灿烂的光彩,才能在毕业时成为社会抢手的人才,为用人单位所青睐。总之,健康人格的塑造,既是当代大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也关系到大学生充分就业以及当前劳动者整体素质优化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认知水平将是他们成长发展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有位大哲学家说得好,素质教育的内涵——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实在是形象而又深刻。健全的人格,使人在困苦中品出快乐,在失利时取得成功,在平凡里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