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的党课怎么上?针对年轻党员的党建理论怎么讲?“让年轻党员自己讲!”这是江北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给出的答案。“菜鸟、牙套妹”“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网上火什么,青春党课微报告团就讲什么。
青春党课微报告团,是江北区推进“两学一做”的创新载体,通过100名80后、90后党员,开展“百场青春党课下基层”活动,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地进行宣讲,基层反响热烈,课程“抢手”。去年以来,青春党课已开展300多场次,小团队发挥了大作用。
层层选拔定人,变“一人讲”为“大家讲”
把话筒交给一群年轻党员,让普通党员走上讲台,人人争当教员。青春党课微报告团的成员都是从机关部门、镇乡(街道)、村(社区)、两新组织等领域,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渠道,层层招募选拔而组成的。
为吸引年轻党员广泛参与,青春党课微报告团打破了职务、岗位、资历等限制,改变了以往党课由“领导讲、专家讲”的传统做法。据了解,报告团成员大部分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普通党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此基础上,年轻党员争相报名参加,规模从50人扩到100人。
结合成员特长,报告团将成员分成10支宣讲小分队。按照“1+1”(即1个片区+1个小分队)的模式,将全区7个街道、慈城镇、工业区和机关单位划分成10个片区,作为10个小分队的责任片区,做到“两学一做”宣讲全覆盖。
创新内容形式,变“单向灌输”为“多向交流”
宣讲什么内容才能吸引党员呢?在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建议后,围绕学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江北区明确了党章党史、党内法规、系列讲话、先进典型、重点工作、惠民政策6个大类18个小类党课主题,及时下发给报告团成员,提前谋划党课课件。
在讲课过程中,青春党课微报告团注重把“讲理论”和“讲故事”结合起来,只定主题,不限内容,既能讲身边的典型和故事,也可谈自己的思想火花、学习心得,风格既可以严肃认真,也可以“萌萌哒”。85后乡镇干部李燕飞的“我们越来越土了”、90后机关党员尉宾娟的“小菜鸟也有大情怀”等党课,都成了热门课程。
同时,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授课方式,规定每人讲课不超过10分钟,以小见大,以事说理,使党员能坐得住、听得进。5月初,报告团成员、区拆迁办党员应文峥在党课宣讲时,让听课党员扮演各种角色,以情景剧形式真實呈现征拆工作,直观性、互动性大大增强。
坚持虚实融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作为”
青春党课正逐步被年轻党员认同,形成了“宣讲—影响—加入—扩大—宣讲”的良性循环。报告团建立了定期巡讲制度,依托全区百个开放式党课基地,每月宣讲至少2次以上,并按时送学到基层。建立团队对擂制度,每月定期比武,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同时,严格考核管理,每次党课后,由听课党员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级,以打分形式量化考评。在日常考评的基礎上,每季度对报告团成员的理论水平、宣讲能力、创新精神等进行综合考核,并将年底考核优秀的党员干部优先纳入区管后备干部队伍。
江北区还把青春党课“搬”上网,用网言网语宣传党的理论、开展党的教育。在“在e起”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青春正当时·党员大咖说”,10名优秀报告团成员先期入驻,打造年轻党员发声网上平台。
江北区的青春党课用小事例来阐述大道理,丰富了“两学一做”学习方式,使党员更愿学、更乐学,也为普通党员进行党性锻炼、展现才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成为组织部门挖掘培养后备干部的有效渠道。江北区的青春党课像磁石一样将广大年轻党员牢牢吸引在党组织周围,起到了打动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也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责任编辑:谢 霞
青春党课微报告团,是江北区推进“两学一做”的创新载体,通过100名80后、90后党员,开展“百场青春党课下基层”活动,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地进行宣讲,基层反响热烈,课程“抢手”。去年以来,青春党课已开展300多场次,小团队发挥了大作用。
层层选拔定人,变“一人讲”为“大家讲”
把话筒交给一群年轻党员,让普通党员走上讲台,人人争当教员。青春党课微报告团的成员都是从机关部门、镇乡(街道)、村(社区)、两新组织等领域,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渠道,层层招募选拔而组成的。
为吸引年轻党员广泛参与,青春党课微报告团打破了职务、岗位、资历等限制,改变了以往党课由“领导讲、专家讲”的传统做法。据了解,报告团成员大部分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普通党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此基础上,年轻党员争相报名参加,规模从50人扩到100人。
结合成员特长,报告团将成员分成10支宣讲小分队。按照“1+1”(即1个片区+1个小分队)的模式,将全区7个街道、慈城镇、工业区和机关单位划分成10个片区,作为10个小分队的责任片区,做到“两学一做”宣讲全覆盖。
创新内容形式,变“单向灌输”为“多向交流”
宣讲什么内容才能吸引党员呢?在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建议后,围绕学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江北区明确了党章党史、党内法规、系列讲话、先进典型、重点工作、惠民政策6个大类18个小类党课主题,及时下发给报告团成员,提前谋划党课课件。
在讲课过程中,青春党课微报告团注重把“讲理论”和“讲故事”结合起来,只定主题,不限内容,既能讲身边的典型和故事,也可谈自己的思想火花、学习心得,风格既可以严肃认真,也可以“萌萌哒”。85后乡镇干部李燕飞的“我们越来越土了”、90后机关党员尉宾娟的“小菜鸟也有大情怀”等党课,都成了热门课程。
同时,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授课方式,规定每人讲课不超过10分钟,以小见大,以事说理,使党员能坐得住、听得进。5月初,报告团成员、区拆迁办党员应文峥在党课宣讲时,让听课党员扮演各种角色,以情景剧形式真實呈现征拆工作,直观性、互动性大大增强。
坚持虚实融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作为”
青春党课正逐步被年轻党员认同,形成了“宣讲—影响—加入—扩大—宣讲”的良性循环。报告团建立了定期巡讲制度,依托全区百个开放式党课基地,每月宣讲至少2次以上,并按时送学到基层。建立团队对擂制度,每月定期比武,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同时,严格考核管理,每次党课后,由听课党员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级,以打分形式量化考评。在日常考评的基礎上,每季度对报告团成员的理论水平、宣讲能力、创新精神等进行综合考核,并将年底考核优秀的党员干部优先纳入区管后备干部队伍。
江北区还把青春党课“搬”上网,用网言网语宣传党的理论、开展党的教育。在“在e起”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青春正当时·党员大咖说”,10名优秀报告团成员先期入驻,打造年轻党员发声网上平台。
江北区的青春党课用小事例来阐述大道理,丰富了“两学一做”学习方式,使党员更愿学、更乐学,也为普通党员进行党性锻炼、展现才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成为组织部门挖掘培养后备干部的有效渠道。江北区的青春党课像磁石一样将广大年轻党员牢牢吸引在党组织周围,起到了打动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也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责任编辑:谢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