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语文教改仍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头戏。尽管广大语文教师在积极探索,试图寻找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语文教改中仍存在墨守成规的陋习。为更有效推动语文教改全面而深入的展开,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选择了其中较为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问题一:教师的业务钻研欠集思广益。许多语文教师尽管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但因受“文人相轻”的影响,似乎满足于现状,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脑后,没有把共同“学习、促进、提高”当作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重要方法,实行单兵作战。更有甚者拿着一本《语文教案》去糊弄学生。
对策一:
(一)认真钻研教材,切实领会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熟悉课文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二)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敞开心扉,献计献策,开展百家争鸣,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问式、诱导式、习题式等)以及教学程序等,用集体智慧的力量完善教学环节,互相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共同提高。
(三)个别《语文教案》固然很好,但农村各地教学情况千差万别,有些教案设计对农村学生而言的确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对它有选择的吸收。
问题二:教师在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处理上往往脱节。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已故的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指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和语文学习。”刘国正先生也说:“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技术教学,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如同断源求水、抓本求花,是不会取得满意效果的。”可见社会生活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离开了社会生活,语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尽管如此,在具体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仍是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脱节,或两者只是形式上的联系,更有甚者照本宣科,失去了语文自身的魅力。
对策二:
(一)正确认识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思想上有意识的去引导,让学生通过对书本的学习主动与社会生活联系,寻找其渊源关系,去感知生活的酸甜苦辣,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二)教师应认真把握教材,找出语文与生活间的联系点和过渡桥梁,强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使二者做到有机统一。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把所学的书本只是拿到生活中去实践,激发其兴趣,形成“认知——实践——认知”的运用过程。
问题三: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不够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大纲中提到的读书看报、修改文章、专心听讲、礼貌讲话、积累材料以及写日记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未能引起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以致于学生不愿读书看报,写文章敷衍了事,上课不专心,语言不文明,日记也流于一种形式,进而致使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不浓。
对策三:
(一)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纳入语文教学的议事日程。从思想上让学生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终身受益。
(二)利用名人名言去感染学生。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等。同时搞一些朗读朗诵的比赛。
(三)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为写作提供素材,写文章前明确写作内容范围,并且给学生作必要的指点,写作期间认真指导,写后认真讲评,并给予激励。
(四)教师给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自己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上应像一位魔术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去调动学生。如清新而幽默的话语,激情而有力的表达,规范而条理的板书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专心听讲,而且还能净化学生的语言。
问题四:教师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够。新课程与原来的教材相比,难度的确降低了,但却加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全面发展。尽管“满堂灌”如今已不多见,但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老师仍是讲的多让学生练的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致使“高分低能”的学生屡见不鲜,费时多而效益差。
对策四:
(一)教师应进一步明确语文的性质、任务并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写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以提高,真正做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正如张志公所说的“要教学生切切实实的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着眼于掌握字、词、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允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同时“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篇章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能力结合起来,不容许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二)摆正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的多少与能力的大小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也不能离开知识而空洞的去搞能力的培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又是获取知识的保证,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三)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活动、选读文本、“活动性学习专题”以及有关的实践活动,按照由认知到技能、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层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使学生每练一次有所获,每学一课有所得。
诚然,在语文教学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上所举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未免有一叶障目之嫌,但我衷心的希望通过此文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让我们携手来共谋语文教学的良策,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问题一:教师的业务钻研欠集思广益。许多语文教师尽管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但因受“文人相轻”的影响,似乎满足于现状,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脑后,没有把共同“学习、促进、提高”当作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重要方法,实行单兵作战。更有甚者拿着一本《语文教案》去糊弄学生。
对策一:
(一)认真钻研教材,切实领会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熟悉课文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二)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敞开心扉,献计献策,开展百家争鸣,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问式、诱导式、习题式等)以及教学程序等,用集体智慧的力量完善教学环节,互相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共同提高。
(三)个别《语文教案》固然很好,但农村各地教学情况千差万别,有些教案设计对农村学生而言的确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对它有选择的吸收。
问题二:教师在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处理上往往脱节。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已故的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指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和语文学习。”刘国正先生也说:“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技术教学,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如同断源求水、抓本求花,是不会取得满意效果的。”可见社会生活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离开了社会生活,语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尽管如此,在具体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仍是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脱节,或两者只是形式上的联系,更有甚者照本宣科,失去了语文自身的魅力。
对策二:
(一)正确认识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思想上有意识的去引导,让学生通过对书本的学习主动与社会生活联系,寻找其渊源关系,去感知生活的酸甜苦辣,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二)教师应认真把握教材,找出语文与生活间的联系点和过渡桥梁,强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使二者做到有机统一。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把所学的书本只是拿到生活中去实践,激发其兴趣,形成“认知——实践——认知”的运用过程。
问题三: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不够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大纲中提到的读书看报、修改文章、专心听讲、礼貌讲话、积累材料以及写日记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未能引起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以致于学生不愿读书看报,写文章敷衍了事,上课不专心,语言不文明,日记也流于一种形式,进而致使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不浓。
对策三:
(一)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纳入语文教学的议事日程。从思想上让学生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终身受益。
(二)利用名人名言去感染学生。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等。同时搞一些朗读朗诵的比赛。
(三)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为写作提供素材,写文章前明确写作内容范围,并且给学生作必要的指点,写作期间认真指导,写后认真讲评,并给予激励。
(四)教师给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自己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上应像一位魔术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去调动学生。如清新而幽默的话语,激情而有力的表达,规范而条理的板书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专心听讲,而且还能净化学生的语言。
问题四:教师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够。新课程与原来的教材相比,难度的确降低了,但却加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全面发展。尽管“满堂灌”如今已不多见,但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老师仍是讲的多让学生练的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致使“高分低能”的学生屡见不鲜,费时多而效益差。
对策四:
(一)教师应进一步明确语文的性质、任务并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写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以提高,真正做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正如张志公所说的“要教学生切切实实的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着眼于掌握字、词、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允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同时“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篇章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能力结合起来,不容许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二)摆正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的多少与能力的大小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也不能离开知识而空洞的去搞能力的培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又是获取知识的保证,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三)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活动、选读文本、“活动性学习专题”以及有关的实践活动,按照由认知到技能、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层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使学生每练一次有所获,每学一课有所得。
诚然,在语文教学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上所举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未免有一叶障目之嫌,但我衷心的希望通过此文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让我们携手来共谋语文教学的良策,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