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mi_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256-01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始终不忘记教育教学的灵魂理念——教书育人,灵活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克服课堂教育教学中的浮躁现象,以助学生真正有所发展,回归课堂教学的真谛。
  关键词:政治课 课堂教学 课堂氛围
  人的教育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来不得半点浮躁。课堂教育教学的内涵和肩负的责任告诫我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急功近利”现象是有害的、不能容忍的。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对高中政治课堂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做浅显的陈述。
  一、课堂教学形式——必求“得意忘形”
  在各类公开课、比赛课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教师采用非常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进而争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更多时候,我们却发现实际教学效果和主观期望并不一致,学生得到的可能多为头脑中的快乐体验。其实问题不在于课堂教学形式是“丰富多彩”还是“呆板单一”,而在于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形式能真正给学生带来什么。为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应该追求的是“得意忘形”。
  课堂教学中的“形”可理解为教师组织、利用教学资源所采取的各种教学形式,如讲授教学、网页教学、模拟教学等。“意”可理解为学生以课堂教学形式为平台,让学生得到对自己的发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得到包括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的定位是必须“意”而不是“形”,应该是“形”为“意”所用,而非以“形”代“意”;其理想的结果应该是“得意忘形”,而绝不是“得形忘意”。
  课堂教学时要实现“得意忘形”的理想结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依次登上“得象忘形”“得言忘象”“得意忘言”等几个台阶。如知识的传授,应依次经历如下三个台阶:首先,摆脱有关知识所承载的客观刺激物,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刺激物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其次,用语言文字将知识表述出来,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摆脱具体形象的束缚。最后,把用语言表述的知识和自己的亲身体验结合起来,真正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变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课堂教学氛围——力争“避虚就实”
  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教师在各类比赛课、公开课等教学实践中所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一定是最佳的课堂教学氛围吗?难道说学生在常规课中安静、认真地听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气氛就一定不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吗?其实对教育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不在于表面形式的“活”与“死”,而在于它到底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什么有益的东西。
  课堂氛围不同于教学形式的营造,主要涉及的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调控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如采用宽容能让学生自由表达看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完全按照自己内在的个体需求无拘束地发展思维能力;或施行控制手段,对学生的观点提出批评,制约学生表达的自由度,引导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路径进行,又能让学生按照外在的某种需要发展。
  笔者认为,真正体现教育教学真谛的课堂教学气氛不在于是“活”还是“死”,而应该在于是“实”还是“虚”。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形式,如果不能使学生自身个性得到发展,无法从自身以外的资源中获得有益于自身成长的因素,都是虚的。而学生若能够借助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即使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又能从外部资源中找到有益自己发展的因素为自己所用,那就是实的。
  三、课堂教学策略——务求“弃佳求适”
  鉴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并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各类比赛课、公开课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采用如下课堂教学程序:教师先抛出带有争议或有新意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活动;在讨论期间教师关注学生的具体反应,适时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是否达到要求;最后设置情境,为学生将新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供机会。很明显,上述课堂教学活动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发现教学策略为主。
  而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则看到教师一般采用讲解策略,也就是教师往往运用如下课堂教学进程来完成教学内容:首先检查学生过去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然后呈现新的内容,并使用大量的时间予以讲解;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以巩固新的学习内容;最后布置较多的作业来强化训练,提升学习效果。
  透视上述两种课堂教学,我们不难看到其中存在着这样的思维: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策略有着最佳的搭配关系,应巧妙搭配以追逐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诚然,在不同的课型下确实存在着因采取不同教学策略而产生不同教学效果的事实,但就此就认为策略和效果之间存在着机械的一一对应关系,则是一种简单化思维。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面对众多的教学策略,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设施、自身及学生特点加以分析、选择,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时,笔者以为坚持以下做法很有必要:(1)教学策略要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对应。不同风格的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同一教学目标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才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2)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匹配。这里的相匹配主要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来说不很熟悉,带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和挑战性。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战胜不适应性和挑战性以显示自己能力的渴望,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从而得到发展。(3)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天性相符合。人的天性一般而论主要涉及人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语言交流及价值观等。不同的教学策略所提供的环境会对学生上述天性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既可能使学生原有的天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有可能使良好天性潜能受到压制甚至被扼杀。所以不论是发现策略还是讲解策略,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存在着合理性,只要应用得当都能成为最佳的教学策略,不必强硬搭配。
其他文献
动车相对于普通列车来讲,更加的平稳、快速,车厢内也较为宽敞,为出行带来了更好、更便捷的服务。随着动车的普及,动车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文中收集了2010年到2016年期间
摘要:我国民法学界对恶意、善意的论述较少,没有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善意、恶意作为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贯穿在很多制度之中,其重要性不可不察。本文从善意、恶意的概念着手,界定善意、恶意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无过错与善意,恶意与过错之间的关系,最后就善意、恶意在我国民法中的具体运用进行解读。  关键词:善意;恶意;民法  0 引言  民法中,特别是在侵权责任法中,过错是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是行
'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正是以这种精神作用,改造人的认识能力,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新形
期刊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在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中,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把知情融为一体,使认知和情感彼此促进,和谐发展。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
轻刑案件指犯罪事实清楚,案情简单,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极有可能被法院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附加刑、缓刑、免于刑事处罚的案件。非羁押诉讼,指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构成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不羁押的方式进行侦查、起诉和交付审判的诉讼活动。对轻刑案件采取非羁押诉讼,可以更好地节约司法资源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本文拟通过对来
期刊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和分配形式多元化日趋明显,职工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队伍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政工工作得到的重视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追求利益最大
期刊
一直以来,人们觉得游戏就是游戏,体育就是体育,二者不能同日而语,偶尔在体育课当中穿插游戏,也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殊不知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而且也是优化和发展学生心理,使学生身心协调完善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而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对游戏示范的直观教学容易接受、联想、推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逐渐提高,大
1、国外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相关理论综述  早期关于发展能力的研究主要基于阿玛蒂亚·森“人类发展指数”中的能力指标及其相关理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6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专门提出,收入的贫乏只是贫困的部分。为了更好地反映这一理念并多层次地度量人类的发展程度,该报告引入了一个新的综合指数——能力贫困指标。能力贫困指标所定义的“能力”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生存能力;二是健康生育能力;三是接受教
(266000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摘 要: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缺失,这对留守儿童产生重要的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外部的国家政策原因,也有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留守儿童自我教育能力差等原因。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应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解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