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但在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小组组建不合理、分工不明确、参与程度不均等。因此,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关键词:小组合作;文言文教学;教师引领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组内成员立即展开讨论,有的小组各成员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小组只有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他成员都默不作声;还有的小组趁机聊天……课堂形式上,的确是比以前“热闹”了许多,然而热闹的背后是不是每个学生都真正进行了有效的合作?答案是否定的,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合作的表面上,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不足。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合作呢?
一、关于小组合作中现象的思考
课堂中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在小组合作的课堂里,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老师周旋于各小组之间,就像是车间流水线上的管理人员,或像一个节目主持人。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是荒谬的,尽管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课堂还给学生。
备课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备学生,教师是课堂的引领人物,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同样需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引领。约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中说:“我们经常担心学生是谁,尽管学习结果差异的最大来源确实是学生,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止步于学生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那么,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去强调教师的引领地位,去探索教师引领的方向和内容,是恰切的,也是必要的。
二、教师引领下的文言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索
1.以教辅资料中的差异点燃思维的火花
对于学生使用教辅资料,老师们各执一词。一类是坚决反对的,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拿着教辅资料回答教师的提问,既没有真正明白,也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不能忍。一类是在如今媒介如此发达的时代,想要夺走学生唾手可得的教辅资料,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既然学生手上有琳琅满目的教辅料,那就利用之。
蒋勋先生在他的《思维孤独》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儒家的文化中,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都把荒谬情境的思维过程省略了。他们觉得:‘我负责思考,思考出最后的结论后,告诉你,你照做就好。’”当我们站在讲台上,碰到一个对抗的声音、对立的声音、怀疑的声音时,我们应该很珍惜这个声音。因为这个声音非常不容易,他同时在帮助我,使这个带着权威和暴力,站在讲台上的角色多一点弹性,不是单向指令的下达。
现在,学生手上的教辅资料,很好地把教师从对抗、对立、怀疑的境地中解放出来了。文言文的翻译出现争议的情况太多了,老师们只要稍稍翻阅一下,就能看到很多。而这些教辅资料上的差异,恰恰给我们文言文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个非常好的学习契机。比如:《隆中对》中的两个句子:“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这两个句子中的“岂”大致有两种翻译:一是“难道”,一是“是否”。翻译的区别在于语气的不同。这个问题貌似简单的字词翻译的事,但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小组讨论过程中,争论异常激烈,各自在文章里找依据,谁也不服谁。
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最终我们到底选择哪一种翻译,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深入文本,充分研读,积极思考。
2.以小组翻译过程中的盲点为新的起点
尽管学生手上有丰富的教辅资料,但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翻译,是不可靠的。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更是指出,学生的一些意见通常都是表面的,就像时尚一样多变,它们类似于一池深水的表面不断出现和消失的涟漪。
这时,小组翻译过程中的盲点可以成为教师引领的一个切入口。翻译中的盲点,是指学生翻译过程完全没有意识的地方,可能出现“全民”错误的地方。这种错误的产生原因非常多,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古今异义造成的,在训诂学里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望文生训。
特别常见一种情况就是:因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是指某些字词在古代曾经有过的某种意义,由于时代的变迁,字词的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许多字词的古义到后来大都消失了,于是就用后起义或常用义去训释古义,就会出现训诂上的谬误。这样的错误,学生往往是错的不自知。如《陈涉世家》中“苟富贵,毋相忘”,学生基本都译成:如果我们中有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相”译成了现在的常用义“互相”。
这时,教师引领的契机到来了。教学时,我围绕这个问题,抛给小组两个问题。一是译成“互相”和译成“你”,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胜,你觉得哪个陈胜更合理?二是请搜集整理初中教材中的“相”看看,有什么异同?从学生翻译的盲点为起点,再引领学生起行,走向的是一片崭新而奇妙的境地。
3.以文本为载体走向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直抵核心。事实上,人的大脑会本能的逃避深度思考,深度思考就像是一块人体不常使用的肌肉,稍稍用力就会酸疼,就会感觉累。再加上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等媒体的日渐强大,大量碎片阅读也无形中剥夺了学生们深度思考的机会,有些学生甚至拒绝深度思考。
在小组合作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却有着非常好的深度思考的触发点。比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在充分研读了人物形象之后,可以抛给小组一个深度思考的机会:唐雎敢于在秦王面前,以死相拼,值得吗?这样的问题,既是对课文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士”文化的拓展。再比如,学习了《陈涉世家》和《唐雎不辱使命》之后,可以给小组这样的思考方向:史书写法之我见。《史记》和《战国策》的写作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学习了课文之后,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定的感受的,但这种感受相对较为感性。当他们深度思考之后得到的东西,绝不仅仅局限在这两篇文章里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文言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教师的引领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学习的高度。理论需要实践,实践需要反思,相信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一定可以促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走向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蒋勋《孤独六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1版
[2]古斯塔夫·勒龐《乌合之众》新世界出版社 2010年1月第1版
关键词:小组合作;文言文教学;教师引领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组内成员立即展开讨论,有的小组各成员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小组只有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他成员都默不作声;还有的小组趁机聊天……课堂形式上,的确是比以前“热闹”了许多,然而热闹的背后是不是每个学生都真正进行了有效的合作?答案是否定的,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合作的表面上,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不足。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合作呢?
一、关于小组合作中现象的思考
课堂中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在小组合作的课堂里,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老师周旋于各小组之间,就像是车间流水线上的管理人员,或像一个节目主持人。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是荒谬的,尽管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课堂还给学生。
备课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备学生,教师是课堂的引领人物,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同样需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引领。约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中说:“我们经常担心学生是谁,尽管学习结果差异的最大来源确实是学生,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止步于学生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那么,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去强调教师的引领地位,去探索教师引领的方向和内容,是恰切的,也是必要的。
二、教师引领下的文言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索
1.以教辅资料中的差异点燃思维的火花
对于学生使用教辅资料,老师们各执一词。一类是坚决反对的,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拿着教辅资料回答教师的提问,既没有真正明白,也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不能忍。一类是在如今媒介如此发达的时代,想要夺走学生唾手可得的教辅资料,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既然学生手上有琳琅满目的教辅料,那就利用之。
蒋勋先生在他的《思维孤独》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儒家的文化中,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都把荒谬情境的思维过程省略了。他们觉得:‘我负责思考,思考出最后的结论后,告诉你,你照做就好。’”当我们站在讲台上,碰到一个对抗的声音、对立的声音、怀疑的声音时,我们应该很珍惜这个声音。因为这个声音非常不容易,他同时在帮助我,使这个带着权威和暴力,站在讲台上的角色多一点弹性,不是单向指令的下达。
现在,学生手上的教辅资料,很好地把教师从对抗、对立、怀疑的境地中解放出来了。文言文的翻译出现争议的情况太多了,老师们只要稍稍翻阅一下,就能看到很多。而这些教辅资料上的差异,恰恰给我们文言文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个非常好的学习契机。比如:《隆中对》中的两个句子:“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这两个句子中的“岂”大致有两种翻译:一是“难道”,一是“是否”。翻译的区别在于语气的不同。这个问题貌似简单的字词翻译的事,但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小组讨论过程中,争论异常激烈,各自在文章里找依据,谁也不服谁。
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最终我们到底选择哪一种翻译,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深入文本,充分研读,积极思考。
2.以小组翻译过程中的盲点为新的起点
尽管学生手上有丰富的教辅资料,但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翻译,是不可靠的。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更是指出,学生的一些意见通常都是表面的,就像时尚一样多变,它们类似于一池深水的表面不断出现和消失的涟漪。
这时,小组翻译过程中的盲点可以成为教师引领的一个切入口。翻译中的盲点,是指学生翻译过程完全没有意识的地方,可能出现“全民”错误的地方。这种错误的产生原因非常多,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古今异义造成的,在训诂学里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望文生训。
特别常见一种情况就是:因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是指某些字词在古代曾经有过的某种意义,由于时代的变迁,字词的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许多字词的古义到后来大都消失了,于是就用后起义或常用义去训释古义,就会出现训诂上的谬误。这样的错误,学生往往是错的不自知。如《陈涉世家》中“苟富贵,毋相忘”,学生基本都译成:如果我们中有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相”译成了现在的常用义“互相”。
这时,教师引领的契机到来了。教学时,我围绕这个问题,抛给小组两个问题。一是译成“互相”和译成“你”,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胜,你觉得哪个陈胜更合理?二是请搜集整理初中教材中的“相”看看,有什么异同?从学生翻译的盲点为起点,再引领学生起行,走向的是一片崭新而奇妙的境地。
3.以文本为载体走向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直抵核心。事实上,人的大脑会本能的逃避深度思考,深度思考就像是一块人体不常使用的肌肉,稍稍用力就会酸疼,就会感觉累。再加上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等媒体的日渐强大,大量碎片阅读也无形中剥夺了学生们深度思考的机会,有些学生甚至拒绝深度思考。
在小组合作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却有着非常好的深度思考的触发点。比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在充分研读了人物形象之后,可以抛给小组一个深度思考的机会:唐雎敢于在秦王面前,以死相拼,值得吗?这样的问题,既是对课文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士”文化的拓展。再比如,学习了《陈涉世家》和《唐雎不辱使命》之后,可以给小组这样的思考方向:史书写法之我见。《史记》和《战国策》的写作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学习了课文之后,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定的感受的,但这种感受相对较为感性。当他们深度思考之后得到的东西,绝不仅仅局限在这两篇文章里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文言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教师的引领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学习的高度。理论需要实践,实践需要反思,相信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一定可以促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走向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蒋勋《孤独六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1版
[2]古斯塔夫·勒龐《乌合之众》新世界出版社 2010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