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中善与恶的冲撞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p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短篇小说《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讲述的是1429年一位法国青年邓尼斯·特·博留骑士在一个名叫兰登堡的小镇上的特殊经历,当他在黑夜里偶然撞开马莱特罗伊老爷家的大门的时候,却被人非法囚禁并逼婚,而且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在这种突然的变故里,人性的善与恶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最终人性中的善战胜了恶,取得了皆大欢喜的效果。
  关键词:《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 善与恶 罗伯特·史蒂文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英国著名作家罗伯特·史蒂文生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一位灯塔工程师的家庭,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法国的枫丹白露跟一批贫穷的艺术家生活在一起,四年之后,史蒂文生与妻子一起横渡大西洋去了加利福尼亚,不久又南迁至阿皮亚港定居,并在这里营造了法兰玛山庄直至去世。动荡而漂泊的生活使史蒂文生一生都经受着贫穷与病痛的折磨,也使他写下了一批表现海洋、水手、流浪者生活的小说。因为他的代表作《金银岛》和《化身博士》以惊险的情节和奇异的构想吸引过众多的读者,所以史蒂文生一直被读者看成是一位惊险小说和科幻小说作家。但是,史蒂文生也是一位严肃的现实文学的作家,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同样留下了许多颇有影响的历史小说,如《诱拐》、《黑箭》、《巴兰特雷公子》等。作为一个苏格兰人,他把英格兰与苏格兰关系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他的历史小说的背景,从一个侧面表现着当时民众的生活以及英国下层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在这一方面,他的贡献堪与司各特相提并论。
  史蒂文生所生活的时代,正值英国社会是一个因循保守与进步改革力量发生尖锐矛盾的时期,虽然此时的英国正处于经济的上升时期,然而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政治制度却与时代格格不入,成为强盛之中的一道不和谐的阴影。18世纪贿选风气盛行,几乎每一个议员都是靠花钱买进来的。而那些脑满肠肥的英国贵族们却极端的伪善庸俗,思想境界极端狭隘保守。上流社会的女性们穿着用蕾丝、细纱和蝴蝶结堆砌而成的蛋糕立领的长裙,在这股华丽的复古风潮之下,女性们的思想也被禁锢于极其狭隘繁琐的桎梏之中。而具有诗人气质的史蒂文生与这样的社会气氛格格不入,他曾经指出:当时的人们想过的生活与他们实际的生活大相径庭,人们企图摆脱现实的束缚去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也想去追求自己理想的婚姻与爱情,因此这种理想与现实常常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了人物性格分裂而形成双重人格。史蒂文生在自己的小说里把这种社会现状提高到道德的高度加以体现,即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他的短篇小说《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正是表现这种人性的善与恶的冲突,从而表现出封建时代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
  15世纪初的英国社会是封建特征和资本主义特征错综复杂地拥挤在一起的时代,英国成了一个既有封建主义又有资本主义的国家。此时刚刚诞生的新兴资产阶级还不够强大,整个英国社会仍然弥漫着极浓郁的封建气息,而频繁的战争又使民众极其没有安全感。短篇小说《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就是以这种时代为背景的故事,它讲述的是1429年一位法国青年邓尼斯·特·博留骑士在一个名叫兰登堡的小镇上的特殊经历,当邓尼斯在黑夜里偶然撞开马莱特罗伊老爷家的大门时,却被人非法囚禁并逼婚,而且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在这种突然的变故里,人性的善与恶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最终人性中的善战胜了恶,取得了皆大欢喜的效果。本文试从人性的角度对故事里的善恶进行分析。
  一 《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中的人性之恶
  《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故事的起因,是因为马莱特罗伊老爷家未婚而美丽的小姐白兰希的刚刚萌芽的爱情:在教堂里有一位名叫弗洛里蒙·特·香普提弗的上尉多次给白兰希小姐递送纸条,并希望能在夜晚为他打开院门,好与白兰希敞开心扉地倾诉一番。在那个社会氛围相当保守的年代,一个出身高贵的女子与陌生男子有了私情,哪怕只是一点点眉来眼去,对于一个地位高尚的家族来说,也是一件可怕的丑闻。封建家长马莱特罗伊老爷出于对家族利益的维护,他要趁着弗洛里蒙·特·香普提弗上尉夜晚来私会时,逼着侄女与这个并不熟悉的青年军官马上秘密完婚,以阻止这场丑闻继续发展。于是他设计了一扇奇特的大门,这扇大门的奇特之处就是让人进得来出不去,来人便可以完全落入到马莱特罗伊老爷的掌控之中。
  可是阴差阳错的是,误入这扇门里并不是怀揣着爱情梦想的弗洛里蒙·特·香普提弗上尉,而是毫不知情的、在夜晚迷了路的邓尼斯骑士。他的出现完全打乱了马莱特罗伊老爷的安排,也泄露了马莱特罗伊老爷的秘密。当马莱特罗伊老爷意识到自己的秘密败露,他固执地认为,“我家的荣誉已经受到损害,我相信你就是那个有罪的人,至少你目前参闻了这件秘密”,“假使我不能消除这个耻辱,我至少要制止流言。”所以这场闹剧的结果只能是将错就错,马莱特罗伊老爷威逼着完全不知情的邓尼斯骑士与白兰希小姐立即成婚,否则就让仆人们在上尉来之前杀死邓尼斯。此时人性里自私与残忍的恶德被充分地彰显,并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一股邪恶力量。甚至在马莱特罗伊老爷的脸上,都有了古怪的表情,就“像我们从牛、山羊或者驯化的野猪脸上见到的那样,神气有点暧昧,狡诈,又有点贪婪、残忍和危险”,“他的微笑,他的尖耸的眉毛,以及小而强悍的眼底使他脸上显出一种古怪而又几乎是滑稽的邪恶神气,使他的神情十倍地更加可怕了”。
  为了让人性里的丑恶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作者让马莱特罗伊老爷残忍地为不肯与陌生女子成婚的邓尼斯骑士设计了“在日出之前把你吊死在窗子外”、“让你那有趣的尸体在我窗下的冷风中乱踢”,或是“从窗口跳出去,或者刺在我仆人的长矛之上”等残酷结局。而杀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阻止任何对于马莱特罗伊家族不利的流言,让这个秘密永远保存下去。所以,仅仅是为了一个小小的误会,马莱特罗伊老爷就要残忍地杀死一位无辜的青年,这就是人性里自私残忍的恶德在作祟。
  二 《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里的人性之善
  当马莱特罗伊老爷为两个陌生青年规定只有两个小时的商谈时间后,马莱特罗伊老爷性格里的恶德已得到了充足的显现,而事情却在这两个小时里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身为一名骑士的邓尼斯,身上承载着太多的传统美德,所以他有足够强大的精神世界,来面对这突然到来的一切。身为骑士的邓尼斯坚守着骑士风范,面对年轻貌美的女士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同时还有著为了骑士的荣誉和尊严勇于牺牲的精神。当邓尼斯看到泪流满面、被家族权势相逼、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又要承受着极大伤痛的白兰希小姐时,更不忍心去伤害或冒犯她。面对马莱特罗伊老爷的以死相逼,邓尼斯更认为这是对他的骑士风范的侮辱,所以邓尼斯决定以死来保全名节。因此面对白兰希小姐善意的曲就和劝导,邓尼斯的回答是:“在你也许出于慷慨,不忍拒绝,在我却是由于骄傲不能接受你”。为了摆脱这种难堪处境,也为不伤害眼前这位美丽女子,邓尼斯“心里巴不得自己千死万死,让人把他葬在法国最脏的垃圾堆里”,“宁愿从那个窗口跳出去,也不愿动你一根毫毛”。此时的邓尼斯所表现出来的,正是自中世纪起就一直被法国民众景仰和传颂的骑士们的真诚、善良、勇敢的品德,特别是骑士们传统的保护老弱妇孺、勇敢对抗不平与邪恶的精神,正在邓尼斯身上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同时,身处悲伤与绝望之中的白兰希小姐也充分地体现着女性的善良与宽厚。因为看到一位无辜的青年人可能因为自己而死去,白兰希小姐愿意为他做许多事情,甚至愿意以婚姻为代价,换取邓尼斯的重生。所以她需要掩饰着自己的悲伤,力劝邓尼斯去接受这场看似可笑的婚姻。特别是当她看到邓尼斯在与马莱特罗伊老爷抗争时,邓尼斯的神气是何等崇高,以及邓尼斯身上所呈现出的牺牲精神和骑士风范时,白兰希小姐已被邓尼斯的真诚和高尚所打动,她下决心说出自己心底的秘密,并主动地向邓尼斯求爱:“我要求和你结婚的时候,千真万确,因为我自你站在我一边反对我叔父那一刻儿起,我就尊敬你钦慕你,整个灵魂都爱你了”。在这个时候,白兰希小姐心底的爱与善都迸发出来,她不顾女性的羞涩与矜持,一再对邓尼斯表白。这也足以说明,这两位青年都是善良而真诚的,尤其是在死亡的威逼之下,他们都在真诚地为对方着想,他们也都在为对方的真诚而感动。
  三 《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善与恶交锋的结局
  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沟通之后,两位青年真诚相待,坦诚心扉,他们从陌生到相知,又从相知到相互爱慕,这其中,他们双方身上的善良与真诚起到了相互吸引的作用,他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自我牺牲使对方深深感动。于是戏剧化的转变出现了:当黎明到来、窗外响起了鸟的叫声时,两颗年轻的心也已经靠近,邓尼斯骑士说出:“我爱你胜过整个世界。虽然我乐于为你而死,但是能活下去,用我整个生命为你效劳,那简直是天堂里的一切欢乐”;而白兰希小姐也收起了眼泪,大胆地投入了他的怀抱。于是冷冰的死亡退却了,灿烂的幸福到来,光明和爱情一起降临到阴暗的古堡里,光明与美好重返人间。
  在人性的善战胜恶的同时,还有小说中的两处细节值得注意:一是小说里关于白兰希小姐美貌的描写,在邓尼斯骑士经历了震惊和愤怒之后,他才注意到白兰希小姐的美貌并为其所吸引:“他的眼光越来越频繁地落在这姑娘的身上。如此丰润而又如此秀丽,微红而带褐色的皮肤,在整个女人的世界里,她的头发是最美丽的,她的一双手像她的叔父一样,不过它们长在她的娇嫩的手臂上就更为相称,他记起了她那对蓝色的眸子怎样对他闪烁着,充满了愤怒、怜悯和天真。”邓尼斯骑士心中的愤怒已渐渐低落,也渐渐地转变了性质:“他越是仔细端详她的完美形象,死亡越显得丑恶”,“他觉得一个世界上既然有如此美丽的人物,就没有任何男人再有勇气离开它了”。所以,邓尼斯骑士开始懊悔自己轻易地许诺了死亡,因为美与善的缘故,让他有了更多的留恋这个世界的理由。
  另一个细节是关于景色的描写,当死亡笼罩在两个青年头顶上的时候,他们眼里的清晨是阴森的,是“忽然一阵嘶哑、刺耳的鸡啼声,从窗外黑暗的山谷传到他们的耳朵里”;而当两人已心心相印,爱情已把他们生活的希望重新点燃的时候,他们眼前的景色变成了“天空中充满了黎明的光影,洁白而明净。下面的山谷,淹没在灰色的反光之中”,“这片景色散发出一种惊人的宁静,就是农庄里的晨鸡又啼起来也没有受到干扰。也许在不到半小时之前,在黑暗中发出讨厌的鸣声的那个家伙现在正在愉快地欢叫以迎接白昼的来临”。这个细节中包含着人物的主观感受,因为爱情的降临,一切平凡的事物都会瞬间转化成美的事物,一切毫无生机的景色都会瞬间转化成为人类情感的表达,所以,这个平凡的早晨变得无比生动,“一阵微风飒飒吹过,回旋在树梢上。曙光不知不觉地不断从东方涌出来,只消再过片刻,就要变得光彩夺目,射出那颗又红又热的炮弹——初升的旭日。”正是因为世间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才更加唤醒善良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执着,同时也说明人类的美德不仅征服了丑恶,还唤起了美的回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高尔斯华绥曾这样评价史蒂文生说:“史蒂文生作为一个人是如此生气勃勃和有吸引力,他的游记和生活方式充满诗情画意,他的随笔和书简内容如此丰富,引人入胜,他作为诗人令人如此喜爱,以致他的总体掩盖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光彩。事实上,仅次于大仲马,他是所有浪漫主义小说家中最杰出的,也肯定是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家中最优秀的。”的确,在《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这篇短短的小说里,史蒂文生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人类的善与恶的冲撞,也创造了善制服了恶、善带来了美的令人欣慰的结局。
  参考文献:
  [1] [英]F·E·霍利迪,洪永珊譯:《简明英国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 文美惠:《世界中篇小说经典》(英国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 刘心莲:《罗伯特·斯蒂文森作品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李增:《简明英国文学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刘建波,女,1979—,山东莱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 毕淑敏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优美精炼、充满哲思,一字一句都饱含着她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传达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关怀。二十余年从军、从医的经历造就了她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使其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从毕淑敏的个人阅历出发,结合其经典作品,分别从女性独立价值意识、生命关怀意识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其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毕淑敏 艺术特
期刊
摘要 “红色经典”作品风行于“十七年”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而且发行量巨大、社会影响广泛深远,其形成的独特叙事模式也引起了广大文学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本文以“红色经典”叙事模式的形成原因的探究为视角,通过对比分析“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和“左翼”文学经验,来总结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规律。  关键词:“红色经典” 叙事模式 “左翼”文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红色经典
期刊
摘要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各民族之间进行了频繁的文化交流和文学接触。在此背景下,陕西当代作家陈忠实对外国文学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其中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卡彭铁尔和马尔克斯的阅读和接受最具代表性,并直接促成了《白鹿原》的创作。这对陕西当代文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陕西当代文学 陈忠实 外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文学接触日益频繁,
期刊
摘要 为更好地研究体育文学的价值和发展趋势,本文运用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法,从写作群体、创造题材、文学功能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文学在不断地探索中呈现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并从满足精神需要、感染教化读者、推动社会和諧健康发展等层面产生了极为广泛又深刻的社会价值,同时指出了体育文学是推动体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发挥体育文学对人类审美领域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拓宽体育文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指导性强。  关键词:体育文
期刊
摘要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各自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化特征和表达方式,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如何理解两种文化在文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处理,是翻译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美国小说Gone with the wind(《飘》)为例,从生物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五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处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巨屋》作为卡明斯的代表作品,是一个充满先锋派气质的战争题材小说。作者创新性地采用了墓地狂欢式的叙事手法,用一种另类的角度戏谑、狂欢、旁观和嘲讽战争,体现出了在一战条件下法国的官僚思想和階级任意地摧残人们精神,禁锢人们思想,践踏人们人性的事实。小说戳穿了一战时声称的保护人类民主,而实际上却是在随意地践踏人类民主的悖论。作者虽然深陷监狱中,却在狱中用精神摆脱了牢狱的束缚,找回了自己,得到了心灵
期刊
摘要 中国当代文学史从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文学历史化,这与民族国家的时代演进息息相关。本文就当代文学史“历史化”现象,探讨“十七年历史文学”与进化史观、多元形态的20世纪80年代历史文学创作,以及多元共生的20世纪90年代历史文学,从而展现当代历史文学创作的现代性思考。  关键词:历史文学 多元形态 文学创作 “历史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意识的觉醒
期刊
摘要 弗·斯各特·菲兹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杰出的作家,素有“爵士时代”代言人和桂冠诗人的称号。菲兹杰拉德创作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那个年代最伟大的文学性文献之一,受到广泛好评,其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是这部小说的显著特色之一。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灰谷”,“T·J·埃克勒伯格医生的眼睛”,“绿色灯光”及具体场景中的象征;二、盖茨比、尼克、汤姆、黛西等极具性格的人物,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背景
期刊
摘要 《雅各的房间》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颠覆传统小说观念的第一部作品。本文运用解构主义理论,消解了文本中的三对二元对立,并阐述了全知叙述者的缺失和自相矛盾的叙事话语,旨在拓深前人论断,进而说明这是一本没有终极意义的小说。该解读不仅能增添文本阐释的多样性,而且能让读者体会到理论与文本相结合的乐趣。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雅各的房间》 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逻各斯中心主义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杰出作家托马斯·哈代批判现实的代表作品。哈代以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为创作背景,通过刻画一位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残害的不朽女性苔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丑陋的一面,同时也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社会女性新形象。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苔丝 新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