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线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作者从课前演讲、课前诵读、随笔、课外阅读、作文评改五个方面概括了培养语文素养的具体操作方案,避免空谈,侧重实效。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素养 培养途径 操作方案
新课标提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①。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前演讲
1.目的
培养思考习惯,提高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操作方案
①主题:体现多样性原则,可以是学习某一课之后的感受,可以是阅读某一篇美文的心得,可以是某一次考试之后的反思,可以是对某一社会热点的评论,可以是身边人身边事,可以记叙、议论或抒情。总之要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②时间:课前5分钟左右。演讲完毕,学生和老师作简短点评。
③形式:脱稿。注意演讲时应做到仪态大方,适当运用肢体语言,语言表达要流畅,感情语气要适当。为了保证准备时间和效果,可提前1至2天布置,并检查准备情况。
④考评:制定专门考评表,课后由评委会评出结果,一周一总结。
二、课前诵读
1.目的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或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养成诵读的良好习惯。
2.操作方案
①主题:课文精彩语段,古诗文背诵篇章,其他短小精悍适宜读背的篇章段落或习题训练。
②时间:课前1—2分钟,一般为预备铃响起读至正式铃响结束。
③形式:一人领读,全班齐读。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全班学生可轮流领读。
三、随笔
1.目的
建立师生的沟通渠道,确立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提升写作水平。
2.操作方案
①主题:可就一周内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见闻等方面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教师也可配合作文训练或阅读教学确定主题,布置成小作文形式。总之要做到有话可说。
②时间:每周一记。
③检查:每周一查,教师详批,给出鼓励性、疏导性批语,批语尽可能优美、深刻、有启发性。好作品可印发、朗读,随时与学生分享,一学期末可将好作品集结成册。
四、课外阅读
1.目的
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扩大知识面,并为写作积累素材。
2.操作方案
①主题:积极健康、内容不限。教师也可推荐书目与主题材料。
②时间:隔周作文课。
③形式:学生自带图书杂志或去图书馆阅读。每人将自己阅读过后印象最深的一则故事记录下来,分析适用的作文主题,然后小组或全班交流。也可指定学生或教师准备素材,全班学生共同讨论主题。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读书笔记。
④检查:每月一次。
五、作文评改
1.目的
改变以往学生只写不改的训练状况,督促学生参与到作文修改中,明确作文的优缺点,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分析能力与审美能力。
2.操作方案
①时间:两节作文课,一节讨论修改,一节展示评价。
②形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③步骤:
第一步:合作讨论。组成四人小组,阅读本组或他组作文,阅读过程中指出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修改。经讨论写出评语,要求态度真诚,评价中肯,明确指出优点和不足。讨论修改前,教师应给出修改要求及重点。
第二步:自我评价。参照同窗意见,再次修改作文,并附上自我评价,可以肯定或否定同窗意见。
第三步:展示评价。每组推荐出优秀作文向全班展示,可以一并作出修改意见,全班评价。
第四步:教师评判。将作文重新收起,对同学们的批改意见进行评判修正,并给出针对性评语。
六、结语
为了便于操作,以上这些课堂活动和学习方法介绍得都很具体,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自行取舍和安排。
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需要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一步一步地深化、提高。笔者总结的以上几点仅仅是日常训练中语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操作方案。事实上语文素养的内涵很丰富,培养途径很广泛,只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注释:
①雷实.谈谈“语文素养”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素养 培养途径 操作方案
新课标提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①。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前演讲
1.目的
培养思考习惯,提高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操作方案
①主题:体现多样性原则,可以是学习某一课之后的感受,可以是阅读某一篇美文的心得,可以是某一次考试之后的反思,可以是对某一社会热点的评论,可以是身边人身边事,可以记叙、议论或抒情。总之要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②时间:课前5分钟左右。演讲完毕,学生和老师作简短点评。
③形式:脱稿。注意演讲时应做到仪态大方,适当运用肢体语言,语言表达要流畅,感情语气要适当。为了保证准备时间和效果,可提前1至2天布置,并检查准备情况。
④考评:制定专门考评表,课后由评委会评出结果,一周一总结。
二、课前诵读
1.目的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或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养成诵读的良好习惯。
2.操作方案
①主题:课文精彩语段,古诗文背诵篇章,其他短小精悍适宜读背的篇章段落或习题训练。
②时间:课前1—2分钟,一般为预备铃响起读至正式铃响结束。
③形式:一人领读,全班齐读。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全班学生可轮流领读。
三、随笔
1.目的
建立师生的沟通渠道,确立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提升写作水平。
2.操作方案
①主题:可就一周内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见闻等方面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教师也可配合作文训练或阅读教学确定主题,布置成小作文形式。总之要做到有话可说。
②时间:每周一记。
③检查:每周一查,教师详批,给出鼓励性、疏导性批语,批语尽可能优美、深刻、有启发性。好作品可印发、朗读,随时与学生分享,一学期末可将好作品集结成册。
四、课外阅读
1.目的
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扩大知识面,并为写作积累素材。
2.操作方案
①主题:积极健康、内容不限。教师也可推荐书目与主题材料。
②时间:隔周作文课。
③形式:学生自带图书杂志或去图书馆阅读。每人将自己阅读过后印象最深的一则故事记录下来,分析适用的作文主题,然后小组或全班交流。也可指定学生或教师准备素材,全班学生共同讨论主题。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读书笔记。
④检查:每月一次。
五、作文评改
1.目的
改变以往学生只写不改的训练状况,督促学生参与到作文修改中,明确作文的优缺点,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分析能力与审美能力。
2.操作方案
①时间:两节作文课,一节讨论修改,一节展示评价。
②形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③步骤:
第一步:合作讨论。组成四人小组,阅读本组或他组作文,阅读过程中指出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修改。经讨论写出评语,要求态度真诚,评价中肯,明确指出优点和不足。讨论修改前,教师应给出修改要求及重点。
第二步:自我评价。参照同窗意见,再次修改作文,并附上自我评价,可以肯定或否定同窗意见。
第三步:展示评价。每组推荐出优秀作文向全班展示,可以一并作出修改意见,全班评价。
第四步:教师评判。将作文重新收起,对同学们的批改意见进行评判修正,并给出针对性评语。
六、结语
为了便于操作,以上这些课堂活动和学习方法介绍得都很具体,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自行取舍和安排。
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需要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一步一步地深化、提高。笔者总结的以上几点仅仅是日常训练中语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操作方案。事实上语文素养的内涵很丰富,培养途径很广泛,只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注释:
①雷实.谈谈“语文素养”课程·教材·教法,2004,(12).